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繭的聽后感 感動中國心得體會及啟示

字號:

    心得體會對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幫助個人更好地理解和領(lǐng)悟所經(jīng)歷的事物,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和問題,提高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與他人的交流和分享。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以下是我?guī)痛蠹艺淼淖钚滦牡皿w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破繭的聽后感 感動中國心得體會及啟示篇一
    “中國的保爾·柯察金”又一次站到了舞臺的中央。
    繼2019年榮膺“人民楷?!眹覙s譽稱號,朱彥夫又入選2021年度“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作為橫跨革命、建設(shè)、改革三大歷史時期的英雄模范,朱彥夫成為偉大中國精神的踐行者:從革命戰(zhàn)士到一級傷殘軍人,從農(nóng)村黨支部書記到退休老人,在每個不同的歷史時期,他都賦予了每個角色不同的先進事跡,這些事跡成為踐行偉大中國精神的一面光輝旗幟,彰顯著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
    這樣的精神力量,感動了你我,也感動了中國。
    溯源這樣的精神力量,繞不開長津湖戰(zhàn)役。長津湖精神里,有信仰和意志,有勇氣和力量,有犧牲和奉獻。正如朱彥夫,17歲的他在那場艱苦卓絕的戰(zhàn)役中失去了四肢及左眼,卻以長津湖精神書寫了波瀾壯闊的極限人生。
    朱彥夫之所以能感動你我,是因為他的人生經(jīng)歷堪比一部精神史詩,甚至比電影還要精彩。他的先進事跡耳熟能詳,簡單的話語鏗鏘有力,“回看走過的一生,我不相信命,更不相信運。我相信自己的判斷,相信黨!只要信念不倒,精神不垮,什么都能扛過去”!
    鏗鏘的話語,詮釋了朱彥夫身上肩負的使命感從何而來,朱彥夫在對偉大中國精神日復一日的踐行中,用人性的光輝照耀了我們心靈的天空,種下的.信仰種子,在某些時刻破土發(fā)芽時,我們赫然會發(fā)現(xiàn):朱彥夫不僅感動了你我,還指引我們做了很多曾經(jīng)認為自己絕對不會去做的事情。
    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盡管朱彥夫偉大到同普通人有了距離感,但他的存在成為一種指引。這種指引,讓我們明白正確的價值判斷是什么。
    這,也正是朱彥夫能夠感動中國的原因所在。
    朱彥夫的人性光輝感動了中國,更感動著他生于斯長于斯的故土淄博。淄博先模人物輩出,典型人物不是朱彥夫一個人,而是一批人。這些先模人物有不同的先進事跡,卻有著共同的精神基因,挺起了淄博精神的脊梁。
    一時艱難困苦,終將玉汝于成。感動了中國的朱彥夫讓淄博更篤信奮斗的意義,從而咬定目標、加力沖刺,圍繞淄博的戰(zhàn)略構(gòu)想,開拓高質(zhì)量發(fā)展路徑,心無旁騖、一往無前地拼搏奮斗,跑好我們這一代人的“跨越賽”。
    破繭的聽后感 感動中國心得體會及啟示篇二
    雷鋒,一個光榮的名字,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至于這個名字為什么傳得那么沸沸揚揚,也都是家喻戶曉的。雷鋒樂于助人的精神,讓大家都很欽佩他。
    雷鋒有著許多光輝的事跡……
    有一次,雷鋒因腹疼到團部衛(wèi)生連開了些藥回來,見本溪路小學的大樓正施工,便推起一輛小車幫著運磚。當市二建公司敲鑼打鼓送來感謝信時,部隊領(lǐng)導才知道這件好事。雷鋒是孤兒又是單身漢,在工廠有工資,入伍時有200元的積蓄。后來,他把100元錢捐獻給公社,遼陽地區(qū)遭受水災時,他又將100元寄給了遼陽市委。雷鋒入伍當年每月有6元錢的津貼,全用于做好事。自己的襪子補了又補,平時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鋒見公路上一位婦女懷里抱著小孩,手里還拉著小孩,身上還背著包袱,在嘩嘩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著,雷鋒忙上前一打聽,才知道這位大嫂從外地探親歸來,要去十幾里外的樟子溝去,她著急地說:“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澆迷糊了,這還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雷鋒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個大一點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溝走去,寧可自己淋得透濕,一直走了兩個多小時,才把她們母子送到家。
    雷鋒有著許多光輝的事跡,我們雖然不需要完全仿效雷鋒,但是我們總能做點什么:答好一張試卷,讓家長和老師少操點心;倒好一杯茶,請勞累了一天的父母休息一下;撿起一張紙屑,讓校園更干凈;掃一掃地板,讓家人不要再操心……幫助是對別人的,但快樂卻是自己的。只要我們多一份愛,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破繭的聽后感 感動中國心得體會及啟示篇三
    我喜歡的一篇文章是《滴水穿石的啟示》。因為它是一篇教我們做事要堅持不懈的課文。
    課文有句話說的好: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發(fā)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qū)崿F(xiàn)我們美好的理想。每當我看見這句話,就會感到很慚愧,因為我做了一件半途而廢的事。
    一年級時,我吵著鬧著要去ef學英語,媽媽沒辦法,只好讓我去學。開始一兩年,我很積極,上課認真聽,不會的問老師,從來不遲到??勺詮奈疑狭巳昙壱院?,我不再積極,上課也不認真聽,不會的就空在那,等老師說,作業(yè)馬馬虎虎,還經(jīng)常遲到。那時,我心里想:反正ef又不是什么主要的課文,應付一下就好了。三年級下半學期,我干脆就不做作業(yè)了。媽媽只好讓我不要再學下去了。
    我不僅為這個事情而感到慚愧,還為學鋼琴、學毛筆而感到慚愧,因為它們正要被我放棄。
    我讀了這篇課文,就想到我半途而廢是不會成功的。所以我要堅持不懈地學下去,做一個成功的人。
    讀了《滴水穿石的啟示》,我深受感觸,同時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什么事,只要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就一定會成功。
    王冕雖然是自學成才,可是他愛讀書,十三四的時候,開始自學畫畫,起初畫的雖然不好,但是他堅持不懈,努力畫畫,所以荷花畫得如此逼真。
    萊特兄弟從小觀察鳥兒飛翔的樣子,靠著自己的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了動力飛機,要是他們兩天打漁,三天曬網(wǎng),說不定到現(xiàn)在都沒有飛機呢。
    記得有一次,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字帖,一開始我還有點興趣,但過了幾天之后我便對它不理不睬的。到了放了暑假的時候其中的一項作業(yè)就是完成一本字帖,于是我就用了一個寒假的時間才寫完這本字帖。不過我寫完之后我的子的確進步了,比以前好看多了。
    原來,你付出了就會得到相應的回報啊?,F(xiàn)在,讓我們堅持不懈的努力,為美好的未來打下穩(wěn)固的基礎(chǔ)吧!加油!
    學完《滴水穿石的啟示》,我感受匪淺,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靠著”滴水穿石”的精神才取得成功的。
    李時珍為了寫藥學巨著——《本草綱目》,不畏艱辛,訪名醫(yī),嘗草藥,終于在第二十年是完成了《本草綱目》。而我呢?干事總是半途而廢。記得那一次,我在下寫數(shù)學作業(yè)時,由于不想動腦筋,所以一道很簡單的思考題我還去問家長,父母讓我自己想,我便把他丟下來了,結(jié)果老師一說,我才知道很簡單。
    當我讀到齊白石爺爺在畫室里掛一張字面條幅:不教一日閑過。即使到了晚年,也仍作畫三幅,我眼前仿佛就出現(xiàn)了這樣的畫面。再想一想自己,我卻不能這樣。在一到英語題不會坐視,我是不會想很長時間的,應為我怕把時間浪費在思考上面,結(jié)果,這道題就漏寫了。從那以后,每次考試,我都會想起這件事,一想起這件事,我都會細心的檢查試卷,生怕白丟了分。
    經(jīng)過我的反復朗讀,知道了:只要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實現(xiàn)我們美好的理想。
    破繭的聽后感 感動中國心得體會及啟示篇四
    前不久,媽媽給我買回了《老人與海》這本書,我樂得一蹦三尺高,迫不及待地讀完了這本書。
    《老人與?!愤@本書是海明威寫的,它告訴我們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老人,他在一次出海打魚時抓住了一只很大的箭魚,當成群結(jié)隊的鯊魚前呼后擁地來到時,他以箭魚為誘餌,打敗了鯊魚,平安地回到了家。
    看了這本書,我受益匪淺。老人那么冷靜,鯊魚來了,他仍然沉著冷靜,而在我們生活中,就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xiàn),在考試時遇到難題,有些同學便萬分惶恐,使頭腦混亂,難題就解不出來;而另外一些同學,卻能保持冷靜,不慌張,認真思考,解除了難題。
    老人不光冷靜,還很勇敢,對于兇殘的對手——鯊魚,他都不害怕,勇敢地與鯊魚戰(zhàn)斗。他說:“只要我還剩一口氣,就要與它們拼個你死我活?!崩先说倪@種勇氣和他面對困難的堅定值得我們深思。我們?yōu)槭裁床荒軐W習老人的勇敢和堅定呢?我們院子里,有許多人都想學滑旱冰,可大多數(shù)都害怕摔著腿和手,但是有幾個小朋友就不怕困難,勇敢地練習,最終學會了滑旱冰,實現(xiàn)了他們的愿望。
    《老人與海》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我要爭取改我的缺點,爭當一個好學生。
    破繭的聽后感 感動中國心得體會及啟示篇五
    曾經(jīng)看過那美麗的飛蛾,它們有著漂亮的翅膀,輕盈地飛翔在天際,裁剪著天空的藍色的碎布。那一刻,我從飛蛾身上,讀懂了他們?nèi)A麗背后的艱辛,得到了永久的啟示。
    一天早晨,我和媽媽來到市場上我看見有人賣蠶,這些蠶,一個個活潑可愛,我纏著媽媽,非得媽媽買幾只給我,媽媽經(jīng)不住我的“死纏爛打”,終于答應了下來。買了十幾只給我,順便買了些桑葉。我回到家后,把蠶兒安置在一個精美的盒子里,拿了些桑葉給他們吃,看著蠶兒一點一點地啃著桑葉,我露出欣慰的笑容。
    十幾天過后,蠶兒開始吐絲了,它們把自己的`身體包了起來,越吐越厚,漸漸地,變成了一只只胖呼呼的蠶繭。一天早晨,一縷陽光撒在了窗上,投射到我的床上,一片溫暖。這時,媽媽沖進我的房間,氣喘吁吁地站在我的床邊,我睡眼朦朧地看著媽媽,媽媽把我拖起來,激動地說:“有一只蠶快要出繭了!快去看??!”我一下子跳起來,顧不上穿好衣服,來到蠶邊,看到那只蠶在繭的一端奮力地鉆著,似乎用盡了全身力氣,但還是鉆不出來,我等了還一會兒,蠶兒還是沒出來,我心想:蠶兒這么辛苦,不如我就幫它一下吧!說干就干,我趁著媽媽去做飯,拿出剪刀,剪開了蠶繭。蠶兒慢慢地爬出來看著蠶寶寶出來了我得意洋洋地想:蠶兒啊蠶兒,你可要好好地感謝,我是我?guī)湍慵糸_了繭,快飛吧,盡情地飛向藍天吧!可蠶兒扇了一下翅膀,就落了下來,一動不動,我納悶地看著它:好像死了!真死了,怎么辦?我心里想著。垂頭喪氣地來到廚房,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跟媽媽說了一遍,媽媽聽了哈哈大笑,我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媽媽笑完,平靜說:“蠶兒想要變成飛蛾,就要用自己的努力破繭而出,不管什么事物都要經(jīng)過磨難才能成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孩子,你剪開蠶繭,不但不是幫它,而是害了它啊!懂嗎?”聽了媽媽的話,我恍然大悟。
    那個暑假,我從蠶兒身上得到了啟示:我們與其剪開蠶繭,不如讓他們自己拼搏,飛向藍天,同樣的,在我們成長道路上,只有自己付出辛勤與汗水,努力拼搏,才能收獲成功的喜悅!
    1.破繭行動作文
    2.破繭-700字作文
    3.破繭的作文900字
    5.破繭歌詞
    6.《破繭》的歌詞
    7.幫蝴蝶破繭小學500字作文
    8.破繭成蝶_初中作文
    破繭的聽后感 感動中國心得體會及啟示篇六
    這篇文章使我深刻明白了,我們只有對生命擁有敬畏之心時,世界才會在我們面前呈現(xiàn)出他的無限生機,我們?nèi)祟愐膊艜r時處處感受到生命的高貴與美麗。在這個星球上,擁有生命神性光輝的也不僅僅只有人類,包括其他一切生物也是如此,比如勤勞的螞蟻,自由自在的小鳥,高原精靈藏羚羊和海上救生員鯨等,甚至還有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及參天的古樹,都無不豐富地蘊涵著生命世界的底蘊。在浩瀚的生物海洋里,有益于人類的生物我們姑且不論,即使是一只害蟲,它雖然在人們的厭惡、唾棄和捕殺中生存,但它無意中也為自己的天敵(益蟲)提供了食物,從而能保證益蟲更好的生存,維系著整個大自然的生態(tài)平衡。確實,我們應該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這不僅僅是因為人類有憐憫之心,更因為它們的命運就是人類的命運,當它們被殺害殆盡時,延續(xù)地球的生物鏈遭到破壞,人類就像是最后一塊多米諾骨牌,接著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記得去年的夏天,我走在放學的路上,忽然看到有一個小男孩捉住一只蝴蝶后肆意摧殘,蝴蝶在驚恐、怯懦和無奈中瑟瑟發(fā)抖,小男孩玩兒夠了,就任意撕毀那襯托蝴蝶美麗的地方----翅膀,我急忙上前制止他,可還是晚了一步,他已經(jīng)把蝴蝶重重的扔在地上,我揀起來一看,被玩弄的奄奄一息的蝴蝶在我手中掙扎了幾下,咽下了最后一口氣。我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這只蝴蝶往日那舒展著美麗翅膀自由自在飛翔的一幕,而那一刻,一切將成為一個美麗的回憶……這件事使我至今不能忘卻,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約束著我。
    有一首歌中所唱的“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我們?nèi)祟愔挥芯次飞?,崇尚科學,熱愛大自然,都懷著一顆慈愛的心,那么我們的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才將會變的更和-諧,人們的生活才會更幸福。就讓我們共同呼吁:從自身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共同托起美好的明天吧!
    春去秋來,一年中,有多少動物在我們?nèi)祟惖氖种袦缃^,死亡?一年中,又能有多少植物在我們?nèi)祟惖哪_下絕種、枯萎?《大自然的啟示》這篇課文講述了原生物鏈和與人類的關(guān)系。
    《大自然的啟示》這篇課文分為兩部分,每部分又各為兩個意義段。第一部分說的是“‘打掃’森林”,第一意義段寫的是從前有個林務官,下了一道指令,于是把樹叢砍了,把野草除了??墒菦]過幾年,樹都枯了。第二意義段則講了原因。而第二部分——“人類的老師”的一、二段則是寫了人類從蜻蜓、鯨等動物身上得到啟示,進而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這兩部分都暗示了:大自然是和我們?nèi)祟惷芮邢嚓P(guān)的,我們要去維護它,并不要去破壞它。它的“閑事”千萬不要管,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要記住,擁有世界美好的今天,我們必將擁有世界的明天!
    破繭的聽后感 感動中國心得體會及啟示篇七
    觀《師德啟示錄》后,受益匪淺。從金秋林教授、池伯鼎校長等老師取得教育成功的經(jīng)驗中,可以看出他們做好了尊人、愛人,所以受人尊敬,受人愛戴。下面是本站帶來的觀師德啟示錄
    心得體會
    ,歡迎大家參考。
    近日觀看了關(guān)于教師職業(yè)道德教育的系列教學片《師德啟示錄》,這部電視片構(gòu)建了師德的歷史與現(xiàn)實的精彩畫卷,在這個畫卷中,包括中國古代、近代思想家、教育家,以及外國思想家、教育家的學說,他們對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做出的理論貢獻,使我深刻感受到師德的博大精深。而胡安梅、包全杰、王思明等農(nóng)村教師身上表現(xiàn)出的高尚道德風范,更使我感動不已。
    這部教學片中那些師德高尚的教師,無不是身體力行的楷模。師德修養(yǎng)重在修煉,重在實踐。理論轉(zhuǎn)化為實際的過程,是教師在職業(yè)活動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yè)道德水平的實踐過程。實踐的過程就是精神升華的過程,閃耀著人格魅力的光輝。
    在教學片中,那些偏僻山村簡陋的學習生活條件、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和教師們忘我的奉獻精神,在我腦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們在實踐師德過程中,表現(xiàn)出了無比高尚的品德和情操。
    例如陜西省延長縣下西渠村王思明老師,放棄很多能夠走出深山、掙大錢、出名的機會,幾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的扎根山區(qū)教育事業(yè)。他為了父親留下的“無論如何不能誤了孩子”的遺言,為了改變黃土高原幾代人面朝土背朝天的貧窮面貌,用自己的熱情和道德責任感,和學生一起勤工助學,不但改變了學校的校園環(huán)境,而且也教會了學生一技之長,在勞動中培養(yǎng)了孩子們熱愛家鄉(xiāng)、建設(shè)家鄉(xiāng)的意識。王老師經(jīng)常告誡自己:要教會孩子們學習方法,將來他們會學會老師不會的知識。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真正做到了愛崗敬業(yè),盡心竭力,表現(xiàn)出了師德的熠熠光輝。
    湖北山區(qū)的胡安梅老師,她在父親病逝后,繼承父親的遺愿,義無返顧地當上了民辦教師。她一家住在四面透風的土房中,沒有條件改善生活。她雖然家境貧寒,但她毫無保留地把自己極少的工資捐獻出來,為學生交學費、買書本。長期以來,她有無數(shù)機會走出大山,到大城市里去掙錢,但是她舍不得孩子們,她不想讓山里娃世世代代都是文盲!孩子輟學,她就跑遍大山的每一道山梁,每一個角落,苦口婆心地勸說家長讓孩子們上課,用一片赤誠之心換來家長的理解和支持,默默地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辛勤地澆灌著下一代。
    當全國各地的達三萬多元的捐款寄來后,胡安梅沒有只想到自己脫貧,而是毅然把這筆錢全部捐獻給鄉(xiāng)教育站,設(shè)立“胡安梅教育基金”,以獎勵那些扎根山村教育的老師們。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像王思明、胡安梅,像全國優(yōu)秀師德標兵、遼寧丹東鳳城東方小學校長包全杰等這些誠實質(zhì)樸的人民教師,表現(xiàn)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頑強的意志,無私奉獻,默默無聞,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和力量獻給教育事業(yè),他們的身上閃爍著師德的絢爛光輝??鬃釉疲骸捌渖碚懔顒t行,其身不正,雖令毋從?!敝行W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成長中有極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師的道德表現(xiàn)能夠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作為教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職業(yè)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標準,這是構(gòu)建我們未來民族道德素質(zhì)的基礎(chǔ)。
    我認為教師的道德實踐,更重要的是體現(xiàn)在教育教學的活動中。教師的道德實踐,應該以“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為準繩,時刻銘記著。教師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層內(nèi)涵,也是一個民族在教育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富有強大生命力的優(yōu)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行為,是提高民族素質(zhì)、培養(yǎng)民族精神的動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一項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系統(tǒng)工程,高素質(zhì)的教師隊伍是這一工程順利實現(xiàn)的根本保證。
    眾所周知,每一位教師在實踐中要遇到如何看待教育對象的問題。教學實踐的過程也是一種道德實踐,比如說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成績差的學生?我們常稱成績差的學生為“差生”,教育者本身不自知,認為這種稱呼沒什么了不起,但是對于被冠以差生之名的學生而言,無疑是一副沉重的枷鎖,容易使他們更加喪失自信心,產(chǎn)生自卑心理?!安钌币辉~反倒可能成為這些學生追求上進的思想障礙,銷毀他們原本不多的自信,助長他們的自卑心理和自卑情緒,致使他們走上自暴自棄的歧途。怎樣對待成績差的學生,是檢驗教師職業(yè)道德的尺度。
    教育心理學表明,任何學生身上都有閃光點,只是在于教者能否善于發(fā)現(xiàn)。許多成績差的學生智力并不差,他們愛勞動,樂于助人,會辦事,會玩耍,動手能力強等。但是他們這些能力的發(fā)展容易受到束縛。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所謂“差生”的精神壓力更大,由于被老師和同學瞧不起,他們的心理上帶有創(chuàng)傷,其個性不僅得不到一定的發(fā)展,而且還會被扭曲,變形,形成不必要的心理誤區(qū)而導致人格的殘缺。 一個人要進步,必須有一個自我肯定的過程。“差生”心理上尤其需要自我肯定。稱一個學生為“差生”,實際上就是在無形中給了學生一個否定性評價,教師經(jīng)常使用否定性評價,也就使得學生也用一種否定性評價來評價自我,如“我的智商低,天生不是學習的料兒”、“反正我怎么也學不好,破罐破摔算了”等等。
    學生的態(tài)度、行為也可能在這種否定的自我感受支配下而永遠陷于消極狀態(tài)的泥坑,不能自拔。表現(xiàn)在教育行為上則是偏愛成績差的學生,忽視成績差的學生,這和公正公平地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思想無意是背道而馳的,是與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格格不入的。本人在《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一文中也強調(diào),教師對學生應該具有“師愛”。著名教育家劉佛年說過:“所謂師德,或者說教師修養(yǎng),包含許多方面的內(nèi)容,但是最重要的,我以為是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對學生的態(tài)度就是對事業(yè)的態(tài)度,這是修養(yǎng)中最重要的內(nèi)容?!睆倪@個意義上說:“熱愛學生,教書育人”是教師全部道德修養(yǎng)的關(guān)鍵和核心?!皭邸钡牧α渴莻ゴ蟮?。其實,轉(zhuǎn)變一個成績差的學生更能反映一個教師高超的教育教學藝術(shù),這也是體現(xiàn)職業(yè)道德水平高低的試金石。培養(yǎng)出高素質(zhì)的學生,固然能體現(xiàn)教育的成功,但若能改變所謂“差生”,使他們在各方面進步顯著,甚至趕超前列,更能體現(xiàn)教師的功力。一方面,不要求全責備,攻其一點不及其余,不要抓住一點錯誤就橫加指責。即使對問題較多的學生也要耐心開導努力幫助,絕不可算陳年舊帳,那種做法只會更加降低學生改正缺點的勇氣與信心,其結(jié)果往往直接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更不能習慣性地給有行為過失的學生戴“帽子”。從另一方面看,學生調(diào)皮的背后往往蘊藏著潛在的求知欲、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如果不去了解,不加分析,一氣之下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只能是事與愿違,向負面效應發(fā)展。
    教育實踐證明,師德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要符合時代的要求,就必須淘汰一些舊的東西,增添新的內(nèi)容。獻身教育,重在實踐師德。
    學校領(lǐng)導利用非典放假期間組織我們?nèi)w老師觀看《師德啟示錄》,就好像春天里的一場及時雨滋潤著我們的心田;夏天里甜美、涼爽的冰糕沁潤著我們干渴的喉嚨;秋天里的碩果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冬天里的一把火燃燒了我們的熱情。
    回想過去,在我們的班級管理工作中遇到束手問題的時候,由于急躁加上責任感總會無意中做出變相體罰學生的事,說出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話來。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也是不可以原諒的,而且還得不到應有的教育效果,更得不到學生對自己工作的理解,這一點我體會很深。記得在上學期期末學生家長評價老師一欄中,我們班就有一位學生填寫全體老師不滿意,有一位學生填寫主科(語文、數(shù)學、外語、自然)不滿意。其中有一張可能是某個學生搞的惡作劇,沒有認真地對待學校進行的這一活動。而另一張一定是我們在工作中無意傷害了某個學生,并且他始終沒有想通,于是采取這樣的方法報復老師,他這樣做是一種對自己、對老師不負責任的行為表現(xiàn)。同時一方面也說明了我們的工作沒有做到位,確實,我沒有在班級做過這方面的宣傳教育工作,總認為自己盡心盡力了,做得很不錯;另一方面還說明我們工作中仍存在沒有解決徹底的問題;這不能不引起我對班級管理工作的深刻反思。
    今天我看完《師德啟示錄》后,受益匪淺。從金秋林教授、池伯鼎校長等老師取得教育成功的經(jīng)驗中,可以看出他們做好了尊人、愛人,所以受人尊敬,受人愛戴。
    我們只要靜下來稍微想一想,就可以發(fā)現(xiàn)上面這樣一條規(guī)律。我們每位活在世上的人都有一種強烈的發(fā)自心底的需要,需要別人的尊重;需要別人的理解;需要別人的關(guān)懷;需要別人的幫助;需要別人的信任;偶犯錯誤時,需要別人原諒。我們的小學生也不例外。
    怎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關(guān)心?有沒有得到別人的尊重、關(guān)心的秘訣呢?應該說,是有秘訣的,這個秘訣就是,首先從自己做起,培養(yǎng)自己尊重人、關(guān)心人的品質(zhì),首先向?qū)Ψ?、向他人輸出尊重、關(guān)心的信息。
    從這個學期開始,我給自己立下了一條規(guī)矩,不再在班級當著學生面批評某一個學生。當發(fā)現(xiàn)某個學生有問題時,我就利用課余時間找其心平氣和的談心,了解經(jīng)過,分析原因,然后指出這樣做于己于別人都沒好處,還不如原諒別人和大家開開心心的友好相處的利弊。這樣做比當著全班學生批評效果要好,而且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同時也得到了學生的尊重。
    尊人者,人尊之;愛人者,人愛之。不能單是
    口號
    ,要千方百計從自己的行動做起,感化學生,僅有一兩次行動遠遠不夠,要盡可能在學生生活的廣闊的空間與時間環(huán)境中身體力行。
    展望未來,我并不奢望自己成為一個有名的好老師,但我至少要做一名學生心目中最合格的老師,不論是知識,還是做人。讓我們朝著這個目標努力行動吧!
    再一次觀看《師德啟示錄》,感觸頗深,好老師有許多,成為好老師的途徑也很多,但歸根結(jié)底,好老師是愛出來的,怎樣愛?我覺得寬容就是最大的愛。所以,我想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下教師的“寬容”這個話題。
    在我們的教學生涯中,有許多令人驕傲的得意門生,也有經(jīng)過雕琢成器的玉,但煩惱最多的莫過于學生的過錯,為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普遍、不普遍的錯誤,老師們傷透了腦筋,費盡了心血,但是,如果學會寬容,一切錯誤將會變得可愛。
    寬容,是母親溫暖的懷抱,是父親堅實的臂膀,是奶奶呢喃的呵護……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我們尚且如此,何況是正在學習做人的小學生呢?當學生犯錯誤時,不要嚴加批評,要對他們進行耐心教育,循循善誘,給他們寬容。只有老師寬容了學生,學生才能容得下老師,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才會把老師當做知心朋友,接受他的教誨。“厲害”的老師哪個學生都怕,但“怕”不是法寶,不能成為學習的動力,甚至還會適得其反。
    給學生寬容,就是給他們一個改錯的機會,使他們有時間反醒,能夠認識錯誤,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改正。怎樣寬容,可以做到以下“三步曲”:第一步,要幫助學生明辨是非,在這里又需要做到兩點,一是要了解事情的真相,是明知故犯,還是由誤而生,不要憑自己的主觀臆斷妄加批評,更不可廉價表揚,或大發(fā)脾氣;二是指學生的行為本身是否有是非觀念,或表揚或批評都要讓學生明白其中的原因,才能防止一犯再犯。第二步,要幫助學生分析過錯的危害以及會產(chǎn)生怎樣的嚴重后果,教師在了解事情始末后,多向?qū)W生講述幾個“假如怎么樣,那會怎么樣”之類的情況,使學生從心底里明白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這才會從根本上避免學生因認識不足而犯錯。第三步,要教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方法,教會他們正確把握人生的航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