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內蒙古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心理學基礎》預測試題及答案

字號:

一、單選題
    1.問題解決的過程包括發(fā)現問題、理解問題、提出假設和(  )
    A.思維程序
    B.調查研究
    C.驗證假設
    D.論證假設
    答案:C
    2.20世紀60年代初期,在美國發(fā)起課程改革運動的心理學家是(  )
    A.桑代克
    B.斯金納
    C.華生
    D.布魯納
    答案:D
    3.已有研究表明,兒童口頭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一般在(  )
    A.2歲
    B.4歲
    C.5歲以前
    D.1—3歲
    答案:A
    4.先行組織者教學技術的提出者是美國心理學家(  )
    A.斯金納
    B.布魯納
    C.奧蘇伯爾
    D.桑代克
    答案:C
    、
    5.由于反映活動的形式不同,知識可以分為陳述性知識與(  )
    A.程序性知識
    B.實用性知識
    C.直觀的知識
    D.可應用的知識
    答案:A
    6.所謂的及時復習,應該是指()
    A.在學習結束立刻復習
    B.復習越早越好
    C.在大面積遺忘開始之前復習
    D.當天復習
    答案:A
    7.1903年,在美國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學》的心理學家是(  )
    A.桑代克
    B.斯金納
    C.華生
    D.布魯納
    答案:A
    8.學習策略一般包括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  )
    A.記憶策略
    B.資源管理策略
    C.思維策略
    D.學習方法
    答案:B
    二、論述題
    1.簡述先行組織者技術及其應用。
    【答案要點】
    (1)先行組織者技術的目的
    奧蘇伯爾認為,如果接受學習是意義學習的話,也同樣可以發(fā)展智力。而意義學習的產生依賴于學生對大腦中原來有某種特定的知識的同化作用。如果學生大腦中沒有這個知識,那么,就提前輸入一個知識。這個為了促進意義學習而提前輸入的知識,便是“先行組織者”;這種教學方法就稱先行組織者技術或策略。
    (2)先行組織者教學程序
    在呈現正式教學內容之前,利用三、五分鐘時間,提前輸入一個引導性的知識點,以同化后來學習的新的知識。
    (3)設計先行組織者知識的要求
    作為先行組織者的知識,一是抽象性、概括性較強的上位性知識或與新學習知識具有某種相似性的知識。
    2.論述專家教師與新手教師在教學過程方面的差異。
    【答案要點】
    (1)課堂規(guī)則的制定與執(zhí)行。專家教師的課堂規(guī)則制定得明確并且能夠執(zhí)行;新手的課堂規(guī)則較含糊,不能堅持下去。
    (2)吸引學生注意力。專家教師上課有一套維持學生注意的方法。
    (3)教材的呈現。專家教師在教學時注重回顧先前學習過的知識,并根據教學內容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
    (4)課堂練習。專家教師將練習看作檢查學生學習的手段,新手往往把它看作是一種必經的步驟。
    (5)家庭作業(yè)的檢查。專家教師具有一套檢查學生家庭作業(yè)的規(guī)范化、自動的常規(guī)程序。
    (6)教學策略的運用。專家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策略,并能夠靈活運用。
    3.結合教學實際論述建構主義的學習觀。
    【答案要點】
    (1)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知識由教師向學生的傳遞,而是學生自己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的過程,學生不是被動的信息的吸收者,而是信息的主動建構者,這種建構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2)知識或意義也不是簡單地由外部信息決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沒有意義。意義是學習者通過新舊知識經驗間的反復的、雙向的相互作用過程而建構成的。其中:
    a.每個學習者都在以自己的原有知識經驗系統(tǒng)為基礎,對新的信息進行編碼,建構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識又因為新經驗的進入而發(fā)生調整和改變。
    b.學習不是簡單地知識積累,它同時包含由于新、舊知識經驗的沖突而引發(fā)的觀念的轉變和結構的重組。
    4.論述學生喜歡的教師特征。
    【答案要點】
    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師要充當知識傳授者、團體的、模范公民、紀律的維護者、家長的代理人、親密朋友、心理輔導者等多種角色。
    5.簡述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徑。
    【答案要點】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有關課程。
    (2)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
    (3)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4)結合班級、團隊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5)個別心理輔導或咨詢。
    (6)小組心理輔導。
    6.簡述如何有效地進行知識概括?
    【答案要點】
    (1)配合運用正例和反例;
    (2)正確運用變式;
    (3)科學地進行比較;
    (4)啟發(fā)學生進行自覺概括。
    7.簡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答案要點】
    (1)預防精神疾病、保障學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人格健全發(fā)展的需要。
    (3)對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配合與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