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jīng)》:你過的不好,是因為沒做到這三點

字號:


    有些人,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而去苦心鉆研各種大師的成功學??蓪W來學去,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生活沒有絲毫改變。
    其實,的成功學奧義就藏在《易經(jīng)》里。你過的不好,就是因為三點沒做好。做到了,就能讓你離成功更近,讓生活更好。
    一、守時
    2005年的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里,盛大正如日中天,不僅成功在美上市,憑借火爆的網(wǎng)絡游戲,營收也是連續(xù)幾個季度實現(xiàn)兩位數(shù)以上的增長。
    那年,盛大的董事長陳天橋被評為中國首富,身價達150億元,而他才僅僅31歲。
    但網(wǎng)游承載不了陳天橋的夢想,他的志向在于打造一個“家庭娛樂”帝國,通過一個名為“盛大盒子”的產(chǎn)品,整合個人電腦、電視、手機、*、音樂、游戲、廣告、預付費和電子商務九大業(yè)務于一身。
    但這個投入近10億美金的項目推出后,反響平平,購買者寥寥無幾,最終以失敗告終。
    以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這其實就是眼下的各個巨頭都在拼命想做的生態(tài)。但十幾年前,技術(shù)不成熟,視頻內(nèi)容不足,每秒100K的*速度也影響著用戶體驗,導致這個產(chǎn)品最終以失敗告終。
    此后,盛大也元氣大傷,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陳天橋后來反思說:“盛大在一個錯誤的時間,啟用了一支尚未準備好的團隊,在超前的階段,去執(zhí)行一個正確的任務?!?BR>    投資人喬?!す锼拐f:“錯誤的時間上,正確的事情也會是錯誤的?!?BR>    《易經(jīng)》第一卦乾卦的象辭就講:“潛龍勿用,見龍在田,飛龍在天,亢龍有悔”。就連興云吐霧的龍,尚且需要能大能小,能升能隱,能高能低,否則飛的過高同樣會后悔,沒有任何神通的人,更需要認準時機才可“出頭”,也就是要學會守時。
    守時不是準時,而是把握時機。在時機和時勢尚未成熟時,就要暫時蟄伏,保存實力,待時而動。正如艮卦的彖辭說言:“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BR>    齊白石,27歲才開始學習畫畫,但只能勉強糊口,年過半百還成為一名“北漂”,賣一張畫的錢還買不到一顆白菜。
    齊白石有句名言,“不叫一日閑過”,不管日子如何艱難,他仍每天堅持作畫,還開創(chuàng)了新的國畫手法,終于在58歲時,才聲名鵲起,迎來事業(yè)巔峰。
    “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泵\就是這樣,每個人的時間表是不一樣的,有人年少成名,有*器晚成。
    你的黃金時代不是不到,只是時候未到。關(guān)鍵是我們能否把握當下,時時*自己,不斷積淀提升,才能在機遇來臨時,守得云開見月明。
    二、守中
    《易經(jīng)》言: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做人首先要中正立身,正道直行,做事光明磊落。正如孟子所說:“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BR>    曾國藩調(diào)任直隸總督后,醇親王奕譞(xuān)托曾國藩的好友朱學勤轉(zhuǎn)來一封信,信中對曾國藩大加恭維,意圖結(jié)好。
    醇親王是慈禧的親妹夫,一般人對這樣的核心親貴,主動奉迎唯恐不及,曾國藩卻沒有給他復信。
    醇親王不甘罷休,又托曾國藩的另一好友黃倬轉(zhuǎn)寄詩文,希望曾國藩應和,但曾國藩仍然峻拒。
    此時的曾國藩早已不是原來的憤青,而是寓清于濁,處世圓融,所以曾國藩此舉令身邊人費解。曾國藩解釋道:此為“避內(nèi)外交通之嫌”。
    不管有多少名利*,也不違背親王與外藩之間禁止私下交通的政治原則,此乃曾國藩中正的身骨。
    做人還要中和待人。《中庸》中講:“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比嗽跊]有產(chǎn)生喜怒哀樂這些情感的時候,心中沒有受到外物的侵擾,是平和自然的,這樣的狀態(tài)就是中。就算是情緒發(fā)出來,也要對其有適中的度的控制,這就叫和。
    所以,所謂的中和實際上就是對于自我情緒的控制。層次越高、越有智慧的人,也越懂得控制情緒中的人格和修養(yǎng)的意義。
    胡適本人幾乎是民國時代,性子最溫和寬厚的人。因為觀念的差異,魯迅曾多次諷刺胡適,但是胡適卻從未和魯迅直接交鋒過,也沒有與他進行過筆戰(zhàn),更沒有表現(xiàn)出對他的人格的不恭。
    這樣的性格也為胡適帶來了好的人緣,社會各界人士都以和胡適交友為榮。
    做人也要中庸處世。有人說,“中庸有什么難的,不就是做事圓滑些,遇到矛盾和稀泥就好了?”
    其實不然,中庸之道體現(xiàn)在為人處世上就是:不走極端,不唱高調(diào),凡事有度,話不說滿,事不做絕,剛?cè)岵M可以攻,退可以守,恰到好處。
    這就是所謂“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中正立身,中和待人,中庸處世,所有的高明最后歸于平凡,這才是真正的大境界。
    三、守變
    《易傳•系辭》中講:“生生之謂易”。生生不息,循環(huán)往復,革故鼎新才是萬事萬物產(chǎn)生的本源。
    馬云曾說:“世界上不變的東西,就是一切都在時刻改變,因此不要懼怕改變?!奔热煌獠康娜f事萬物都隨時在變,那如果做事還拘泥固執(zhí),不懂變通,又如何能成功呢?
    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就記有一則故事:
    有個叫劉羽沖的滄州人,偶然得到一部古兵書,熟讀之后,就覺得自己可以統(tǒng)領十萬軍兵沖鋒陷陣了。
    正巧當時鄉(xiāng)里出現(xiàn)土匪,劉羽沖就自己按照兵書上所說,訓練鄉(xiāng)兵與土匪們打仗,但是上陣即潰敗,自己也差點被土匪捉去。
    之后劉羽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書,伏案苦讀數(shù)年,覺得自己完全有能力使千里荒地,成為肥沃之地,就畫了圖去州官那里游說進言。
    州官也是個好事者,就讓他用一個村落來嘗試。他帶領村人按古書所說之法造水渠,水渠剛造好,洪水就來了,順著水渠灌進來,結(jié)果全村的人全被淹死了。
    從那以后,郁悶的劉羽沖就總是自言自語說:“古人怎么能欺騙我呢?”沒多久就病死了。
    紀曉嵐最后評論說:“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歟?”
    《易傳•系辭》中說:“一闔一辟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還解釋到:“變通者,趨時者也?!薄皬V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睔w納起來就是,變通要合乎時宜,不可不變,也不可亂變。
    接受變化,擁抱變化,不墨守成規(guī),不拘泥于一格,逢大勢不踐小諾,處大事不拘小禮,才是應對變化的真諦。
    只有掌握變化者,才能不負過往,無畏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