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同時,更應該讓學生體會到數學高于生活,體會到數學可以帶動社會的發(fā)展,帶動生活質量的提高,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學好數學。以下是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找朋友
一天,小數在家里玩悶了,想出去找朋友,于是就偷偷地溜了出去。
它來到了門前的草地上,遇到了等號,小數大聲喊:“你是誰呀?”等號聽見了得意洋洋地說:“我是數學王國里每一道算式得數的。比如:5×3=15、8+4=12、4÷2=2、20-8=12等等這么多得數都是我創(chuàng)造的,現在你知道我是誰了吧!”小數搖搖頭說:“你不是我要找的朋友?!闭f著,便跑了。
小數來到了風車村,那里的風車轉的風使小數差點站不穩(wěn)。這時,他看見了大于符號,便問:“你是誰呀?”大于符號趾高氣揚的說:“你連我都不認識,我可是數學王國里小有名氣的專門比大比小的大于號?。 闭f著,舉出了5>2、10>5、60>59等很多數。小數搖搖頭說:“你也不是我要找的朋友。”于是,小數又走了。
小數蹦蹦跳跳地來到了水塘邊,這時,它看見了分數,高興地問:“你是誰呀?”分數說:“我叫分數啊,我可以把一個東西分成好多份!”說著,分數列出了3/10、25/100、17/40等好多分數。小數看了看分數,心想:咦?我看著這些數字怎么似曾相識的感覺呀?這時,“÷”跑過來,它看見了分數和小數,高興地說:“原來你們都在啊,你們倆可是孿生兄弟呢!”小數和分數都大吃一驚:“為什么?”“÷”說:“你們看,3/10=3÷10=0.3、25/100=25÷100=0.25、17/40=0.425。其實呀,我們都是一家人,只是面孔不一樣罷了。雖然我們看起來不起眼,但數學王國可缺不了我們啊?!毙岛头謹底屑氁豢?,呀,還真是那么回事,數學王國如果缺了分數和小數,就都成了整數啦!
于是,小數和分數成了形影不離的朋友。
點評:在你們的眼里,枯燥的數學成了一個美妙的童話世界,原本沒有任何生命意義的阿拉伯數字和符號也成了一個個可愛的“寶寶”、“小朋友”,于是那些枯燥的數字、符號也變得富有情趣和生命力了。你們無疑是在用自己兒童的眼光看待整個世界上的萬事萬物,用自己對生活的認識來理解數學,何其可貴的童心!老師從你們的數學日記里不僅看見了你們別具一格的想象力,也看見了你們對數學的熱愛。老師祝福你們能夠更快樂地學習數學,勇攀數學高峰。
【篇二】
找零錢問題
一家手杖店來了一個顧客,買了30元一根的手杖.他拿出一張50元的票子,要求找錢.
店里正巧沒有零錢,店主到鄰居處把50元的票子換成零錢,給了顧客20元的找頭.
顧客剛走,鄰居慌慌張張地奔來,說這張50元的票子是假的.店主不得已向鄰居賠償了50元.隨后出門去追那個顧客,并把他抓住說:“你這個騙子,我賠給鄰居50元,又給你找頭20元,你又拿走了一根手杖,你得賠償我100元的損失.”
這個顧客卻說:“一根手杖的費用就是鄰居給你換零錢時你留下的30元,因此我只拿了你70元.”
請你計算一下,手杖店真正的損失是多少?這里要補充一下,手杖的成本是20元.如果這個顧客行騙成功,那么共騙得了多少錢?
【篇三】
蠟燭迷題
(1)書房里有8支正在燃燒的蠟燭,其中2支被書童熄滅,問第二天還剩下多少支蠟燭?
(2)圣誕節(jié)的晚上,吉米和瓊斯點著了20支蠟燭,后來吹熄了12支蠟燭。這時,還有幾支蠟燭?第二天還剩幾支蠟燭?
答案:
(1)因為書房里點燃了8支蠟燭,只熄滅了2支,其余6支全部燒盡,所以第二天只剩下熄滅的2支蠟燭。
(2)這時還有20支,第二天還有12支。
這樣想:點著了20支蠟燭,后來吹熄了12支,這時,繼續(xù)點著的8支加上吹熄的12支,仍是20支。
又因為繼續(xù)點著的8支,沒有吹熄,點著到第二天,當然點光了。所以只剩下吹熄的12支。
【篇一】
找朋友
一天,小數在家里玩悶了,想出去找朋友,于是就偷偷地溜了出去。
它來到了門前的草地上,遇到了等號,小數大聲喊:“你是誰呀?”等號聽見了得意洋洋地說:“我是數學王國里每一道算式得數的。比如:5×3=15、8+4=12、4÷2=2、20-8=12等等這么多得數都是我創(chuàng)造的,現在你知道我是誰了吧!”小數搖搖頭說:“你不是我要找的朋友?!闭f著,便跑了。
小數來到了風車村,那里的風車轉的風使小數差點站不穩(wěn)。這時,他看見了大于符號,便問:“你是誰呀?”大于符號趾高氣揚的說:“你連我都不認識,我可是數學王國里小有名氣的專門比大比小的大于號?。 闭f著,舉出了5>2、10>5、60>59等很多數。小數搖搖頭說:“你也不是我要找的朋友。”于是,小數又走了。
小數蹦蹦跳跳地來到了水塘邊,這時,它看見了分數,高興地問:“你是誰呀?”分數說:“我叫分數啊,我可以把一個東西分成好多份!”說著,分數列出了3/10、25/100、17/40等好多分數。小數看了看分數,心想:咦?我看著這些數字怎么似曾相識的感覺呀?這時,“÷”跑過來,它看見了分數和小數,高興地說:“原來你們都在啊,你們倆可是孿生兄弟呢!”小數和分數都大吃一驚:“為什么?”“÷”說:“你們看,3/10=3÷10=0.3、25/100=25÷100=0.25、17/40=0.425。其實呀,我們都是一家人,只是面孔不一樣罷了。雖然我們看起來不起眼,但數學王國可缺不了我們啊?!毙岛头謹底屑氁豢?,呀,還真是那么回事,數學王國如果缺了分數和小數,就都成了整數啦!
于是,小數和分數成了形影不離的朋友。
點評:在你們的眼里,枯燥的數學成了一個美妙的童話世界,原本沒有任何生命意義的阿拉伯數字和符號也成了一個個可愛的“寶寶”、“小朋友”,于是那些枯燥的數字、符號也變得富有情趣和生命力了。你們無疑是在用自己兒童的眼光看待整個世界上的萬事萬物,用自己對生活的認識來理解數學,何其可貴的童心!老師從你們的數學日記里不僅看見了你們別具一格的想象力,也看見了你們對數學的熱愛。老師祝福你們能夠更快樂地學習數學,勇攀數學高峰。
【篇二】
找零錢問題
一家手杖店來了一個顧客,買了30元一根的手杖.他拿出一張50元的票子,要求找錢.
店里正巧沒有零錢,店主到鄰居處把50元的票子換成零錢,給了顧客20元的找頭.
顧客剛走,鄰居慌慌張張地奔來,說這張50元的票子是假的.店主不得已向鄰居賠償了50元.隨后出門去追那個顧客,并把他抓住說:“你這個騙子,我賠給鄰居50元,又給你找頭20元,你又拿走了一根手杖,你得賠償我100元的損失.”
這個顧客卻說:“一根手杖的費用就是鄰居給你換零錢時你留下的30元,因此我只拿了你70元.”
請你計算一下,手杖店真正的損失是多少?這里要補充一下,手杖的成本是20元.如果這個顧客行騙成功,那么共騙得了多少錢?
【篇三】
蠟燭迷題
(1)書房里有8支正在燃燒的蠟燭,其中2支被書童熄滅,問第二天還剩下多少支蠟燭?
(2)圣誕節(jié)的晚上,吉米和瓊斯點著了20支蠟燭,后來吹熄了12支蠟燭。這時,還有幾支蠟燭?第二天還剩幾支蠟燭?
答案:
(1)因為書房里點燃了8支蠟燭,只熄滅了2支,其余6支全部燒盡,所以第二天只剩下熄滅的2支蠟燭。
(2)這時還有20支,第二天還有12支。
這樣想:點著了20支蠟燭,后來吹熄了12支,這時,繼續(xù)點著的8支加上吹熄的12支,仍是20支。
又因為繼續(xù)點著的8支,沒有吹熄,點著到第二天,當然點光了。所以只剩下吹熄的12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