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下面是為您整理的七年級上冊歷史同步練習冊答案【五篇】,僅供大家參考。
第9課中華文化的勃興答案
課前自主預習
①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②仁愛人③因材施教
溫故而知新論語④道家
⑤對立面相互轉化⑥道德經
⑦墨子⑧孟子茍子⑨莊子
⑩韓非⑾孫武
課堂達標訓練
1-3:BCC
4、(1)孔子;春秋時期;儒家。
(2)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為政以德”;創(chuàng)立私學,注意因材施教。
(3)教我們對學過的知識要時常溫習。要不斷總結和向別人學習好的學習方法,要具有老
老實實和謙虛好學的態(tài)度等。
5-9:CDBBD
課后鞏固提升
10、C
11、B
12、(1)D;他主張要按時令進山伐樹,這樣自然資源才能持續(xù)利用。
(2)E;他是春秋時期兵家創(chuàng)始人,著有《孫子兵法》一書。
(3)C;他主張改革,建立中央集權,用嚴酷的刑罰鎮(zhèn)壓反抗,鞏固國家統治,提倡法治。
(4)A;他創(chuàng)辦私學,主張因材施教,是偉大的教育家。
(5)B;他主張“兼愛”“非攻”。
第10課“秦王掃六合”答案
課前自主預習
①221贏政②秦朝咸陽
③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④郡縣制⑤圓形方孔
銅錢度量衡⑥“焚書坑儒”
⑦臨洮遼東⑧靈渠
⑨東海隴西長城南海
課堂達標訓練
1-5:BCBCA
6、(1)圖一:秦統一貨幣;
圖二:秦統一文字
(2)秦始皇。廢除六國的貨幣,全國統一使用戰(zhàn)國后期秦國的圓形方孔銅錢。
(3)都是為了鞏固國家統一;都以原來秦國使用的制度為基礎;都促進了各地區(qū)交流;
都產生了深遠影響;都有利于經濟文化的繁榮。
7-8:CDB
課后鞏固提升
10、C
11、B
12、(1)秦朝的“焚書坑儒”。加強了對思想的控制;有利于鞏固統一;但也摧殘了文化,
壓制了思想自由的學術風氣。
(2)秦長城是世界上偉大工程之一,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和獨創(chuàng)性的象征,它暫時抵御
了匈奴的進攻。但是長城的修筑也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是秦朝*的表現之一。
(3)共同目的是加強和鞏固全國統一局面。
第11課“伐無道,誅暴秦”答案
課前自主預習
①阿房宮②車裂秦二世
③陳勝吳廣④第
⑤項羽⑥202劉邦長安漢高祖
課堂達標訓練
1-4:DBBC
5、(1)“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2)陳勝、吳廣。
(3)中國歷第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
沉重打擊了地主階級,他們的革命首創(chuàng)精神,
鼓舞了后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
6-8:DDB
課后鞏固提升
9、B
10、C
11、大澤鄉(xiāng)巨鹿垓下鴻門
12、(1)大澤鄉(xiāng)。這是中國歷第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
(2)劉邦領導的起義軍*了秦朝的統治。項羽領導的起義軍在巨鹿大敗秦軍主力。
(3)項羽失敗,劉邦勝利并建立了西漢。
(4)要施仁政于民,要以人為本。
第12課大一統的漢朝答案
課前自主預習
①漢文漢景②節(jié)儉以德化民
③文景之治④主父偃椎恩令
⑤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⑥太學⑦劉秀洛陽光武帝
課堂達標訓練
1-4:CABD
5、(1)臣:董仲舒?;实郏簼h武帝(或劉徹)
(2)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影響:實現了思想統一;加強了中央集權;推進了大一統格局;提高了儒學的地位;研習儒學風氣
興起;儒學逐漸成為專制王朝的正統思想;束縛了人們的思想。(答出其中兩點即可)
6、B
7、D
課后鞏固提升
8、A
9、C
10、(1)錯誤:秦始皇統治改正:文景之治
(2)錯誤:洛陽改正:長安
(3)錯誤:漢文帝改正:漢武帝
11、(1)西漢建國初期的景象。原因是秦朝的*和長期的戰(zhàn)亂。
(2)反映的史實是“文景之治”。原因是文帝和景帝統治期間,重視發(fā)展生產,
減輕農民負擔,提倡節(jié)儉,以德化民。
12、(1)作用:①結束了春秋戰(zhàn)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zhàn)的局面,開創(chuàng)了統一的新局面。
②秦朝是我國歷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其專制集權統治制度,在我國
沿襲了兩千多年,影響十分深遠。
③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對我國以后經濟、文化的發(fā)展和維護國家統一,有極為重要
的影響。
④修筑了的萬里長城和靈渠等古代工程。(答出其中兩條即可)
(2)措施:下令允許諸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以削弱諸侯國勢力。
影響:西漢王朝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思想上實現了大一統,開始進入鼎盛時期。
第13課兩漢經濟的發(fā)展答案
課前自主預習
①漢武帝②王景③犁壁耬車
④二牛抬杠⑤提花機⑥水排
⑦鑄幣權鹽鐵經營權五銖錢⑧洛陽“市”
課堂達標訓練
1-4:B2CBB
5-8:DDB
8、(1)圖一是秦朝的圓形方孔銅錢
(半兩錢)。圖二是西漢的五銖錢。
(2)政策:漢武帝將地方的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結果:增加了國家的財政
收入,實現了經濟上的大一統。
課后鞏固提升
9、D
10、B
11、(1)錯誤:漢高祖改正:漢武帝
(2)錯誤:印花機改正:提花機
(3)錯誤:半兩錢改正:五銖錢
(4)錯誤:西漢的都城洛陽、東漢的都城長安
改正:西漢的都城長安、東漢的都城洛陽
12、(1)耬車。是一種新型的播種工具。它的出現大大加快了播種速度。
(2)專門的商業(yè)區(qū)。
(3)水排。東漢杜詩。是水力鼓風冶鐵用的工具。水排的利用比歐洲早一千多年。
(4)漢朝農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發(fā)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