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整理書包》教案三篇

字號:

《整理書包》是一節(jié)實踐活動課。主要是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分類的方法,進而在學生初步掌握一定標準下的分類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分類的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為以后的《統(tǒng)計》打下堅實的基礎。準備了以下內容,供大家參考!
     篇一
    教學目標:
    1. 在活動中,讓學生體會分類的思想方法,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用途,增加學習數學的興趣。
    2.在給事物分類的過程中,體驗活動的結果在同一標準下的一致性,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使學生養(yǎng)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定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
    使學生體驗分類標準的多樣性,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教學準備:
    口算題卡、書本、圖形卡片、數字卡片、動物和交通工具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課前口算訓練
    師出示口算卡片,學生開火車進行口算。
    二、新課探究,構建模型
    1.動手實踐,分類整理書本
    師:每一個小組的桌子上都放著一些書本,都是些什么?
    生:語文書、數學書、生字本、數學本、拼音本。
    師:通過上節(jié)課《整理房間》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整理物品之前,好先做什么?
    生:給物品分類。
    師:下面就請小朋友分類整理自己的桌面的東西,然后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你是怎樣整理的。
    (學生動手實踐,教師邊巡視邊指導)
    2.介紹并討論不同的分類方法
    師:說說你是怎樣分的?(指名)
    生1:我是把語文的東西分成一類,數學的東西分成一類。
    師:哦,你是按語文和數學學科不同分的,(板書:學科)真棒!誰還有不同的方法?
    生2:我把書放在一起,本子放在一起。
    師:嗯,這位小朋友真了不起!是按用途的不同分成書和本子,的確了不起!(板書:用途)還有其它分法嗎?
    生3:老師,我把大書放在一起,小書放在一起。
    師:對了,這位小朋友與眾不同,他是按大小來分的(板書:大?。?BR>    師小結:小朋友們在整理這些物品時,想了許多方法,有的按學科分類;有的按用途分類;有的按大小分類。可見分類方法不止一種,當分類方法比較多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來選擇。
    三、拓展鞏固
    1.給人物分類
    師請幾名小朋友上臺來。其它小朋友認真觀察,然后按一定的標準給講臺上的人分類。
    生1:我分兩類,一類男的,一類女的,從性別分。
    生2:我分成大人和小孩,是從年齡分的。
    生3:我分成戴發(fā)卡和不戴發(fā)卡的,還可以分成長頭發(fā)和短頭發(fā)的。
    師:這幾位小朋友觀察角度很特別,可見分類時,不同的標準就有不同的分法。
    2.給圖形分類
    師:小朋友拿出準備的圖形卡片,你會給它們分類嗎?
    先在小組內分一分,再全班交流。
    生1:我按顏色分成紅、黃、藍三類。
    生2:我按形狀分成正方形、圓形、三角形。
    生3:我按大小分,分成大、中、小三類。
    3.給算式分類
    小朋友拿出課前準備的算式卡片:
    6+2=8 10-1=9 5+4=9 10-1-1=8 3+4+2=9 3+2=5 9-1=8 5+2+1=8 9-4=5 9-2-2=5
    (1)讀一讀這些算式卡片
    (2)先說一說你想怎樣分類
    (3)在小組內按不同的標準具體分一分
    4.給圖片分類
    師出示圖片:熊貓、小魚、自行車、小狗、汽車、飛機、輪船、蝴蝶、老鷹。
    小朋友說一說可以怎樣分類。
    (1)可以分成動物和交通工具兩類
    (2)也可以分成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和水里游的三類
    然后在本子上分一分。
    四、課堂總結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那些收獲?
    (引導學生總結出事物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來分類,而且分類跟我們生活密切相關。)
    2.師總結: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真正把學到的知識應有于實際中,學會自己分類整理書包,分類整理其它物品,做一個生活的小主人!
     篇二
    一、 教學設計思路
    針對課前對學生的調查,我發(fā)現整理書包并不是難點,關鍵在于借助整理書包讓學生建立分類的概念,學會尋找分類的標準或按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為此,我還把全班學生分成10個小組,每組4名同學,每一小組選一名組長。課堂上我放手讓學生各自整理自己的書包,把重點放在讓學生交流各自不同的整理方法上,以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二、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整理書包》。
    三、教學目標
    1、 學生在觀察、操作、游戲等活動中體驗分類標準的多樣性,知
    道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法,體會分類的作用。
    2、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yǎng)學習興趣,培養(yǎng)操作、合作、
    表達的能力,體驗成功的喜悅。
    四、教學重難點
    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如形狀、顏色、大小)對物體進
    行比較、排列和分類。
    五、教具準備
    書本圖片若干、人物頭像圖片若干、帽子圖片若干、大小圓紙片、大
    小正方形紙片等。
    六、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新知
    1、 猜謎語
    四四方方一口箱,書本文具里面藏,每天上學離不了,它是我們的好伙伴。
    小朋友們爭相回答:“書包。”
    師:老師想知道你們的書包平時都是誰整理的呀?
    生:“爺爺”、“奶奶”、“媽媽”、“我自己”。
    師:這幾個同學平時是自己整理書包的,這個習慣真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是好孩子!你們愿意做好孩子嗎?
    學生齊答:“愿意!”
    師: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整理書包。
    2、 自己動手整理書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師:小朋友們趕快把書包里的東西拿出來!誰來說一說,今天你們的書包里都裝著什么呀?
    生:語文書、數學書、語文基礎訓練、數學基礎訓練、拼音本子、數學本子……
    師:小朋友們想一想,該怎樣整理自己的書包,這樣每天上學的時候才能很快的拿出需要的書本呢?
    學生開始自己動手整理書包,整理好后和小組內同學交流整理的方法。
    3、 學生匯報整理的情況:有按大小分的,有按學科分的,有按
    書、本子分的……(學生邊介紹邊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不同分類方法)
    (二)動手操作,深化新知
    活動一:分人物頭像
    (1)師:小精靈同學的家里來了很多的客人,我們一起看看都有誰來了?(老師將人物頭像的圖片,依次擺在實物投影儀上)哎呀,這么多客人呀!小精靈一邊忙著給客人們倒茶,一邊在開動小腦筋了,這么多客人可以分幾類呢?小朋友能猜一猜小精靈是怎么給客人們分類的嗎?請組長把一號信封里的客人請出來,小組同學互相討論一下可以怎樣分類?
    (2)學生通過小組之間的互相合作、交流之后,紛紛舉起手來,要求匯報不同的分類的方法。
    (3)分的結果大致有以下幾種:按年齡分;按性別分;按是否扎辮子分;按是否瞇眼睛分;按是否戴帽子分……(老師請學生上來匯報,同時在實物投影儀上演示分的過程)。
    活動二:分帽子
    (1)師:老師還給大家?guī)砹艘恍┢恋拿弊?,藏在二號信封里。趕快拿出來,小組合作分一分,看看你們能想出幾種分法?
    (2)分的結果大致有以下幾種:按顏色分;按款式分……(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匯報、展示不同的分類方法)。
    活動三:分車子
    (自行車、卡車、公共汽車、小轎車)
    (1)師:小朋友們有本領把車子也分分類嗎?把書翻到第55頁。這回有個要求,請小朋友們自己先獨立思考,想想我要怎么分,按什么分,分幾類?看哪個小朋友想的方法又多又合理。
    (2)學生匯報分類的結果大致有:按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分;按車輪的個數分……
    活動四:給小組同學分類
    (1)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想想,你們組的人可以怎樣分?
    (2)學生分類的結果有:按性別分;按是否少先隊員分;按衣服的顏色分;按是否戴眼鏡分……
    (三)全課小結
    今天你們學會了什么本領?平時,你們還在什么地方看過、接觸過分類?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把分類的本領掌握得更好了!從現在開始,你們的書包誰整理呀?
    (四)校外實踐活動
    同學們回到家里,利用今天學到的本領做小管家,把自己的書柜、衣柜整理好,然后請爸爸、媽媽參觀,好嗎?
     篇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分類標準的多樣性,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
    2、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分類的思想及其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學重點:按照確定好的標準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學習用具,幾何圖形。
    教學方法:情境活動參與教學。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1、讓學生整理自己的書包。
    組織討論:說一說是怎樣整理的,
    2、讓學生看一看教科書的圖。
    說一說這兩個小朋友怎樣整理的。
    3、小結:
    分類結果在同一標準下是一樣的,在不同標準下呈現多樣性。
    二、練一練。
    1、分一分,說一說。
    (1)怎么分?說標準。
    可以按年齡分類,按性別分類。
    (2)圖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按顏色分類,按樣式分類,按樣式和顏色分類。
    (3)圖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分成機動車和非動車兩類:大車、小車、自行車三類,按分配個數分成三類。
    2、看一看,可以怎樣分。
    (1)圖上畫著什么,可以怎么分。
    (2)匯報,交流:可以按大小分類,按形狀分類。
    3、想一想有哪幾種分法。
    看圖,可以怎樣分。
    按大小分類,按顏色分類,按用途分類。
    三、小結,實踐
    1、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2、實踐活動。
    到圖書館或書店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