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試題中曾考過的“萬人空巷”“首當(dāng)其沖”“炙手可熱”“莘莘學(xué)子”“差強(qiáng)人意”等成語,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容易用錯的成語。對成語的使用,由于很多時候人們已習(xí)非成是,這就給正確判斷帶來相當(dāng)大的難度。下面梳理出在日常生活中極容易用錯的成語40例,供大家復(fù)習(xí)。同時,大家中依此思路,注意這類成語的用法,以不斷強(qiáng)化積累。

1曾幾何時:表示“過去沒有多久”。常誤用為“曾經(jīng)”“不知何時”。
2不學(xué)無術(shù):指“沒有學(xué)問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飾詞語?!皩W(xué)”為名詞,常誤作動詞。
3不可理喻:指“無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誤用為“不可思議”。
4不以為然:指“不認(rèn)為是正確的”。常誤用為“不以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無所謂”。
5守株待兔:貶義詞,指“不主動努力,心存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常誤來形容公安干警的機(jī)智。
6耳提面命:褒義詞,形容師長殷切教導(dǎo)。常誤用為貶義詞。
7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誤用為形容文章寫得不好。
8鼎力相助;敬詞,指對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常誤用為表示自己對他人的幫助。
9蹉跎歲月:指虛度光陰。常誤用來形容“歲月艱難、艱苦”。
10名噪一時:指在當(dāng)時很有名聲。常誤用為貶義詞。
11始作俑者:指某種壞風(fēng)氣的。常誤用為貶指。
12不勝其煩:貶義詞,指不能忍受其煩瑣。常誤用為“不厭其煩”。
13腦無城府:指為人坦率,褒義詞。常誤用來形容“貶義詞”,貶義詞。
14身無長物:指人貧困。常誤用來形容沒有特長。
15目無全牛:指人的技藝高超,得心應(yīng)手,易誤作缺乏整體觀念。
16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藝高超,常誤用為形容自然景觀。相類似的還有“巧奪天工”。
17求全責(zé)備:指對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帶賓語,與此類似的還有“漠不關(guān)心”。
18充耳不聞: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愿聽取別人的意見。易誤用為形容人專心,沒有聽到。
19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誤用為形容田園生活。
20卓爾不群:形容非常優(yōu)秀,超出常人。易誤用為形容人的性格。

1曾幾何時:表示“過去沒有多久”。常誤用為“曾經(jīng)”“不知何時”。
2不學(xué)無術(shù):指“沒有學(xué)問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飾詞語?!皩W(xué)”為名詞,常誤作動詞。
3不可理喻:指“無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誤用為“不可思議”。
4不以為然:指“不認(rèn)為是正確的”。常誤用為“不以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無所謂”。
5守株待兔:貶義詞,指“不主動努力,心存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常誤來形容公安干警的機(jī)智。
6耳提面命:褒義詞,形容師長殷切教導(dǎo)。常誤用為貶義詞。
7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誤用為形容文章寫得不好。
8鼎力相助;敬詞,指對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常誤用為表示自己對他人的幫助。
9蹉跎歲月:指虛度光陰。常誤用來形容“歲月艱難、艱苦”。
10名噪一時:指在當(dāng)時很有名聲。常誤用為貶義詞。
11始作俑者:指某種壞風(fēng)氣的。常誤用為貶指。
12不勝其煩:貶義詞,指不能忍受其煩瑣。常誤用為“不厭其煩”。
13腦無城府:指為人坦率,褒義詞。常誤用來形容“貶義詞”,貶義詞。
14身無長物:指人貧困。常誤用來形容沒有特長。
15目無全牛:指人的技藝高超,得心應(yīng)手,易誤作缺乏整體觀念。
16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藝高超,常誤用為形容自然景觀。相類似的還有“巧奪天工”。
17求全責(zé)備:指對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帶賓語,與此類似的還有“漠不關(guān)心”。
18充耳不聞: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愿聽取別人的意見。易誤用為形容人專心,沒有聽到。
19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誤用為形容田園生活。
20卓爾不群:形容非常優(yōu)秀,超出常人。易誤用為形容人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