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二期末試題

字號:

正向思考的力量,勝過一個負面思想的力量數(shù)百倍,那會降低我們某種程度的憂慮。而憂愁像嬰兒一樣,會慢慢被養(yǎng)大的。記住:別帶著憂愁入睡,想想明早天邊的彩虹吧。高一頻道為你整理了《高一生物必修二期末試題》,希望可以幫到你!
    【一】
    第一部分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包括20題,每題2.5分,共50分)
    1.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時,以“研究××病的遺傳方式”為課題。下列課題中為簡單可行且所選擇的調查方法為合理的是()A.研究貓叫綜合征的遺傳方式,在學校內隨機抽樣調查B.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的遺傳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調查C.研究艾滋病的遺傳方式,在全市隨機抽樣調查D.研究紅綠色盲的遺傳方式,在多個患者家系中調查
    2.控制果蠅紅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且紅眼對白眼為顯性。若果蠅缺失1條Ⅳ號染色體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條則致死,一對都缺失1條Ⅳ號染色體的紅眼果蠅雜交(親本雌果蠅為雜合子),則F1中()
    A.白眼雌果蠅占1/4
    B.紅眼雌果蠅占1/4
    C.染色體數(shù)正常的紅眼果蠅占1/4
    D.缺失1條Ⅳ號染色體的白眼果蠅占1/4
    3.某種魚的鱗片有4種表現(xiàn)型:單列鱗、野生型鱗、無鱗和散鱗,由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決定(用A、a,B、b表示),且BB對生物個體有致死作用,將無鱗魚和純合野生型鱗的魚雜交,F(xiàn)1有兩種表現(xiàn)型,野生型鱗魚占50%,單列鱗魚占50%;選取F1中的單列鱗魚進行相互交配,其后代中有上述4種表現(xiàn)型,這4種表現(xiàn)型的比例為
    6∶3∶2∶1,則F1的親本基因型組合是()
    A.Aabb×AAbbB.aaBb×aabbC.aaBb×AAbbD.AaBb×AAbb
    4.經紫外線照射的開紫花的某二倍體植物,其后代中出現(xiàn)了1株開白花植株突變體,且紫花基因與白花基因是1對等位基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若白花植株為1條染色體的片段缺失所致,則該白花基因一定為隱性基因B.若白花植株為1對同源染色體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則再經誘變可恢復為紫花C.若白花植株為基因突變所致,則再經誘變不可能恢復為紫花D.白花基因若為紫花基因中的單個堿基對替換所致,則該白花基因一定不能編碼肽鏈
    5.在研究生物變異的過程中,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些新的方法獲得生物新類型。以下哪種生物體內有可能出現(xiàn)了作為生物進化原材料的新基因()
    A.抗蟲棉B.三倍體無籽西瓜C.青霉素高產菌株D.中國荷斯坦牛
    6.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的敘述,錯誤的是()
    ①一個家族僅一代人中出現(xiàn)過的疾病不是遺傳病②一個家族幾代人中都出現(xiàn)過的疾病是遺傳?、蹟y帶遺傳病基因的個體會患遺傳?、懿粩y帶遺傳病基因的個體不會患遺傳?、菹忍煨缘募膊∥幢厥沁z傳病
    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某常染色體遺傳病,基因型為AA的人都患病,Aa的人有1/2患病,aa的人都正常。一對新婚夫婦中女性正常,她的母親基因型為Aa并患病,她的父親和丈夫的家族中均無該病患者,請推測這對夫婦的子女中患病的概率是()
    A.1/12B.1/8C.1/4D.1/6
    8.某種*花的植物,可以通過自花傳粉或異花傳粉繁殖后代。在25℃條件下,基因型為AA和Aa的植株都開紅花,基因型為aa的植株開白花,但在30℃的條件下,各種基因型的植株均開白花。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不同溫度條件下同一植株花色不同,說明環(huán)境能影響生物的性狀B.若要探究一開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簡單可行的方法是將該植株的自交種子放在25℃
    條件下栽種
    C.在25℃的條件下生長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中可能會出現(xiàn)紅花植株
    D.在30℃的條件下生長的白花植株自交,產生的后代在25℃條件下生長可能會出現(xiàn)紅花植株
    9.某四倍體植物的細胞中含20條染色體、20個DNA分子,且細胞中存在紡錘絲,則該細胞正處于()A.有絲*中期
    B.有絲*后期C.減數(shù)第*后期D.減數(shù)第二次*后期
    10.純種果蠅中,朱紅眼♂×暗紅眼♀,F(xiàn)1中只有暗紅眼;而反交,暗紅眼♂×朱紅眼♀,F(xiàn)1
    中雌性為暗紅眼,雄性為朱紅眼。設相關的基因為A和a,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正、反交實驗常被用于判斷有關基因所在的染色體類型B.反交的實驗結果說明這對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細胞質中,也不在常染色體上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蠅的基因型都是XAXa
    D.若正、反交的F1代中雌、雄果蠅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現(xiàn)型的比例都是1∶1∶1∶1
    11.下列敘述不能證明核酸是遺傳物質的是()
    A.T2噬菌體的DNA進入大腸桿菌細胞后能合成T2噬菌體的外殼蛋白B.外源DNA導入受體細胞后并整合到染色體上,隨受體細胞穩(wěn)定遺傳C.煙草花葉病毒的RNA與霍氏車前病毒的蛋白質重建而成的新病毒能感染煙草并增殖
    出完整的煙草花葉病毒
    D.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中,加熱后殺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終能分離出活的S型菌
    12.假定某高等生物體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是10條,其中染色體中的DNA全部用3H•胸腺嘧啶標記,將該體細胞放入不含有標記的培養(yǎng)液中連續(xù)培養(yǎng)2代,則在形成第2代細胞時的有絲*后期,沒有被標記的染色體數(shù)為()
    A.5B.40
    C.20D.10
    13.如圖所示為DNA分子復制的片段,圖中a、b、c、d表示各條脫氧核苷酸鏈。一般地說,下列各項中不正確的是
    ()
    A.DNA復制過程中首先需要解旋酶破壞DNA雙鏈之間的氫鍵,使兩條鏈解開
    A+C
    B.a鏈中G+T的值與d鏈中同項比值相同
    C.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連接構成的
    G+T
    D.a鏈中
    的值與c鏈中同項比值相同
    A+C
    14.如圖所示為真核細胞蛋白質合成過程中必需的兩種物質(甲、乙),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甲是該生物的遺傳物質B.乙由三個堿基組成
    C.甲的合成需要RNA聚合酶的參與D.乙可以轉運多種氨基酸
    15.科學研究表明,細胞中核糖體通常不是單個執(zhí)行功能,而是構成多聚核糖體(如圖)。研
    究表明動物細胞進行有絲*過程中多聚核糖體明顯增多。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核糖體的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質B.進行有絲*的細胞代謝旺盛,需要大量蛋白質C.多聚核糖體的形成可以使細胞在單位時間內合成的肽鏈數(shù)量增加D.多聚核糖體上的每個核糖體合成的多肽鏈各不相同
    16.下圖甲表示以右側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左側子鏈的過程,圖乙表示生物體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示意圖。下列關于兩圖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甲圖中兩條鏈的基本單位完全相同B.甲圖所示過程對應乙圖中的①C.乙圖中的①~⑤過程均可發(fā)生在人體的健康細胞中D.無論在生物體內體外,只要條件滿足,①過程都能進行
    17.關于圖示生理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能發(fā)生圖示生理過程的細胞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B.mRNA上所含有的密碼子均能在tRNA上找到與其相對應的反密碼子C.該圖表示的是轉錄和翻譯D.該圖表示的生理過程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線粒體提供
    18.下圖為基因的作用與性狀的表現(xiàn)流程示意圖。正確的選項是()
    A.①過程是轉錄,它以DNA的兩條鏈為模板、四種核苷酸為原料合成mRNAB.②過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體即可完成C.人的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是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而直接控制性狀D.某段DNA上發(fā)生了基因突變,則形成的mRNA、蛋白質一定會改變
    19.現(xiàn)有小麥種質資源包括:①高產、感病;②低產、抗??;③高產、晚熟等品種。為滿足不同地區(qū)及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種專家要培育3類品種:a.高產、抗??;b.高產、早熟;c.高產、抗旱。
    下述育種方法可行的是()A.利用①、③品種間雜交篩選獲得aB.對品種③進行染色體加倍處理篩選獲得bC.品種c的培育可采用基因工程
    D.①和②雜交得到子一代,對該子一代用花藥離體培養(yǎng)法可獲得c
    20.以下為形成cDNA過程和PCR擴增過程示意圖。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催化①過程的酶是RNA聚合酶B.④過程發(fā)生的變化是引物與單鏈DNA結合C.催化②⑤過程的酶都是DNA聚合酶,都能耐高溫
    D.對同一目的基因而言,通過cDNA過程獲得和PCR過程獲得的目的基因結構完全相同
    第二部分簡答題(50分)
    二、簡答題(共4大題,共50分)
    21.圖①~③分別表示人體細胞中發(fā)生的3種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細胞中過程②發(fā)生的主要場所是。
    (2)已知過程②的α鏈中鳥嘌呤與尿嘧啶之和占堿基總數(shù)的54%,α鏈及其模板鏈對應區(qū)段的堿基中鳥嘌呤分別占29%、19%,則與α鏈對應的DNA區(qū)段中腺嘌呤所占的堿基比例為。
    (3)過程③合成的肽鏈中第8位氨基酸由異亮氨酸變成蘇氨酸,原因是相關基因中的一個堿基對發(fā)生了替換,則這種變異屬于可遺傳變異中的。該變異導致了人體細胞某種酶的缺乏,從而出現(xiàn)了異常性狀,由此可以看出,基因通過控制,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4)人體不同組織細胞的相同DNA進行過程②時啟用的起始
    點,(在“都相同”、“都不同”、“不完全相同”中選擇)。
    22.在玉米中,控制某種除草劑抗性(簡稱抗性,T)與除草劑敏感(簡稱非抗,t),非糯
    性(G)與糯性(g)的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有人以純合的非抗非糯性玉米
    (甲)為材料,經過EMS(一種化學誘變劑)誘變處理獲得抗性非糯性個體(乙);甲的花粉經EMS誘變處理并培養(yǎng)等,獲得可育的非抗糯性個體(丙)。
    請回答:
    (1)獲得丙的過程中,運用了誘變育種和育種技術。
    (2)若要培育抗性糯性的新品種,采用乙與丙雜交,F(xiàn)1只出現(xiàn)抗性非糯性和非抗非糯性的個體;從F1中選擇表現(xiàn)為的個體自交,F(xiàn)2中有抗性糯性個體,其比例是。
    (3)擬采用轉基因技術改良上述抗性糯性玉米的抗蟲性。通常從其它物種獲得,將其和農桿菌的用合適的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分別切割,然后借助連接,形成重組DNA分子,再轉移到該玉米的培養(yǎng)細胞中,經篩選和培養(yǎng)等獲得轉基因抗蟲植株。
    23.讀圖填空:下圖甲是五個細胞*的示意圖,圖乙是一個*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曲線,請分析完成:
    (1)若圖甲細胞來自同一個體,則該生物的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多為條,含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是,細胞D產生的子.細.胞.名稱是。
    (2)該個體有兩對等位基因(YyRr)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若圖D的基因組成為YYRr,其原因可能是
    (3)圖乙中,c段對應甲圖中的(填字母)細胞的染色體變化,基因分離定律發(fā)生于段,染色體和DNA分子數(shù)的比為1∶1的是段。
    24.研究小組調查了甲遺傳病(基因為A、a)和乙遺傳病(基因為B、b),并繪制了兩個家系中的遺傳圖譜,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所有概率用分數(shù)表示)
    (1)甲病的遺傳方式為,乙病可能的遺傳方式為。
    (2)若Ⅰ-3無乙病致病基因,請繼續(xù)以下分析。
    ①Ⅰ-2的基因型為;Ⅱ-5的基因型為。
    ②如果Ⅱ-5與Ⅱ-6結婚,則所生男孩同時患兩種遺傳病的概率為。
    ③如果Ⅱ-5與a基因攜帶者結婚并生育一個表現(xiàn)型正常的兒子,則兒子攜帶a基因的概率為。
    【答案】
    題號12345678910
    答案DCCACDACDD
    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DDBCDDCCCB
    21.(10分)(1)細胞核
    (2)26%
    (3)基因突變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
    (4)不完全相同
    22:(12分)
    (1)單倍體
    (2)抗性非糯性3/16
    (3)抗蟲基因(或目的基因),質粒,DNA連接酶
    23.(14分)(1)8ABCE精細胞(2)(減數(shù)第*四分體時期(前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發(fā)生了交叉互換或者基因突變
    (3)D,b,d
    24.(14分)(1)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伴X隱性遺傳
    (2)①AaXBXb
    AAXBY或AaXBY②1/36③3/5
    【二】
    第I卷(選擇題,共6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性狀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A.狗的長毛和卷毛B.人的身高與體重
    C.豌豆的高莖與蠶豆的矮莖D.棉花的掌狀葉和雞腳葉
    2.下列關于雜合子和純合子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雜合子的雙親至少一方是雜合子B.純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純合子
    C.純合子測交的后代都是純合子D.雜合子自交的后代全都是雜合子
    3.豌豆子葉的*(Y)、圓粒種子(R)均為顯性。兩親本雜交得到F1,對F1性狀的統(tǒng)計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親本的基因型是YyRr、yyRr
    B.F1有6種基因型
    C.F1中*圓粒豌豆的基因型是YyRR、YyRr
    D.F1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8
    4.下列關于大腸桿菌的遺傳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遺傳物質是DNAB.遺傳物質主要是DNA
    C.遺傳物質是DNA或RNAD.遺傳物質是RNA
    5.某研究人員模擬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進行了以下4個實驗:
    ①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溫加熱后冷卻→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溫加熱后冷卻→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個實驗中小鼠的情況依次是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死亡、存活、存活、存活
    C.死亡、存活、死亡、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6.比較DNA和RNA的分子組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部分堿基相同,五碳糖不同B.堿基完全相同,五碳糖不同
    C.部分堿基不同,五碳糖相同D.堿基完全不同,五碳糖相同
    7.下列各圖中,圖形分別代表磷酸、脫氧核糖和堿基,在制作脫氧核苷酸模型時,各部件之間需要連接。下列連接中正確的是
    ABCD
    8.下列關于基因和染色體在減數(shù)*過程中行為變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A.同源染色體分離的同時,等位基因也隨之分離
    B.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時,復制而來的兩個基因也隨之分開
    C.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間也發(fā)生自由組合
    D.非同源染色體數(shù)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組合的類型也越多
    9.下圖為處于不同*時期的某高等動物細胞示意圖。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的是①②④⑤
    B.細胞中含有4個染色體組的是④
    C.⑤中可發(fā)生等位基因的相互分離
    D.⑥中的染色體數(shù)和DNA分子數(shù)都是③中的兩倍
    10.下列關于基因和染色體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內的基因全部在染色體上B.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C.一條染色體上只有一個基因D.染色體就是由基因組成的
    11.人體細胞處于有絲*或減數(shù)*后期時,染色體會向兩極移動。正常情況下,下列對處于*后期細胞某一極染色體組成情況的描述,正確的是
    A.2個染色體組,46條姐妹染色單體B.1個染色體組,46條染色體
    C.無同源染色體,23條姐妹染色單體D.無同源染色體,23條染色體
    12.下列關于人類探索遺傳奧秘歷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A.薩頓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運用了類比推理法
    B.摩爾根用假說—演繹法證明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C.艾弗里用同位素標記法證明了“轉化因子”的本質是DNA
    D.沃森和克里克通過構建物理模型的方法提出了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型
    13.下列關于核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A.除病毒外,所有生物都含有核酸
    B.植物細胞的線粒體和葉綠體中均可發(fā)生DNA的復制
    C.DNA是遺傳物質,基因是DNA分子攜帶的遺傳信息
    D.雙鏈DNA分子中同一條鏈上相鄰的堿基是通過氫鍵連接的
    14.艾弗里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該實驗關鍵的設計思路是
    A.分離噬菌體和細菌,比較其差異B.降解DNA以研究其結構組成
    C.用同位素標記DNA和蛋白質D.分別研究DNA和蛋白質是否具有遺傳效應
    15.有關赫爾希和蔡斯“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同時用含同位素35S、32P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細菌,再用此細菌培養(yǎng)噬菌體
    B.分別用含同位素35S、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經標記的大腸桿菌
    C.經保溫、攪拌與離心后,含35S的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
    D.該實驗證明了DNA的復制方式是半保留復制
    16.將雙鏈都有3H標記的1個DNA分子,放入沒有標記物的溶液中,經過3代復制后,含有3H標記的DNA分子的數(shù)量是
    A.l個B.2個C.4個D.8個
    17.下面是關于基因、蛋白質和性狀三者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基因控制性狀是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實現(xiàn)的
    B.蛋白質的結構可以直接影響性狀
    C.蛋白質的功能可以影響性狀
    D.基因與性狀之間都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18.已知一段mRNA含有30個堿基,其中A和G有12個,轉錄該段mRNA的DNA分子中應有C和T的個數(shù)是
    A.12B.24C.18D.30
    19.下圖中甲、乙、丙分別表示真核細胞內三種物質的合成過程,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A.丙過程合成的物質在生物體內約20種,該過程需要2種RNA參與
    B.甲、乙、丙過程中堿基互補配對的類型都相同
    C.在造血干細胞中,甲、乙、丙過程均可發(fā)生
    D.一個細胞周期中,甲乙過程在每個起點均可起始多次
    20.同一個體的神經細胞與肌細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B.二者所處的細胞周期不同
    C.二者所含的基因不同D.二者DNA的復制方式不同
    21.下列關于人類性染色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性染色體只存在于生殖細胞中B.位于性染色體上的基因不遵循孟德爾定律
    C.兒子的X染色體來自母親D.性染色體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別
    22.下列有關基因重組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基因重組是生物變異的重要來源B.基因重組能夠產生多種基因型
    C.基因重組發(fā)生在有性生殖的過程中D.基因重組可以產生新的基因
    23.下列有關生物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生物的變異都可以遺傳給后代B.染色體變異可以用顯微鏡觀察到
    C.生物的變異都是適應環(huán)境的D.基因突變一定能改變生物的表現(xiàn)型
    24.果蠅的白眼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顯性性狀為紅眼。下列哪組雜交后代中,通過眼色就可直接判斷果蠅性別
    A.白眼雌果蠅×白眼雄果蠅B.雜合紅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
    C.白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D.雜合紅眼雌果蠅×白眼雄果蠅
    25.下列關于單倍體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單倍體的體細胞中只有一個染色體組B.花粉粒發(fā)育成的植株是單倍體
    C.單倍體的體細胞中不含同源染色體D.含有奇數(shù)染色體組的個體一定是單倍體
    26.通過改變原有基因結構從而創(chuàng)造出新品種的育種方法是
    A.誘變育種B.雜交育種C.多倍體育種D.單倍體育種
    27.根據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變異和進化的方向
    B.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型頻率的改變
    C.自然選擇通過作用于個體而影響種群的基因頻率
    D.種群內基因頻率改變的偶然性隨種群數(shù)量下降而減小
    28.下列有關生物遺傳、變異與進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由普通西瓜培育三倍體西瓜的原理是染色體變異,三倍體西瓜無籽性狀不可遺傳
    B.科學家通過基因工程育種,培育出了生產青霉素的高產菌新物種
    C.在瓜田長期使用某殺蟲劑,導致害蟲瓜蚜的抗藥性個體數(shù)增加,該種群未發(fā)生進化
    D.突變和基因重組都屬于可遺傳變異,兩者都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材料
    29.農藥DDT抗性家蠅品系的產生,是由于家蠅體內編碼脫氯化氫酶基因(DHCE)突變造成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因使用DDT導致家蠅體內DHCE基因發(fā)生突變
    B.抗性家蠅品系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變和自然選擇
    C.DDT抗性家蠅與普通家蠅在分類上屬于不同物種
    D.DDT抗性品系的產生不影響家蠅種群的基因頻率
    30.下列生物群體中屬于種群的是
    A.一個湖泊中的全部魚B.一個森林中的全部蛇
    C.一個自然保護區(qū)中的全部小熊貓D.一個村莊中的全部蟑螂
    31.按照達爾文進化論學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生活在地下水井中的盲螈,因長期不用眼睛而失去視覺
    B.食蟻獸的長舌是因為長期舔食樹縫中的螞蟻反復不斷伸長所致
    C.兔和狐在長期的生存斗爭中相互進行選擇,結果發(fā)展了自己的特征
    D.春小麥連年冬種可以變成冬小麥,這是環(huán)境影響的結果
    32.果蠅長翅(V)和殘翅(v)由一對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蠅種群有20000只果蠅,其中殘翅果蠅個體數(shù)量長期維持在4%,若再向該種群中引入20000只純合長翅果蠅,在不考慮其他因素影響的前提下,關于純合長翅果蠅引入后種群的敘述,錯誤的是
    A.v基因頻率降低了50%B.V基因頻率增加了50%
    C.雜合果蠅比例降低了50%D.殘翅果蠅比例降低了50%
    33.下列關于基因工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A.抗蟲基因即使成功導入受體細胞也未必能正常表達
    B.基因工程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和DNA連接酶
    C.載體質粒通常采用抗生素抗性基因作為標記基因
    D.切割質粒的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均特異性地識別6個核苷酸序列
    34.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A.發(fā)生在生物體內的突變,有可能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變化
    B.兩個種群間的生殖隔離一旦形成,這兩個種群就屬于兩個物種
    C.物種大都是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后出現(xiàn)生殖隔離而形成的
    D.在環(huán)境條件保持穩(wěn)定的前提下,種群的基因頻率不會發(fā)生變化
    35.某同學在做“觀察蝗蟲精母細胞減數(shù)*固定裝片”實驗中,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A.先用低倍鏡找出各時期的細胞
    B.在高倍鏡下能觀察到染色體的形態(tài)和數(shù)目
    C.能觀察到減數(shù)第*中期有姐妹染色單體
    D.能觀察到減數(shù)第二次*后期有同源染色體
    36.下列關于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誘導處理過的根尖經卡諾氏液浸泡后,要用清水沖洗幾次
    B.解離后的洋蔥根尖應漂洗后才能進行染色
    C.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某細胞染色體加倍的過程
    D.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大多數(shù)細胞處在*期
    37.調查人類某種單基因遺傳病的工作內容包括:①確定調查病種;②實施調查;③設計方案;④撰寫調查報告;⑤整理和分析數(shù)據。工作程序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③→①→⑤→②→④
    C.①→③→②→⑤→④D.③→②→①→④→⑤
    38.某人群中某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的發(fā)病率為19%,一對夫婦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們所生的子女患該病的概率是
    A.10/19B.9/19C.1/19D.1/2
    39.如圖是甲、乙兩種單基因遺傳病的家系圖(不考慮基因突變)。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乙病在人群中的發(fā)病率與在該家系中的發(fā)病率相同
    B.乙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C.Ⅲ7不可能含有來源于Ⅰ2的甲病基因
    D.Ⅰ1和Ⅰ2均是雜合子
    40.在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中,甲、乙容器分別代表某動物的雌、雄*官,每個容器中有12個小球,其顏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種類。則下列裝置正確的是
    AB
    CD
    第II卷(非選擇題,共40分)
    注意:請把第II卷的答案寫在答題卷上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41.(8分)下圖1表示某動物個體(2n=4)細胞*不同時期細胞內染色體、姐妹染色單體和DNA含量的關系圖,圖2表示其體內的一些細胞*圖像,請分析回答:
    (1)圖1中a、b、c表示染色體的是,圖1四個時期的細胞中肯定沒有同源染色體的時期是。
    (2)圖1中Ⅱ時期對應于圖2中細胞,圖2中丙細胞對應圖1的時期。
    (3)圖2中丙細胞的名稱為;若E染色體為X染色體,則D染色體為染色體;D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上出現(xiàn)了等位基因A、a,其原因可能是。
    42.(8分)下圖為人體某致病基因控制異常蛋白質合成的過程示意圖。請回答:
    (1)圖中過程①表示,該過程在細胞中發(fā)生的主要場所是。此過程需要作為原料。
    (2)圖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狀的途徑是。
    (3)該致病基因是由正?;虻囊粋€堿基對發(fā)生替換而來,從而導致過程②合成的肽鏈中第8位氨基酸由異亮氨酸(密碼子有AUU、AUC、AUA)變成蘇氨酸(密碼子有ACU、ACC、ACA、ACG),則該基因的這個堿基對替換情況是。
    (4)圖中物質b上可相繼結合多個核糖體,同時進行多條肽鏈的合成,其意義是。
    43.(8分)造成人類遺傳病的原因有多種。在不考慮基因突變的情況下,回答下列問題:
    (1)21三體綜合征一般是由于第21號染色體異常造成的。A和a是位于第21號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某患者及其父、母的基因型依次為Aaa、AA和aa,據此可推斷,該患者染色體異常是其的原始生殖細胞減數(shù)*異常造成的。
    (2)貓叫綜合征是第5號同源染色體中的1條發(fā)生部分所致。某對表現(xiàn)型正常的夫婦(丈夫的基因型為BB,妻子的基因型為bb)生出了一個患有貓叫綜合征的孩子,若這個孩子表現(xiàn)出基因b的性狀,則其發(fā)生部分缺失的染色體來自于(填“父親”或“母親”)。
    (3)原發(fā)性高血壓屬于基因遺傳病,這類遺傳病容易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在人群中發(fā)病率較。
    (4)就血友病和鐮刀型細胞貧血癥來說,如果父母表現(xiàn)型均正常,則女兒有可能患,不可能患。
    44.(7分)某自花傳粉、閉花受粉的植物,抗病性和莖的高度是獨立遺傳的性狀??共Ω胁轱@性,高莖對矮莖為顯性?,F(xiàn)有感病矮莖和抗病高莖兩品種的純合種子,欲培育純合的抗病矮莖品種。請回答:
    (1)自然狀態(tài)下該植物一般都是合子。
    (2)若采用誘變育種,在γ射線處理時,需要處理大量種子,其原因是基因突變具有、和多害少利性這三個特點。
    (3)若采用雜交育種,可將上述兩個親本雜交,再讓F1自交,從F2起,一般還要進行連續(xù)和選擇,后得到穩(wěn)定遺傳的抗病矮莖品種。該方法所依據的原理是。
    (4)若采用單倍體育種,具體方法是:將F1花藥離體培養(yǎng),得到單倍體幼苗,然后再用處理。該方法與雜交育種相比,主要優(yōu)點是。
    45.(9分)蘿卜塊根形狀的遺傳涉及兩對等位基因,分別用A、a和B、b表示。假設每株植物產生的后代數(shù)量一樣,每粒種子都能萌發(fā)。為研究塊根形狀的遺傳規(guī)律,進行了雜交實驗。(如下圖)
    (1)根據圖示雜交結果判斷,蘿卜塊根形狀的遺傳遵循。圖中親本基因型為,若用F1進行測交,后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
    (2)圖中F2扁形塊根植株中,部分個體自交后會發(fā)生性狀分離,這部分個體的基因型是。
    (3)現(xiàn)有兩袋圓形塊根的蘿卜種子,請設計實驗方案探究它們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
    實驗步驟:
    ①將待測種子長成的植株分別與長形塊根種子長成的植株雜交,得到F1;
    ②按塊根形狀統(tǒng)計F1植株的比例。
    結果預測:
    Ⅰ.如果,則袋內種子是純合子。
    Ⅱ.如果,則袋內種子是雜合子。
    【答案】
    第I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包括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題號12345678910
    答案DBDABABCDB
    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DCBDBBDDCA
    題號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CDBCBACDBC
    題號31323334353637383940
    答案CBDDDBCADC
    第II卷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5個小題,共40分)
    41.(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8分)
    (1)aⅢ、Ⅳ
    (2)乙Ⅲ
    (3)次級精母細胞常
    發(fā)生了基因突變或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發(fā)生了交叉互換(基因重組)(2分)
    42.(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8分)
    (1)轉錄細胞核核糖核苷酸
    (2)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3)T∥A替換為C∥G(或:A∥T替換為G∥C)(2分)
    (4)少量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質(2分)
    43.(每空1分,共8分)
    (1)數(shù)目母親
    (2)缺失父親
    (3)多高
    (4)鐮刀型細胞貧血癥血友病
    44.(每空1分,共7分)
    (1)純
    (2)低頻性不定向性
    (3)自交基因重組
    (4)秋水仙素(或低溫)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45.(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9分)
    (1)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aaBB、AAbb
    扁形塊根:圓形塊根:長形塊根=1:2:1(2分)
    (2)AABb、AaBB、AaBb
    (3)Ⅰ.F1全是圓形塊根(2分)
    Ⅱ.F1中圓形塊根與長形塊根的比例為1: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