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學習方法有哪些?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推薦的有關高一地理學習方法,如果覺得很不錯,歡迎點評和分享~感謝你的閱讀與支持!
    【篇一】
    一、更新對地理學科的認識。
    在高考文綜試卷里,地理是難得一門,它跟歷史、政治的學習方法迥異,出題的形式呈現(xiàn)出多樣化,有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讀圖題,作圖題,還有簡答題。從適應高考角度講,地理的學習方法和答題方法本身就比較復雜。另外,高中地理與初中地理聯(lián)系十分緊密,初中地理知識不扎實,就很難適應高中地理學習,而整個中國的現(xiàn)狀是,初中地理教育嚴重不足,尤其是農(nóng)村初中的地理教學更薄弱,有的找非專業(yè)的老師帶課,有的甚至就不開地理課,中考反正不考地理。我認為,這是高中學生普遍感覺地理難學的主要原因。所以,按計劃補習初中地理知識是十分必要的。
    二、多看地圖,多理解地理原理,勤動手寫(或表達),養(yǎng)成良好的答題習慣,掌握一定的答題技巧。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理事物在空間分布的學科,地圖可以容納無數(shù)的地理知識(或叫地理信息),學會用地圖,會使你的地理學起來很輕松;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它要求同學們必須理解地理原理,然后學會應用地理原理解決地理問題,這好比做數(shù)學題要用一定的公理和公式一樣;地理也有一定的文科的特點,要求同學們用專業(yè)術語來表達地理問題,所以平時要勤動手寫,要學習課本語言和老師的地理語言;地理試題是有一定的答題規(guī)律的,要想考出好的成績,必須總結答題規(guī)律和答題技巧。下面我展開講一些地理試題的答題技巧。
    1.要有答題思想:一道好的地理試題,都可以用一定的知識、原理或技能解決它,否則,它就不是一道好題。這一思想是要告訴你,做地理試題時,不要東拉西扯,胡編亂造。
    2.很多地理事物都有其影響因素,比如,影響氣候的因素;氣候的組成要素;影響農(nóng)業(yè)的區(qū)位因素;水土流失的形成因素;荒漠化的形成因素等,這類知識容易出問答題,我們可以用“要素分析法”來解決。第一,好好審題(用咬文嚼字的態(tài)度去審題);第二,寫出做題理論(農(nóng)業(yè)的區(qū)位因素、工業(yè)的區(qū)位因素、影響氣候的因素等);第三,挑選符合題意的信息(信息從材料中來,從學過的知識中來);第四,表達(用專業(yè)術語回答;若是簡答題,分條回答;先主后次;要注意是簡述還是詳細分析等等)。
    3.另外,同學們要學會不斷總結答題技巧。如果你經(jīng)常對某種類型的題目很苦惱,難道你就不想想辦法解決一下嗎?可以與同學們交流對策,也可以與老師交流對策,而不是,這次錯,下次錯,以后還錯。
    三、上課要認真聽講。
    不要指望著上課睡覺而課下背背課本上的條條框框就想提高地理成績,那是妄想!地理原理是要理解的,你課堂上認真聽課了,真正理解了,課下就不用再費大力氣去自學了。況且很多重要的知識和原理隱含在“活動”中,課本中根本沒有給出直接的答案,你必須認真聽課才能學到有用的知識。充足的睡眠是你提高聽課效果的重要保障。
    四、課堂上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課堂任務。
    老師上課設置活動都是有目的的。老師讓你在書上劃一下,你就沒有必要非把它寫下來;老師讓你必須動手用自己的語言去寫答案,你就不要只劃課本的原話;老師讓你們分組討論完成任務,你好先不要單干;老師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任務,你好不要與其他同學討論......總之,不要自作聰明地偷懶,對老師布置的任務大打折扣,這樣結果往往害了自己。
    五、要對平時的練習題有所取舍,不要搞題海戰(zhàn)術。
    我們平時做的地理試題,充斥著大量的怪題、舊題、偏難的試題,對同學們“毒害”很深,甚至也“毒害”了一些地理教師,我們要擦亮眼睛,看清這些地理試題的真面目!
    1.很多地理資料編寫的很厚,內容總結的很多,其實是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看似給人“很專業(yè)”的印象,其實是為了增加頁數(shù),編書人和書商的利潤就增加了。
    2.有很多地理試題是把課本中的某一句話拿出來考學生,高考絕對不會這樣考!課本中某的一句話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是正確的,但是把它單獨摘出來就不一定正確了,這樣的題目我們做了,只能是害了自己。
    3.很多地理試題材料信息嚴重不足,根本與高考題目的設計思想不一致,把學生當成博物學家來考!本人經(jīng)常遇到一些錯題,它們在很多教輔資料中到處“游蕩”,毒害著我們學生。
    4.很多題目中的圖、表制作十分粗劣,根本經(jīng)不起科學考究。
    5.有些教輔資料為了充實內容,硬把高三才能做的題目拿來讓高一的學生做,無形中增加了難度,使本來就困難的地理學習和教學雪上加霜。
    【篇二】
    1.信心是成功的保證
    地理學科是集自然學科和人文學科于一體的一門綜合學科.雖然難度較大但只要勇敢面對,你一定會學好地理的.因為"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2.地圖是地理學科的"顯微鏡""望遠鏡"
    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地圖(變式地圖)在地理試題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平時,如果你在百忙中抽出那么"一點"時間多看地圖,多記地圖,多畫地圖,尤其注意對各種變式地圖的掌握,那么要想學不好地理也已經(jīng)很難啦!
    3.理想的起點在于課堂
    課堂永遠是地理學習的主戰(zhàn)場.要注意老師歸納總結的原理,規(guī)律.并記清每章,每節(jié)課的重點,搞清難點.并及時記錄書本上沒有的內容.那么你的課堂效率就會大大提高!
    4.練習是檢驗課堂效率的試金石
    課堂效率的高低與否只有通過練習才能得以檢驗.地理學科也同樣如此.平時要加強基礎知識題(即課本上對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闡述題)的練習.練習不僅要及時同時還要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并加強聯(lián)系生活實際.倘如此,你的地理成績就會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
    地理之美美在它的位、地、氣、水、生,美在它的資、農(nóng)、工、交、城;美在它的自然之美,美在它的人文之美;既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有人類文明的歷史沉淀。
    失敗的人有兩種:一種是全聽別人話的人;一種是不聽別人話的人。地理學習當然提倡緊跟老師與自主學習相結合。惟有如此,你才能學會地理。愿地理能成為你感興趣的學科!
    【篇三】
    一、抓“概念”重“消化”
    在學習地理時,要重視概念的學習,要對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夾生飯。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斷、推理問題才能正確無誤。要把那些特別容易混淆的概念羅列出來,一一對比其差異。諸如:諸如天體、天球;日冕、日珥;近日點、遠日點;角速度、線速度;時區(qū)、區(qū)時;短波輻射、長波輻射;氣旋、氣團;天氣氣候;寒潮、寒流;礦產(chǎn)、礦床;巖溶、熔巖;生態(tài)系統(tǒng)、生態(tài)平衡;地質作用、地質構造;國土、領土等等。當然,概念學習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
    二、抓“原理”重“理解”
    從基礎知識抓起,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過“地理原理”關。如:地球表面熱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帶的產(chǎn)生和劃分的依據(jù);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季風與季風氣候;氣溫與氣壓的關系;海拔與氣溫、氣壓的關系;空氣的水平運動與垂直運動的成因;水循環(huán)的動力及其過程;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的發(fā)生及其變化機制;生態(tài)平衡的條件;光、熱、水、土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影響;影響工業(yè)布局的因素;人類與環(huán)境的對立統(tǒng)一等等。掌握了這些原理、法則,分析事物就有了說服力。
    三、抓“綜合”重“聯(lián)系”
    綜合性即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統(tǒng)一性,就是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之間內在聯(lián)系及其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例如:為什么亞馬孫河流域成為世界大的熱帶雨林?這不僅僅是緯度決定的,與大氣環(huán)流、地形結構、洋流影響也有密切關系。西歐為什么成為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影響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綜合性分析問題上,要做如下努力:
    1.有計劃地做一批綜合性典型訓練題,學習從自然因素到經(jīng)濟因素全面考慮問題的方法。
    2.地理環(huán)境是一個整體,要注意因素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四、抓“共性”重“個性”
    地理環(huán)境既有共性,更具個性。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重視事物共性的總結和個性的分析。
    五、抓“歸納”求“規(guī)律”
    這是歸納推理的思維方式,從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歸納出普遍性的規(guī)律。如通過觀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統(tǒng)后,根據(jù)分布和成因,可歸納出:(1)每個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統(tǒng);(2)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熱帶、副熱帶海區(qū)呈順時針方向(反氣旋型)運動,南半球呈反時針方向運動;(3)每環(huán)流系統(tǒng)的西部都是暖流,東部都是寒流。上述結論,就是通過對三大洋洋流分析后,推及出來的普遍規(guī)律。
    六、抓“一般”推“特殊”
    七、抓“對比”找“異同”
    八、抓“運算”促“智能”
    地理計算在“雙基”中是一種不可忽視的能力。為了培養(yǎng)、提高地理運算能力,要做如下分類練習;
    ①比例尺與圖距、實距換算。
    ②地方時與區(qū)時的換算。
    ③絕對高度、相對高度與等高線的計算。
    ④垂直氣溫的計算。
    ⑤太陽高度角的計算。
    ⑥恒星日與太陽日的換算
    ⑦晝夜長短的計算。
    ⑧人口密度與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計算。
    ⑨各種百分比的計算等。
    通過反復練習,熟練掌握計算技巧,從計算結果中,闡明地理事物的性質、特征及其變化規(guī)律。
    九、抓“讀圖”明“空間”
    地圖具有形象、直觀的作用,可以培養(yǎng)觀察力、想象力,發(fā)展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可以進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空間聯(lián)系、空間組合。
    為了培養(yǎng)查閱、填畫地圖習慣,要求:
    ①書上的圖必須一一理解,學會分析、應用。
    ②充分利用填圖冊,按要求和規(guī)格填寫地理事物。
    ③無論是平面圖、立體圖,還是示意圖、景觀圖,要求能畫出大體輪廓,以加深印象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