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六年級作文三篇

字號:

又近端午,粽葉飄香,勾起的不僅是食欲,更是濃濃的思親之情,思鄉(xiāng)之情……一個小小的粽子,承載的的歷史淵源是深刻的,寄托的個人感情更是真摯的。下面看看分享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
    【端午節(jié)作文】
    早晨,我一起床就聞到一股清香,我就連忙跑到廚房,一看原來是媽媽在包粽子。
    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媽媽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媽媽告訴我包粽子,首先要把棕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zhǔn)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棕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diào)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把棕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之后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粽子煮熟了,我吃著粽子便問;“媽媽,粽子是怎么來的?”媽媽說:“說來話長,屈原是我國一位著名的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在他的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流放期間,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秦軍攻破,心如刀割,便抱石投江身死。因此,人們?yōu)榱思o(jì)念屈原怕他的真身被魚龍蝦蟹吃掉,做了粽子投入江中?!蔽也唤木磁迤鹎瓉砹?。
    我的家鄉(xiāng)是一座鐘靈毓秀,風(fēng)光旖旎的小城。幾年前我跟隨父母親來到此地上學(xué),在這座鋼筋混疑土的都市中,我對家鄉(xiāng)的思念與日俱增,而除了難以割舍的一份親情外,令我難忘的還有那清香醉人的粽子。
    【身邊的粽子節(jié)作文】
    在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一到,家家戶戶都忙著采蘆葉。差不多全村人都出動了,成群結(jié)隊的。不久,所有的蘆葉地邊都洋溢著此起彼伏的笑聲。
    采完蘆葉,便回家包粽子了,在我看來,包粽子簡直可以說是門藝術(shù);先把采來的蘆葉洗干凈之后,用沸水煮半個小時,取出后用涼水沖浸再用刀把葉柄切平,便可以包了,哦,我給忘了,還有要準(zhǔn)備像一把扇子似的葉子撕成一根根,長長的細條像太上老君手上拿的那個拂塵把一樣,這是用來把粽子扎的緊緊實實的繩。
    粽子的首料是糯米,可以加入花生,赤豆,紅棗,蜜餞等,比較愛吃肉的人家還包入大塊的肉去,名曰“肉粽”,味道自然有所不同。奶奶是個精打細算的人,不舍得花錢買赤豆或是蜜錢,更別提包“肉粽”了,只是用過年時剩下來的一包紅棗包給我吃,但味道一樣很香、很甜。
    粽子的形狀更是層出不窮,是常見的屬“寶塔粽”,差不多就是一個立體的方錐形,是所有粽子中個頭的。還有一些也比較常見,像:方粽,菱粽等,個個美購大方,清香可口。而最獨具匠心的要算“鴛鴦粽”了,把兩個同等大小的粽子用紅線連起來,其美名曰:“千里煙緣一線牽”,以示夫妻相互依靠,恩恩愛愛。
    家鄉(xiāng)有送粽子的習(xí)俗。每年這時,家家戶戶都會提著自家包的粽子走親訪友,相互贈送。開始或許只是一種禮尚往來,可不知不覺中卻成了端午節(jié)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
    包好的粽子不僅自己吃,送人吃,還要精心包幾個,用線綁在一起投到河里,以紀(jì)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小時候,天真的我也曾問過母親:“為什么要紀(jì)念屈原?為什么要把好吃的粽子白白投進河里?”母親笑著說:“因為他在善良人的心中永遠值得紀(jì)念。”當(dāng)時我對母親的話并不了解,如今想來,卻是富有哲理的。這正是勞動人民淳樸,善良的內(nèi)心的體現(xiàn),因為他們的心是雪亮的,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就是如同粽子餡的糯米那樣純正延綿,又不乏蘆葉那般的清香。
    我愛身邊美麗浪漫的風(fēng)景,愛身邊的每一寸土地,愛身邊的每一米陽光,愛身邊的每片綠色,愛身邊的每一方藍天,更愛隱于我身邊那默默無間卻又蘊藏著人生韻味的粽子……
    【端午】
    隨著端午節(jié)的來臨,關(guān)于粽子的廣告也鋪天蓋地的席卷而來.人們的眼球也不得不轉(zhuǎn)移到五花八門的粽子:什么肉松餡的,薏仁餡的,芝麻餡的,花生餡的,蜜棗餡的各種黑糯米白糯米粽子,名目繁多另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面對這些我無所適從,無法選擇,只有記憶深處的點點清香氤氳在心際.
    記得小時侯也是麥?zhǔn)障拿竟?jié),好多母親不顧連日的疲勞拖著疲憊的身子,忙碌到深夜為那飄香的棕兒做準(zhǔn)備工作.總是跑到距我們村十多里路的水塘采摘蘆葦葉,回家時已是大半夜了.接下來還要架上鍋灶把那些碧綠的帶著田野清香氣息的葉子煮熟消毒.
    睡夢中的孩子仿佛嗅到了漂浮于村街小巷的棕葉香,甜甜地笑著.
    早晨孩子們貪婪地呼吸著絲絲清香,帶著熱切的期盼歡快地飛在上學(xué)的路上.好象甜甜香香的糯米粽子已經(jīng)滑落到癟瘦的肚子里,余香繚繞回味無窮.
    在孩子細長的等待中,母親仔細清洗著片片碧葉,細細地包裹每一個粽子,用文火耐心的煮著肥胖的期盼.仿佛已經(jīng)把所有憂愁苦難淘汰洗凈;把所有的母愛細細地包裹在里面;把所有美好的祝愿永駐孩子純真的心田.
    又是一年棕兒香,面對商場超市里琳瑯滿目的粽子,我依然期盼兒時夢里的絲絲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