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數(shù)”著手指頭的“盼”;暑假,是“望”眼欲穿的“看”;暑假,終于不緊不慢來到了眼前。愿你盡情地“玩”,痛快地“樂”,過個逍遙的夏天!為大家提供《六年級暑假里的一件事作文【三篇】》,歡迎閱讀。
【篇一】
在這個世界上似乎有著這一昂一個真理:對于一件你想要做的事,如果等所有的條件成熟才去做,哪嗎你也許得等下去。
暑假的一天,吃完早飯后,媽媽出去買東西了,爸爸上班了。干燥的天氣使我渴得要命,正當我去接水時發(fā)現(xiàn)純凈水沒了。雖然家里有備用水,可至少十幾公斤吧。我想:我從來都沒換過水,我能行嗎?要不然先買瓶礦泉水,等爸爸回來再說。在想,我已經(jīng)是個男子漢了,雖然我沒換過水,但畢竟可以試試嗎。
說干就干,我先扣下桶蓋然后一手抓桶頭,一手抓桶底,憋足了勁,使勁往上抬,反復了好幾次,卻怎么也太不上去。這時,我的手開始無力了,要是把水撒了一地就麻煩了。于是我順勢用大腿一接,小心翼翼地放在地上,這才化險為夷。但我已經(jīng)氣喘吁吁滿頭大汗了。
坐在地上,我擦擦額頭上的汗,終于知道換水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我也決不能半途而廢。
我重新站起來,知道這一次不能魯莽行事了。于是我動起了腦筋:飲水機離地面大約有一米多高,我是絕對不可能從地面搬上去的。如果先抬到椅子上,再抬到桌子上,最后豈不是輕而易舉就換完了水??墒虑椴]有想象中的那樣順利,雖說中途可以休息但他還是很重我使勁全身力氣終于把它抬到了桌子上,接著我抖動手腕,放松手臂,做了一個深呼吸,然后抱緊水桶,一鼓作氣,對準飲水機的借口使勁把水桶扣了上去。我終于松了口氣,坐在沙發(fā)上,雖然我已經(jīng)汗流浹背了,但看著水桶里咕咕冒水泡,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感。
為了慶祝,我自斟自飲起來。覺得今天的水不同尋常,因為這是我的勞動成果。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只要善于動腦,肯付出,就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篇二】
有一天下午,剛下過一場大雨,天氣十分悶熱,我在家憋得慌,就到樓下去玩,在玩時發(fā)現(xiàn)了幾只大蝸牛,引起我的興趣。我的腦袋里突然涌出了許多問題: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為什么蝸牛走過的地方總會留下一條黏黏的像白帶子似的東西?蝸牛吃些什么食物等等。于是,我決定自己去實驗一番。
首先我檢測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我用一些食物來檢測幾只蝸牛。我先找來了白菜葉、饅頭和肉等食物,然后又捉了幾只蝸牛,給它們分別編上號后,再把它們放到這些食物面前。大概它們都餓極了,很快爬向自己喜愛的食物,幾只蝸牛不約而同地爬上了白菜葉,大吃起來,而其他的食物,它們則不聞不問,不一會兒,白菜葉便被吃光了。于是,我斷定蝸牛肯定是大害蟲。
接著,我進行了第二個實驗:蝸牛爬行時為什么總會留下一條黏黏的像白帶子似的東西。我用一塊尖尖的石頭,小心翼翼地敲破一只蝸牛背上重重的殼,取出蝸牛爬行時露在外面的那塊肉,用手摸了摸肉的下面,只見下面黏糊糊的,隱隱約約還有許多小粒狀的東西。這是什么東西?我很納悶。于是,我便回家查看書籍,上網(wǎng)查閱,終于找到了答案。原來那些小粒狀的東西就是它的腳,那黏糊糊的像白帶子似的東西居然是蝸牛的排泄物,它有助于蝸牛的爬行。
通過一系列的實驗,我總算對蝸牛有了較全面的了解,真是受益匪淺,我不但學到了很多知識,還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長大要想有所發(fā)明創(chuàng)造,從小就要善于去發(fā)現(xiàn)問題,并學著解決問題。
【篇三】
快樂的暑假已經(jīng)過去了,可是有一件事讓我至今記憶猶新。
那是七月中旬的一天,爺爺生病了,家里來了親友,爸爸到市場買了一只大公雞,準備殺了雞來招待客人。
這只雞真漂亮,紅彤彤的雞冠,五彩斑斕的羽毛,還有一雙鋒利的爪子,一個小巧的鼻子上面有一雙威武的眼睛。
爸爸喊我過去,讓我配合他殺雞。我說:爸爸,我不敢。爸爸回答說:來嘛,練練你的膽子和勇氣。爸爸這時已經(jīng)把大公雞的翅膀和爪子都綁住了,那只公雞好象已經(jīng)知道大難臨頭了,不停的掙扎。爸爸按住公雞的翅膀和爪子,準備用刀割斷它的脖子,公雞不停地掙扎并大聲地叫著GE!GE!GE!,好象在說:走開,走開,不要殺我,饒了我吧!但是爸爸已經(jīng)將刀放在公雞的脖子下面,迅速地將公雞的脖子割斷了,紅紅的雞血從脖子里噴出來。爸爸一手抓住公雞的爪子,一只捏住公雞的冠子,將雞血控到了早就準備好的一只小碗中。我把頭轉向一邊,不愿意看這血腥的場面。公雞發(fā)出咕咕的聲音,身體不斷地掙扎著,全身都在抖動。漸漸地,雞血流盡了,公雞也停止了掙扎,只是身體仍然在不斷地抽搐。
爸爸安慰我:生命是可貴的,但是要實現(xiàn)相應的價值。我們殺雞雖然很殘忍,但是它為大家提供了美味的肉食,這也是它為我們做出的貢獻,不然的話,它又有什么存在的價值呢?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人做事一定要為社會做出貢獻,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