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一個堅持不懈的過程,走走停停便難有成就。比如燒開水,在燒到80度是停下來,等水冷了又燒,沒燒開又停,如此周而復始,又費精力又費電,很難喝到水。學習也是一樣,學任何一門功課,都不能只有三分鐘熱度,而要一鼓作氣,天天堅持,久而久之,不論是狀元還是伊人,都會向你招手。高一頻道為正在努力學習的你整理了《高一期末統(tǒng)測物理考試卷及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第Ⅰ卷選擇題(共40分)
一、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4題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第5~8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5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
1.關于物理量和物理量的單位,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力學范圍內(nèi),國際單位制規(guī)定長度、質(zhì)量、力為三個基本物理量
B.后人為了紀念牛頓,把“牛頓”作為力學中的基本單位
C.1N=1kg•m•s-2
D.“秒”“克”“攝氏度”都屬于國際單位制的單位
2.下列關于物體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速度不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不為零
B.物體具有加速度時,它的速度可能不會改變
C.物體的加速度變大時,速度也一定隨之變大
D.物體加速度方向改變時,速度方向可以保持不變
3.如圖甲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物體A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的作用下做直線運動,其v—t圖象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0~1s內(nèi),外力F不斷增大
B.在1s~3s內(nèi),外力F的大小恒定
C.在3s~4s內(nèi),外力F不斷增大
D.在3s~4s內(nèi),外力F的大小恒定
4.如圖所示,A、B分別是甲、乙兩小球從同一地點沿同一直線運動的v-t圖象,根據(jù)圖象可以判斷
A.甲、乙兩球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B.兩球在t=8s時相距遠
C.兩球在t=8時相遇在出發(fā)點
D.兩球在t=4s時相距遠
5.兩個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時從圓形軌道的A點出發(fā),分別沿ABC和ADC行走,如圖所示,
當他們相遇時相同的物理量是
A.速度B.位移C.路程D.平均速度
6.將一個力F分解為兩個不為零的分力F1、F2,以下說法可能正確的是
A.Fl、F2與F都在同一直線上B.F1、F2都小于F/2
C.F1或F2的大小等于FD.F1、F2的大小都與F相等
7.質(zhì)量為m的人站在升降機中,如果升降機運動時加速度的絕對值為a,升降機底板對人的
支持力N=ma+mg,則可能的情況是
A.升降機以加速度a向上加速運動
B.升降機以加速度a向下加速運動
C.升降機在向上運動中,以加速度a制動
D.升降機在向下運動中,以加速度a制動
8.如圖所示,清洗豎直樓房光滑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繩索將自己懸在空中,工人及其裝備的
總重量為G,且視為質(zhì)點。懸繩與豎直墻壁的夾角為α,懸繩對工人的拉力大小為F1,墻
壁對工人的彈力大小為F2,則
A.F1=Gsinα
B.F2=Gtanα
C.若工人緩慢下移,增加懸繩的長度,但F1與F2的合力不變
D.若工人緩慢下移,增加懸繩的長度,則F1減小,F(xiàn)2增大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題,共60分
二、非選擇題,全部為必考題??忌鶕?jù)要求作答.解答題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
9.(6分)在“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首先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鉤住繩套,
在保證彈簧測力計與木板平行的條件下,互成角度地拉長橡皮條,使結(jié)點到達O點,用鉛
筆記下O點位置及兩細繩的方向,如圖中的OA、OB方向,讀出兩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OA
=2.8N、FOB=3.6N.
(1)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在圖中利用圖示法作出FOA與FOB的合力,其大小F=___.
(2)為了完成本實驗,還要進行的一項關鍵操作是___________,在本操作中需要記錄
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10.(9分)某探究學習小組欲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他們在實驗室組裝了一
套如圖所示的裝置,圖中小車的質(zhì)量用M表示,鉤碼的質(zhì)量用m表示。要順利完成該實
驗,則:
(1)為使小車所受合外力等于細線的拉力,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要使細線的拉力約等于鉤碼的總重力,應滿足的條件是__________。
(2)打點計時器接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某次打出的某一條紙帶,A、B、C、D、E、F
為相鄰的6個計數(shù)點,如圖,相鄰計數(shù)點間還有四個點未標出。利用圖中給出的數(shù)
據(jù)可求出小車的加速度a=_____m/s2。
(3)某位同學經(jīng)過測量、計算得到如下數(shù)據(jù),請在a-F圖中作出小車加速度與所受合
外力的關系圖象。
組別1234567
M/kg0.580.580.580.580.580.580.58
F/N0.100.150.200.250.300.350.40
a/m•s-20.130.170.260.340.430.510.59
(4)由圖象可以看出,該實驗存在著較大的誤差,產(chǎn)生誤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11.(14分)如圖所示,一位重600N的演員,懸掛在繩上。若AO繩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7°,BO繩水平,則AO、BO兩繩受到的力各為多大?若保持O點及A點位置不變同時B點位置一直向上移動,在B點位置上移過程中AO、BO的拉力如何變化?已知sin37°=0.6,cos37°=0.6。
12.(15分)完整的撐桿跳高過程可以簡化成如圖所示的三個階段:持桿助跑、撐桿起跳上升、越桿下落。在第二xx屆北京奧運會比賽中,俄羅斯女運動員伊辛巴耶娃以5.05m的成績打破世界紀錄。設伊辛巴耶娃從靜止開始以加速度a=1.25m/s2勻加速助跑,速度達到v=9.0m/s時撐桿起跳,到達高點時過桿的速度不計,過桿后做自由落體運動,重心下降h2=4.05m時身體接觸軟墊,從接觸軟墊到速度減為零的時間t=0.90s。已知伊辛巴耶娃的質(zhì)量m=65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計空氣的阻力。求:
(1)伊辛巴耶娃起跳前的助跑距離;
(2)假設伊辛巴耶娃從接觸軟墊到速度減為零的過程中做勻減速運動,求軟墊對她的作用力大小。
13.(16分)如圖所示,固定光滑細桿與地面成一定傾角,在桿上套有一個光滑小環(huán),小環(huán)在沿桿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向上運動,推力F與小環(huán)速度v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如圖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小環(huán)的質(zhì)量m及細桿與地面間的傾角α。
【答案】
一、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4題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第5~8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5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
題號12345678
答案CDBCBCDACDADBC
二、非選擇題,全部為必考題。考生根據(jù)要求作答.解答題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
9.(6分).
(1)如答圖所示(1分)4.8N(1分答案在4.5N~5.0N均給這1分)
(2)只用一個彈簧測力計將橡皮條的結(jié)點拉到同一位置O點(2分)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1分)拉力的方向(1分)
10.(9分)
(1)平衡小車所受的摩擦力(2分)鉤碼的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1分)
(2)0.5(2分)
(3)如答圖所示(2分)
(4)沒有平衡摩擦力(寫平衡摩擦力不足或平衡摩擦力角度過?。?分)
11.(14分)
解:對繩上的O點受力情況進行分解,如答圖所示。
由力的平衡知識可得:FAcos37°=FB①(3分)
FAsin37°=G②(3分)
聯(lián)立方程①②解得:FA=1000(N)(2分)
FB=800(N)(2分)
若B點位置向上移,F(xiàn)A將一直減?。?分),F(xiàn)B將先減小后增大(2分)。
12.(15分)
(1)設助跑前的距離是s,由運動學知識可得:v2=2as①(3分)
將數(shù)據(jù)代入①式解得:s=32.4(m)②(2分)
(2)設伊辛巴耶娃在撐桿跳下降階段身體接觸軟墊前的速度是v1,由自由落體運動規(guī)律可得:
v12=2gh③(2分)
設軟墊對她身體的作用力是F,由牛頓運動定律可得:
④(3分)
F-mg=ma1⑤(3分)
聯(lián)立方程③④⑤可得;F=1300(N)⑥(2分)
13.(16分)
由乙圖可得:0~2s內(nèi)小車的加速度是:
①(4分)
將數(shù)據(jù)代入①式解得:a1=0.5(m/s2)②
小環(huán)在上升過程中前2s內(nèi)做勻加速度直線運動,其受力情況如圖甲所示,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F1-mgsinα=ma1③(4分)
小環(huán)在上升過程2s后做勻速直線運動,其受力情況如圖乙所示,由力的平衡知識可得:
F2=mgsinα④(4分)
將F1=5.5N,F(xiàn)2=5.0N代入③④,聯(lián)立方程③④解得:
m=1(kg)(2分)
α=30°(2分)
【二】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本題共9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36分)
1.如圖所示,我國空軍在進行空中加油訓練.大型加油機與接受加油的受油機在空中以同樣的速度沿同一方向水平飛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選地面為參考系,受油機是靜止的
B.選地面為參考系,加油機是靜止的
C.選加油機為參考系,受油機是運動的
D.選加油機為參考系,受油機是靜止的
2.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道路兩旁都豎立了許多交通標志.如圖所示,甲圖是某高架橋上的限速標志,表示允許行駛的大速度是60km/h;乙圖是路線指示標志,表示離下一出口還有25km.上述兩個數(shù)據(jù)的物理意義是()
A.60km/h是平均速度,25km是位移
B.60km/h是平均速度,25km是路程
C.60km/h是瞬時速度,25km是位移
D.60km/h是瞬時速度,25km是路程
3.兩個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物體A的加速度aA=3m/s2,物體B的加速度aB=﹣5m/s2,兩者比較,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A加速度大B.物體B加速度大
C.物體A的速度大D.物體B的速度大
4.下列各組中的物理量,都屬于矢量的是()
A.速度、加速度、溫度B.位移、力、質(zhì)量
C.速度的變化、位移、力D.加速度、時間、路程
5.物體以12m/s初速度在水平冰面上作勻減速直線運動,它的加速度大小是0.8m/s2,經(jīng)20s物體發(fā)生的位移是()
A.80mB.90mC.100mD.110m
6.木塊放置于木板上,與木板始終保持相對靜止.在緩慢抬高木板右端的過程中,木塊受到木板的支持力與摩擦力的合力()
A.豎直向上,大小不變B.豎直向上,逐漸增大
C.垂直于木板向上,逐漸増大D.垂直于木板向上,逐漸變小
7.汽車從靜止開始以加速度a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當速度達到v后立即以大小為a的加速度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直到靜止.在整個加速階段和整個減速過程中,下列物理量不相同的是()
A.位移B.時間C.加速度D.平均速度
8.物體在同一平面內(nèi)受F1、F2、F3三個共點力的作用處于平衡狀態(tài),當把F3的方向在同平面內(nèi)旋轉(zhuǎn)60°時(F3大小不變,F(xiàn)1、F2大小方向都不變),則三力的合力大小為()
A.0B.F3C.FD.2F3
9.如圖所示,兩根等長的繩子AB和BC吊一重物靜止,兩根繩子與水平方向夾角均為60°.現(xiàn)保持繩子AB與水平方向的夾角不變,將繩子BC逐漸緩慢地變化到沿水平方向,在這一過程中,繩子BC的拉力變化情況是()
A.增大
B.先減小后增大
C.減小
D.先增大后減小
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至少有兩個正確選項,每小題4分,選對但不全得2分,共計16分)
10.一個物體從靜止開始以加速度a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jīng)過時間t后改為做勻速運動,又經(jīng)過時間2t后改為做勻減速運動,再經(jīng)過時間3t剛好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6t時間內(nèi)的總位移大小為4at2
B.在6t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大小為at
C.勻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3a
D.勻減速運動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為0.5at
11.從同一地點同時開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的兩個物體Ⅰ、Ⅱ的速度圖象如圖所示.在0~t0時間內(nèi),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Ⅰ、Ⅱ兩物體的位移都在不斷增大
B.Ⅰ物體的加速度不斷減小,Ⅱ物體的加速度不斷增加
C.Ⅰ、Ⅱ兩個物體的加速度都在不斷減小
D.Ⅰ、Ⅱ兩個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12.如圖所示,輕質(zhì)光滑滑輪兩側(cè)用細繩連著兩個物體A與B,物體B放在水平地面上,A、B均靜止.已知A和B的質(zhì)量分別為mA、mB,繩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則()
A.物體B受到的摩擦力可能為0
B.物體B受到的摩擦力為mAgcosθ
C.物體B對地面的壓力可能為0
D.物體B對地面的壓力為mBg﹣mAgsinθ
13.如圖所示,一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到三個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其中F1=10N,F(xiàn)2=2N。若撤去力F1,則下列說法正確的
A.木塊受到滑動摩擦力
B.木塊受到靜摩擦力
C.木塊所受合力為2N,方向向左
D.木塊所受合力為零
三、實驗填空題:(共10分,本題中的選擇題有的有一個正確答案,有的不止一個正確答案)
14.(2分)一個實驗小組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的實驗中,使用兩條不同的輕質(zhì)彈簧a和b,得到彈力與彈簧長度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a(chǎn)的原長比b的長
B.a(chǎn)的勁度系數(shù)比b的大
C.a(chǎn)的勁度系數(shù)比b的小
D.測得的彈力與彈簧的長度成正比
15.(8分)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的實驗中:
(1)打點計時器使用的電源為(選填交流或直流)電源.
(2)下列操作中正確的有(填選項代號).
A.在釋放小車前,小車要靠近打點計時器
B.打點計時器應放在長木板的有滑輪一端
C.應先接通電源,后釋放小車
D.電火花計時器應使用低壓6V以下交流電源
(3)實驗中,把打點計時器接50Hz交流電,打出的一條紙帶如圖.A、B、C、D、E為我們在紙帶上所選的記數(shù)點.相鄰計數(shù)點之間有四個點未畫出(即相鄰兩點的時間間隔為0.1s),各點間的距離如下圖所示,則在打D點時,小車的速度為m/s.并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m/s2.(計算結(jié)果都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四、論述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38分.解答時請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
16.(12分)質(zhì)量為m=3kg的空木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用一輕繩沿水平方向施加拉力,當拉力F1=8N時,木箱靜止;當拉力F2=9N時,木箱恰能被拉動;當拉力F3=7.5N時,木箱恰好做勻速直線運動(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木箱在8N的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及木箱與地面間的大靜摩擦力的大??;
(2)木箱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17.(12分)汽車關閉發(fā)動機后,以勻減速直線運動滑行進站,已知滑行120m時速度減小為原來的一半,再滑行8s靜止,求汽車關閉發(fā)動機時的速度和滑行的距離.
18.(14分)如圖所示,在傾角為37○的固定斜面上靜置一個質(zhì)量為5kg的物體,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8.求:
(1)物體所受的摩擦力;(sin37○=0.6,cos37○=0.8)
(2)若用原長為10cm,勁度系數(shù)為3.N/m的彈簧沿斜面向上拉物體,使之向上勻速運動,則彈簧的終長度是多少?(取g=10m/s
【答案】
12345678xkb1.com910111213
DDBCBACBBADACBDBD
14.(1)B
15.(1)交流(選填交流或直流)電源
(2)AC.(填選項代號)
(3)小車的速度為0.34m/s.加速度為0.40m/s2.(計算結(jié)果都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16.解:(1)木箱在8.0N的拉力作用下木箱處于靜止,根據(jù)平衡條件可知f=F1=8N;-------------------2分
當拉力F2=9N時,木箱恰能被拉動,即說明木箱與地面間的大靜摩擦力的大小是9N.----------------2分
(2)當拉力F3=7.5N時,木箱做勻速運動,說明滑動摩擦力與拉力相等,即:f′=F3=7.5N
木箱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4分,(-公式、結(jié)果各2分)
(3)彈簧的原長是12cm,當拉力F3=7.5N時,彈簧的長度L=17cm,由胡克定律寬度:F3=k(L﹣L0)
N/m----------------4分,(公式、結(jié)果各2分)
17.解:(1)設小球自由下落至平板車上表面處歷時t0,在該時間段內(nèi)由運動學方程
對小球有:h=①---------------------------------------------2分
對平板車有:s=②---------------------------------------------2分
由①②式并代入數(shù)據(jù)可得:s=0.27m.--------------------------------------2分
(2)從釋放第一個小球至第2個小球下落到平板車上表面高度處歷時△t+t0,設平板車在該時間段內(nèi)的位移為s1,由運動學方程有:
s1=③-------------------------------------2分
至少有2個小球落在平板車上須滿足:
s1≤s+L④-------------------------------------2分
由①~④式并代入數(shù)據(jù)可得:△t≤0.4s.-------------------------------------2分
答:(1)小車左端離O點的水平距離為0.27m;
(2)若至少有2個小球落在平板車上,則釋放小球的時間間隔△t應滿足△t≤0.4s.
18.(14分)
(1)以小球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右圖所示:
得:
-----------------4分,
(2)以小球和斜面整體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右圖所示:
--------------4分(-公式、結(jié)果各2分)
或由(1)FN=FT,
FNcos30°=Ff也可得
(3)對照第(2)題小球和斜面整體受力分析圖:
由平衡條件:
----------------2分
(或隔離斜面同樣得:Mg+FNsin30°=FN’)
由題意可知----------------2分
【一】
第Ⅰ卷選擇題(共40分)
一、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4題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第5~8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5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
1.關于物理量和物理量的單位,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力學范圍內(nèi),國際單位制規(guī)定長度、質(zhì)量、力為三個基本物理量
B.后人為了紀念牛頓,把“牛頓”作為力學中的基本單位
C.1N=1kg•m•s-2
D.“秒”“克”“攝氏度”都屬于國際單位制的單位
2.下列關于物體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速度不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不為零
B.物體具有加速度時,它的速度可能不會改變
C.物體的加速度變大時,速度也一定隨之變大
D.物體加速度方向改變時,速度方向可以保持不變
3.如圖甲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物體A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的作用下做直線運動,其v—t圖象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0~1s內(nèi),外力F不斷增大
B.在1s~3s內(nèi),外力F的大小恒定
C.在3s~4s內(nèi),外力F不斷增大
D.在3s~4s內(nèi),外力F的大小恒定
4.如圖所示,A、B分別是甲、乙兩小球從同一地點沿同一直線運動的v-t圖象,根據(jù)圖象可以判斷
A.甲、乙兩球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B.兩球在t=8s時相距遠
C.兩球在t=8時相遇在出發(fā)點
D.兩球在t=4s時相距遠
5.兩個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時從圓形軌道的A點出發(fā),分別沿ABC和ADC行走,如圖所示,
當他們相遇時相同的物理量是
A.速度B.位移C.路程D.平均速度
6.將一個力F分解為兩個不為零的分力F1、F2,以下說法可能正確的是
A.Fl、F2與F都在同一直線上B.F1、F2都小于F/2
C.F1或F2的大小等于FD.F1、F2的大小都與F相等
7.質(zhì)量為m的人站在升降機中,如果升降機運動時加速度的絕對值為a,升降機底板對人的
支持力N=ma+mg,則可能的情況是
A.升降機以加速度a向上加速運動
B.升降機以加速度a向下加速運動
C.升降機在向上運動中,以加速度a制動
D.升降機在向下運動中,以加速度a制動
8.如圖所示,清洗豎直樓房光滑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繩索將自己懸在空中,工人及其裝備的
總重量為G,且視為質(zhì)點。懸繩與豎直墻壁的夾角為α,懸繩對工人的拉力大小為F1,墻
壁對工人的彈力大小為F2,則
A.F1=Gsinα
B.F2=Gtanα
C.若工人緩慢下移,增加懸繩的長度,但F1與F2的合力不變
D.若工人緩慢下移,增加懸繩的長度,則F1減小,F(xiàn)2增大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題,共60分
二、非選擇題,全部為必考題??忌鶕?jù)要求作答.解答題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
9.(6分)在“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首先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鉤住繩套,
在保證彈簧測力計與木板平行的條件下,互成角度地拉長橡皮條,使結(jié)點到達O點,用鉛
筆記下O點位置及兩細繩的方向,如圖中的OA、OB方向,讀出兩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OA
=2.8N、FOB=3.6N.
(1)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在圖中利用圖示法作出FOA與FOB的合力,其大小F=___.
(2)為了完成本實驗,還要進行的一項關鍵操作是___________,在本操作中需要記錄
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10.(9分)某探究學習小組欲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他們在實驗室組裝了一
套如圖所示的裝置,圖中小車的質(zhì)量用M表示,鉤碼的質(zhì)量用m表示。要順利完成該實
驗,則:
(1)為使小車所受合外力等于細線的拉力,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要使細線的拉力約等于鉤碼的總重力,應滿足的條件是__________。
(2)打點計時器接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某次打出的某一條紙帶,A、B、C、D、E、F
為相鄰的6個計數(shù)點,如圖,相鄰計數(shù)點間還有四個點未標出。利用圖中給出的數(shù)
據(jù)可求出小車的加速度a=_____m/s2。
(3)某位同學經(jīng)過測量、計算得到如下數(shù)據(jù),請在a-F圖中作出小車加速度與所受合
外力的關系圖象。
組別1234567
M/kg0.580.580.580.580.580.580.58
F/N0.100.150.200.250.300.350.40
a/m•s-20.130.170.260.340.430.510.59
(4)由圖象可以看出,該實驗存在著較大的誤差,產(chǎn)生誤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11.(14分)如圖所示,一位重600N的演員,懸掛在繩上。若AO繩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7°,BO繩水平,則AO、BO兩繩受到的力各為多大?若保持O點及A點位置不變同時B點位置一直向上移動,在B點位置上移過程中AO、BO的拉力如何變化?已知sin37°=0.6,cos37°=0.6。
12.(15分)完整的撐桿跳高過程可以簡化成如圖所示的三個階段:持桿助跑、撐桿起跳上升、越桿下落。在第二xx屆北京奧運會比賽中,俄羅斯女運動員伊辛巴耶娃以5.05m的成績打破世界紀錄。設伊辛巴耶娃從靜止開始以加速度a=1.25m/s2勻加速助跑,速度達到v=9.0m/s時撐桿起跳,到達高點時過桿的速度不計,過桿后做自由落體運動,重心下降h2=4.05m時身體接觸軟墊,從接觸軟墊到速度減為零的時間t=0.90s。已知伊辛巴耶娃的質(zhì)量m=65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計空氣的阻力。求:
(1)伊辛巴耶娃起跳前的助跑距離;
(2)假設伊辛巴耶娃從接觸軟墊到速度減為零的過程中做勻減速運動,求軟墊對她的作用力大小。
13.(16分)如圖所示,固定光滑細桿與地面成一定傾角,在桿上套有一個光滑小環(huán),小環(huán)在沿桿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向上運動,推力F與小環(huán)速度v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如圖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小環(huán)的質(zhì)量m及細桿與地面間的傾角α。
【答案】
一、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4題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第5~8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5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
題號12345678
答案CDBCBCDACDADBC
二、非選擇題,全部為必考題。考生根據(jù)要求作答.解答題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
9.(6分).
(1)如答圖所示(1分)4.8N(1分答案在4.5N~5.0N均給這1分)
(2)只用一個彈簧測力計將橡皮條的結(jié)點拉到同一位置O點(2分)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1分)拉力的方向(1分)
10.(9分)
(1)平衡小車所受的摩擦力(2分)鉤碼的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1分)
(2)0.5(2分)
(3)如答圖所示(2分)
(4)沒有平衡摩擦力(寫平衡摩擦力不足或平衡摩擦力角度過?。?分)
11.(14分)
解:對繩上的O點受力情況進行分解,如答圖所示。
由力的平衡知識可得:FAcos37°=FB①(3分)
FAsin37°=G②(3分)
聯(lián)立方程①②解得:FA=1000(N)(2分)
FB=800(N)(2分)
若B點位置向上移,F(xiàn)A將一直減?。?分),F(xiàn)B將先減小后增大(2分)。
12.(15分)
(1)設助跑前的距離是s,由運動學知識可得:v2=2as①(3分)
將數(shù)據(jù)代入①式解得:s=32.4(m)②(2分)
(2)設伊辛巴耶娃在撐桿跳下降階段身體接觸軟墊前的速度是v1,由自由落體運動規(guī)律可得:
v12=2gh③(2分)
設軟墊對她身體的作用力是F,由牛頓運動定律可得:
④(3分)
F-mg=ma1⑤(3分)
聯(lián)立方程③④⑤可得;F=1300(N)⑥(2分)
13.(16分)
由乙圖可得:0~2s內(nèi)小車的加速度是:
①(4分)
將數(shù)據(jù)代入①式解得:a1=0.5(m/s2)②
小環(huán)在上升過程中前2s內(nèi)做勻加速度直線運動,其受力情況如圖甲所示,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F1-mgsinα=ma1③(4分)
小環(huán)在上升過程2s后做勻速直線運動,其受力情況如圖乙所示,由力的平衡知識可得:
F2=mgsinα④(4分)
將F1=5.5N,F(xiàn)2=5.0N代入③④,聯(lián)立方程③④解得:
m=1(kg)(2分)
α=30°(2分)
【二】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本題共9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36分)
1.如圖所示,我國空軍在進行空中加油訓練.大型加油機與接受加油的受油機在空中以同樣的速度沿同一方向水平飛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選地面為參考系,受油機是靜止的
B.選地面為參考系,加油機是靜止的
C.選加油機為參考系,受油機是運動的
D.選加油機為參考系,受油機是靜止的
2.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道路兩旁都豎立了許多交通標志.如圖所示,甲圖是某高架橋上的限速標志,表示允許行駛的大速度是60km/h;乙圖是路線指示標志,表示離下一出口還有25km.上述兩個數(shù)據(jù)的物理意義是()
A.60km/h是平均速度,25km是位移
B.60km/h是平均速度,25km是路程
C.60km/h是瞬時速度,25km是位移
D.60km/h是瞬時速度,25km是路程
3.兩個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物體A的加速度aA=3m/s2,物體B的加速度aB=﹣5m/s2,兩者比較,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A加速度大B.物體B加速度大
C.物體A的速度大D.物體B的速度大
4.下列各組中的物理量,都屬于矢量的是()
A.速度、加速度、溫度B.位移、力、質(zhì)量
C.速度的變化、位移、力D.加速度、時間、路程
5.物體以12m/s初速度在水平冰面上作勻減速直線運動,它的加速度大小是0.8m/s2,經(jīng)20s物體發(fā)生的位移是()
A.80mB.90mC.100mD.110m
6.木塊放置于木板上,與木板始終保持相對靜止.在緩慢抬高木板右端的過程中,木塊受到木板的支持力與摩擦力的合力()
A.豎直向上,大小不變B.豎直向上,逐漸增大
C.垂直于木板向上,逐漸増大D.垂直于木板向上,逐漸變小
7.汽車從靜止開始以加速度a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當速度達到v后立即以大小為a的加速度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直到靜止.在整個加速階段和整個減速過程中,下列物理量不相同的是()
A.位移B.時間C.加速度D.平均速度
8.物體在同一平面內(nèi)受F1、F2、F3三個共點力的作用處于平衡狀態(tài),當把F3的方向在同平面內(nèi)旋轉(zhuǎn)60°時(F3大小不變,F(xiàn)1、F2大小方向都不變),則三力的合力大小為()
A.0B.F3C.FD.2F3
9.如圖所示,兩根等長的繩子AB和BC吊一重物靜止,兩根繩子與水平方向夾角均為60°.現(xiàn)保持繩子AB與水平方向的夾角不變,將繩子BC逐漸緩慢地變化到沿水平方向,在這一過程中,繩子BC的拉力變化情況是()
A.增大
B.先減小后增大
C.減小
D.先增大后減小
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至少有兩個正確選項,每小題4分,選對但不全得2分,共計16分)
10.一個物體從靜止開始以加速度a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jīng)過時間t后改為做勻速運動,又經(jīng)過時間2t后改為做勻減速運動,再經(jīng)過時間3t剛好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6t時間內(nèi)的總位移大小為4at2
B.在6t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大小為at
C.勻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3a
D.勻減速運動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為0.5at
11.從同一地點同時開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的兩個物體Ⅰ、Ⅱ的速度圖象如圖所示.在0~t0時間內(nèi),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Ⅰ、Ⅱ兩物體的位移都在不斷增大
B.Ⅰ物體的加速度不斷減小,Ⅱ物體的加速度不斷增加
C.Ⅰ、Ⅱ兩個物體的加速度都在不斷減小
D.Ⅰ、Ⅱ兩個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12.如圖所示,輕質(zhì)光滑滑輪兩側(cè)用細繩連著兩個物體A與B,物體B放在水平地面上,A、B均靜止.已知A和B的質(zhì)量分別為mA、mB,繩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則()
A.物體B受到的摩擦力可能為0
B.物體B受到的摩擦力為mAgcosθ
C.物體B對地面的壓力可能為0
D.物體B對地面的壓力為mBg﹣mAgsinθ
13.如圖所示,一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到三個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其中F1=10N,F(xiàn)2=2N。若撤去力F1,則下列說法正確的
A.木塊受到滑動摩擦力
B.木塊受到靜摩擦力
C.木塊所受合力為2N,方向向左
D.木塊所受合力為零
三、實驗填空題:(共10分,本題中的選擇題有的有一個正確答案,有的不止一個正確答案)
14.(2分)一個實驗小組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的實驗中,使用兩條不同的輕質(zhì)彈簧a和b,得到彈力與彈簧長度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a(chǎn)的原長比b的長
B.a(chǎn)的勁度系數(shù)比b的大
C.a(chǎn)的勁度系數(shù)比b的小
D.測得的彈力與彈簧的長度成正比
15.(8分)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的實驗中:
(1)打點計時器使用的電源為(選填交流或直流)電源.
(2)下列操作中正確的有(填選項代號).
A.在釋放小車前,小車要靠近打點計時器
B.打點計時器應放在長木板的有滑輪一端
C.應先接通電源,后釋放小車
D.電火花計時器應使用低壓6V以下交流電源
(3)實驗中,把打點計時器接50Hz交流電,打出的一條紙帶如圖.A、B、C、D、E為我們在紙帶上所選的記數(shù)點.相鄰計數(shù)點之間有四個點未畫出(即相鄰兩點的時間間隔為0.1s),各點間的距離如下圖所示,則在打D點時,小車的速度為m/s.并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m/s2.(計算結(jié)果都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四、論述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38分.解答時請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
16.(12分)質(zhì)量為m=3kg的空木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用一輕繩沿水平方向施加拉力,當拉力F1=8N時,木箱靜止;當拉力F2=9N時,木箱恰能被拉動;當拉力F3=7.5N時,木箱恰好做勻速直線運動(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木箱在8N的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及木箱與地面間的大靜摩擦力的大??;
(2)木箱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17.(12分)汽車關閉發(fā)動機后,以勻減速直線運動滑行進站,已知滑行120m時速度減小為原來的一半,再滑行8s靜止,求汽車關閉發(fā)動機時的速度和滑行的距離.
18.(14分)如圖所示,在傾角為37○的固定斜面上靜置一個質(zhì)量為5kg的物體,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8.求:
(1)物體所受的摩擦力;(sin37○=0.6,cos37○=0.8)
(2)若用原長為10cm,勁度系數(shù)為3.N/m的彈簧沿斜面向上拉物體,使之向上勻速運動,則彈簧的終長度是多少?(取g=10m/s
【答案】
12345678xkb1.com910111213
DDBCBACBBADACBDBD
14.(1)B
15.(1)交流(選填交流或直流)電源
(2)AC.(填選項代號)
(3)小車的速度為0.34m/s.加速度為0.40m/s2.(計算結(jié)果都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16.解:(1)木箱在8.0N的拉力作用下木箱處于靜止,根據(jù)平衡條件可知f=F1=8N;-------------------2分
當拉力F2=9N時,木箱恰能被拉動,即說明木箱與地面間的大靜摩擦力的大小是9N.----------------2分
(2)當拉力F3=7.5N時,木箱做勻速運動,說明滑動摩擦力與拉力相等,即:f′=F3=7.5N
木箱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4分,(-公式、結(jié)果各2分)
(3)彈簧的原長是12cm,當拉力F3=7.5N時,彈簧的長度L=17cm,由胡克定律寬度:F3=k(L﹣L0)
N/m----------------4分,(公式、結(jié)果各2分)
17.解:(1)設小球自由下落至平板車上表面處歷時t0,在該時間段內(nèi)由運動學方程
對小球有:h=①---------------------------------------------2分
對平板車有:s=②---------------------------------------------2分
由①②式并代入數(shù)據(jù)可得:s=0.27m.--------------------------------------2分
(2)從釋放第一個小球至第2個小球下落到平板車上表面高度處歷時△t+t0,設平板車在該時間段內(nèi)的位移為s1,由運動學方程有:
s1=③-------------------------------------2分
至少有2個小球落在平板車上須滿足:
s1≤s+L④-------------------------------------2分
由①~④式并代入數(shù)據(jù)可得:△t≤0.4s.-------------------------------------2分
答:(1)小車左端離O點的水平距離為0.27m;
(2)若至少有2個小球落在平板車上,則釋放小球的時間間隔△t應滿足△t≤0.4s.
18.(14分)
(1)以小球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右圖所示:
得:
-----------------4分,
(2)以小球和斜面整體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右圖所示:
--------------4分(-公式、結(jié)果各2分)
或由(1)FN=FT,
FNcos30°=Ff也可得
(3)對照第(2)題小球和斜面整體受力分析圖:
由平衡條件:
----------------2分
(或隔離斜面同樣得:Mg+FNsin30°=FN’)
由題意可知----------------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