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名言名句(精選10篇)

字號:

莊子名人名句(精選10篇)由為大家整理,在我們的語文寫作上有時(shí)候引用一些莊子的名言能讓我們的作文錦上添花。
    1.莊子名人名句 篇一
    1、謹(jǐn)慎能捕千秋蟬,小心駛得萬年船。
    2、唇竭則齒寒,魯酒薄而邯鄲圍,圣人生而大盜起。
    3、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4、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將曳尾于途中。
    5、鳳兮鳳兮,何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無道,圣人生焉。
    6、以管窺天,以錐刺地。
    7、圣人不死,大盜不止。
    8、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二者兇器,非所以盡行也。
    9、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dāng)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10、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于耳,心止于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2.莊子名人名句 篇二
    1、謀無主則困,事無備則廢。
    2、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喪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謂之倒置之民。
    3、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4、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5、不樂壽,不哀夭,不榮通,不丑窮,不拘一世之利以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為已處顯。顯則明。萬物一府,死生同狀。
    6、以天下為之籠,則雀無所逃。
    7、故純樸不殘,孰為犠尊!白玉不毀,孰為珪璋!道德不廢,安取仁義!性情不離,安用禮樂!五色不亂,孰為文采!五聲不亂,孰應(yīng)六律!
    8、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
    9、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
    10、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3.莊子名人名句 篇三
    1、舉世譽(yù)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2、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其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知天地只為稊米也,知毫末之為丘山也,則差數(shù)睹也。
    3、好面譽(yù)人者,亦好背而毀之。
    4、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游者也。
    5、同類相從,同聲相應(yīng),固天理也。
    6、唇竭則齒寒,魯酒薄而邯鄲圍,圣人生而大盜起。
    7、至言不出,俗言勝也。
    8、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9、謀無主則困,事無備則廢。
    10、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
    4.莊子名人名句 篇四
    1、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后知其夢也。
    2、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dāng)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3、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4、不知乎?人謂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軀。不仁,則害人;仁,則反愁我身。不義,則傷彼;義,則反愁我己。
    5、夫千里之遠(yuǎn),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shí),十年九潦,而水弗為加益;湯之時(shí),八年七旱,而崖不為加損。夫不為頃久推移,不以多少進(jìn)退者,此亦東海之大樂也。
    6、天地雖大,其化均也;萬物雖多,其治一也;人卒雖眾,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無為也,天德而已矣。
    7、無有所將,無有所迎。
    8、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9、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10、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5.莊子名人名句 篇五
    1、昔日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
    2、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
    3、人心險(xiǎn)于山川,難于知天。
    4、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
    5、以天下為沈濁,不可與莊語,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
    6、夫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適,雖盜跖與伯夷,是同為*僻也。
    7、如何理解莊子「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敖游,汎若不系之舟,虛而敖游者!
    8、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9、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10、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6.莊子名人名句 篇六
    1、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獨(dú)往獨(dú)來,是謂獨(dú)有。獨(dú)有之人,是謂至貴。 ——莊子
    2、視乎冥冥,聽乎無聲。冥冥之中,獨(dú)見曉焉;無聲之中,獨(dú)聞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3、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 ——莊子
    4、至言不出,俗言勝也。 ——莊子
    5、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將曳尾于途中。 ——莊子
    6、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儵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被葑釉唬骸白臃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莊子
    7、“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莊子
    8、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 ——莊子
    9、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莊子
    10、天能覆之而不能載之,地能載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辯之。知萬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選則不遍,教則不至,道則無遺者矣。 ——莊子
    7.莊子名人名句 篇七
    1、彷徨乎塵垢(世俗)之外,逍遙乎無事之業(yè)——莊子
    2、獨(dú)(獨(dú)自)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傲視鄙倪)于萬物——莊子
    3、傍(依傍)日月,挾(懷藏)宇宙,游乎塵垢——莊子
    4、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合一——莊子
    5、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鼴鼠飲河,不過滿腹——莊子
    6、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fēng)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莊子
    7、魚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術(shù)——莊子
    8、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臬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莊子
    9、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莊子
    10、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nèi),圣人論而不議——莊子
    8.莊子名人名句 篇八
    1、昔吾聞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無功,功成者墮,名成者虧——莊子
    2、不知乎?人謂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軀。不仁,則害人;仁,則反愁我身。不義,則傷彼;義,則反愁我己——莊子
    3、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中耕倚,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jīng)首之會。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莊子
    4、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莊子
    5、闄跂支離無脤說衛(wèi)靈公,靈公說之;而視全人,其脰肩肩。甕甖大癭說齊桓公,桓公說之,而視全人,其脰肩肩。 ——莊子
    6、得魚而忘荃,得意而忘言。——莊子
    7、善養(yǎng)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后者兩鞭之。 ——莊子
    8、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凡人心險(xiǎn)于山川——莊子
    9、原(探究)天地之美,達(dá)(弄清)萬物之理——莊子
    10、竊(盜竊)鉤(鉤環(huán))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仁義存焉——莊子
    9.莊子名人名句 篇九
    1、同類相比,同聲相應(yīng),固天理也——莊子
    2、謹(jǐn)慎能捕千秋蟬,小心駛得萬年船。 ——莊子
    3、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于耳,心止于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莊子
    4、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無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時(shí),僅免刑焉。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乎地,莫之知避。 ——莊子
    5、圣人不死,大盜不止。 ——莊子
    6、子獨(dú)不知至德之世乎?……當(dāng)是時(shí)也,民結(jié)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若此之時(shí),則至治已。 ——莊子
    7、何謂道?有天道,有人道。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與人道也,相去遠(yuǎn)矣,不可不察也——莊子
    8、天地雖大,其化均也;萬物雖多,其治一也;人卒雖眾,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無為也,天德而已矣——莊子
    9、虎狼,仁也?!薄爸寥薀o親?!?——莊子
    10、悲樂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過;好惡者,心之失——莊子
    10.莊子名人名句 篇十
    1、同類相比,同聲相應(yīng),固天理也。
    2、絕跡易,無行地難。為人使易以偽,為天使難以偽。
    3、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yuǎn)矣,且君酒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酒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4、不樂壽,不哀夭,不榮通,不丑窮,不拘一世之利以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為已處顯。顯則明。萬物一府,死生同狀。
    5、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為??;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6、天能覆之而不能載之,地能載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辯之。知萬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選則不遍,教則不至,道則無遺者矣。
    7、天地一指,萬物一馬。
    8、鵬之徙于南冥者,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9、憂喜更相接,樂極還自悲。
    1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