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shí)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魯?shù)抗哪辏ㄇ?64年),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shí)期的具體史實(shí)來說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jīng)典之一。下面就和一起來閱讀下隱公七年、八年、九年,歡迎閱讀!
隱公·隱公七年
【經(jīng)】七年春王三月,叔姬歸于紀(jì)。滕侯卒。夏,城中丘。齊侯使其弟年來聘。秋,公伐邾。冬,天王使凡伯來聘。戎伐凡伯于楚丘以歸。
【傳】七年春,滕侯卒。不書名,未同盟也。凡諸侯同盟,于是稱名,故薨則赴以名,告終嗣也,以繼好息民,謂之禮經(jīng)。
夏,城中丘,書,不時(shí)也。
齊侯使夷仲年來聘,結(jié)艾之盟也。
秋,宋及鄭平。七月庚申,盟于宿。公伐邾,為宋討也。
初,戎朝于周,發(fā)幣于公卿,凡伯弗賓。冬,王使凡伯來聘。還,戎伐之于楚丘以歸。
陳及鄭平。十二月,陳五父如鄭蒞盟。壬申,及鄭伯盟,歃如忘泄伯曰:「五父必不免,不賴盟矣?!?BR> 鄭良佐如陳蒞盟,辛巳,及陳侯盟,亦知陳之將亂也。
鄭公子忽在王所,故陳侯請(qǐng)妻之。鄭伯許之,乃成昏。
隱公·隱公八年
【經(jīng)】八年春,宋公、衛(wèi)侯遇于垂。三月,鄭伯使宛來歸祊。庚寅,我入祊。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辛亥,宿男卒。秋七月庚午,宋公、齊侯、衛(wèi)侯盟于瓦屋。八月,葬蔡宣公。九月辛卯,公及莒入盟于浮來。螟。冬十有二月,無駭卒。
【傳】八年春,齊侯將平宋、衛(wèi),有會(huì)期。宋公以幣請(qǐng)于衛(wèi),請(qǐng)先相見,衛(wèi)侯許之,故遇于犬丘。
鄭伯請(qǐng)釋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許田。三月,鄭伯使宛來歸祊,不祀泰山也。
夏,虢公忌父始作卿士于周。
四月甲辰,鄭公子忽如陳逆婦媯。辛亥,以媯氏歸。甲寅,入于鄭。陳金咸子送女。先配而后祖。金咸子曰:「是不為夫婦。誣其祖矣,非禮也,何以能育?」
齊人卒平宋、衛(wèi)于鄭。秋,會(huì)于溫,盟于瓦屋,以釋東門之役,禮也。
八月丙戌,鄭伯以齊人朝王,禮也。
公及莒人盟于浮來,以成紀(jì)好也。
冬,齊侯使來告成三國。公使眾仲對(duì)曰:「君釋三國之圖以鳩其民,君之惠也。寡君聞命矣,敢不承受君之明德?!?BR> 無駭卒。羽父請(qǐng)謚與族。公問族于眾仲。眾仲對(duì)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以字為謚,因以為族。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构宰譃檎故?。
隱公·隱公九年
【經(jīng)】九年春,天子使南季來聘。三月癸酉,大雨,震電。庚辰,大雨雪。挾卒。夏,城郎。秋七月。冬,公會(huì)齊侯于防。
【傳】九年春,王三月癸酉,大雨霖以震,書始也。庚辰,大雨雪,亦如之。書,時(shí)失也。凡雨,自三日以往為霖。平地尺為大雪。
夏,城郎,書,不時(shí)也。
宋公不王。鄭伯為王左卿士,以王命討之,伐宋。宋以入郛之役怨公,不告命。公怒,絕宋使。
秋,鄭人以王命來告伐宋。
冬,公會(huì)齊侯于防,謀伐宋也。
北戎侵鄭,鄭伯御之。患戎師,曰;「彼徒我車,懼其侵軼我也。」公子突曰:「使勇而無剛者嘗寇,而速去之。君為三覆以待之。戎輕而不整,貪而無親,勝不相讓,敗不相救。先者見獲必務(wù)進(jìn),進(jìn)而遇覆必速奔,后者不救,則無繼矣。乃可以逞?!箯闹?。
戎人之前遇覆者奔。祝聃逐之。衷戎師,前后擊之,盡殪。戎師大奔。十一月甲寅,鄭人大敗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