人人都說自己聰明,可是被驅(qū)趕到羅網(wǎng)陷阱中去卻不知躲避。下面是分享的《中庸》:第七章至第十章原文翻譯。歡迎閱讀參考!
第七章【原文】
子曰:「人皆曰『予知』,驅(qū)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BR> 【解釋翻譯】
孔子說:“人人都說自己聰明,可是被驅(qū)趕到羅網(wǎng)陷阱中去卻不知躲避。人人都說自己聰明,可是選擇了中庸之道卻連一個月時間也不能堅持。”
【注釋】
(1)予:我。
(2)罟(gu):捕獸的網(wǎng)。擭(huo):裝有機(jī)關(guān)的捕獸的木籠。
(3)辟(bi):同“避”。
(4)期月:一整月。
第八章【原文】
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BR> 【解釋翻譯】
孔子說:“顏回就是這樣一個人,他選擇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處,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讓它失去。”
【注釋】
(1)回:指孔子的學(xué)生顏回。
(2)拳拳服膺:牢牢地放在心上。拳拳,牢握但不舍的樣子,引申為懇切。服,著,放置。膺,胸口。
第九章【原文】
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BR> 【解釋翻譯】
孔子說:“天下國家可以治理,官爵俸祿可以放棄,雪白的刀刃可以踐踏而過,中庸卻不容易做到?!?BR> 【注釋】
(1)均:即平,指治理。
(2)爵,爵值,祿:官吏的薪俸。辭:放棄。
(3)蹈:踏。
第十章【原文】
子路問強(qiáng)。
子曰,「南方之強(qiáng)與,北方之強(qiáng)與,抑而強(qiáng)與?」
「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qiáng)也。君子居之?!?BR> 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qiáng)也。而強(qiáng)者居之?!?BR> 故君子和而不流;強(qiáng)哉矯。中立而不倚;強(qiáng)哉矯。國有道,不變?nèi)桑粡?qiáng)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qiáng)哉矯。」
【解釋翻譯】
子路問什么是強(qiáng)。
孔子說:“南方的強(qiáng)呢?北方的強(qiáng)呢?還是你認(rèn)為的強(qiáng)呢?”
“用寬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人家對我蠻橫無禮也不報復(fù),這是南方的強(qiáng),品德高尚的人具有這種強(qiáng)?!?BR> “用兵器甲盾當(dāng)枕席,死而后已,這是北方的強(qiáng),勇武好斗的人就具有這種強(qiáng)?!?BR>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順而不隨波逐流,這才是真強(qiáng)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這才是真強(qiáng)?。艺吻迤綍r不改變志向,這才是真強(qiáng)?。艺魏诎禃r堅持操守,寧死不變,這才是真強(qiáng)??!”
【注釋】
(1)子路:名仲由,孔子的學(xué)生。
(2)抑:選擇性連詞,意為“還是”。而:代詞,你。與:疑問語氣詞。
(3)報:報復(fù)。
(4)居:處。
(5)衽:臥席,此處用為動詞。金:指鐵制的兵器。革:指皮革制成的甲盾。
(6)死而不厭:死而后已的意思。
(7)和而不流:性情平和又不隨波逐流。
(8)矯:堅強(qiáng)的樣子。
(9)不變?nèi)翰桓淖冎鞠颉?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