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小升初必背古詩詳解【三首】

字號:

海闊憑你躍,天高任你飛。愿你信心滿滿,盡展聰明才智;妙筆生花,譜下錦繡幾篇。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知足,要使自己學一點東西,必需從不自滿開始。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2018年小升初必背古詩詳解【三首】》 供您查閱。
    
    【篇一】
    墨梅-王冕
    wú jiā xǐ yàn chí tóu shù
    吾 家 洗 硯 池 頭 樹 ,
    gè gè huā kāi dàn mò hén
    個 個 花 開 淡 墨 痕 。
    bù yào rén kuā hǎo yán sè
    不 要 人 夸 好 顏 色 ,
    zhǐ liú qīng qì mǎn qián kūn
    只 留 清 氣 滿 干 坤 。
    作者背景
    王冕(1287-1359),元代畫家、詩人。字符章,號煮石山農(nóng)、飯牛翁、梅花屋主等。諸暨(今浙江諸暨)人。出身貧寒,少年時常常白天下田、放牛,晚上去佛寺長時燈下讀書。工于畫梅,又擅長作詩。詩風質(zhì)樸自然。
    注詞釋義
    墨梅:用水墨畫成的梅花。
    洗硯池:傳說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在池邊練習書法,在池水里洗刷毛筆,池水都變成了黑色。
    淡墨痕:用洗硯的池水澆灌梅花,花朵上顯出淡淡的墨痕。
    清氣:清香之氣。乾坤:天地。詩中指人間。
    古詩今譯
    長在我家洗硯池邊的梅花樹,花兒朵朵都染上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別人夸獎它顏色美好,只求得讓清香之氣充滿乾坤。
    名句賞析--"朵朵花開淡墨痕。"
    這是一首語言質(zhì)樸,不同一般的題畫詩。梅花本是彩色的,她不會因為墨池水的澆灌而變成黑色。顯然,這墨梅不是現(xiàn)實中所有,而是出自于詩人的畫筆之下;同時,這也不是對梅花外表之美的描摹,而是詩人對梅花品格的贊美。試想,那傲霜斗雪的梅花,即便沒有那嬌艷顏色,她那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和凌寒獨開的高潔品格不照樣值得我們?nèi)ジ璩?、去贊美嗎?這同詩人自己不畏權貴、蔑視功名利祿的高潔情懷是多么一致。所以詩人看來,他畫筆之下的梅花不需要有美麗的顏色,只要能長久保留住她的清香之氣就足夠了。這是詩人對梅花精神的獨特體會,也是這首詩的高妙之處。
    【篇二】
    石灰吟-于謙
    qiān chuí wàn jī chū shēn shān
    千 錘 萬 擊 出 深 山 ,
    liè huǒ fén shāo ruò děng xián
    烈 火 焚 燒 若 等 閑 。
    fěn shēn suì gǔ hún bù pà
    粉 身 碎 骨 渾 不 怕 ,
    yào liú qīng bái zài rén jiān
    要 留 清 白 在 人 間 。
    作者背景
    于謙(1398-1457),明代軍事家、詩人,永樂進士。字廷益,號節(jié)庵,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詩歌語言質(zhì)樸自然,不事雕琢。
    注詞釋義
    出深山:意思是說石灰是從深山中開采出來的。
    等閑:尋常,平常。
    清白:指石灰顏色純潔雪白。
    古詩今譯
    經(jīng)過千萬次錘打出自深山,熊熊烈火焚燒也視若等閑。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懼,只為把一片清白長留人間。
    名句賞析--"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是一首托物寫志的詩,相傳是作者17歲時所作。石灰是古人建筑中用于涂抹和粘合的主要原料,它由石灰石燒制而成,須經(jīng)過山中千錘百擊的開采和熊熊烈火的冶煉。詩人把這一過程用擬人的方式形象地描寫出來,借石灰的自吟來表現(xiàn)詩人自己那種不畏艱險、不怕磨煉、敢于粉身碎骨的獻身精神和清白高潔的優(yōu)秀品格。詩的語言簡潔、生動,全詩貫注著一種磊落剛正的英雄之潔氣,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篇三】
    朝天子·詠喇叭-王盤
    lǎ bā suǒ nà
    喇 叭 , 嗩 吶 ,
    qǔ ér xiǎo qiāng ér dà
    曲 兒 小 , 腔 兒 大 。
    guān chuán wǎng lái luàn rú má
    官 船 往 來 亂 如 麻 ,
    quán zhàng nǐ tái shēn jià
    全 仗 你 抬 身 價 。
    jūn tīng le jūn chóu
    軍 聽 了 軍 愁 ,
    mín tīng le mín pà
    民 聽 了 民 怕 ,
    nǎ lǐ qù biàn shén me zhēn gòng jiǎ
    哪 里 去 辨 什 么 真 共 假 ?
    yǎn jiàn de chuī fān le zhè jiā
    眼 見 的 吹 翻 了 這 家 ,
    chuī shāng le nà jiā
    吹 傷 了 那 家 ,
    zhǐ chuī de shuǐ jìn é fēi bà
    只 吹 的 水 盡 鵝 飛 罷 !
    作者背景:王盤(約1470-1530),明代詩人、畫家。字鴻漸,高郵(今江蘇高郵)人。精通音律,以創(chuàng)作散曲著稱。
    注詞釋義:朝天子:曲牌名。嗩吶:與喇叭相似的一種樂器。這里喇叭和嗩吶都隱指宦官。真共假:真與假。水盡鵝飛罷:形容把百姓的財產(chǎn)搜刮干凈。
    古詩今譯:喇叭和嗩吶,曲兒雖然小,腔調(diào)卻很大。官船來往亂糟糟,全靠你來抬身價。軍人聽了軍人愁,百姓聽了百姓怕。哪里云彩辨出真和假?眼看著吹翻了這一家,又吹傷了那一家,只吹得水流干枯鵝也飛跑啦!
    名句賞析--"只吹的水盡鵝飛罷。"
    這是一首以辛辣的諷刺手筆所在成的散曲。明朝正德年間,宦官當權,欺壓百姓,行船時常吹起號頭來壯大聲勢。這支散曲就是為了諷刺宦官而作。詩中表現(xiàn)上寫的是喇叭和嗩吶,實則處處寫的都是宦官。"曲兒"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們的仗勢欺人。"軍愁""民怕"說明他們走到哪里,就給哪里帶來災難。"水盡鵝飛"則形容他們把百姓欺壓得傾家蕩產(chǎn)。整首曲子雖然沒有正面提到一個宦官的字樣,但是卻活畫出了他們的丑態(tài),在輕俏詼諧中充滿了對宦官的鄙視和憤慨,道出了百姓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