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優(yōu)秀教學設計范本【三篇】

字號: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以下是整理的相關資料,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教學目標:
    1.收集革命戰(zhàn)士為新中國的解放而舍生忘死的故事。
    2.把收集的故事進行加工整理,后把英雄故事講出來。
    教學重點:
    收集革命戰(zhàn)士為新中國的解放而舍生忘死的故事。
    教學難點:
    把收集的故事進行加工整理,后把英雄故事講出來。
    教學準備:
    自己制作的革命故事收集卡片、有關革命故事的文章及書籍。
    教學過程:
    一、教師談話布置任務:許多革命戰(zhàn)士為了新中國的解放,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請同學們收集這方面的故事,可以從英雄董存瑞說起。其實許多革命先烈為了新中國的解放獻出了生命,董存瑞只是千千萬萬個英雄的代表。你還知道哪些英雄?像黃繼光、劉胡蘭、羅盛教等等。
    二、.指導學生在家長的幫助指導下,選擇故事內容。然后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堂把英雄的名字說一下,把好選材關。
    三.小組先開故事會。目的讓每個孩子都有發(fā)言的機會。小組推薦代表在全班講故事。
    四.班級故事會,評選佳講故事能手,予以表彰和獎勵。
    五、試著寫一寫你所選擇的故事。
    板書設計:12-2表達:永遠的豐碑搜集——整理——書寫——表達、交流
     【篇二】
    設計意圖:課文通過英子的變化表現(xiàn)了同學之間的鼓勵和關愛。文章的語言質樸,但在平淡的敘述背后包含充沛的情感。課文通過動作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的內心感受。筆者在教學時注重引導學生仔細揣摩重點詞句,引領學生深入走進文本,讀悟文字背后的聲音,讓學生在讀讀說說中與文本對話。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麻、癥等10個生字,會寫愿、姿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掌聲、文靜、愿意等16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精讀課文第一段。
    導學流程:
    一、解讀課題,導入新課
    1、今天,有這么多老師到我們班來聽課,你會用什么方式來表示對他們的歡迎?
    (學生不由自主地鼓起掌來。)
    2、板書課題:掌聲(學生齊讀課題。)
    3、聲能傳情,讀課題也要有講究,怎么讀,就能讓大家感受到掌聲的熱情?(生讀得更熱情整齊些了。)
    4、你在什么時候得到過別人的掌聲?(學生自由說。)
    5、在別人送給你掌聲時,你謝過人家嗎?(大部分同學沒有)帶上你心中的那份謝意,讓我們滿懷深情地把課題再讀一遍。
    設計意圖:重視提取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儲備,感受掌聲的作用。語文不用概念說話,它是感性的。
    二、讀準詞句,整體感知
    1、請大家認真讀課文,邊讀邊圈畫出生字新詞,并借助拼音讀準它。在這篇課文中有些詞是很容易讀錯的,請留意一下。(學生自由通讀課文。)
    2、出示本課詞語,在字音方面,你認為哪幾個詞是容易讀錯的,給大家提個醒。交流:
    (1)、落下:反復正音,直到讀準。
    (2)、麻痹癥:字音讀得準,但感覺不夠準,(指著麻痹癥的偏旁)這是什么?(病字框),是啊,這是一種由病毒侵入脊髓引起的急性的傳染病,嚴重時導致殘疾甚至癱瘓。有病了身體就不舒服了,那該怎么讀?。浚ㄉ欀∶碱^讀。)
    3、同桌互讀課文,讀得正確流利的,由同桌打上。
    4、鼓勵學生自告奮勇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在讀的過程中老師相機指導。
    5、請大家再次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流利不容易,我把讀正確、讀流利當作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舍得花時間逐詞、逐句、逐段地讀,必要時教師還要作示范。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互聽互讀是對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話也包括你讀我讀,在互讀互聽中夯實基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為后面的精讀課文打基礎。
    三、走進文本,對話交流
    1、英子是一個怎樣的小姑娘?默讀課文,圈畫出描寫英子外貌及性格特點的詞句。
    2、交流自學成果,抓住重點詞句加以體會,隨機交流以下句子:
    (1)、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文靜是什么意思?你從默默地這個詞體會到了什么?
    (2)、因為她得過小兒麻痹癥,腿腳落下了殘疾,不愿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
    ①、學習生字:姿、勢老師范寫,學生也認認真真地寫一遍。
    ②、英子的走路姿勢是什么樣子的?聯(lián)系下文的一搖一晃來理解殘疾一詞。
    ③、體驗說話:英子走路一搖一晃,她不能像我們一樣。
    ④、她是多么難受啊,帶自己的感受讀好這句話。
    (3)、上課前,她早早地來到教室,下課后,她又總是后一個離開。
    ①、用心讀讀這句話,想一想英子為什么要這樣做?從早早地、總是、后一個這三個詞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②、是啊,我們帶著一種感動,感受到了英子的不幸,體會到了她的孤單和自卑?,F(xiàn)在你會用一種怎樣的心情來讀好第一段話呢?試一試!
    設計意圖: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引導學生仔細揣摩重點詞句,引領學生深入走進文本,讀悟文字背后的聲音,讓學生在讀讀說說中與文本對話、與英子對話,真切地感受、體驗英子的內心世界。
    四、指導書寫,布置作業(yè)
    1、仔細觀察本課的生字,想想哪些筆畫特別需要提醒。
    2、重點探討烈、著這2個上下結構的字的寫法,范寫。
    3、學生練習書寫生字,及時展示學生寫的字,并及時進行指導、評價。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在讀書感悟中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學習方法。
    2、學會尊重別人,關愛別人。特別是給身處困境的人鼓勵與幫助。
    課前準備:
    1、《千手觀音》的錄像片斷
    2、愛心卡、歌曲《讓世界充滿愛》
    3、收集一些反映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關愛的詩句。
    導學流程:
    一、復習回顧,觸發(fā)情感
    1、認讀詞語,做猜詞游戲。
    2、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回憶一下,讀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3、一邊小結一邊板畫:這是哭泣、傷心的英子,她文靜、自卑、沒有朋友,假如你在她身邊你會為她做點什么?
    設計意圖:人的情感在一定的情景中產生的,具體的情境能喚起人們一定的情感。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通過畫圖再現(xiàn),語言描述等手段,再現(xiàn)了英子困境,置身于這樣的情境中,孩子們自然而然地萌發(fā)對英子的同情之心。
    二、錄像導入,引發(fā)情感
    1、接下來,我們來看一段錄像(播放千手觀音精彩片斷)??戳诉@個節(jié)目你想說點什么?或者你腦子里有什么疑問?(學生被錄象的精彩片段深深打動。)
    2、在演出過程中,全場觀眾不斷抱以熱烈的掌聲,但主持人告訴我們,再熱烈的掌聲,這些演員也不可能聽到,因為他們全部是聾啞人,我提議我們也用這種特殊的掌聲,來表達我們的敬意好嗎?(師生互動高舉雙手,搖晃手掌啞語鼓掌的意思)。
    3、是啊,這些生活在無聲世界里的演員怎么能準確無誤地踏著音樂的旋律表演出震驚世界的舞蹈節(jié)目呢?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掌聲》,在《掌聲》中,在英子身上,也許我們能得到很多的啟示。
    設計意圖:通過《千手觀音》的錄像片斷,讓學生受到心靈的震撼,殘疾人為什么能演出這么精彩的節(jié)目,觸發(fā)學生的探究心理,這個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三、品讀課文,體驗情感
    1、學生自學思考:
    (1)、學生自瀆課文,思考課文寫了兩次掌聲,這兩次掌聲有什么不同?
    分組交流自學情況。(第掌聲,包含著大家的鼓勵與尊重;第二次掌聲,除了鼓勵外,還包含著大家對英子的贊揚。)
    (2)、再讀課文,圈畫出描寫英子神態(tài)、心理變化的詞句,想一想: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
    2、點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1)輪到英子的時候,全班四十多雙眼睛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
    英子為什么立刻把頭低下去?猶豫、慢吞吞這兩個詞告訴你什么信息?在那一剎那,英子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想象一下英子的神態(tài)和表情。
    (2)在大家的注視下,她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從注視、終于這兩個詞中體會到了什么?你認為大家注視的目光中包含著什么?體會一下英子的心情,用朗讀把你的體會表現(xiàn)出來。
    (3)從那次演講以后,英子像變了個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憂郁。
    憂郁是什么意思?英子會發(fā)生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
    3、角色體驗,暢談感受。
    (1)、從英子的變化和同學的表現(xiàn)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當別人身處困境的時候,不要忘記把掌聲送給別人。而當你身處困境的時候也要珍惜別人的掌聲,使自己鼓起勇氣微笑地面對生活。)
    (2)、假如你是英子,你會對同學們說點什么?假如你是英子的同學,你會對英子說些什么?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我采用了以讀代講,角色感受的方法,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書,促進學生思維和情感體驗,讓學生悄然走進文本,當學生喚起已有的生活體驗,把自己當成是課文中的英子,像她那樣去想一想的時候,學生便不再是他們自己了,他們便不知不覺地走進文本之中,學生就具有了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樣的設計就是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的思考和朗讀與文本能直接地對話,激活學生的思維,讓課堂成為學生思維演練的主陣地。
    四、拓展練習,升華情感
    1、英子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聾啞人為什么能演《千手觀音》這樣精彩的節(jié)目?再次回味《千手觀音》精彩片段。這掌聲包含著什么?僅僅是這掌聲嗎?(關愛、友情)
    2、小結:人人都需要關愛,特別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我們就要毫不吝嗇地把自己愛心送給別人。讓我們用實際行動把愛來表達。
    3、小組表演:假如在你的身邊,有人考試成績偏低,或者因家庭環(huán)境不好而自慚形*,或者因外形不好看而內心痛苦你怎樣針對這些情況給予幫助?使他們鼓起對生活的勇氣,微笑地面對生活。
    4、拓展練習:掌聲體現(xiàn)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尊重和關愛,在生活中,愛還可以這樣表達(出示小詩齊讀,背景音樂緩緩響起《讓世界充滿愛》):
    愛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愛是一句友善的話語;
    愛是大雨中的一把小傘;
    愛是給汽車上的老人讓出的座位;
    愛是給下班回家的爸媽送上的一杯茶;
    愛是;
    愛是。
    請把這首小詩工工整整地抄在愛心卡上。愛還可以怎樣表達?也把它寫下來。(學生在音樂聲中續(xù)寫小詩。)
    5、總結:這個世界是由愛維系而成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社會將會變得更加和諧,家庭會變得更加和順,鄰里會變得更加和睦。請大家行動起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設計意圖:以愛延伸課的內容,讓學生感到課有終了,學習無窮盡。通過交流個性化的體驗,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實現(xiàn)愛的內化和遷移,同時也在讀詩、寫詩實踐中進行扎實的語言訓練。
    板書設計:
    29、掌聲
    鼓勵
    贊揚
    尊重
    關愛
    自卑
    猶豫
    變了一個人似的
    樂觀
    開朗
     【篇三】
    教學目標
    1.會認“字”“代”等7個生字。激發(fā)主動識字的愿望,培養(yǎng)自主識字的能力。
    2.正確地朗讀詞語、小詩。背誦小詩《小鳥》。
    3.在和同學交流時,敢于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
    4.知道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愿意愛護身邊的環(huán)境。
    課前準備
    1.多媒體教學課件。
    2.識字“蘋果樹”。
    3.學生課前搜集食品商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
    小朋友在學習語文園地一、二時,已經發(fā)現(xiàn)了一些識字方法,小朋友還記得嗎?(生交流)今天,你們又會發(fā)現(xiàn)什么呢?
    我會認1
    1.請小朋友在小組內自己認認書上的這些字,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組里的小朋友(四人小組自由讀生字)。
    2.指名讀帶拼音的生字卡片。
    3.學生互相交流怎樣記住這些生字朋友。
    4.誰在我們今天的識字中又有新發(fā)現(xiàn)(四人小組交流并派代表說)。
    我會認2
    1.(出示課件:秋、燈)
    誰認識這兩個字?(指名讀)
    2.你怎么記住這兩個字?
    出示課件
    秋燈
    禾火  火 丁
    3.(出示課件:秒、炒)
    這兩個字誰認識?(出示拼音,指名拼讀)。
    4.你是怎么記住這兩個字的?
    (四人小組交流在識字中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學生得出不同的結果:如兩個字可以合成一個字,或“秋”字把“火”換成“少”就是“秒”)。
    “展示臺”。
    1.老師知道小朋友在課外認識了很多字,買東西時,還收集了許多商標呢?請大家把收集的商標拿出來。
    2.小組里的同學互相看看組內同學收集的商標,讀讀上面的字,不認識的字可以詢問,組長安排好交換順序(四人小組互相識字)。
    3.你們在課外識字時又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嗎?
    (學生上臺說,同時用實物展示臺展示收集的商標)。
    (如果學生答出語文園地中學的識字方法,教師鼓勵;如果答出新的識字方法,老師應大加贊賞。)
    4.把收集的商標貼在本組的展示臺內。
    5.學生下座位去認識其他組小朋友收集的商標上的字,不認識的可以互相詢問。(學生下座位識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