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事,只要肯用心去學,沒有一件是太晚的。你只要記住你的今天比昨天進步了一點,那么你離你的夢想也就更近了一步。整理了“2019法考必備考點:【共同犯罪】教唆犯”,歡迎閱讀參考!更多相關(guān)訊息請關(guān)注!

一、教唆犯
1.對于教唆犯應(yīng)分清作用予以處罰
起主要作用的認定為主犯,起次要作用的認定為從犯,也有可能是脅從犯。教唆犯可以不止一人,二人共同教唆他人犯罪的,這兩個教唆犯也應(yīng)當根據(jù)其所起作用處罰。
教唆犯既可能是主犯,也可能是從犯,但不可能是幫助犯;所有的幫助犯都是從犯。教唆犯的本質(zhì)特征在于增設(shè)了危險,引起了其他犯意,而幫助犯則是降低了犯意,至多是強化了已有的犯意,因此教唆犯的危害性比幫助犯要大。
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應(yīng)當從重處罰。如刑法分則條文有特殊規(guī)定的適用特殊法條,如347條利用、唆使未成年人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的,從重處罰。
2.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共犯獨立性說(舊理論):一般包括以下情況,被教唆的人拒絕教唆犯的教唆;被教唆的人雖然接受教唆,但并沒有實施犯罪行為;被教唆的人實施犯罪并不是教唆犯的教唆行為所致;被教唆的人雖然實施了犯罪,但所犯之罪的性質(zhì)與教唆犯所教唆之罪的性質(zhì)完全不同。
共犯從屬性說(主流觀點):根據(jù)共犯從屬性,被教唆的人(實行犯)已經(jīng)著手實行了犯罪,但是沒有達到既遂的程度,只是未遂或中止了,所以可以從寬處罰。
教唆輕罪犯重罪→輕罪的教唆既遂,在輕罪的范圍內(nèi)成立共犯;
教唆重罪犯輕罪→輕罪的教唆既遂,在輕罪的范圍內(nèi)成立共犯;
教唆此罪犯彼罪→此罪的教唆未遂(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雙方不成立共犯;
教唆此罪沒犯罪→雙方都無罪,自然就談不上共犯問題。

一、教唆犯
1.對于教唆犯應(yīng)分清作用予以處罰
起主要作用的認定為主犯,起次要作用的認定為從犯,也有可能是脅從犯。教唆犯可以不止一人,二人共同教唆他人犯罪的,這兩個教唆犯也應(yīng)當根據(jù)其所起作用處罰。
教唆犯既可能是主犯,也可能是從犯,但不可能是幫助犯;所有的幫助犯都是從犯。教唆犯的本質(zhì)特征在于增設(shè)了危險,引起了其他犯意,而幫助犯則是降低了犯意,至多是強化了已有的犯意,因此教唆犯的危害性比幫助犯要大。
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應(yīng)當從重處罰。如刑法分則條文有特殊規(guī)定的適用特殊法條,如347條利用、唆使未成年人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的,從重處罰。
2.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共犯獨立性說(舊理論):一般包括以下情況,被教唆的人拒絕教唆犯的教唆;被教唆的人雖然接受教唆,但并沒有實施犯罪行為;被教唆的人實施犯罪并不是教唆犯的教唆行為所致;被教唆的人雖然實施了犯罪,但所犯之罪的性質(zhì)與教唆犯所教唆之罪的性質(zhì)完全不同。
共犯從屬性說(主流觀點):根據(jù)共犯從屬性,被教唆的人(實行犯)已經(jīng)著手實行了犯罪,但是沒有達到既遂的程度,只是未遂或中止了,所以可以從寬處罰。
教唆輕罪犯重罪→輕罪的教唆既遂,在輕罪的范圍內(nèi)成立共犯;
教唆重罪犯輕罪→輕罪的教唆既遂,在輕罪的范圍內(nèi)成立共犯;
教唆此罪犯彼罪→此罪的教唆未遂(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雙方不成立共犯;
教唆此罪沒犯罪→雙方都無罪,自然就談不上共犯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