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西老將能苦戰(zhàn) 七十行兵仍未休 邊塞詩:岑參《胡歌》

字號:

邊塞詩詞是邊塞生活的藝術反映,其思想內容極其豐富:可以抒發(fā)渴望建功立業(yè)、報效國家的豪情壯志;可以狀寫戍邊將士的鄉(xiāng)愁、家中思婦的別離之情;可以表現塞外戍邊生活的單調艱辛、連年征戰(zhàn)的殘酷艱辛;可以宣泄對黷武開邊的不滿、對將軍貪功啟釁的怨情;可以驚嘆描摹邊地絕域的奇異風光和民風民俗。而詩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復雜的情感:慷慨從軍與久戍思鄉(xiāng)的無奈;衛(wèi)國激情與艱苦生活的沖突;獻身為國與痛恨庸將無能的悲慨。下面是為大家?guī)淼倪吶姡横瘏ⅰ逗琛?,歡迎大家閱讀。
    胡歌
    唐代:岑參
    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宮錦醉纏頭。
    關西老將能苦戰(zhàn),七十行兵仍未休。
    譯文
    黑姓蕃王身穿貂鼠皮襲,酒醉起舞得來彩緞錦綢。
    關西老將慣于辛苦征戰(zhàn),年已老大仍然轉戰(zhàn)不休!
    注釋
    黑姓蕃王:指統轄一方的少數民族王侯或高級將領。黑姓,是西突厥的一個部族,唐開元、天寶時代,西突厥分為黃姓、黑姓兩部。這里未必是確指,當泛指某少數民族將領。貂鼠裘:即韶皮袍子。
    葡萄宮錦:繡有葡萄圖案的絲織品。宮錦,王宮中所用的名貴絲織品。醉纏頭:唐人宴會時,常酒酣起舞,贈舞者以纏頭。纏頭,古時歌舞的人把錦帛纏在頭上作妝飾,稱為“纏頭”。
    關西:指函谷關以西地區(qū)。漢代有“關西出將,關東出相”的說法。
    行兵:統兵作戰(zhàn)。
    創(chuàng)作背景
    唐天寶十三載(754年),詩人赴北庭都護府任職于封常清軍幕,這首詩作于同年。天寶年間,府兵制已完全破壞,邊鎮(zhèn)軍隊大量擴充。募兵制實行后,大量內附的少數民族人物進入軍隊,邊鎮(zhèn)上多有蕃將,而一些將領生活驕奢*逸,岑參有感作此詩。
    賞析
    詩的前兩句寫邊鎮(zhèn)少數民族將領的逸樂。從三個方面寫黑姓蕃王的生活:一是穿著:貂鼠裘以示名貴;二是宴飲:寫縱蕩不羈;三是玩物:葡萄宮錦以示器物的奢侈。寫邊鎮(zhèn)蕃王,不去寫他的軍事生活,而是選擇一些細節(jié)寫他的享樂生活,可以看出他們的地位,他們的驕縱。
    詩的后兩句寫關西老將長期征戰(zhàn)之苦?!澳堋?,主要不是說具有能力,而是說其不得已。一個“苦”字,是關西老將全部征戰(zhàn)生活的寫照?!捌呤?,寫出了老將年邁而非確指?!叭浴备爬死蠈⑦^去,現在和將來的征戰(zhàn)生活,“苦”字自在其中。寫“關西老將”專寫其征戰(zhàn)生活,與“黑姓蕃王”適成鮮明對照?!昂谛辙酢币輼啡绫?,“關西老將”苦戰(zhàn)如此,詩人因而感慨。詩中僅把兩種鮮明對照的現象作客觀羅列,而寫的實際是詩人所感。
    岑參這篇作品以自己邊地所見把“黑姓蕃王”與“關西老將”作鮮明對照,表現了漢、蕃兩族將領的苦樂不均,這樣,這首詩就上升到了政治層面,使詩歌境界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