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利率教案

字號:


    學生對存款中的有關概念卻不是很清楚的,如利息、本金、利率、利息 = 本金×利率×時間、零存整取等名詞不甚了解,不會填寫存款憑條等。需要通過教學,使學生明確相關的概念,理解它們的含義。 下面是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利率教案”。本內(nèi)容為大家提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請關注出國留學網(wǎng)!!!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利率教案(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途徑查找資料,經(jīng)歷走進生活、收集整理、交流表達等過程,讓學生
    了解有關儲蓄的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2.結合百分率的知識,運用調(diào)查、觀察、討論、分析數(shù)量關系等方式,學習利息的計算方法,并運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技能和思想來解決實際問題。
    3.通過策劃理財活動,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知識服務于生活的價值,培養(yǎng)科學理財?shù)囊庾R。
    教學重點:利息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稅后利息的計算。
    設計理念:本課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結合百分率的知識,通過策劃理財活動,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知識服務于生活的價值,從小培養(yǎng)科學理財?shù)囊庾R。
    教學步驟:
    一、情境導入
    1. 提問:你家中暫時用不到的錢怎么處理的?(課前布置同學們向自己的爸爸媽媽了解家中暫時用不到的錢怎么處理的)
    你們知道為什么要把積余下來的錢存到銀行里嗎?(明確:人們把錢存入銀行或信用社,這叫做存款或者儲蓄。這樣不僅可以支援國家建設,也使得個人用錢更加安全和有計劃,還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2. 關于儲蓄方面地知識你還了解多少?(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信息)
    根據(jù)學生交流地情況摘其要點板書:
    利息 本金 利率
    多媒體出示“告訴你”: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取款時銀行除了還給本金外,另外付給的錢叫做利息。利息占本金的百分率叫做利率。按年計算的叫做年利率,按月計算的叫做月利率。
    出示利率表。(略,同書上第5頁利率表)
    師:你從這張利率表上能獲得哪些信息?說說年利率2.52%的含義。你認為利息與什么有關?怎樣求利息?(學生討論)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二、教學例3
    1.出示例3。讀題后明確,二年期的利率應該就是表格中對應的二年存期的利率,不是一年期的利率×2。
    師:要求利息,需要知道哪些條件?你會列式求利息嗎?(試著做一做,集體訂正)
    2.教學試一試
    (1)亮亮實際能拿到這么多利息嗎?為什么?(請了解利息稅的同學解釋)
    教師再說明:這里求得的利息是稅前利息,也叫應得利息。但是根據(jù)國家稅法規(guī)定,從1999年11月開始,儲蓄所得的利息應繳納20%的利息稅,由儲蓄機構代扣。稅前利息中扣掉利息稅后余下的部分即是自己實際得到的利息,即稅后利息,也叫實得利息。購買國家債券、教育儲蓄不繳納利息稅。
    這里的20%是什么?
    你覺得應該怎樣計算稅后利息呢?可以先算什么?用計算器計算亮亮實得利息是多少元?(學生用計算器計算)
    (2)小結:一般我們從銀行取出來的都是稅后利息,所以在多數(shù)計算中最后要將利息稅減掉。
    (3)引申:如果問題問亮亮到期一共可取出多少元?這里的“一共”是什么意思,包含哪些內(nèi)容。(明確可取出多少元:本金+稅后利息)
    這個問題由你來解答。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
    應得利息怎樣求?實得利息怎樣求?(學生列式解答)
    二者的區(qū)別是什么?實得利息是應得利息的百分之幾?(組織學生討論)
    2.做練習二的第5題。
    提醒學生教育儲蓄不需繳納營業(yè)稅。這里的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是什么意思?(指名學生回答,集體訂正)
    3.理財——我能行
    談話:你們對家中的存款情況了解多少?能說給大家聽聽嗎?當然該保密的就不要說了。(學生交流)
    學生交流后出示下面題目(同時出示利率表)
    (1)張明家有5000元計劃存入銀行三年,張明的媽媽想請我們班的同學幫助算一算,是存定期三年合算?還是存定期一年,然后連本帶息再轉存合算呢?(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2)如果你有1000元,根據(jù)你家的實際情況,你打算怎樣投資?請你設計一個理財方案。
    四、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希望同學們有意識地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計劃消費的習慣,并能把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發(fā)揮其價值。
    五、布置作業(yè)(兩道實踐題讓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到銀行去儲蓄,從實踐中認識儲蓄)
    1.到銀行存壓歲錢;
    2.找一份存折或存單,看懂上面的每一欄,并從上面找到本金、利率、時間,能計算到期后這份存折(存單)一共可取出多少元?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利率教案(二)
    教學目標:
    1、理解本金、利率、利息、利息稅等概念。
    2、掌握現(xiàn)行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3、了解主要的存款方式,會正確地計算存款利息。
    4、認識科學理財?shù)闹匾?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人新課。
    從師生談話中引出"壓歲錢"的話題。
    二、聯(lián)系生活,理解意義。
    1、學生介紹一下有關儲蓄的知識。
    2、教師出示課前放好的一張100元的存單放大圖,請學生觀察后回答:你能從這張存單當中知道些什么?(同桌可以商量)。學生匯報結果,教師小結。
    3、師要學生按自己的想法填寫一張存款憑證。拿出三張比較:
    請學生觀察這三張存單,說說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巡視,參與討論。
    (2) 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3) 小結。
    4、引導探索,構建模型。
    (1) 請同學們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張存單,幫那位儲戶算一算,這張存單到期后可拿到多少利息?(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存單利息,教師巡回指導。)
    (2) 指名解答,師生共評。
    (3) 歸納總結利息計算公式。
    ( 利息的多少跟本金、年利率和存期有關,那么到底有什么樣的關系?)
    本金×利率×時間=利息
    請學生觀察上述三個算式
    (4)計算稅后利息。
    四、鞏固訓練,解釋應用。
    師:這就是我們計算利息的基本方法,利用這種方法我們能夠解決一些日常生活當中經(jīng)常碰到的有關利息計算的問題。
    鞏固練習:
    師逐一出示下列題目:
    (1)張阿姨購買了三年期的國庫券5000元,年利率是3.85%,三年后可得利息多少元? (只列式不計算)
    (2)張伯伯做生意,向銀行貸款7000元,月利率0.5115%,4個月后應付利息多少元? (只列式不計算)
    (3)李叔叔把8000元存銀行,存活期儲蓄,月利率0.72 %,半年后可得利息多少元?
    五、全課總結(讓學生談談今天的收獲)
    六、布置作業(yè):
    1、練習三十三的第3、4、5、6題。
    2、課外練習:
    (1)談談如何處理壓歲錢。
    (2)幫王大爺出主意。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利率教案(三)
    教學內(nèi)容:
    教材有關稅率的肉容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了解稅收的意義,解決有關“稅率”實際問題的過程。
    2、了解稅收的有關知識,會解答有關稅收的實際問題。
    3、體會稅收在國家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培養(yǎng)依法納稅的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稅率與分數(shù)、百分數(shù)的含義。
    教學難點:解決有關稅率的實際問題。
    教學活動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在日常生活中聽說過納稅嗎?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有關納稅的問題。
    二、探究體驗,經(jīng)歷過程
    1、納稅是根據(jù)國家稅法的有關規(guī)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稅收是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國家用收來的稅款發(fā)展經(jīng)濟、科技、教育、文化和國防等事業(yè)。因此,每個公民都有納稅的義務。你都知道哪些稅收的種類?
    (個人所得科、營業(yè)稅、增值稅、消費稅等)
    2、稅款我多少與哪些條件有關?
    (不同種類的稅,征收的標準一定不一樣,也就是不同稅種的稅率是不同的,所以稅款的多少與稅率有關;稅款的多少除了與稅率有關,還應該跟收入的多少有關。)
    3、說明:繳納的稅款叫做應納稅額,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銷售額、營業(yè)額等)的比率叫做稅率。
    討論:應納稅額、稅率和相應的收入這三種量之間有什么關系?
    (稅率=應納稅額÷收入 應納稅額=收入×稅率 收入=應納稅額÷稅率)
    4、教材第10頁例3
    5、學生嘗試獨立解答問題;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指導個別學生。
    列式為:30×5%=1.5(萬元)
    學生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給大家。
    三、課堂鞏固
    教材第10頁“做一做”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到了什么?這些知識 在生活 中對我們有什么幫助?
    板書設計
    稅率
    繳納的稅款叫做應納稅額,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銷售額、營業(yè)額等)的比率叫做稅率。
    稅率=應納稅額÷收入 應納稅額=收入×稅率 收入=應納稅額÷稅率
    第四課時 利率
    教學內(nèi)容
    教材有關利率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小組合作調(diào)查,交流儲蓄知識,解決和利率有關的實際問題的過程。
    2、知道本金、利率、利息的含義,能正確解答有關利息的實際問題。
    3、體會儲蓄對國家和個人的重要意義,積累于儲蓄的常識和經(jīng)驗。
    教學重點:理解利率與分數(shù)、百分數(shù)的含義。
    教學難點:解決有關“利率”的實際問題。
    教學活動
    導入
    1、同學們,我們的父母親每月領到的工資,或賣牛賣豬得到較多的一筆錢時,爸媽應該把這一筆錢放在哪里呢?
    一、學生交流,教師引入把錢存入銀行不僅安全,還可以獲得利息。
    2、人們常常把暫時不用的一存入銀行或信用社儲蓄起來。這樣不僅可以支援國家建設,也使個人用錢更加安全和有計劃,還可以增加一些收入。錢存入銀行后增加的部分就是利息,今天我們就重點研究與“利息”相關的問題。
    二、探究體驗,經(jīng)歷過程
    1、提問:同學們覺得利息的多少與什么因素有關系?(學生交流)
    2、說明:a、我們把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存期相同的情況下,本金越多,利息就越多。
    b、我們把一年或一個月或一天內(nèi)的利息與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存期不同,利率一般也是不同的。
    3、誰還知道有關儲蓄的更多知識,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儲蓄的種類有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活期;整存整取的利率又分為三個月的、半年的、一年的、二年的、三年的、五年的,存期不同利率也不一樣;活期的利率最低,但隨時用錢隨時取,比較方便。)
    4、利息怎么計算呢?
    (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說明:根據(jù)國家經(jīng)濟的發(fā)展變化,銀行存款的利率有時也會有所調(diào)整。引導學生觀察2012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存款利率表。
    5、教材第11頁例4
    學生觀察利率表后,提問:同學們能運用所掌握的利率的相關知識幫助王奶奶解決問題嗎?試一試。
    學生嘗試獨立解答問題,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指導個別學生。
    學生板演,并說說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只要學生解答正確,講解合理,就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三、課堂鞏固
    四、教材第11頁“做一做”
    四、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到了哪些知識?同學們有什么收獲?
    五、課后作業(yè)
    1、李老師買了4000元的國債,定期五年,年利率是3.81%。到期他一共可以取出多少錢?
    2、為了給小東準備兩年后上大學的學費,他的父母計劃把10000元存入銀行,你認為哪種儲蓄方式更好一些呢?為什么?
    存期 年利率
    一年 4.14%
    二年 4.77%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學計劃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