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優(yōu)秀作文范文:我真想______

字號:

成功的路上沒有撒滿鮮花和陽光,相反卻總是要經(jīng)歷坎坷與磨難。只有沿著目標(biāo)堅持不懈地去奮斗,才能享受成功的喜悅。想要作文寫的好,作文素材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中考優(yōu)秀作文范文》供您查閱。
    我真想重拾那沁人的稻香
    
    火車開動,那滿載著整個假期的愜意的稻田漸漸離我遠(yuǎn)去,直至化為金*的一個小點(diǎn),那一瞬間,我真想再一次回到那稻田邊,重拾那沁人的稻香。
    猶記得剛來到這兒的情景:一望無際的稻田,像一片*的海洋;數(shù)不清的田間小路,通向希望的原野。盡管未到秋天,但那飽滿的谷粒已然把枝條壓得略略向下彎。剛下車的我,呆呆地望著這前所未見的景象,涼風(fēng)吹過,成千上萬的稻穗在空氣中上下起伏,形成道道壯觀的波浪。最特別的還是那一股沁人的稻香:如絲、如縷,一種很提神的氣味兒挑逗一般在你鼻尖打滾。
    爺爺奶奶欣喜地從屋中跑出來迎接我,兩個老人臉上皺紋中似乎溢滿了對孫子到來的欣喜。銀絲般的白發(fā)在涼風(fēng)中搖動,像在跳一支歡快的舞蹈。他們將我接進(jìn)家中,爺爺安置行李,奶奶的手緊緊握往我的手腕,絮絮叨叨說個不停:路上有沒有暈車?這一次回來要玩久一點(diǎn),很快就要收割了,孫兒可以看他們兩人收割稻子……她不停地說著。屋外傳來的稻香飄入我鼻子,給心肝脾肺帶來一陣舒適。一陣親情的溫暖緊緊包著我……
    我在那兒待了大半個月。入秋后,田壟上人們開始忙碌起來。爺爺奶奶背著竹筐走向遠(yuǎn)遠(yuǎn)的稻田,他們就像金色滄海中的兩個小黑點(diǎn)。脫谷機(jī)轟轟鳴叫著,把沉甸甸的稻谷打下來,堆成一座金黃的小山。稻谷香味混雜著泥土的氣息,愈發(fā)愈濃,沁人心脾。每次我要幫助,奶奶都憐愛地摸著我:“不用,我們就夠了!”吃晚飯時,屋外一片漆黑。兩人忙碌著為我夾菜,讓我多吃點(diǎn),自己碗中卻幾乎未動。稻子在夜風(fēng)中的沙沙聲夾著稻香味,洋溢了整個房間……
    但,這也只是僅僅幾個記憶片段罷了,那段時光,已隨假期結(jié)束漸行漸遠(yuǎn)。我真想再一次重拾那沁人心脾的稻香啊,在夢中,我似乎都見到了兩位老人歡喜的笑容。我去過幾次郊外,那兒也有稻田,但,沒有爺爺奶奶的身影,也嗅不到那股令人心安的氣息。
    我真想重拾那沁人稻香,但催生這股香氣的溫暖的親情,又叫人何處尋找?
    我真想重拾那份內(nèi)心的安然
    
    我本不是個信佛的人,只感覺那些單憑念經(jīng)、吃齋、祈福、叩拜便可獲得平安順意的想法太過虛無縹緲。萬事順意,平安幸福,斷不會如此輕易便可獲得的。
    偶然在一次登山中,巧遇了幾位僧人,他們極簡潔樸素的,依舊身穿灰白的僧袍與僧鞋,那串念珠手鏈泛著細(xì)微的光,我正疑心附近是否有座古剎隱匿于這青山綠水間,耳邊便依稀地響起了空遠(yuǎn)的撞鐘聲。踏幾步青石小階,沿溪流一轉(zhuǎn),一座古寺便立于眼前了——并不十分華美,卻讓人不禁心生敬畏。
    拾階而上,推開厚重而古樸的寺門,穿過幾座石橋,眼前便是大殿前的那片空曠的庭院。僧人們或三三兩兩地打掃著樹下的落葉,或散步于其間,仿佛思索著什么佛理。我不由自主地放輕登山時的匆匆步伐,突然心生一種打擾佛前清靜的負(fù)罪感,生怕驚擾了一草一木。
    身邊的菩提樹開得正好,依靠在樹枝的清香似乎突然便灑下來了,纏繞于鼻尖,是種絕美的享受??邕^朱紅的門檻,里面年老的住持在給為數(shù)不多的參拜者講經(jīng)。見我進(jìn)來了,便雙手合十地向我作禮。我不懂佛教的規(guī)矩,也便有模有樣地雙手合十向他回禮。我選了一個*跪坐下,眼前的案桌上搖曳的油燈映得一旁的經(jīng)書泛著黃光,一旁的僧人遞了一本給我,里面是晦澀難懂的*,在住持的帶領(lǐng)下,我也磕磕絆絆地讀完了。
    身邊的參拜者逐漸離去,我抬頭凝望那佛像的眉眼,似乎在撫慰著塵世中人們急躁的心,忽然便懂了,讀經(jīng)遇佛追求的不過是那一份內(nèi)心的安然,內(nèi)心沉靜了,那些平安順意也便有了。此刻,什么也不想做,只想好好享受內(nèi)心那份來之不易的寧靜致遠(yuǎn)。
    跨過門檻,掠過菩提,經(jīng)過石橋,穿過廟堂,我立于寺門前。身后的梵音隱隱約約地響起,我多想再次叩拜于佛前,任塵緣虛無地起滅。
    只愿再次重拾內(nèi)心的那份安然。
    我真想再品那人間清歡
    
    爺爺說:“這些花兒,清高著呢!”
    這句話我不知為何記在心里,久久不散。許是因?yàn)闀r間久遠(yuǎn)難以忘懷吧。畢竟,那些爺爺心心念念的花兒,早已如塵煙,隨風(fēng)散了。
    抬眼望向那片高樓,努力回想舊時它的模樣。那時那兒不過是片荒地,在我家旁邊。爺爺閑來無事拾掇了一翻,便趁日光正好,種下了一棵棵小茼蒿。那時,還未成花。毒辣的陽光滲入土地,一寸寸小綠莖立在那兒,靜靜地,頭頂那么幾片葉子。在陽光下,綠葉便成了一汪清潤,被細(xì)線輕輕盛著,又是一抹清涼,被綠絲勾勒出來。清涼極了!我同爺爺常會替它們澆水,爺爺還會給我講講他年輕時的故事,如何堅強(qiáng),如*敢,恰如這茼蒿一般。
    漸漸地,茼蒿長成了,卻仍如少女,在月光下,頗有些身披綠紗舞于天地間的美妙。每個傍晚,爺爺都帶我去采一捧茼蒿,我將它們浸在清水里,洗凈后便欣喜地捧著那惹人喜愛的碧綠,交給爺爺用白水灼過,便上桌,爺爺總勸我多吃,說:“這些菜啊,暖胃的呢?!?BR>    后來終是吃不完,便任它們長,所幸它們也不亂長,安安分分地慢慢向上,然后某一天輕輕戴了一朵淡*的花苞,分外嬌小。許是害羞吧,它們慢慢地,緩緩地,一瓣一瓣地張開,一點(diǎn)一點(diǎn)打量著這個世界。當(dāng)它們完全探出頭時,一片地里,就有了淡黃淺黃鵝黃奶油黃,綴在一塊綠毯上,仿佛哪個藝術(shù)家遺落的畫作,美不勝收。爺爺就會安靜地看著我,全然不顧我摘下了他曾說過是清高的花兒。那時的爺爺也不說話,微微笑著,眼里滿是茼蒿葉的溫潤。
    其實(shí)我早就知道,爺爺說茼蒿清高,無非是不想別人動他極其寶貝的花兒,我也知道那時爺爺在案前寫下蘇軾稱贊茼蒿那句“人間有味是清歡”是何意,并不僅僅只為那片茼蒿。可再多的明白,也無法再回去那時。高樓的灰色早已壓住了那青綠,而我也早已不和爺爺一同住了。現(xiàn)在的回想,只是深深的懷念,對那清歡的懷念,對與爺爺一起點(diǎn)點(diǎn)滴滴的懷念。
    何是人間最歡?人間有味是清歡,清歡是最歡。
    我真想再品那人間清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