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毽子里的銅錢》教案三篇

字號:

《毽子里的銅錢》是北師版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金錢”這個主題單元中的第三篇主體課文,是作家琦君所寫的一篇風格雋永的敘事散文。作者運用倒敘的的方法,回憶了幾十年前一位賣山薯的老人送兩塊烤山薯給“我”吃,我想給老人毽子里的銅錢但他不要的事情。感受到賣山薯老人和“我”的善良,以及我們彼此的關愛。準備了以下內容,供大家參考!
     篇一
    一、復習檢查。
    1、開火車讀生字
    2、分叫色朗讀課文。
    二、整體感知,暢談所得。
    過渡:同學們很善于動腦筋,下面請大家讀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用心體會,看看自己能體會到什么,有什么疑問?
    生自由讀。
    過渡:讀了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誰來談一談?
    三、分節(jié)細讀,體會作者情感。
    1、讀第一、二小節(jié),文中用了黑漆漆,亮晶晶,香噴噴,笑呵呵等詞語,通過這些詞語你說明了什么。作者的心情是怎樣的。
    2、分角色讀第三、四、五小節(jié)。
    3、理解為什么愣愣的,老人在想什么,我在想什么。
    4、根據(jù)理解小組內分角色朗讀課文。
    5、小組推薦同學分角色朗讀課文。
    6、默讀六、七、八小節(jié)。小組討論為什么我的心理不安?
    7、老人為什么不要作者的錢?體現(xiàn)了什么?
    8、為什么我的心理空落落的?
    9、讀剩下的幾個小節(jié)。
    10、討論理解熱烘烘、櫛風沐雨再問中所表達的情感。
    11、請同學分角色朗讀師生間的對話,體會作者的心情。
    12、小組討論對我和賣山薯的老人來說尖子里的銅錢珍貴嗎?為什么?
    13、作者從老人那里得到了什么?老人從作者那里得到了什么?
    四、作業(yè)完成基礎訓練
    板書設計
    毽子里的銅錢
    黑漆漆,亮晶晶,香噴噴,笑呵呵 愣愣的 熱烘烘、櫛風沐雨
     篇二
    一、品讀細節(jié),感悟真情
    (一)“生活艱辛”部分
    1、根據(jù)積累人物外貌的詞語齊讀
    2、把詞語放到句子中,輕輕地品讀。
    重點理解“黑漆漆的手”和“滿臉的風霜”
    3、口述“浮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位什么樣的老人”
    寫二嬸反襯
    我們一個一個來體會一下。先來看看老人送我第一個烤山薯的情景。誰來讀讀有關的語句。
    (二) 圍繞“老人生活夠辛苦的,他為什么要送我兩個熱烘烘的烤山薯?”學習“山薯熱烘烘”部分
    1、抓關鍵詞“笑呵呵、珍惜”等詞語理解體會老人第送烤山薯的內容
    2、根據(jù)閱讀提示學習老人第二次送烤山薯的內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大組匯報
    (2)師生品讀
    A、品讀動作的詞“撕開、挖出、遞到”所在的句子
    B、引讀
    二、品味賞讀,積累背誦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出:“亮晶晶”、“熱烘烘”一類的詞語,體會它們在文中表達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后一個自然段,結合全文,體會句子的意思。
    3.挑選自己喜歡的段落,自由讀或者背誦,體會感情。
    三、拓展延伸
    1.師:文中老人的兩塊烤山薯,使我溫暖至今。我不僅得到了兩塊烤山薯,而且得到了用金錢買不到的關愛。確實,金錢有時能買到一些具體的物品,卻買不到一些無形的東西,比如錢能買到鐘表,卻買不到時間;錢能買到藥品,但是買不到健康……。請你想一想,錢還能買到什么卻買不到什么?小組內交流,互相啟發(fā)。然后把想到的內容寫下來。
    2.全班交流,相互評議。
     篇三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9個生字及生字組成的詞語。
    2、讀懂課文,體會賣山薯老人的善良、純樸及“我”對老人的懷念、感激之情,學會感恩;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目標2、3
    教學難點
    目標2
    教學過程
    一、銅錢引路,激發(fā)興趣
    1、激趣引入。
    2、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了解銅錢
    1、檢查預習,學生讀喜歡的段落,其他同學聽字音是否正確,朗讀是否流利。
    2、默讀課文,快速思考全文到底講了什么。
    三、細讀品味,感悟善良
    A、這是一位什么樣的老人呢?(CAI出示圖片,思考題)自由讀2-13自然段,把你感觸深的地方勾出來,仔細體會;同桌交流。
    B、匯報感受。
    1、詞句中,體會善良的老人。
    學習第二自然段體會老人的大方、善良。
    出示相關句子,引導有感情朗讀。
    2、艱辛中,烘托老人的善良。
    ①從老人的樣子體會艱辛:在文中找一找描寫老人樣子的詞語。仔細體會。
    ②從老人的話中體會艱辛:理解“櫛風沐雨”的意思。
    ③從老人的動作中體會艱辛:“愣愣地望著……”
    ④背景介紹體會艱辛:(CAI課件出示圖片。)介紹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況。
    過渡:生活如此艱辛的老人卻(引讀:老人一聲不響,卻……。)他白給了我吃了一小小的烤山薯,后來又給我一個小山薯。
    3、情境中,進一步凸顯老人的善良。(學習7、8自然段)
    ①齊讀7-8自然段,邊讀邊體會。
    ②學生交流。你又有了什么體會?
    ③引導比較為什么第給的是“小小的山薯”,而這次給的卻是“小山薯”?毽子里的銅錢對小女孩來說重要嗎?
    ④有感情朗讀7、8自然段。
    四、升華情感,懂得感恩
    1、正因如此,這位善良、純樸的老人深深地留在了作者的記憶中。(引讀后一段)
    2、推薦琦君散文中的一段話。
    3、讓我們和作者一起銘記兩個字:感恩。
    五、前后照應,銘記銅錢
    讓我們帶感恩的心將這一雙黑漆漆的手和兩枚亮晶晶的銅錢收藏在記憶中。(深情朗讀第一自然段)
    教學板書
    毽子里的銅錢
    老人 善良 純樸
    小女孩 感動 感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復述課文。
    3、抄寫本課帶有生字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重點
    標1、2
    教學難點
    標2
    教學過程
    一、回顧全文,有感情朗讀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你又有了什么新的體會。
    2、再次自由讀課文,讀出你的感悟。
    3、選段落賽讀。(抽生讀、生生互評,男女比賽讀。)
    二、復述課文,培養(yǎng)能力
    1、自己說一說。2、和同桌相互說一說。
    三、推薦作品,擴展閱讀
    就是這樣一位懂得感恩的女孩子,珍惜著自己生活中的點滴關愛,并且將這種感動記在了自己的書中,使每一個讀到她作品的人都被這種愛所感動。琦君的作者有:《桔子紅了》、《素心箋》等等。
    同學們下來可以讀一讀她的作品,相信你會 和 老師一樣感動。
    四、自學生字詞
    抄寫帶生字的詞語和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