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議論文素材:關于“廉潔”的典型論據(jù)

字號:

金泳三倡廉
    ——要在全社會倡導廉潔之風
    金泳三任韓國總統(tǒng)時發(fā)動了反腐倡廉、崇尚節(jié)儉的大規(guī)模運動,對韓國社會產生了深刻影響,富裕階層和高級官員紛紛改變那種大講排場、揮金如土的奢侈生活方式。金泳三身體力行,宣布了一系列約束自己的廉政措施:他將不再在總統(tǒng)府大擺豪華宴會宴請來訪的賓客;飲食從簡,改吃面條或米飯加肉湯;在他五年任期內將不去打高爾夫球;不再接受任何政治贊助資金,他同時公布了自己的財產及來源。專供政府官員及商人們享用的高爾夫球場門可羅雀,正在或將要建造的數(shù)十個高爾夫球場都因前景不妙而停工。原先裝飾豪華、燈紅酒綠的夜總會及酒吧、咖啡館生意迅速清淡,有的已經歇業(yè)。
    新加坡的倡廉措施
    ——明確的懲治措施是倡廉的基礎
    新加坡的政府對反貪污的立場是很明確的。國家規(guī)定,政府官員在被聘后,須申報自己的財產,內容包括股票、房地產及其他的利息收入等,申報情況將被嚴格審查。官員不可以自己職務為名向他人借錢,每年 7 月要填寫個人財物報表。政府給予官員高于一般平民的收入,他們的薪水很高,但對福利規(guī)定卻很清楚,比如部長要自己開車,如需司機則要由自己的薪水支付。對官員接收禮品也有明文規(guī)定。任何官員,一旦犯了錯,尤其是貪污罪,不是免職就是降級或長年不加薪,直至判刑。
    克林頓依法辦事
    ——領導人應以廉潔自律
    美國白宮行政辦公室主任大衛(wèi)·沃特金斯因擅自動用總統(tǒng)座機去打高爾夫球,經輿論曝光,被迫辭職。本來,政府官員以權謀私被“炒魷魚”,在西方社會不算什么新聞。但因為沃特金斯是克林頓總統(tǒng)的好朋友。還好,克林頓還算過得硬,就任時說的如何整頓吏治的話并沒有忘記,即使說不定私下會對沃特金斯說聲“請老朋友原諒”,但在場面上還是順從公論,依法辦事,罷了沃特金斯的官。
    芬蘭:廉潔之的秘訣
    ——廉潔需要法律的約束
    芬蘭政府官員和公務員濫用職權、以權謀私的現(xiàn)象極為少見,被公認為世界上廉潔的國家。
    芬蘭腐敗案件少與公民普遍較高的的道德水準以及民族的歷史傳統(tǒng)有著密切關系。芬蘭人說話算數(shù)守信用,朋友之間相互信賴的程度相當高,在口頭上達成的君子協(xié)議如同正式簽訂的合同一樣有效,使許多事情動作起來既簡單又高效。
    芬蘭公民的道德素質應歸功于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和嚴格的法律、法規(guī)。透明和公開是芬蘭政府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則。公共部門的一切都要公開,接受市民和媒體的監(jiān)督。社會的透明程度也很高,任何人都不能開匿名賬戶,稅收*有權了解全國所有賬戶的情況。每個公民和團體的收入及財產 ( 資產 ) 每年都要在納稅表上加以公布,任何人都可以到稅務局詢問和查實某人或某團體的收入及財產情況。
    勃蘭特舔盤子
    ——廉潔是領導人的高尚作風
    勃蘭特是德國久負盛名的政治家之一,曾先后擔任過約 20 年的聯(lián)邦德國總理,然而他花錢卻很摳門兒。
    中共代表團出訪波恩時,當時任社民黨主席的勃蘭特接待并宴請了中國客人。中國貴賓五人,他們也五人作陪。宴請沒去豪華飯店,沒事先訂好筵席,只去了一家普通的餐廳,隨便揀了一張空桌坐下,除了湯、飲料、面包外,只請客人每人看著當日菜單,點一道自己合口的菜,各吃各的。
    勃蘭特本人,把自己要的那份魚吃完后,又雙手端起盤子,把沾在盤子里的湯汁舔了個光。他對中國客人說:“我們現(xiàn)在是在野黨,對黨內同志們交納的黨費,一個子兒也不輕易花,就是過去執(zhí)政時,也不敢亂花納稅人的錢,否則,公眾會不答應的。”
    2004 全球腐敗排行榜
    ——腐敗是世界性問題,應高度重視
    2004 年 10 月 20 日,透明國際在倫敦公布了《 2004 全球腐敗排行榜》。北歐國家芬蘭蟬聯(lián)全球廉潔的國家,而南美洲國家海地則與去年墊底的孟加拉國,并列成為全球腐敗的國家。
    在全球廉潔的 10 個國家中,北歐地區(qū)表現(xiàn)突出,占據(jù) 5 個席位。而在全球腐敗的 10 個國家中,亞洲有 6 席之多。
    在參與排名的 146 個國家 ( 地區(qū) ) 之中,亞洲、非洲、南美洲的腐敗問題較為嚴重,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的表現(xiàn)良好。
    在亞洲區(qū),情況比較分化。新加坡的廉潔舉世公認,高居排行榜的第 5 位;中國香港排名第 16 位,在亞洲廉潔程度僅次于新加坡。中國臺灣排名第 35 位,中國大陸則排名第 71 位。此外,亞洲有多個國家的排名都是倒數(shù)。
    雖然今年中國的排名較去年下降了 5 位,但是得分與 2003 年相同,都是 3.4 分。東亞或東南亞主要國家或地區(qū)得分多比去年分數(shù)降低,惟有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保持穩(wěn)定。
    孫中山廉潔為公
    ——廉潔奉公是高尚品德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早年為革命到處奔走,籌募經費,開展斗爭,他生活極為儉樸,旅費多為友人資助,他身上經常是不名一文。 1904 年,孫中山至紐約時,囊空如洗,將其兄孫眉贈送給他的龍涎香出售濟急。 1910 年,孫母逝世于九龍,孫中山竟無力治母喪。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后,孫中山由海外歸來,有記者問他:“您帶有多少錢回來 ? ”孫中山斬釘截鐵地說:“予不名一錢也,所帶回者,革命之精神耳 ! ”孫先生沒有私產,兩袖清風。正如他的遺囑中所說:“余固盡瘁國家,不治家產?!?BR>    方志敏一生清廉
    ——廉潔是共產黨員的本色
    中國共產黨政治活動家、贛東北革命根據(jù)地和紅十軍的創(chuàng)建者方志敏一生清廉,在中國人民心中樹立了一塊不朽的豐碑。 1935 年,他率抗日先遣隊北上,途中不幸被國民黨軍所捕,兩敵兵滿以為可以從這位共產黨大官身上發(fā)一筆大財,就從他的頭一直搜到他的腳,卻連一個銅板也沒有得到。方志敏告訴他們說,自己惟一的財產是藏在深山里的幾件舊汗衫和幾雙補丁的線襪。敵兵曾聽說方志敏帶領的紅軍從戰(zhàn)役中就繳獲二十多萬銀元和兩千多兩黃金,他們不能理解這位抗日先遣隊總司令竟然如此清貧。
    聞一多的高風亮節(jié)
    ——廉潔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高尚品質
    抗日戰(zhàn)爭時期,聞一多在昆明西南聯(lián)大任教授,當時有的學者謀官,有的文人為財主,達官貴人們寫墓志銘之類換取錢財。聞一多對此不屑一顧,??拷栀J度日,甚至拍賣了自己僅有的一件大衣和十分心愛的藏書。他每天拄著手杖,步行 20 多里,拎著妻子用舊藍布縫制的書袋進城上課,回來就埋頭在木板搭成的書案上看書做文章。他的高風亮節(jié)為進步青年崇仰。
    朱德的后黨費
    ——共產黨員在廉潔上應該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西三樓展廳,陳列著一張2萬余元的存款單。這是朱德同志20多年省吃儉用積蓄下來的錢。朱德同志逝世后,康克清按照他生前的囑托,全部交給了黨。
    朱德同志逝世前不止地講過,我只有2萬元存款,這筆錢不要動用,不要分給孩子們,要把它交給組織,做我的黨費。他還說,子女們應該接革命的班,繼承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tǒng),而不是接金錢和物質享受,讓他們接錢則是害了他們。
    朱德對中國革命的貢獻可謂大矣,但他從不居功自恃,從不要求組織對自己和子女有什么照顧。相反,他把自己看成普通黨員,甘做人民的公仆,他經常對孩子們講:“我不要孝子賢孫,要的是革命接班人。”“我要盡到我的責任,把你們培養(yǎng)成無產階級革命接班人?!?BR>    從鄧拓的廉潔說起
    ——領導干部在小事上也要講廉潔
    一位曾經和鄧拓一起工作過的老同志,說起了鄧拓同志的廉潔作風。
    1957 年末,人民日報總編輯鄧拓前往新建成的寶成鐵路采訪并參加通車典禮。采訪報道結束后,他在成都訪問了的佛教寺院昭覺寺,方丈命徒弟泡上好茶,擺上花生、松子、紅棗等干果,招待客人。鄧拓和方丈漫談四川佛教界的情況,興致很好。臨告別時,鄧拓讓隨員拿出他的 10 元錢,付給寺院。陪同前往的成都市文化局一位干部上前阻止說,按照規(guī)定,這類費用照例由他們單位報銷,鄧拓堅決不同意,后還是由他個人付了錢。
    作為書法家的鄧拓,外出常遇到有人向他求索墨寶。一天,四川日報一位領導干部請鄧拓為他題寫一件條幅。他答應了,但手頭沒有紙筆。隨行人員告訴身邊的人民日報記者站同志,明天請他們順便帶些紙筆來。鄧拓聽了立即制止道:“我個人送給同志們的字,怎能用公家的紙筆?”第二天,鄧拓外出路過一家文具店時,自己掏錢買了紙、筆和墨等。
    鄧拓在四川采訪的時候,曾經給人民日報四川記者站同志寫了一首詩,詩曰:“身居天府寫文章,翰墨清新立意強。記者生涯當自勵,一言一動慎思量?!?BR>    白璧無瑕
    ——廉潔就應珍視自己的德行操守
    司馬遷在朝中任太史令的時候,負責編寫《史記》,將軍李廣派人給他送來一只精致的盒子,盒子里放著一對世間罕見的玉璧。司馬遷見到白璧,不由嘆道:“這樣圓潤,這樣光潔,真是‘白璧無瑕'。玉璧如此,人又何嘗不應如此呢 ? 我是一個平庸而品位低下的小官,從沒有敢以白璧自居,如果收下這樣的禮品,我身上斑痕污點就增添了一分?!彪S即叫小女兒把白璧交給來人帶回。
    送禮實是“送禍”
    ——廉潔就要戰(zhàn)勝自己貪婪的私欲
    潔身自好的人對送禮十分警覺,決不會貿然收受他人的禮品。唐代的唐溪就是這樣一個人。
    《資治通鑒》記載,唐僖宗時,邛州的牙官阡能因失職被查辦,主辦此案的大臣陳敬碹發(fā)出告示,對阡能等人的親朋一律不究。但是邛州刺史卻把阡能叔父阡行全一家35口全部抓來,準備以連坐罪誅殺。唐溪當時在陳敬碹手下任文書,他挺身而出,反對濫殺無辜,由于他敢于堅持原則,35條人命被救了下來。事后,幸存者為感謝唐溪的救命之恩,私下給他送去一百兩金葉子。沒想到,唐溪斷然拒絕,并嚴厲斥責送禮之人:“你居然把禍送給我!”因為,在唐溪看來,這一百兩金葉子無疑就像今天的“糖衣炮彈”,若暗地里收了它,不僅違背了自己秉公直言的初衷,玷污了自己清廉耿直的品格,而且有一天,還會“爆炸”,給自己帶來無窮禍患。
    林則徐拒賄
    ——廉潔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高尚品質
    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林則徐被任命為江南監(jiān)察御史,巡視江南各地。他到澎湖群島寓所剛歇下,有個自稱“花農”的人獻上一盆玫瑰花,還說是要請林大人換個大盆栽花。林則徐心知有異,一腳踢翻花盆,盆里現(xiàn)出一個紅包。包里是一只足有半斤重的金老鼠和一紙信箋,箋上寫著:“林大人親收,張保敬獻?!绷謩t徐當場將張保行賄的金老鼠沒收,上繳國庫。
    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則徐赴廣州查禁鴉片。5月間,英國商務代表義律請林則徐到他的私邸參加宴會,并將一只精致方盒捧送給林則徐。林則徐接過來打開一看,大紅軟緞襯墊上放著一套鴉片煙具:白金煙管,秋魚骨煙嘴,鉆石煙斗,旁邊是一盞巧雅孔明燈和一把金簪,光彩奪目,起碼值10萬英鎊。林則徐道:“這套煙具屬于違禁品,本當沒收,但兩國交往,友誼為重,請閣下將煙具帶回貴國,存入皇家博物館當展品吧!”義律被諷刺得無地自容,只好將禮品收回。
    林則徐1820年赴湖北接任時,由襄陽發(fā)出《傳牌》,云:“伙食一切,亦已自行買備,沿途無須致送下程酒食等物。所屬官員,只在本境碼頭接見,毋庸遠迎?!保保福常澳晁x京赴粵查禁鴉片,行前,從良鄉(xiāng)縣向廣東省發(fā)出《傳牌》,云:“此行并無隨帶官員供事書吏”,“并無前站后站之人”,“所有尖宿公館,只用家常飯菜,不必備辦整桌酒席,尤不得用燕窩燒烤,以節(jié)糜費。此非客氣,切勿故違。”
    林則徐堂堂正正做人的品格和廉潔正派的作風,值得后人久久懷念。
    諸葛亮自報財產留清名
    ——官員要以廉潔自律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深為其所動,之后跟隨劉備征戰(zhàn)南北,屢建奇功。劉備死后,諸葛亮“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蜀國國事,事無巨細,每必親躬。他5次親率大軍,北伐曹魏,與曹魏短兵相接。他嚴格要求子侄輩,不以自己位高權重而特殊對待。他親派侄兒諸葛喬與諸將子弟一起,率兵轉運軍糧于深山險谷之中。為此,他專門給其兄諸葛謹寫信說,諸葛喬“本當還成都”,但“今諸將子弟皆得轉運”,“宜同榮辱”。馬謖失街亭后,他引咎自責,上疏后主劉禪,“請自貶三等”,從此更兢兢業(yè)業(yè),勤勉有加?!百砼d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攬焉;所啖食不至四升。”長期的廢寢忘食使他心力交瘁,積勞成疾,年僅54歲便英年早逝。諸葛亮以他的實際行動驗證了自己“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諾言。
    諸葛亮生前,在給后主的一份奏章中對自己的財產、收入進行了申報:“成都有桑800株,薄田15頃,子弟衣食,自有余饒。至于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內有余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敝T葛亮去世后,其家中情形確如奏章所言,可謂內無余帛,外無贏財。
    諸葛亮病危時,留下遺囑,要求把他的遺體安葬在漢中定軍山,喪葬力求節(jié)儉簡樸,依山造墳,墓穴切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納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殮時,只著平時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
    東漢羊續(xù)懸魚拒賄
    ——官員要以廉潔自律
    羊續(xù) (142 — 189) ,字興祖,東漢太山平陽人。他出生在一個功勛世家,以“忠臣子孫”官拜郎中,后任廬江、南陽太守。
    南陽地方多權豪之家,風尚奢華。羊續(xù)對此深感蹙額疾首。他帶頭素衣薄食,出行時,瘦馬一匹,舊車一輛,決心以自己的清儉來影響、轉變世風。
    俗話說“新太守敵不過老府丞”。作為一地方長官的羊續(xù)帶頭節(jié)儉躬行,對那些一向揮霍慣了的府丞屬吏,顯然是一個很大的約束。于是,有一天,一位老府丞笑嘻嘻地給他送來了一條老大的活魚。想不到,沒多費口舌,羊續(xù)竟收下了。老府丞暗暗得意,想道:“羊續(xù)啊羊續(xù),你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今日收魚,明日就會拿肉,后天就能受錢啦!”于是,幾天后,他又笑呵呵地拎來了一條更大的活魚。
    羊續(xù)招招手,讓他到庭廊之下,然后指著檐梁上掛著的那條前些天送來的魚,威聲正色地對那個老府丞說:“你上次送的,我都沒有動。你這、下再送,我還會收、還會動嗎?你的這條魚,我要一直掛在這里,做一個不要再來送錢送禮的活告示?!?BR>    羊太守懸魚拒賄的事,很快傳開了。漢靈帝擬用羊續(xù)為太尉。這可是當時權傾一時的“三公”之一。按例,凡拜“三公”者,都要繳納禮錢一千萬,以供修建皇陵。對此,許多人巴不得高接遠迎,厚贈重賂??墒?,當被稱為左騶的使者的宦官來到南陽,無論怎么明喻暗示,羊續(xù)都不為所動。他請左騶使者坐在衙署硬邦邦的單層薄席上,還撩起身上半新不舊的缊袍,說:“小臣的全部家資,只有這點?!弊篁|使者一聽,氣呼呼地甩袖而去?;实壑懒?,也老大不高興。
    羊續(xù)雖然因此而沒有登上“三公”之位,但是他懸魚拒賄的清名卻留傳至今?!皯音~”、“掛府丞魚”、“羊續(xù)懸枯”、“羊續(xù)懸魚”成了的為官清廉、拒受賄賂的成語典故。
    “三不”海瑞
    ——廉潔才能公正
    海瑞是明朝的清官。在他的一生當中,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歷四個皇帝。他一生敢于直言、堅持正氣,他的節(jié)操家喻戶曉。有人說,他是“不怕死、不愛錢、不立黨”的清官。
    嘉靖皇帝當政時,不思朝政,*臣當?shù)溃芏喙賳T敢怒不敢言。海瑞寫了一篇《治安疏》,上奏給嘉靖皇帝。他尖刻地指出嘉靖皇帝應當停止玄修、痛改君道、節(jié)約用度、端正職守,惹怒了嘉靖皇帝。嘉靖皇帝要把他處死??墒钱敿尉富实勐犝f,海瑞素性剛直,居官清廉,并不怕死,自己早已備好棺材時,猶豫了,遂命錦衣衛(wèi)杖打一百下,將海瑞下獄囚禁起來,直到嘉靖皇帝死后,海瑞才被釋放。
    隆慶三年,海瑞被任命為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府(相當于江蘇、安徽兩省,治所在今南京),應天府素稱魚米之鄉(xiāng)。但由于當時農村土地大量兼并,農民生活困難,民不聊生。海瑞上任后,力主遏制兼并,還土地給農民耕種。他到松江調查,僅一個月內華亭縣就接到上萬份告地主奪田的狀紙。其中大部分是告曾任過宰相的徐階。他的弟弟、兒子也是地方豪強,橫行鄉(xiāng)里。徐階雖已告老還鄉(xiāng),但仍權勢顯赫,早年還曾對海瑞有過救命之恩。但海瑞卻鐵面無私,斷然處置。命徐階退還侵奪之田,將他弟弟、兒子逮捕問罪。其他豪強地主迫于形勢,只好紛紛退田。接著,海瑞又興修水利,疏浚吳淞江,整治白茅河,減少了農田水旱之災。
    海瑞臨終前三天,兵部派人送來的柴金費多了七錢銀子,他命部下送了回去。海瑞死后,其下屬僉都御史王用汲在料理他的喪事時,看到他全部家當只有十多兩銀子,綾、綢、葛各一匹,所有幃帳十分破舊,清貧得連一介寒士都不如,忍不住哭出聲來。喪船過江,兩岸站滿了送葬的人群,奠祭哭拜的人,百里不絕。
    “鞭靴不已,必及金玉”
    ——廉潔要防微杜漸
    陸贄是唐代的宰相,他對收受賄賂深惡痛絕,并且身體力行,對于下面的“進貢”一概拒收。皇帝唐德宗卻貪得無厭,陸贄多次犯顏直諫,唐德宗不但不聽勸阻,反而傳話給陸贄,“你廉潔得太過分了,各道的饋贈,你一概拒絕,這樣恐怕于情理不通。像鞭、靴之類的東西,受亦無妨。”
    盡管皇帝為他受賄開了“綠燈”,但陸贄卻堅持自己的做法,對于賄賂,無論大小,一律拒絕。他回答皇帝時講了幾點理由:第一,一般的官員受賄都要嚴格禁止,更何況“居風化之首”的宰相;第二,受賄之例一開,必然由小及大,“鞭靴不已,必及金玉”,“涓流不絕,溪壑成災”,小的賄賂不拒絕,就會漸漸接受大的賄賂;第三,受賄必然徇私,“已與交私,何能中絕其意”,既然私下收了人家的東西,就難以拒絕人家的請求。
    唐朝名相李勉
    ——廉潔會贏得人們的敬重
    李勉少年貧困,客游外地時,曾與一書生同行,書生生病將死時,取出所帶金銀交給李勉,說:“左右無人知,幸君為我葬,余則君自取?!崩蠲銥槭顾残亩?,答應了他的要求。然而安葬時,李勉卻將多余的金銀放入書生的棺材里。后來,書生的家人拜訪時,李勉和他們一塊打開墳墓,把金銀全部交給了他們。769年,李勉任廣州刺史兼嶺南節(jié)度觀察史,此時的廣州“地當會要,俗號殷繁,交易之徒,素所奔湊”。他到任后,對商人更加撫慰,商船入口,不許侵奪,一年后廣州商船如織,經濟很快繁榮起來,許多商人為感謝他,送來厚禮,都被他婉言拒絕。
    767年,李勉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時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使,知國子監(jiān)事,每到國子監(jiān)視學,隨從數(shù)百。前京兆尹黎干傾心候事,動心求媚,每次都指使府中上下預備數(shù)百人的酒食,魚朝恩還是不甚滿意。李勉到任后,魚朝恩來國子監(jiān),府吏請示李勉,李不允許過分招待。他說:“軍容使判國子監(jiān)事,勉候太學,軍容應具主禮?!濒~朝恩碰了個軟釘子,從此再也不到太學騷擾了。
    李母退米
    ——母親應教育兒子清廉
    李畬,唐朝河南汜水(今滎陽縣)人,武則天執(zhí)政時任監(jiān)察御史。他的母親非常賢德,教子甚為嚴厲。
    有,差役把李畬的俸米送到他家,李母看出比兒子平常的俸米多,拿出斛一量,發(fā)現(xiàn)多了三斛。她追問原因,差役說,給御史的俸米,按照慣例不用斛量。李母非常生氣,讓差役送還了多出的俸米。
    李畬下朝回到家后,見母親生氣,忙問為什么?李母說:“所得俸米為何多出三斛?”李畬回答不知,李母更加嚴厲地說:“這種事都不知道,怎么當監(jiān)察御史?”接著,又痛責他道,“處貧賤時,要有志氣;為官吏時,要圖清白。三斛米雖然不值多少錢,可是你如果收了,就使官德染上污點。你要切記,辦事須秉公,不畏權勢,不欺弱民,即使因此仕途不順,娘寧愿和你回老家,你種田,我打草鞋,照樣能過日子?。 ?BR>    聽了母親的話,李畬自知有失,當夜寫了自劾狀,并揭發(fā)了倉官濫送國庫的糧食討好官吏,糟蹋百姓血汗的罪狀,迫使朝廷官員紛紛退回了多收的俸米。
    “豆腐湯”尚書湯斌
    ——廉潔會得到百姓愛戴
    湯斌( 1627 — 1687 ),字孔伯,河南睢縣人,曾任陜西潼關道、江西嶺北道、江蘇巡撫、禮部尚書、工部尚書等職。他一生清正廉明,政績斐然。
    順治十二年,湯斌出任陜西潼關道。為不擾地方百姓,他用官俸買了三頭騾子,一頭馱著兩副破舊被褥,一個竹書箱;主仆二人各騎一頭,像窮書生趕考似的。到了潼關,湯斌向守關的把總說明身份后,把總見他一主一仆,人畜俱瘦,行李又少,便使勁地搖頭:“把你放到鍋里煮也煮不出個官味來。”可是,就是這個“煮不出官味來”的四品道員,上任不到3個月,潼關各州縣的土豪劣紳就不敢再作惡,地痞流氓也紛紛收斂,百姓則安居樂業(yè),官府訟簡刑輕。一時間,“湯青天”的美名家喻戶曉。
    康熙二十三年,皇帝親點湯斌出任江蘇巡撫。江蘇乃豐腴之地,然而賦稅等亦比其他地方高出許多,百姓苦不堪言。尤其是在前任巡撫余國柱任職期間,余勾結大貪官明珠,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屬下官員為保烏紗或少受皮肉之苦,也不得不常送紅包賄賂余國柱。湯斌到任后,體察民情,立志刷新社會風氣。他特地找來司道開誠布公地說:“我不要你們的錢,你們不準要知府的錢,知府不準要州縣的錢,州縣不準要百姓的錢。我不容一粒耗子屎,壞了一鍋粥!”在江蘇,湯斌處處顧念百姓利益,潔己率屬,破積習,減稅賦,移風俗,濟災民,僅半年時間就受到江蘇人極深的愛戴。兩年之后,湯斌高升禮部尚書,離任之日,蘇州百姓罷市三日,塞道遮留。
    王恕安撫子女為清廉
    ——廉潔要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
    明代前期陜西山原人王恕,歷任刑部侍郎、左都御史、吏部尚書等職,掌權 50 余年,壽至 93 歲。他為人剛正清嚴,始終一致。他的兒子見他兩手空空,面露難色。王恕對他說:“你怕窮是不 ? 咱家歷來有積蓄,不需要做官時像糧倉里的老鼠那樣?!彼渥拥胶笳敢惶幷f:“這里是藏金的地方,有一窖金?!敝噶硪惶幷f:“這里是藏銀的地方,有一窯銀。”他死后,其子去挖掘,“皆空窖也” ( 明·李中馥:《原李耳載》卷上 ) 。王恕為保持清廉品節(jié),可謂煞費苦心。
    梁武帝維護“班子團結”的笑話
    ——要求下屬廉潔是的責任
    南北朝時的梁武帝可以說是一個極為特殊的人物:他既是開國皇帝,又是亡國之君;他自己生活非常節(jié)儉,卻縱容下屬腐敗,以為那是維護“領導班子”團結的主要方式。結果導致政權崩潰,國破家亡。
    梁武帝即位后片面地汲取了劉宋、蕭齊兩朝“骨肉相殘”的教訓,企圖用無原則的遷就去實現(xiàn)所謂的“骨肉相愛”,容納甚至鼓勵皇族成員貪贓枉法。他的六弟臨川王蕭宏搜刮民財貪得無厭,有近百間倉庫,其中30余間用于藏錢,每間1000萬;剩余的倉庫里裝滿了布、絹、絲、漆、蠟等貴重物品。梁武帝知道后不但不予以批評,反而稱贊他會過日子。當時的地方官吏也是“相競夸豪,積果如丘陵,列肴同綺繡”。為此,大臣賀琛曾上書說:“天下之所以貪殘,良由風俗侈靡使之然也……”梁武帝聽后不但不醒悟,反而以自己一貫節(jié)儉去堵賀琛之口。這一著雖令賀琛有口難言,卻也使當時的奢侈之風愈演愈烈。
    梁武帝在位48年,就是這樣費盡心機地試圖以姑息遷就的辦法調和“領導班子”內部的矛盾,結果事與愿違。侯景亂起,那些貪得無厭的皇親國戚們便開始為爭權奪利而大打出手,演出了一幕幕骨肉相殘的丑劇。他的養(yǎng)子蕭正德,竟然秘密派船協(xié)助叛軍渡過長江,指點他們包圍了梁武帝的住處。當梁武帝在被圍困中望眼欲穿等待各路諸侯救駕時,被他縱容慣了的親信們卻按兵不動,只顧自己吃喝玩樂,靜等梁武帝死后取而代之。
    梁武帝縱容下屬腐敗,造就的是一群不忠不孝之徒,這大概是他始料未及的。由此可見,為官者克勤克儉、潔身自好固然好,但更重要的,是要在“慎獨”的同時,管好自己的下屬和親屬,進而搞好整個社會風氣,只有這樣才能算是一個好的領導干部。
    父清子廉留美名
    ——廉潔可以繼承和發(fā)揚
    胡質,字文德,淮南壽春人,魏文帝時,官至東莞太守、荊州刺史,后加封振威將軍,賜爵關內侯;其子胡威,字伯虎,晉武帝時官至青州刺史。
    胡質在曹操當政時還只是個不起眼的小吏,他之所以日后官職顯要,既不靠逢迎拍馬,也不靠賄賂開路,而是靠自己的清正廉潔和勤勉政績。魏文帝曹丕在位時,胡質任東莞太守,他在東莞九年,政通人和,上下稱頌;到荊州任刺史后,他的政績依然卓著。他任職之處,形成了“廣農積谷,有兼年之儲”的富庶局面。公元250年,胡質病逝時,“家無余財,惟有賜衣書篋而已?!彼哪旰?,朝廷追思清廉之士時,考慮到胡質一生為官清廉,體恤民情,特下詔褒獎其清廉品德,并賜其家錢谷。
    胡威受父親胡質的影響,年少時就有志繼承和發(fā)揚其父的清廉美德。有一年,胡威從洛陽去探望在荊州當刺史的父親。胡質雖然當官,可家中并不富裕,以至于胡威去看望父親時沒有一車一馬,也沒有仆人隨從,只好騎著毛驢獨自上路。途中住宿客棧時,胡威自己劈柴、做飯、放驢。同住客棧的得知他是荊州刺史胡質之子后,無不驚訝,又無不欽佩。在荊州小住幾天后,胡威向父親辭行,胡質很想拿點什么東西表示一下做父親的心意。翻來翻去,胡質總算從家里翻出了一匹絹??蓻]想到胡威不但不領情,反而責問父親:“人們都說您清正廉潔,為官不貪不占,不知道此絹從何而來?”胡質先是一愣,然后解釋道:“這是我節(jié)余下來的,用來給你做盤纏?!焙@才放下心來。
    王衍巧防“貪內助”
    ——官員要廉潔就要管好家屬
    古人常說“妻賢夫禍少”。一個賢惠的妻子,不僅能夠相夫教子,而且能夠遠罪豐家。
    王衍是西晉大臣,位及三公。他的政治名聲雖不是很好,但不是一個貪官。他的妻子郭氏,卻是個貪濁聚斂的人。為了遏制這個“貪內助”,王衍想了不少辦法,試舉兩例:
    終身不言“錢”字,用自己的淡泊逐漸轉化“貪內助”的貪欲。王衍喜歡風雅玄談,討厭妻子貪財,因此,嘴里從不說“錢”字。有一天,他妻子想試探他,叫仆人用錢把床圍起來,使他無法下床。但是,王衍早上醒后,仍不言“錢”字,而是叫仆人“把這些東西拿走”。
    借助外在因素,用強力震懾“貪內助”的貪性。當時,幽州刺史李陽是西晉京都有名的大俠客,郭氏非常懼怕他。借這個機會,王衍勸她說:“不只我說你這樣不行,李陽也說不行。”此后,郭氏果然有所收斂。
    李順受賄喪身的教訓
    ——腐敗害人害己
    但凡貪官,都有個蛻化變質的過程,并非一開始就貪贓枉法。北魏的李順就是這樣一個人。
    南北朝時,北涼是北魏的附屬國,但魏主拓跋燾并不滿足,一心想滅掉北涼。他曾先后12次派尚書李順出使北涼,表面上是友好訪問,實際上是讓他借機收集情報,為滅北涼做好準備。
    起初,李順還能如實向拓跋燾匯報情況,沒想到時間一久,他的思想就變了。因為他每次出使北涼,北涼國王沮渠蒙遜都送他一些金銀財寶。所以,他就不再向拓跋燾如實匯報情況了。沮渠蒙遜病死后,拓跋燾欲出兵消滅北涼時,李順慌了手腳,他怕北涼滅亡后,自己受賄的事暴露出來。于是,他千方百計阻止北魏出兵,并四處散播謠言,說北涼國都環(huán)城百里之內缺水少草,一旦軍隊到了,定難久留……當時,許多人信以為真,惟有尚書崔浩力主西征。為此,李順指責他說:“我親眼所見,難道還不如你聽到的?”對李順受賄之事早有耳聞的崔浩反駁道:“你收了人家的錢財,自然要替人家說好話,你以為我好騙嗎?”
    由于拓跋燾滅北涼的主意已定,所以沒有聽信李順。這年夏天,拓跋燾親自率兵攻打北涼,很快攻下了北涼的都城。他見北涼水草豐盛,溝渠縱橫,方知李順說的都是假話,而他受賄卻是事實。不久,拓跋燾讓李順負責劃分官員的級別,他因受人之賄,故使“品第不公”,被人告發(fā),拓跋燾新賬老賬一起算,遂將李順賜死。
    古代腐敗亡國故事三則
    ——腐敗危害國家
    伯嚭受賄亡吳
    春秋末期,吳王夫差在大臣伍子胥的幫助下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被迫求和,帶著妻子前往吳國服侍夫差。但是身在吳國的勾踐并沒有忘記復仇,他聽從大夫文種的建議,派人用重金美女賄賂夫差的寵臣伯嚭,收受賄賂后的伯嚭即向夫差進言,放勾踐回國,并想盡辦法詆毀伍子胥,將伍子胥賜死。伍子胥死后,吳國大權即落在伯嚭手里。后,夫差聽信伯嚭的讒言,將勾踐放了,勾踐更是經常送珠寶美女給他,致使吳國上下貪賄,民怨四起。越王勾踐則乘機伐吳,一舉攻克吳郡。夫差求和不成,深感愧對伍子胥,遂蒙面自殺,吳國遂亡。而多次收受勾踐賄賂的伯嚭在吳滅亡后也被勾踐誅殺。
    郭開受賄亡趙
    郭開是戰(zhàn)國時期趙王遷的寵臣。公元前229年,秦將王翦率兵攻趙,趙王派李牧、司馬尚率兵迎戰(zhàn)。李牧是當時趙國繼廉頗之后的名將。數(shù)年間,他率兵北破燕軍、南拒韓魏,且?guī)讛∏剀?,王翦畏之如虎?BR>    見是李牧領兵迎戰(zhàn),秦國深感強攻無望,于是便用重金賄賂郭開,讓其設法說服趙王遷召回李牧。貪婪成性的郭開收受賄賂后,誣陷李牧、司馬尚等謀反,趙王遷不察真相,盲目決策,派趙蔥和顏聚取代李牧、司馬尚,并將李牧殺害。
    李牧被殺后,王翦率秦軍乘機大敗趙軍,俘虜了趙王遷,就這樣,把趙國吞并了。
    后勝受賄亡齊
    戰(zhàn)國末年,后勝任齊王建的宰相,秦知道后勝貪財,便派人送重金給他。后勝的賓客,仆從也經常收受秦國的金錢。于是他們共同力勸齊王不要出兵援助其他諸侯國,致使秦得以將其他諸侯國各個擊破。
    公元前 221 年,秦兵大舉伐齊,齊國因后勝當政,政局混亂,軍心懈怠無人敢戰(zhàn)。秦兵不費吹灰之力而亡齊。齊人埋怨,齊王聽信后勝及其賓客讒言,致使齊國敗亡,就編了一首歌謠:“悲耶,哀耶,亡建者勝也 ! ”
    法國的總統(tǒng)
    ——廉潔奉公是領導人應有的品質
    在歷屆法國總統(tǒng)中,只有一位在進入愛麗舍宮后發(fā)了財?shù)?,他就是的財迷總統(tǒng)米爾·格雷維。他在上臺前只有在外省擁有一點小財產及一家律師事務所,到他離任時已經腰纏萬貫了。
    除了這位財迷總統(tǒng)外,法國歷所有的總統(tǒng)都沒有發(fā)財,有的甚至越當越窮,因為他們得拿錢來維持自己的地位。 1924 年至 1931 年任總統(tǒng)的加斯東·杜梅爾格。他每次總要把出差剩下的補貼交歸國庫;退休后,要不是鄰居拉他買彩票中了個頭彩,他簡直無法安度晚年。還有一位是 1913 年至 1920 年任總統(tǒng)的普安長雷,他寫私人信總是自己買郵票;每當夫人隨同他出訪,也都是由他自己掏錢買火車票的。
    貪官胡長清伏法
    ——貪污枉法導致身敗名裂
    高人民法院核準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江西省原副省長胡長清受賄、行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一案的終審裁定,胡長清于 2000 年 3 月 8 日在南昌被執(zhí)行死刑。
    胡長清在 1994 年上半年至 1999 年 8 月,利用職務之便,大搞權錢交易,先后 87 次收受、索取他人財物,共計人民幣 544? 郾 25 萬元,胡長清還有 161? 郾 77 萬元巨額財產不能說明合法來源。同時查明胡長清行賄行為亦構成犯罪。
    觸目驚心的數(shù)字
    ——對貪污腐敗應嚴加懲處
    尉健行同志 2000 年 1 月 12 日在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上報告: 1999 年,各級執(zhí)紀執(zhí)法機關在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揭露和查處了一批職級高、金額大、人數(shù)多、作案手段隱蔽、案情錯綜復雜、影響相當惡劣的重大案件。據(jù)統(tǒng)計,全國紀檢監(jiān)察機關已查結案件 130414 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 132447 人。在受處分的人員中,縣 ( 處 ) 級干部 4902 人,地 ( 廳 ) 級干部 327 人,省 ( 部 ) 級干部 ( 不含軍隊 )17 人。典型的大案要案有:寧波市原市委書記許運鴻以權謀私案,江西省原副省長胡長清索賄、受賄案,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原副董事長金德琴利用職權侵吞巨額公款案,廣東省湛江市特大走私、受賄案,大慶市大慶聯(lián)誼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案等。嚴肅查處這些大案要案,充分顯示了我們黨懲治腐敗的堅強決心。
    從“紅塔山”上墜落
    ——貪污枉法導致身敗名裂
    作為云南紅塔集團董事長、玉溪卷煙廠廠長,褚時健曾是一個被各種榮譽和光環(huán)籠罩的人物,人稱“中國煙草大王”。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廠,發(fā)展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現(xiàn)代化煙草企業(yè),褚時健為此作出過重要貢獻。然而,在功成名就之后,在將要退居二線之時,他卻利用手中的權力,瘋狂吞噬國家和集體的資產,后從高高的“紅塔山”上墜落。
    調查表明,褚時健利用職權和職務之便利,主謀貪污私分公款 300 多萬美元,其中他個人貪污 170 多萬美元;為他人批煙謀利,其女兒索要和接受 3630 萬元人民幣、 100 萬元港幣、 30 萬美元,妻子及其他親屬共收受 140 多萬元人民幣、 8 萬美元、 3 萬港幣和大量貴重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