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華美德,培養(yǎng)民族精神。如今,我們身為跨世紀(jì)的接班人,更要懂禮貌,顧全大局。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進一步懸崖峭壁?!蔽覀冃『⒑芏嗍率沁@樣,大人之間也是這樣,國與國之間更是這樣,凡事以和為貴。只要人人都獻出一片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以下是由整理發(fā)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
紅紅的對聯(lián)濃濃的情
——讀《傳承中華文化共筑精神家園》
翻開《傳承中華文化共筑精神家園》這本書,當(dāng)我看到《節(jié)日習(xí)俗多姿多彩》這一章時,去年除夕的一幕又浮現(xiàn)在我眼前了。
記得除夕那天中午,我和爸爸、媽媽剛回到老家的村口,就遠遠地看到了村頭農(nóng)貿(mào)市場的一塊空地上圍滿了人,最愛湊熱鬧的我,馬上跑過去鉆進了人群中,呵,原來是能寫一手漂亮毛筆字的堂哥在寫對聯(lián)呢。我連忙大叫了一聲:“哥哥,我回來了。”堂哥聽了,停下手中的筆,微笑著說:“你回來得正是時候,快來幫忙。你把那些裁好的紅紙續(xù)長一些?!迸赃呌幸晃晃也徽J識的大哥哥早已在做著這項工作了,我也跟著那位大哥哥一起做。這時堂哥寫好了一副對聯(lián),只聽見堂哥說:“張大嬸,你的寫好了,放到旁邊晾一會兒就可以拿回去了。李大伯,趙大媽,你們的已經(jīng)晾干了,拿回去吧?!笨粗麄儼褜β?lián)拿走了,我著急地提醒堂哥:“哥哥,他們還沒給錢呢?!备绺缯f:“去,給我拿紅紙來?!蔽抑缓萌ツ昧艘粡埨m(xù)好的紅紙給堂哥,堂哥又開始揮筆書寫了。就這樣,寫好晾在一旁的對聯(lián),陸陸續(xù)續(xù)地都被領(lǐng)走了。忙了一天的堂哥,也收拾好東西,拿著最后兩副對聯(lián),我們一起回去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問堂哥:“今天寫的對聯(lián),都是免費的?”堂哥笑著說:“你不都看見了嗎?快點走,回去還要貼對聯(lián)呢?!蔽艺f:“急什么呢?你爸和我爸他們肯定早已把對聯(lián)貼好了,還用得著我們幫忙嗎?”堂哥笑著說:“你就知道偷懶?!?BR> 終于到家門口了,堂哥卻拉著我繼續(xù)往前走,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了一家小院前,堂哥大喊了一聲:“李大爺,除夕飯菜弄好了吧,我們來給您貼對聯(lián)了。”李大爺笑呵呵地迎了出來,連聲說:“好,好,真是太謝謝你們了?!蔽覀円贿呝N對聯(lián),堂哥一邊對我說:“春聯(lián)也叫門對、春貼、對聯(lián)、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抒發(fā)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xué)形式,為節(jié)日增加了喜慶氣氛。從古至今,春聯(lián)都是從右往左念的,春聯(lián)還分為上聯(lián)和下聯(lián),上聯(lián)為右,一般以三四聲結(jié)尾,下聯(lián)為左,一般以一二聲結(jié)尾,這樣念起來才朗朗上口。上下聯(lián)可不能貼反了,要不然會讓人笑掉大牙呢!”
我默默地聽著堂哥的話,想著堂哥今天的所作所為,原來,中華文化不僅是如此的博大精深,還聯(lián)結(jié)著濃濃的情,深深的愛,當(dāng)我們懷著一顆赤子之心走近中華文化時,才能領(lǐng)悟到它的獨特之美。
篇二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讀完《傳承中華文化,共筑精神家園》這本書,更讓我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中華的傳統(tǒng)美德更需要我們傳承和發(fā)揚,作為社會主義新一代的接班人,我們尤其要做到知禮儀,識大體,和為貴。
書中,“仁義胡同”、“六尺巷”的兩個故事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有一戶人家拆建房子,想把自家的墻砌寬一點兒,可是鄰居不同意。結(jié)果他們兩家便爭吵起來。一氣之下,這戶人家就給他當(dāng)官的兒子寫信,想借他的官勢為家人出一口氣??蓛鹤勇牶螅ⅠR給父親回了一封信:“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dāng)年秦始皇?!庇谑悄羌胰酥鲃訉ν约彝?,鄰居見了也愿意往自家邊上退。兩戶人家又和好了,各自很快都建好了新房子。
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不少類似的例子,我和妹妹只相差4歲。我們都喜歡觀看電視動畫片,而為關(guān)電視機的事情,妹妹大哭幾次,因為她也想?yún)⑴c,都被我搶先關(guān)掉了,我心里美滋滋的。后來我讀了《傳統(tǒng)美德世代傳揚》一文后,懂得了許多道理:爭一爭,行不通,讓一讓,六尺巷。于是每次看動畫片后,我就先讓妹妹關(guān)電視機的電源,我關(guān)機頂盒,這樣妹妹也高興了。
傳承中華美德,培養(yǎng)民族精神。如今,我們身為跨世紀(jì)的接班人,更要懂禮貌,顧全大局。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進一步懸崖峭壁?!蔽覀冃『⒑芏嗍率沁@樣,大人之間也是這樣,國與國之間更是這樣,凡事以和為貴。只要人人都獻出一片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篇三
周末,我上街購物。突然,烏云密布,天氣驟變,我匆匆忙忙地往家里趕。
騎到一個小區(qū)附近的時候,我看見了一個老人摔倒在地上,身后還有一把歪倒的輪椅。我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車看著那個老人,只見他手臂支在地上,略帶肥胖的身體艱難地扭動著,還帶著微微的*聲。卻始終爬不起來,我剛想下車去扶他,腦海中卻突然閃過春晚小品《扶不扶》的畫面,再看看眼前這位老人,心想:他會是訛人的老人嗎?扶,還是不扶呢?此時我的內(nèi)心異常矛盾。天下起了毛毛細雨,有點冷,而我的心,好像也是冷的。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老人還是沒有爬起來。環(huán)顧四周,我發(fā)現(xiàn)在這條新建成的街上,除了我,就只有店門口的兩個小伙子了,而那兩個小伙子也像我一樣,看著老人。嘴上在說著什么,卻沒有出手相扶。這時,一個中年人騎著一輛摩托車開了過來,他偏頭一看,正好看見了那個摔倒的老人,連忙停下了車,就地停放一旁,不假思索地向老人跑去。看到那個中年人去扶老人,我和那兩個小伙子也急忙過去幫忙,幾個人吃力地架起老人肥胖的身軀,再抬起他癱瘓的雙腿,我?guī)兔Π醋∧禽v亂跑的輪椅。齊心協(xié)力地將老人扶上了輪椅。中年人將老人推進了小區(qū)老人的家里。而我看見被中年人遺忘的連鑰匙都沒有拔的車子還在那兒,便在一旁守著,直到中年人返回來。
“扶不扶”漸漸成為了了中華民族的共同話題,扶還是不扶?也成為一個艱難的抉擇。尊老愛幼、樂于助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自從2014年春晚的小品《扶不扶》播出后,無不引起國人的反思。扶還是不扶?扶了又該如何保護自己不被誣陷,值得思考。如果盲目地扶了,會不會和那句經(jīng)典的臺詞“扶之前是開大奔,扶之后是騎二輪子”一樣呢?南京彭宇案、重慶萬鑫案、天津許云鵬案……一系列的案例接踵而至,讓扶不扶再一次成為了社會關(guān)注的焦點。
這次,我和小伙子都猶豫了。因為“扶不扶”已嚴重影響了我們的思想。這次,中年人毫不猶豫的行為猶如醍醐灌頂,使我恍然大悟。是啊,我怎么忘了,老師曾經(jīng)告訴我們:“‘人’字的一撇一捺緊緊地靠在一起,密不可分,就好像是我們大家,是需要相互依存,相互幫扶的。”
回家的路上,雨更大了。雨水遮擋了我的視線,但我的內(nèi)心卻逐漸清醒了?!袄衔崂希约叭酥稀痹谖夷X海浮現(xiàn)。“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伸出援手,播撒愛心”等語句縈繞耳畔。我相信,人間自有真情在;我相信,大雨過后,天更藍,水更清;我相信,老人是可以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