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語文課件:《送東陽馬生序》

字號:

課件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計,教具或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等等,下面是整理的八年級下冊語文課件:《送東陽馬生序》,歡迎閱讀與借鑒。
    一、地位分析:
    《送》是語文版九年級下冊的文言文?!端汀肥亲髡呓o同鄉(xiāng)馬君則寫的贈言。作者敘述了自己在求學生涯中的艱難經(jīng)歷和學習態(tài)度,旨在勉勵馬君則專心學習、刻苦攻讀,以期學有所成。本課除了重要文言詞語需要積累學習外,更以作者勤苦求學的意志,成為激勵學生發(fā)奮讀書,培養(yǎng)艱苦奮斗精神的好教材。
    二、教學目標:
    1、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文章大意,積累文言詞匯,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2、領悟作者“勤且艱”的好學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求學態(tài)度。
    3、把握寫作目的,領會寫法作用。
    三、學情分析
    我校九年級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普遍缺少吃苦的經(jīng)歷、意志的磨練和勤奮的態(tài)度,很有必要利用教材積極的教育意義,對學生進行刻苦勤奮,好學上進的教育。另外,他們在七、八年級的古文學習中,已經(jīng)積累了一些文言知識,具備一定的文言閱讀能力,本文除個別難懂的字句外,大部分都能理解,但對作者生活經(jīng)歷及其感悟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難,教師必須靈活設計教學過程,精心指導學習內(nèi)容,引導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
    四、教學重難點
    反復誦讀,積累文言詞匯,領悟作者“勤且艱”的好學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求學態(tài)度。而把引導學生運用現(xiàn)代觀念重新審視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學態(tài)度作為難點。
    五、課時安排
    這篇文章擬用2課時完成教學。第一課時反復誦讀,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文章大意,積累文言詞匯,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第二課時領悟“勤且艱”的好學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求學態(tài)度。把握寫作目的,領會寫法作用。這里反映的是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六、教學方法
    “體驗感受、對話交流、探究思考、讀寫結(jié)合”是我上這節(jié)課的指導思想。在課堂上,重視喚起學生的切身感受,激發(fā)他們質(zhì)疑、辨疑的意識,引導他們主動參與課堂,并將從課堂中獲得的思想、情感和體驗再次返還到自身,提升個人的語文素養(yǎng)。
    “情境體驗”“四邊對話”“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是我上這篇課文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開展不同形式的朗讀、探究活動是我落實這些教學方法的途徑,也是我這一教學設計的亮點。
    七、教學手段的運用
    為了創(chuàng)設情境,給學生提供明晰的學習模式,展示導學的索引問題,將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八、教學流程
    ㈠談話導入:
    古今中外,家境貧寒,但是勤奮好學,終成大器的人屢見不鮮,同學們能舉出相關的例子嗎?今天我們也來結(jié)識這樣一個人,看看他是怎樣克服艱難困苦、自強不息,成為明代大學士的。
    (#課件# #八年級下冊語文課件:《送東陽馬生序》#設置的問題非常簡單,學生容易躍躍欲試,激發(fā)他們的表現(xiàn)欲望和學習課文的熱情。)
    ㈡、出示課件,了解作者,讀準生字詞。
    ㈢、誦讀,整體感知
    1、播放課文朗讀錄音帶,學生聽讀摹讀,要求聽準字音、把握好節(jié)奏、揣摩語氣及情感。
    2、小組合作,嘗試性美讀。
    3、教師隨意抽一名學生朗讀,師生合作評議。
    4、全班齊讀。
    (這一環(huán)節(jié)安排一系列的朗讀活動,是想引導學生與文本反復對話,整體感知全文,進而背誦課文。)
    ㈣、合作,疏通文意
    1、參看課文注解,自己邊讀句子邊翻譯。
    2、同桌互動,你讀我譯,我說你聽,互相補充。
    3、教師用多媒體展示文中重點字詞句,要求學生解釋或翻譯。學生有疑義的或有錯誤的地方,教師要引導學生集體討論,師生合作解決。
    4、要求學生就通假字、“一詞多義”現(xiàn)象、詞類活用現(xiàn)象,在文中尋找歸納整理,以此為手段,引導學生積累文言詞匯,突出重點。
    ㈤、變換角色,領會文意
    1、假如你就是文中的“藏書者”、“先達”、“同舍生”,試以“我所交往的宋濂”為話題說一段話,有創(chuàng)意地翻譯課文,感知文意。(用第一人稱來敘述。)
    2、假如你就是“宋濂”,請歸納你求學歷程中遇到哪些方面的艱難困苦,并說明你是怎樣面對和解決的。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采用變換角色的方式,引導學生運用聯(lián)想想象,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有創(chuàng)意的翻譯課文、理解課文,既激發(fā)他們的參與興趣,又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為下面的品讀人物,理解主旨作鋪墊。)
    ㈥、品讀,讀懂人物,突出重點。
    用圈點批注法,劃出描寫作者借書難、求師難、求學路途艱辛和生活條件艱難的語句,好好地讀一讀,品一品,想一想作者是個怎樣的人?然后用句式說話:從中,我讀出了一個的宋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