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物質(zhì)結構知識點,一定會考的內(nèi)容!

字號:

美,是智慧,是靜謐。祝你聰明!愿你上進!高中化學地物質(zhì)結構知識點是教學內(nèi)容的重點,這部分的知識點都要掌握就不用擔心考試了,今天都給你們整理好了,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Ps:價電子指原子核外電子中能與其他原子相互作用形成化學鍵的電子。
    元素周期表
    知識點1:單核微粒半徑大小判斷規(guī)律
    (1) 先看電子層數(shù),若不同,則層數(shù)多者微粒半徑大(如:Br>Cl>F)
    (2) 若電子層數(shù)相同,再看原子序數(shù),序數(shù)小者半徑大(如:Na+>Mg+>Al3+)
    (3) 若是同種元素化合價不同的離子或原子,核外電子多者半徑大(如:Fe>Fe2+>Fe3+)
    元素周期律
    知識點1:周期律基本內(nèi)容
    

    原子序數(shù)
    

    電子層數(shù)
    

    最外層電子數(shù)
    

    原子半徑
    

    主要化合價
    

    橫行
    

    增大
    

    不變
    

    增多
    

    減小
    

    增大
    

    縱列
    

    增大
    

    增大
    

    不變
    

    增大
    

    不變
    

    行與行間
    

    周期性變化
    

    知識點2: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質(zhì)遞變規(guī)律
    1、元素原子失電子(還原性)能力強弱比較依據(jù)
    (1)依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表,越靠前元素原子失電子能力越強。
    (2)比較元素單質(zhì)與水(或酸)的反應置換出氫的難易程度。越易發(fā)生,失電子能力越強。
    (3)比較元素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堿性強弱。堿性越強,失電子能力越強。
    (4)根據(jù)金屬與鹽溶液間的置換反應,失電子能力強的置換成失電子能力弱的。
    (5)一般金屬陽離子的氧化能力越強,則對應的金屬單質(zhì)的還原性越弱(Fe對應的是Fe2+)
    (6)電化學原理:不同金屬形成原電池時,通常作負極的金屬性強;在電解池中的惰性電極上,先析出的金屬性弱。
    2、元素得電子(氧化性)能力強弱比較依據(jù)
    (1)比較元素單質(zhì)與氫氣化合的難易程度。一般越易反應,得電子能力越強。
    (2)比較其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越穩(wěn)定得電子能力越強。
    (3)比較元素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酸性越強,得電子能力越強。
    (4)依據(jù)非金屬單質(zhì)間的置換反應。氧化劑比氧化產(chǎn)物的得電子能力強。
    3、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質(zhì)遞變規(guī)律
    (1)同一周期,隨著原子序數(shù)遞增,失電子能力(一般指金屬)減弱,還原性減弱,金屬的金屬性減弱;得電子能力(一般指非金屬)增強,氧化性增強,非金屬的非金屬性增強。
    (2)同一主族,隨著原子序數(shù)遞增,失電子能力(一般指金屬)增強,還原性增強,金屬的金屬性增強;得電子能力(一般指非金屬)減弱,氧化性減弱,非金屬的非金屬性減弱。
    知識點3:電離能以及電負性
    1、電離能定義:氣態(tài)原子或氣態(tài)離子失去一個電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單位:kJ/mol)。
    2、意義:電離能越小,在氣態(tài)時原子或離子越容易失去電子;反之越難失去。運用電離能數(shù)值可以判斷金屬原子在氣態(tài)時失去電子的難易程度。
    3、規(guī)律:在同一周期內(nèi),堿金屬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最小,稀有氣體;從左到右,總體上呈現(xiàn)由小到大(第ⅡA和ⅢA以及ⅤA和ⅥA例外)的變化趨勢,元素原子越來越難失去電子;
    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第一電離能逐漸減小,原子越來越容易失去電子。過渡元素從左到右略有增加,變化不太規(guī)則。
    4、電負性定義: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能力的標準。
    5、意義:原子得失電子能力相對強弱的量化標準,也是劃分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的粗略標準。
    6、規(guī)律:同一周期,從左到右,遞增;同一主族,從上到下,遞減。副族變化趨勢與主族相似,但同一周期中,不少過渡元素的電負性比后邊主族元素的高。
    7、應用:
    (1)電負性的元素是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氟,最小的是周期表的左下角鈁。
    (2)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越大越活潑,金屬元素的電負性越小越活潑。
    知識點4:一些經(jīng)驗規(guī)律
    (1)已知短周期相鄰3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若其能被3整除,則3種元素的位置關系只能為同周期相鄰或主族相鄰;弱雖不能被3整除,但能被2整除,則必有兩種在同一奇數(shù)族,另一元素在相鄰的偶數(shù)族;若雖不能同時被3和2整除,則必有兩元素在同一偶數(shù)族,另一元素在相鄰奇數(shù)族。
    (2)第n周期的最后一種金屬元素處于第n主族(n>1)。
    (3)A、B兩元素分屬同周期的第ⅡA和ⅢA族,若A是原子序數(shù)為x,則B的原子序數(shù)可能為(x+1)或(x+11)或(x+25)。
    
    微粒間的相互作用
    
    知識點1:化學鍵的強弱判斷
    離子鍵:離子半徑越小,所帶電荷越多,離子鍵越強,離子化合物的熔沸點越高。
    共價鍵:成鍵原子半徑越小,共用電子對數(shù)目越多,共價鍵越穩(wěn)定越牢固。
    金屬鍵:金屬元素原子半徑越小,價電子越多,金屬鍵越強,金屬的硬度越大,熔沸點越高。
    知識點2:分子間以范德華力互相結合形成的物質(zhì)熔沸點大小比較規(guī)律
    (1)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zhì),相對分子質(zhì)量越大,熔沸點越大
    Eg:O2>N2,HI>HBr>HCl,CS2>CO2
    (2)組成和結構不相似的物質(zhì),分子極性即電負性差值越大,熔沸點越高
    Eg:CO>N2
    (3)同分異構體中,一般來說,支鏈越多,熔沸點越低
    Eg:正戊烷>異戊烷>新戊烷
    (4)同分異構體的芳香烴及其衍生物,熔沸點:鄰>間>對位化合物
    (5)有機物的結構中,若有C=C雙鍵,熔沸點也會降低
    (6)分子間氫鍵的形成會使物質(zhì)熔沸點升高,分子內(nèi)氫鍵的形成會使物質(zhì)的熔沸點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