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3年級數(shù)學上12月月考試卷

字號:

數(shù)學給予人們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力,這種能力包括觀察實驗、收集信息、歸納類比、直覺判斷、邏輯推理、建立模型和精確計算。這些能力和培養(yǎng),將使人終身受益。以下是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辯一辯(對的在括號里涂A,錯的打涂B)(5分)。
    1、1千克鐵和1000克棉花一樣重。()
    2、算式3□□×3的積一定是三位數(shù)。()
    3、620×5的積的末尾有一個零。()
    4、同一物體在不同時刻,影子長短不同,正午時刻物體的影子最長。()
    5、小東每天吃晚飯的時間大約需要12秒。()
    二、填一填。
    1、6t=()kg3000g=()千克3分鐘=()秒
    20厘米=()分米1千克60克=()克1小時15分=()分鐘
    2、填上合適的質量單位。
    150()13()30()
    3、□÷5=7------△中,余數(shù)是()。
    4、在○里填上“>”“<”“=”。
    70毫米○7厘米3200○813×4801÷4○200
    2噸○2009千克1分鐘15秒○70秒632÷2○151×3
    6、把69塊橡皮平均分給3個小朋友,右邊算式中
    箭頭所指的一步表示:
    3個小朋友先分掉了()塊?
    7、下圖哪個是平移、哪個是旋轉?
    算珠()電風扇()打針時針筒里面的活塞()
    8、從小麗家到博物館一共有()條不同的路線。
    9、一頭牛重500千克,這樣6頭牛重()千克,正好是()噸。
    10、一個數(shù)除以8,商是9,如果余數(shù)是5,這個數(shù)是()。
    11、有兩個長方形,長都是4厘米,寬都是2厘米。把它們拼成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周長是()厘米。
    三、選一選(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水果店運進1噸水果,賣出200千克,還剩()
    A、1200千克B、800克C、800千克
    2、79÷2的結果接近()
    A、40B、4C、160
    3、一個正方形的周長是12米,它的邊長是()米。
    A48B4C3
    4、小青周六做作業(yè)的時間是8:45至9:10,請你幫她計算一下做作業(yè)的時間是()分鐘。
    A.15B.25C.35
    5、□+△=60,□=△+△+△+△,□-△=()
    A、12B、48C、36
    四、算一算:
    1、直接寫得數(shù)。
    200+4000=3000-1800=78×0=36÷4=
    27÷9=700×6=56÷7=132×3=
    2、估一估
    59×7≈71×9≈103×6≈243÷3≈348÷7≈
    3、用豎式計算,帶☆的要驗算:
    482×7=506×6=☆521÷3=
    4、計算:要寫出計算過程。
    456-45÷9280×7-942
    7×(44+38)854÷(56-49)
    五、看圖列式并計算
    1.比年齡。9歲
    小豐3歲
    爸爸
    ?歲
    2、求下列圖形的周長
    (1)
    六、解決問題
    1、同學們要自己制作560個燈籠慶祝元旦,每個燈籠需要5根竹條。
    (1)一共需要多少根竹條?
    (2)如果要4天制作完成,平均每天要制作多少個?
    2、王叔叔在果園摘蘋果,每5千克裝一箱,已經裝了60箱,還有635千克沒有裝,這些蘋果一共能裝多少箱?
    3、王老師去超市購買學習用品,買了58支毛筆,購買鋼筆的支數(shù)比毛筆的4倍少17只,王老師買了多少支鋼筆?
    4、三年級兩個班級聯(lián)合舉行圓圈舞表演,一班47人參加,二班49人參加,要把兩個班級的同學平均分成6組,每組幾個人?
    5、小華用一條綠色彩帶剛好圍成一個長7厘米,寬5厘米的長方形。
    (1)這條彩帶長多少厘米?
    (2)如果用這條彩帶圍成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