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練習題之選擇題【三】

字號:

高尚的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燈。有了它,生活就有了方向;有了它,內心就感到充實。邁開堅定的步伐,走向既定的目標吧!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2018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練習題之選擇題【三】》供您查閱。
    1.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
    A.人民民主專政
    B.多黨合作制
    C.政治協(xié)商
    D.依法治國
    答案:D
    2.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
    A.基本理論
    B.基本綱領
    C.基本路線
    D.基本方針
    答案:B
    3.人類全部社會關系中最基礎的關系是
    A.文化關系
    B.政治關系
    C.思想關系
    D.生產關系
    答案:D
    4.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的標志是
    A.新文化運動
    B.五四運動
    C.中共一大
    D.中共二大
    答案:B
    5.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是
    A.辯證唯物史觀
    B.唯物辯證法
    C.辯證否定觀
    D.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答案:D
    6.作為歷史唯物主義范疇,人民群眾是指
    A.除領導人以外的普通百姓
    B.全體勞動者
    C.推動歷史發(fā)展的絕大多數社會成員
    D.被剝削與被壓迫的階級
    答案:C
    7.*思想得到多方面發(fā)展而達到成熟是在
    A.國民革命時期
    B.土地革命時期
    C.土地革命戰(zhàn)爭后期和抗日戰(zhàn)爭時期
    D.解放戰(zhàn)爭時期
    答案:C
    8.價值規(guī)律是在商品交換中通過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浮動表現(xiàn)出來的。這說明
    A.必然性通過偶然性為自己開辟道路
    B.必然性可以轉化為偶然性
    C.偶然性的背后隱藏著必然性
    D.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滲透
    答案:A
    9.*思想的精髓是
    A.實事求是
    B.群眾路線
    C.獨立自主
    D.解放思想
    答案:A
    10.唯物辯證法認為,發(fā)展的實質是
    A.事物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變化
    B.事物的質變和飛躍
    C.事物總的量變過程中的部分質變
    D.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答案:D
    11.真理沒有階級性,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這是因為
    A.真理與人的階級地位毫無關系
    B.真理中包含著不依賴于人的客觀內容
    C.真理是一種永恒不變的客觀精神
    D.真理是任何人都可利用的
    答案:B
    12.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國經濟建設的方針是
    A.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B.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在綜合平衡中穩(wěn)步前進
    C.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D.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建設社會主義
    答案:B
    13.區(qū)分量變和質變的根本標志是
    A.事物變化范圍的大小
    B.事物是否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
    C.事物的變化是否超出了度的范圍
    D.事物變化持續(xù)時間的長短
    答案:C
    14.抽象的可能性是指
    A.永遠不能實現(xiàn)的東西
    B.實質上是一種不可能性
    C.在現(xiàn)實中有充分根據的東西
    D.在現(xiàn)實中缺乏充分根據,當前條件下不能實現(xiàn)的東西
    答案:D
    15.中共七屆三中全會確定的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中心任務是
    A.消滅國民黨殘余勢力
    B.新解放區(qū)土改的完成
    C.統(tǒng)一全國財經工作
    D.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
    答案:D
    16.在現(xiàn)代生產力諸要素中起著第一位作用的要素是
    A.科學技術
    B.勞動者
    C.勞動工具
    D.勞動對象
    答案:A
    17.鄧小平明確指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
    A.建成社會主義社會
    B.解放生產力
    C.發(fā)展生產力
    D.向共產主義過渡
    答案:C
    18.鄧小平理論基本形成的標志是
    A.黨的十四大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概括
    B.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提出
    C.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提出
    D.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提出
    答案:A
    19.第一次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xiàn)稱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這一概念是在黨的
    A.十一屆三中全會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答案:D
    20.社會主義改革的性質是
    A.社會主義根本制度的改革
    B.原有體制的修補
    C.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
    D.社會主義制度的變革
    答案:C
    21.*明確提出馬克思主義必須中國化是在
    A.1921年
    B.1927年
    C.1938年
    D.1949年
    答案:C
    22.“以后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取得的”,*提出這一論斷是在
    A.中共五大
    B.中共湘贛邊一大
    C.中共八七會議
    D.中共六大
    答案:C
    23.“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核心問題是
    A.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問題
    B.社會主義根本任務問題
    C.社會主義發(fā)展戰(zhàn)略問題
    D.社會主義發(fā)展階段問題
    答案:D
    24.哲學的基本問題是
    A.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關系問題
    B.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C.政治和經濟的關系問題
    D.理論和實踐的關系問題
    答案:B
    25.鄧小平提出“社會主義本質”的科學論斷,是在
    A.十一屆三中全會
    B.黨的十三大
    C.1992年南方談話
    D.黨的十四大
    答案:C
    26.愛因斯坦說:“哲學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之母?!边@說明
    A.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
    B.哲學是具體科學的基礎和根據
    C.哲學對具體科學的研究有指導作用
    D.哲學是具體科學的總和
    答案:A
    27.*第一次明確提出馬克思主義“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這一原則的著作是
    A.《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B.《反對本本主義》
    C.《新民主主義論》
    D.《改造我們的學習》
    答案:B
    28.時間的一維性是指它的
    A.可逆性
    B.不可逆性
    C.無限性
    D.持續(xù)性
    答案:B
    29.鄧小平指出,中國目前的實際是
    A.人口多、底子薄、勞動者文化水平低
    B.人均資源占有量低
    C.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D.沒有實現(xiàn)工業(yè)化,農村人口多
    答案:C
    30.歷史的客體特指
    A.社會的物質財富
    B.社會的精神財富
    C.社會變革
    D.歷史主體實踐活動所指向的一切事物
    答案:D
    31.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實現(xiàn)形式是指
    A.資本的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
    B.產權制度和管理制度
    C.運行方式和經營機制
    D.調節(jié)制度和決策體系
    答案:A
    32.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區(qū)別是
    A.革命的原因不同
    B.革命的領導階級不同
    C.革命的對象不同
    D.革命的動力不同
    答案:B
    33.黨的十五大提出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
    A.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
    B.公有制和按勞分配
    C.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答案:A
    34.否認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導致
    A.一元論
    B.可知論
    C.不可知論
    D.詭辯論
    答案:C
    35.實行“一國兩制”后,臺灣特別行政區(qū)享有的比其他特別行政區(qū)更特殊的權利是
    A.立法權
    B.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C.行政管轄權
    D.可以保留自己的軍隊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