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襟見肘的成語故事說的是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曾參隱居不仕,過著艱辛的生活。他住在魏國,面容憔悴,手腳都長滿了繭子,衣服破爛不堪,生活十分困頓,有時連續(xù)三天不生火,十年沒做新衣服,正一正帽子,帽上的纓繩就斷,拉下衣襟,胳膊肘就露出來了。
孔子的弟子曾參居住在衛(wèi)國的時候,過著非常艱苦的生活,他穿的是用亂麻絮做的袍子,破爛不堪,分不清表里。由于吃的很差,臉上浮腫,帶著病容,手掌腳底都長滿了老繭。曾參經常一連三天不生火做飯,揭不開鍋,十年之內沒做一件新衣服。他戴的帽子也太破舊了,以致正一正它系帽的繩帶就斷了;一拉衣襟,就露出了肘;一穿鞋,鞋后跟就裂開。雖然如此窮困,但他并不因此而憂愁,時常拖著破鞋,高歌《商頌》。他聲音洪亮,充滿天地,好像是從金石制作的樂器中發(fā)出的一樣。就這樣,曾參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天子不能使他為臣子,諸侯不能和他結交朋友。所以莊子說,注意培養(yǎng)心志的人會忘掉形體,注意養(yǎng)身的人會忘記利祿,而致力于大道的人會忘掉心機。
孔子的弟子曾參居住在衛(wèi)國的時候,過著非常艱苦的生活,他穿的是用亂麻絮做的袍子,破爛不堪,分不清表里。由于吃的很差,臉上浮腫,帶著病容,手掌腳底都長滿了老繭。曾參經常一連三天不生火做飯,揭不開鍋,十年之內沒做一件新衣服。他戴的帽子也太破舊了,以致正一正它系帽的繩帶就斷了;一拉衣襟,就露出了肘;一穿鞋,鞋后跟就裂開。雖然如此窮困,但他并不因此而憂愁,時常拖著破鞋,高歌《商頌》。他聲音洪亮,充滿天地,好像是從金石制作的樂器中發(fā)出的一樣。就這樣,曾參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天子不能使他為臣子,諸侯不能和他結交朋友。所以莊子說,注意培養(yǎng)心志的人會忘掉形體,注意養(yǎng)身的人會忘記利祿,而致力于大道的人會忘掉心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