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美術《彩線連彩點》教學設計

字號:

美國學者肯普給教學設計下的定義是:“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tǒng)方法分析研究教學過程中相互聯(lián)系的各部分的問題和需求。在連續(xù)模式中確立解決它們的方法步驟,然后評價教學成果的系統(tǒng)計劃過程。”以下是整理的相關資料,望對您有所幫助。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用點、線大膽組合成一張完整的畫面。
    2、運用不同的點線,自由表達自身想象中的畫面。
    3、引導同學把生活中常見的建筑、人物以和各種自然物體、用點、線、面概括成完整的畫面。
    教學工具:
    1、同學準備蠟筆、水彩筆、色彩筆等工具。
    2、教師準備同樣的豐富資料,并準備各種欣賞的范例圖片。
    學習領域:造型表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教師出示多種工具描繪出的各種點、線、面。
    ——A、你覺得這些點、線、面有趣嗎?
    B、你在什么地方見過他們呢?
    ——同學欣賞,感受。
    說一說自身的感受。
    2、揭示課題:彩線連彩點
    ——你覺得彩線和彩點連在一起會是怎樣的呢?
    ——鼓勵同學大膽的說出自身的感想。
    二、欣賞作品
    1、教師展示大師康定斯基的作品:
    ——你從畫中看到了那些東西?
    他們是怎樣組合排列在一起的?
    ——同學欣賞歸納,大膽歸納,表達自身的感受。
    2、展示兒童有關于“彩線連彩點”的繪畫作品和手工作品。
    ——同學感受同齡人運用點和線的組合。
    三、造型和表示
    1、請同學考慮:
    ——A、你想用點、線、面來表示畫面嗎?
    B、想一想,你準備用他們來表示哪些東西?
    ——同學四人一小組討論,每個同學都來說說自身的想法。
    2、分小組嘗試運用點、線、面來表示自身想表示的畫面。
    ——同學四人一小組合作。
    采用單線、涂色和剪貼等各種形式來表示自身對事物的感受。進一步了解線的組細、點的大小、色彩的變化、畫面的構圖……
    3、組織小組之間相互學習,并對創(chuàng)作的難點重點“畫面要完整”進行進一步講解。
    ——同學參與老師的講解。并隨時提出自身的疑問和想法,全班同學一起參與歸納。
    4、教師出示相關的作品協(xié)助同學理解。
    ——引導同學有針對性的欣賞。
    四、練習和評價
    1、提出本節(jié)課練習的要求。
    ——同學練習,利用手中的工具和喜歡的形式表示彩線連彩點的形象。
    2、組織同學進行自評、互評。
    3、教師適當評價,對課堂表示好的同學進行褒揚和鼓勵。
    4、組織同學作好課堂結束的收拾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