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洗然弟竹亭》詩詞賞析

字號: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xiàn)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是唐代的山水田園派詩人。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于詩人的自我表現(xiàn)。孟浩然的詩在藝術(shù)上有獨特的造詣,后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并稱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下面是為大家?guī)淼拿虾迫弧断慈坏苤裢ぁ芳百p析,歡迎大家閱讀。
    洗然弟竹亭
    唐代:孟浩然
    吾與二三子,平生結(jié)交深。
    俱懷鴻鵠志,昔有鶺鴒心。
    逸氣假毫翰,清風(fēng)在竹林。
    達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賞析
    此詩通過竹亭述志,贊揚了兄弟之間志同道合、友愛情深的思想感情。全詩敘寫自己與諸弟很友愛,且都有遠大的志向,像古代的竹林七賢一樣,常雅集竹亭,飲酒撫琴,以寄托豪情逸氣。
    在意象運用上,此詩以竹作為清幽和隱逸的意象。竹在古代,是瀟灑挺拔、高雅脫俗的逸士的象征。頸聯(lián)兩句的“竹林”有借竹林七賢喻指詩人兄弟之意。這里繼承魏晉風(fēng)度之氣,以魏晉的名士風(fēng)流來刻畫兄弟們的高雅志趣,來烘托他們超然脫俗的品格。而“竹林”同時切詩題中的竹亭,作者也是借阮籍(竹林七賢之一)的出世之志來映照自己對遁跡竹林的出世生活的無限向往。
    從寫作方法上,此詩運用了白描和用典的手法,寫了竹亭集會,賦詩飲酒彈琴的和諧場面,寫出兄弟之間的友愛之情。
    孟浩然詩中常表現(xiàn)出一種“安以樂”的太平氣象,在此詩中則具體表現(xiàn)為“逸氣”。逸氣是一種超脫世俗的氣概、氣度。陳貽焮《孟浩然詩選》認為,這里的“逸氣”表現(xiàn)出孟浩然高雅的心情;“高雅的心情”是抽象的、綜合性的體驗,也是孟浩然“韻高”的方面。從陳貽焮的賞評中可以看到,在這首詩歌中,孟浩然將原本矛盾的“鴻鵠志”和“竹林”的清逸灑脫、高雅爽朗進行有意識的協(xié)調(diào),并且調(diào)和得極為自然。此詩是孟浩然的“韻”和“才”能夠統(tǒng)一起來的典型例子。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寫作者與諸弟常在一起,是孟浩然早年的作品。根據(jù)孟浩然《入峽寄弟》中“吾昔與汝輩,讀書常閉門”句可知其有弟數(shù)人,其中之一即為孟洗然。此詩當作于孟浩然兄弟在孟洗然家竹亭游樂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