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二級人力資源管理師考點歸納:管理心理與組織行為

字號:

想要通過考試就離不開海量試題的訓練,只有這樣才能熟悉試題的類型和方向,真正達到實戰(zhàn)的效果。整理了“2019年二級人力資源管理師考點歸納:管理心理與組織行為”,快來看看吧!希望能幫助到你~更多相關(guān)訊息請關(guān)注!
    
    第四章管理心理與組織行為
    1.工作滿意度(基P100)。
    (1)工作滿意度的定義:指員工對自己的工作所抱有一般性的滿足與否的態(tài)度。
    (2)一般而言,員工工作滿意度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富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公平的報酬;支持性的工作環(huán)境;融洽的人際關(guān)系;個人特征與工作的匹配。
    (3)工作滿意度與績效和行為的關(guān)系。
    人們傾向于認為員工對工作滿意能導致他們工作績效的提高。擁有高滿意度員工的組織比那些擁有低滿意度員工的組織更有效。
    2.社會知覺是指個體對其他個體的知覺,即我們?nèi)绾握J識他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受到以下幾方面的影響:(基Pl02)
    (1)首因效應。首因即最先的印象。首因效應也是人們常說的“第一印象作用”。
    (2)光環(huán)效應。所謂“一好百好”、“一壞百壞”。
    (3)投射效應。推己及人的情形。
    (4)對比效應。對比效應是指在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進行知覺時,人們會不自覺地在他們之間進行對比。
    (5)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對某個群體形成一種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后,
    會據(jù)此去推斷這個群體的每個成員的特征。
    3.森德斯羅姆和麥克英蒂爾(Sundstrom&Mcintyre,1994)認為團隊的有效性由4個要素構(gòu)成,分別是:績效、成員滿意度、團隊學習(指團隊生存、改進和適應變化著的環(huán)境的能力)、外人的滿意度。(基Pll3)
    4.群體決策的優(yōu)缺點(基Pll7)。
    (1)優(yōu)點:①能提供比個體更為豐富和全面的信息;②能提供比個體更多的不同的決策方案;③能增加決策的可接受性;④能增加決策過程的民主性。
    (2)缺點:①比個體決策需要更多的時間,甚至是浪費時間;②從眾心理會妨礙不同意見的表達;③群體若由少數(shù)人控制,討論易產(chǎn)生個人傾向;④對決策結(jié)果的責任不清。
    個體決策和群體決策誰優(yōu)誰劣,主要取決于:要解決問題的性質(zhì)、要取得的決策效果。
    5.領導行為的權(quán)變模型(基Pl25):①費德勒的權(quán)變模型;②領導情境理論;③路徑——目標理論;④參與模型。
    6.心理測驗的類型(基Pl32~134):①按照內(nèi)容分為:能力測驗、人格測驗。②按照方式分為:紙筆測驗、操作測驗、口頭測驗、情境測驗。③按照施測人數(shù)分為:個別測驗、團體測驗。④按照測驗目的分為:描述性測驗、診斷性測驗、預測性測驗。⑤按照測驗應用領域分為:教育測驗、職業(yè)測驗、臨床測驗。
    7.心理測驗的技術(shù)標準:①信度,信度越高,測驗越可靠;②效度,效度越高,測驗越好,越有用處;③難度;④標準化。
    8.招聘中三種策略選擇:①擇優(yōu)策略(選拔職位高或工作要求高,或者選拔程序的最后使用);②淘汰策略;③輪廓匹配策略(首先建立職位勝任的標準輪廓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