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方程》教案三篇

字號:

“含有未知數(shù)” 與“等式”是方程意義的兩點重要的內涵。“含有未知數(shù)”也是方程區(qū)別于其他等式的關鍵特征。準備了以下內容,供大家參考!
    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等式、不等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等內容,進一步鞏固加深學生對方程的理解和認識。
    2、會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會列方程解決簡單問題。
    3、感受式與方程在解決問題中的價值,培養(yǎng)初步的代數(shù)思想。
    教學重點:
    明確字母表示數(shù)的意義和作用;會靈活的用方程解答兩步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找等量關系式,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都記得這首兒歌
    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
    兩只青蛙兩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
    請你來接下句
    三只青蛙_________;
    五只青蛙呢?
    N只青蛙呢?
    一首小小的兒歌展示了數(shù)學的機智和趣味,細心的同學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這首兒歌不僅融入了數(shù)字,還包含著字母,用字母來表示數(shù)。我們今天的課就圍繞用“字母表示的數(shù)”來展開。
    二、進行復習
    1、用字母表示數(shù)
    (1)同學們想一想,在數(shù)學中有哪些地方常用字母來表示?
    生列舉:數(shù)量關系(路程、速度、時間 即s=vt)
    計算公式(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s=ab 圓柱的體積公式:v=sh 等)
    運算定律(加法結合律:a+b+c=a+(b+c)等)
    (2)請同桌之間相互舉兩個這樣的例子。
    (3)你們知道為什么用字母表示數(shù)嗎?
    (4)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請大家翻開課本71頁,抓緊時間做一做吧。生自主完成課本(1)~(4)題。師巡視;完成后全班交流答案,重點說一說表示的意義。
    (5)現(xiàn)在我把第(4)題做一下修改:一臺插秧機上午工作5小時,下午工作3小時,上下午一共插秧160平方米,問:每小時插秧多少平方米?
    算法有兩種:其一:算術方法:160÷(5+3)=20
    依據(jù):總插秧數(shù)量÷時間=單位時間量
    其二:列方程:x(5+3)=160
    依據(jù):單位時間量×時間=總插秧數(shù)量
    觀察比較:以上兩種解法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是根據(jù)數(shù)量間的相等關系列式。
    不同點:解法一:以已知推出未知,是算術法。
    解法二:把未知數(shù)用x表示,列出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即方程。
    同學們想一想,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方程有哪些性質呢?(等式 、含有未知數(shù))
    2、方程
    (1)判斷下列哪些是方程(說明理由)
    7+8=3×5   4a+5b   a+12=89
    4x=y   3+100>25+y   6+x=0.5×3
    (2)你會解方程嗎?從中選擇一個試一試。
    (3)如何判斷方程的解是否正確?
    (4)列方程解應用題的解題步驟是怎樣的?
    討論后得出:①弄清題意,找出未知數(shù),并用x表示;
    ②找出應用題中數(shù)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檢驗,寫出答案。
    3、列方程解決問題
    (1)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實際問題,列方程解方程能幫我們很快解決。例如,這副乒乓球拍到底多少元呢?讓我們一起來算一算。
    請生一起看書71頁例一:李老師買下面的球拍,給售貨員100元,找回2元,一副乒乓球拍的價錢是多少元?
    引導生認真審題,找出等量關系,自己列出方程并求解。交流解題思路。
    (2)生嘗試自主解決例二:相遇問題。師巡視,請生到黑板完成,全班交流。
    (3)練習
    ①練一練1
    ②師展示習題:說出下面每組數(shù)量之間的相等關系。
    (1)女生人數(shù),男生人數(shù),全班人數(shù);
    (2)蘋果的重量,梨的重量,梨比蘋果少的重量。
    (3)一輛公共汽車中途到站后,先下去15人,又上來9人,這時車上正好有30人,到站前車上有多少人?
    (4)一本書240頁,小剛看了5天,還剩165頁沒看,平均每天看多少頁?
    ③課本練一練5
    三、小結
    說一說你今天的收獲在哪里?
    篇二
    教學目標:
    1.系統(tǒng)地掌握有關用字母表示數(shù)、方程的基礎知識,并用方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具準備:
    自制幻燈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課件出示)學校買來個9足球,每個a元,買來b個籃球,每個58元。
    2.讓學生根據(jù)出示的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問題
    (1)9個足球多少錢?
    (2)b個籃球多少錢?
    (3)籃球的單價比足球的單價多多少錢?
    (4)籃球和足球一共多少錢?
    3.學生說出怎樣表達這些問題的結果。(教師板書)
    4.引導學生觀察黑板上的式子,看一看有什么特點?
    二、系統(tǒng)整理
    1.提問:我們除了學過用字母標示數(shù)量關系外,還學過用字母表示什么?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整理學過的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
    2.引導學生交流小組整理的結果。教師板書
    a+b=b+a v=sh
    a+(b+c)=(a+b)+c v=abh
    a×b=b×c s=ab
    a×(b×c)=(a×b) ×c s=ah
    a×(b+c)=a×b+a×c ……
    運算定律 計算公式
    3.在書寫數(shù)字與這字母相乘、字母與字母相乘時,應注意什么?
    完成84頁上做一做的內容。
    4.啟發(fā)學生談一談,用字母表示數(shù)、表示數(shù)量關系有什么作用?
    5.在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過程中,我們黙認“x”表示什么樣的數(shù)?
    6.讓學生填空: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叫做( )
    求“x”值的過程叫做( )
    7.讓學生說說解方程的依據(jù)是什么?
    8.學生解方程并訂正結果。
    9.通過列方程和解方程,可以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下面請同學們看屏幕。
    10.(課件出示)學校組織遠足活動。計劃每小時走3.8千米,3小時到達目的地。實際2.5小時走完了原定路程,平均每小時走了多少千米?
    11.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教師課堂巡視,了解學生解決問題情況。
    12.班內交流結果。并讓學生將解題過程演板。
    13.談一談在用方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應注意什么?
    三、歸納小結。
    1.讓學生說一說這節(jié)課我們對哪項知識做了復習和整理?
    2.師:有一部分同學在解題的過程中,不習慣用方程解,老師建議大家,為了更好的與中學接軌,要多嘗試用方程解,而且你一定會領悟到方程得簡明和方便。
    四、實踐應用。
    1.完成85頁練習十五的習題。
    2. 填空
    (1)小華每分鐘跑a米,6分鐘跑( )米。
    (2)三個連續(xù)的偶數(shù),中間一個是M,另外兩個是( )和( )。
    (3)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 )。如果a=4厘米,b=3厘米,則三角形的面積是( )。
    (4)老王今年a歲,小林今年(a-18)歲,再過18年,他們相差( )歲。
    (5)一堆煤,有a噸,燒了6天。平均每天燒b噸,還剩( )噸。
    2、判斷
    (1)含有未知數(shù)的式子叫方程。( )
    (2)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 )
    (3)6x=0是方程。( )
    (4)因為a×6可以寫成a·6,所以7×6可以寫成7·6。( )
    3、下面的式子中,哪些是方程?
    (1)5x  ?。?)6x+1=6
    (3)15-3=12   (4)4x+1<9  
    4、解方程
    2x+9=27   x-0.5=   8+0.3x=14
    8x-3×9=37   22.3x+11x=66.6   x- x=12
    (要求學生以競賽的形式進行計算)
    5、趣味數(shù)學城
    (1)、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
    兩只青蛙兩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
    三只青蛙三張嘴,六只眼睛十二條腿。
    四只青蛙四張嘴,八只眼睛十六條腿。
    N只青蛙( )張嘴,( )只眼睛( )條腿。
    篇三
    教學內容:
    p53--54練習十一1,2,3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天平演示,使學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2. 使學生能夠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并能解決簡單 的實際問題;
    3. 培養(yǎng)學生觀察、描述、分類、抽象、概括、應用等能力。
    教學重點:
    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課前準備:
    課件,習題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激趣導入
    同學們,我們上節(jié)課學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些數(shù)量關系,現(xiàn)在老師要考考你們,已知我們學校有88位同學,再加上所有老師,你能用一個式子來表示師生一共有多少人嗎?(板書:88+ x)。學得真不錯,今天我們要進一步來研究這些含有未知數(shù)的式子所隱藏的數(shù)學奧秘,想知道嗎?請你用飽滿的姿態(tài)告訴老師!
    二、出示學習目標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判斷一個式子是否是方程
    2、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數(shù)量關系,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學習過程。
    (一)認識天平
    (二)新課學習
    自學指導(一)。
    自學p53, 分別說一說圖1,圖2,,顯示的信息。
    圖1天平兩邊平衡,一個空杯重100克。
    圖2在空杯里加一杯水后天平不平衡了。
    自學指導(二)
    再看圖3說說圖3 顯示的信息。
    天平1杯子和里面的水比200克法碼重
    天平2杯子和里面的水比300克法碼輕
    自學指導(三)
    請用算式表示圖3數(shù)量關系。
    天平1、100+x>200
    天平2、100+x<300
    自學指導(四)
    再看圖4說說圖4 顯示的信息,請用算式表示圖4數(shù)量關系
    100+x=250
    自學指導(五)
    觀察比較下列算式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觀察比較
    100+x>200
    100+x<300
    100+x=250
    前面兩個算式兩邊不相等,后面一個算式兩邊是相等的。
    教師總結:像這樣兩邊相等的算式我們把它叫做等式。(板書)
    課堂練習(一)
    寫出幾個等式
    自學指導(六)
    請學生把這里的等式分類,并說說你們是如何分類的?
    20+30=50
    20+χ=100
    50×2=100
    14-8=6
    3y=180
    78× 3=234
    100+2y=3×50
    學生匯報后讓學生說出分類的理由。(有的含有未知數(shù),有的沒有未知數(shù))
    教師總結: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稱為方程。(板書)
    課堂練習(二)
    請大家寫出幾個方程。
    四、小結:回答什么是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