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上學期期寒假試題答案

字號: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zhì)世界最基本的結(jié)構(gòu)、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運動規(guī)律及所使用的實驗手段和思維方法的自然科學。準備了高一物理上學期期寒假試題,具體請看以下內(nèi)容。
    一、選擇題(12×4=48分,1—8單選,9---12多選,選對但不全者得2分)
    1~5 BBCCC6~10 AD B
    9、AC 10、AC 11、 BD 12、BC
    二、實驗題(13題6分,每空3分,少選得2分,多選錯選0分;14題10分,每空2分;共16分,把答案寫在答題卡上指定的答題處)
    13、(1) BD (2)AD
    14、(1)A (2)C (3)D (4)0.16 (5)平衡摩擦力不足或未平衡摩擦力(答出一個即給分)
    15、(10分)解析:①兩車速度相等時相距最遠,設(shè)所用時間為t
    2分
    1分
    1分
    1分
    最遠距離 1分
    ②設(shè)汽車追上自行車所用時間為 , 此時自行車的位移等于汽車的位移
    2分
    此時汽車速度 1分
    解得: 1分
    16、(12分)第一階段:在最初2 s內(nèi),物體在F=9.6N的拉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沿斜面做勻加速運動,受力如圖所示,有:沿斜面方向F-mgsinθ-Ff=ma1 …………(1分)
    沿垂直斜面方向FN=mgcosθ …………(1分)
    且Ff=μFN …………(1分)
    由①②③得:a1= =2m/s2 …………(1分)
    2 s末繩斷時瞬時速度v1=a1t1=4 m/s …………(1分)
    第二階段:從撤去F到物體繼續(xù)沿斜面向上運動到達速度為零的過程,設(shè)加速度為a2,則:
    a2= =-7.6 m/s2 …………(2分)
    設(shè)從斷繩到物體達點所需時間為t2,據(jù)運動學公式v2=v1+a2t2,得t2=0.53 s ……(1分)
    第三階段:物體從點沿斜面下滑,在第三階段物體加速度為a3,所需時間為t3.由牛頓定律知:
    a3=(mgsinθ-μmgcosθ)/m=4.4 m/s2 …………(2分)
    速度達v3=22 m/s,所需時間t3=(v3-0)/a3=5s …………(1分)
    綜上所述,從繩斷到速度為22m/s所經(jīng)歷的總時間t=t2+t3=0.53s+5s≈5.53s…………(1分)
    17、(14分)解:(1)設(shè)小物塊和小車的加速度分別am、aM,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μmg=mam (1分)
    F-μmg=MaM (1分)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am=2m/s2 (1分)
    aM=0.5m/s2 (1分)
    設(shè)經(jīng)過時間t1兩者達到相同的速度,由amt1= v0+aM t1 (1分)
    解得:t1=1s (1分)
    (2)當兩者達到相同的速度后,假設(shè)兩者保持相對靜止,以共同的加速度a做勻加速運動
    對小物塊和小車整體,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F=(M+m)a
    解得:a=0.8m/s2
    此時小物塊和小車之間的摩擦力f=ma=1.6N
    而小物塊和小車之間的靜摩擦力fm=μmg=4N
    f
    在開始的t1=1s內(nèi),小物塊的位移sm = amt =1m (1分)
    末速度v =amt1=2m/s (1分)
    在接下來的0.5s內(nèi),小物塊與小車相對靜止,以共同的加速度a=0.8m/s2做勻加速運動
    這0.5s內(nèi)通過的位移s= v(t-t1) + a(t-t1) (2分)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s=1.1m (1分)
    從小物塊放上小車開始,經(jīng)過t=1.5s小物塊通過的位移大小為s= sm+ s=2.1m (1分)
    說明:第(2)問判斷兩者達到相同的速度后,兩者保持相對靜止,共給2分。缺少判斷的應(yīng)扣相應(yīng)的分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