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中秋節(jié)思緒萬千初中300字作文

字號:

聽悲歌,望圓缺,看人晨笑語,想家事萬千,看人來事去,轉曲畫人繞思念,轉動心田的曾經(jīng),約在那個無望的季節(jié),這個約,曾經(jīng)不在,時間伴隨,而心情難追,留在心房的是暖,伴在夢的殘,卻一直的跳動著淚滴的弦。以下內容是為大家準備的相關內容。
    篇一
    “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秋天的美味莫過于吃螃蟹,螃蟹確是人間美味,素有“四方之味,當許含黃伯為第一”的美譽。“含黃伯”就是指這金秋時節(jié)的螃蟹。試想一下,中秋時節(jié),一家人圍桌而坐飲點小酒,伴著窗外秋蟲吟唱,慢品說笑,吃蟹,品菊,飲酒,看夕陽,再聞一縷縷桂花的幽香吹來,在微醺的醉意中看一輪明月升上天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是天上月圓的時候,是親情團聚的時候,在這個收獲的季節(jié),多少辛勤的付出才換來豐碩的回報,才釀成中秋節(jié)舌尖上醇厚的味道。
    秋天聚滿收成,辛勞釀成美酒。舌尖上的中秋節(jié)縈繞著秋的味道,縈繞著家鄉(xiāng)的味道,這味道飄蕩在游子的心中,飄蕩在歸家的路上。
    篇二
    又逢中秋,這個中華傳統(tǒng)的佳節(jié),從風云的唐宋至煙雨的明清,一直流轉到繁盛的今日。那一輪清清朗朗的明月,從遠古到今朝,圓了又缺,缺了又圓;從鄉(xiāng)村到城市,讓多少久別重逢的喜悅掛上桂影婆娑的枝頭,又讓多少合家團圓的親人在月光下偎依取暖。它沐浴過古人,又照耀著來者;它淌過千年的時光,見證了無數(shù)悲歡離合的故事,將明凈無塵的靈韻贈與人間,依然以淡雅清絕的風姿搖掛在深邃的蒼穹,接受世人千古不變的虔誠膜拜。
    幾縷清風推開浮云的遮掩,一輪明凈如水的月,流淌著溫婉,潑灑著淺淡的水墨,徐徐地舒展一軸無邊的禪意畫卷。不知何時移進了雕花窗欞,落在書案上,浸染那一卷詩句和杯盞里的佳釀,墨硯映著嬋娟,也變得幾分清涼;是誰,一束柔毫描月圓,增添愁緒,臨窗飄溢著酣暢淋漓的墨香;又將一簾幽夢,拋向了枝頭,隔著朱樓小榭,高唱滿月的歌?
    中秋月,一輪清澈;它流淌過江南的水鄉(xiāng),跋涉過塞北的煙塵,始終用祥和與寧靜,留給蕓蕓眾生,又盈滿一波波風塵仆仆的思念,寄托著天涯旅人濃濃的鄉(xiāng)愁。
    篇三
    今夜,明月裝飾了誰的窗,那位站在橋上看風景的人,又將落入誰的夢中?
    夢回故宅,門前幾株老樹,是否因歲月的侵蝕落下滿目瘡痍的舊痕。給它增添了幾許蒼涼凝重的色調;是否許多事物都染上了滄桑郁跡。我涉水而去,叩響重門上生銹的銅環(huán),踏入木質門檻,是否爹娘還在等待,再一次為我烘干被風露打濕的裙衫?
    一曲《彩云追月》隨著微寒的風,自悠長的小巷吹來,撥弄一池秋水,隱隱繞夢;月色故鄉(xiāng)明,熟悉的伙伴是否被叫去高掛起了燈籠,滿街通紅;在清涼的院落里,焚香拜月,吃著新鮮的水果和團圓的月餅,與家人共賞秋色?
    低紅的桂花雨,輕淺的蓮香風。夢境如開,醒來愁更凝重,有一種塵緣叫似水流年,有一種宿命叫客居他鄉(xiāng)。是誰,乘一葉小舟,在明月如水的中秋,打撈匆匆流逝的華年,又是誰折一朵寂寞睡著的青蓮,書寫俊逸風流的詩章?嘆月滿,愁也滿。
    月明中秋,是一圖清雅秀美的寫意,是一箋沉默無暇的詩銘;不知承載多少悠悠往事,沉睡在古人筆下的詩卷中。在那飄蓬輾轉他鄉(xiāng)的杜甫里,月夜下,獨聽秋雁的哀聲,遙憶舍弟;在那高樓乘風,起舞弄影的李白里,唱一闋“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千古辭章。也在那海邊望月懷遠,愿天涯共此時的九齡詩卷中……
    從古至今,來自天南地北的文人墨客,用濃淡各異的水墨將月亮點染得千姿百態(tài),但舊時的明月太高太遠,今人的目光無法企及。
    莫道是美景良宵,眸眼難尋故相識;獨倚窗欞,眷望長空心暗惻,嘆千古繞愁之事,唯獨情字。多情的,始終是那望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