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試頻道為大家推出【2017年司法考試課程!】考生可點擊以下入口進入免費試聽頁面!足不出戶就可以邊聽課邊學習,為大家的取證夢想助力!
【手機用戶】→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電腦用戶】→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所給的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1分,共50分。)
1.王某邀請張某到家里吃飯,張某打車準時到王某家門口時,王某打電話給張某說,自己要加班,不能請張某吃飯了,張某只好又打車回家,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王某和張某之間存在合同關系,王某不按照約定請張某吃飯,王某應承擔違約責任
B.王某應向張某承擔締約過失責任,賠償張某打車的費用
C.王某和張某之間形成無因管理關系,王某應賠償張某打車的費用
D.王某沒有義務請張某吃飯,也不應賠償張某打車的費用
2.在下列情形中,當事人乙所行使的權利屬于行使抗辯權的是:
A.甲向乙請求返還200元錢,乙以從未欠甲錢為由予以拒絕,經查,乙所言屬實
B.甲向乙請求返還200元錢,乙以甲之債權已過訴訟時效為由予以拒絕
C.甲欺詐乙而訂立買賣合同,甲請求乙履行交付標的物的義務,乙則主張撤銷合同
D.甲因貨物買賣享有對乙的金錢債權200元,乙因勞務而對甲享有200元的報酬請求權,雙方債務均已屆清償期,甲向乙主張給付,乙則稱雙方債務抵銷
3.王某現年17歲,高二學生,平時創(chuàng)新能力極強,其研究創(chuàng)造的一個小發(fā)明獲得專利,并且經濟價值較高。專利權的申請.使用和由此所獲取的收入的處理一概由王某的父親予以安排,王某的父親從事的下列各種行為中,違背了民法通則規(guī)定的監(jiān)護責任的是哪一項:
A.將王某對該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專利權轉讓給某公司,但轉讓價格比市場價格略低
B.將專利權轉讓部分所得以王某的名義購買房產一處
C.將所購買的房產租與他人,收取租金
D.將專利權轉讓所得中的一萬元以王某名義捐獻給某貧困地區(qū)的希望小學
4.王某和張某約定,王某購買張某家的鋤頭,以王某為張某家編制三個竹籃為代價,編制竹籃的材料由張某提供,由此成立的債的關系屬于哪種類型?
A.意定之債
B.種類之債
C.多數人之債
D.按份之債
5.甲6月3日向乙發(fā)信表示欲購買水泥50噸,乙回信表示同意,回信6月7日到達甲處,甲6月11日在合同書上簽字,乙6月15日在合同書上簽字,6月20日雙方簽訂了對該合同的確認書。甲乙之間的合同何時成立?
A.6月7日
B.6月11日
C.6月15日
D.6月20日
6.甲對乙享有2萬元債權,已到清償期限,但乙一直申稱無能力清償欠款,甲調查發(fā)現,乙享有對丁的7000元債權還有三個月到期,戊因賭博欠乙8000元,乙對其享有的債權都怠于行使。另外,乙在一年前發(fā)生交通事故,因事故中的人身傷害對丙享有1萬元債權,因事故中的財產損失對丙享有5000元債權,已經到期。對此,對下列哪項債權甲可以行使代位權?
A. 乙對丁的7000元債權
B. 乙對戊的8000元債權
C. 乙對丙的1萬元債權
D. 乙對丙的5000元債權
7.甲公司與乙公司依法訂立一份總額為15萬元的承攬合同。合同約定的違約金為合同總額的40%,同時約定定金為6萬。但甲公司向乙公司僅給付定金5萬元,乙未表示異議。后乙公司違約,給甲公司造成損失2萬元。乙公司應依法向甲公司多償付:
A.18萬元
B.13萬元
C.10萬元
D.3萬元
8.甲欲購買一輛二手車,委托乙提供媒介服務。乙在多日尋訪后,盡力促成了甲和有車待售的丙之間的交易,但甲與丙都沒有對乙提供媒介服務的費用承擔問題時行約定,后經協商,無法達成一致。在此情況下,對乙提供媒介服務的費用應怎么確定?
A.在乙促成合同成立時,應當由乙自己承擔提供媒介服務的費用
B.在乙未促成合同成立時,應當由乙自己承擔提供媒介服務的費用
C.在乙促成合同成立時,甲公司應當承擔其提供媒介服務的費用
D.甲公司應當向乙預付提供媒介服務的費用
9.下列權利中,不受《物權法》調整的是:
A.甲因承租乙的房屋而享有的對該房屋的使用權
B.甲接受乙的質押而對該質押物所享有的權利
C.甲從乙處花費100元購買其狗崽一條,甲對該狗所享有的權利
D.甲將自己的房屋典給乙,乙對該房屋所享有的權利
10. 趙某孤身一人,因外出打工,將一祖?zhèn)鞴哦挥舌従渝X某保管。錢某因結婚用錢,情急之下謊稱該古董為自己所有,賣給了古董收藏商孫某,得款10000元。孫某因資金周轉需要,向李某借款20000元,雙方約定將該古董押給李某,如孫某到期不回贖,古董歸李某所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錢某與孫某之間的古董買賣合同效力未定
B.孫某取得該古董的所有權
C.李某對該古董的占有屬于無權占有
D.趙某可以直接請求李某歸還該古董
11.李榮購買了一套獨立別墅,為了能夠保證欣賞到遠處的湖泊的風景,與相鄰土地的使用權人張旭書面約定:張旭保證該塊土地上不會修建高于20米的建筑,李榮每年補償張旭1萬元,但該約定沒有登記。李榮如約給付了張旭1萬元。半年后,張旭將自有房屋和該塊土地使用權出售給王輝,因怕影響出售價格故并未告知其與李榮的協議。王輝隨后在該塊土地上建造了一幢大樓,不僅完全遮擋了李榮眺望河濱的角度,而且妨礙了李榮房屋的正常采光。李榮要求王輝給予補償,請問李榮的以下主張哪項是合理的?( )
A.李榮對該塊土地享有地役權且能對抗王輝
B.根據李榮與張旭設定的地役權,該塊土地上不能修建高于三層的建筑,該地役權設定在先,王輝的所有權也要受其限制
C.根據地役權的內容,王輝影響李榮的“眺望風景權”,應當予以補償
D.根據相鄰關系的原則,王輝影響李榮房屋正常采光應當予以補償
12.甲因經營需要向乙借款100萬元,為期1年。為了防止甲不能如期還款,乙要求甲以其一套住房進行抵押。甲表示同意,并即時簽訂了房屋抵押合同,但是雙方沒有到相關部門辦理抵押登記。1年后,甲經營不善,不能對乙償還債務,乙要求行使抵押權。但甲表示抵押房屋的房產證明上的所有權人另有他人,因此乙不能行使抵押權。對于本案的說法正確的是?
A.乙可以行使抵押權,因為抵押合同已經成立,抵押權已經生效。
B.乙不可以行使抵押權,因為房屋的產權證明上的所有權人不是甲。
C.對于甲的說法,乙可以到登記部門申請查詢登記資料,但必須有甲或法院執(zhí)行部門的協助。
D.如果不動產登記簿上登記甲為所有權人,而甲又不能證明登記薄是錯誤的,乙可以申請法院扣押該房屋。
13.甲外出時,不幸將一塊名貴手表遺失。于是甲登出一份尋物啟示,表示愿意出1000元感謝拾到該手表的人。乙偶然拾到甲的手表,決定將手表交還給失主。但在回家的途中不幸遇到車禍,只是手表的表面嚴重受損。對此,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乙將該手表交還給甲時,甲應當兌現其尋物啟示中的。
B.乙應當向甲賠償因表受損而帶來的損失。
C.甲可以要求造成車禍的責任人賠償因表損害而受到的損失。
D.倘若乙本來打算將手表交到公安等部門,也有權利要求甲兌現其尋物啟示中的。
14.甲公司向乙公司購買兩臺小汽車,雙方簽訂合同后,甲公司向乙公司全額付款。因甲公司前往購車者不會開車,又未帶駕駛員,故甲公司與乙公司約定,乙公司將小汽車鑰匙交甲公司后,將甲公司己選定的兩臺車暫時保留在乙公司的車庫里,待甲公司自提。但乙公司未將兩臺小汽車的有效單證等交付給甲公司。當晚,這兩臺車被盜。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和乙之間的買賣合同未生效,因為雙方沒有辦理車輛過戶手續(xù)
B.甲和乙之間的買賣合同生效,但是兩臺車因為尚未交付給買方,故所有權仍未轉移給甲
C.甲和乙之間的買賣合同生效,但是兩臺車因為尚未辦理車輛過戶手續(xù),故所有權仍未轉移給甲
D.兩臺車被盜的風險應由甲自己承擔
15.某影星甲在一飯店吃飯,經理用飯店的相機為該影星拍照一張,并希望能將該照片懸于飯店大廳,同時表示愿意為影星免單,并支付影星500元。影星表示同意,后發(fā)現某餐飲雜志將這幅照片作為某期的封面。經調查,原來是飯店經理將其寄送發(fā)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飯店經理侵害了甲的肖像權
B.飯店享有甲照片的版權
C.飯店經理的行為構成違約
D.餐飲雜志的行為侵害了甲的隱私權
16.甲家有一狗,白天上班是用繩索系在自家門前。鄰居乙(18周歲)嫌晚上吵得兇,趁甲上班,家中無人,用石擲狗,該狗怒,奮力掙斷繩索撲向乙,幸而乙跑得快才未被咬,但當時在附近的路人丙被咬傷。且丙在躲避時,將路旁丁種植的名貴中藥草踩壞數株。丙因治傷支付醫(yī)藥費80元。丁中藥草損失160元。丙.丁的損失應由誰賠償?
A.丙的損失由乙賠償,丁的損失由丙賠償
B.丙的損失由甲賠償,丁的損失由丙賠償
C.丙的損失由甲和乙賠償;丁的損失主要由乙賠償,丙予以適當補償
D.丙.丁的損失均由乙賠償
17.某甲下班后,約了幾個朋友到“魚香沸騰”餐館就餐。就餐中,因瑣事與鄰桌某乙等人發(fā)生爭執(zhí),被餐館服務人員勸阻。某乙離開后不久,帶了一批人,手持木棍,將某甲等人打傷。餐館領班見狀,趕緊撥打110報警。但在110警員到來時,某乙等人已逃之夭夭。后一直未能找到某乙等人。某甲等與餐館因賠償問題發(fā)生糾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哪一項?
A.某甲等人有權向餐館主張賠償損失,理由是違約責任
B.某甲等人有權向餐館主張賠償損失,理由是侵權責任
C.某甲等人有權向餐館主張賠償損失,理由是公平原則
D.某甲等人無權向餐館主張賠償損失
18.甲廠工程師張某利用工作之便,編寫了一本《發(fā)動機修理與調試》。為該書的著作權歸屬問題張某與甲廠發(fā)生爭議。依照法律,該書的著作權屬于誰?
A.歸張某享有,與甲廠無關
B.該書是職務作品,著作權由張某享有,但甲廠在兩年內可以使用
C.該書著作權由張某享有,甲廠有權在其業(yè)務范圍內優(yōu)先使用
D.該書是職務作品,但未經張某同意,甲廠不得許可第三人優(yōu)先使用
19.某大學中文系學生劉某寫了一本反映現代大學生生活的小說,將其以連載形式發(fā)布在網絡上,受到一致的好評。某出版社找到劉某,要求將此小說出版。劇作家肖某經劉某同意,將此書改編成了劇本,并由某電影公司投資,導演薛某將之拍成電影,由某音像公司制作光盤發(fā)售。該事例中包含哪些受《著作權法》保護的權利:①劉某的發(fā)表權②劉某的信息網絡傳播權③出版社根據出版合同享有的專有出版權④肖某對小說的改編權⑤薛某對影片的著作權⑥音像公司對錄像作品的權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⑥
D.①⑤③⑥
20.以下屬于對著作權合理使用正確的是:( )
A.為教學科研大量復制明清古典文學,供學生使用
B.合理使用,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不必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
C.為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引用他人已經發(fā)表的作品,沒有指明作者和出處
D.國家機關為執(zhí)行公務使用未發(fā)表的作品
1.D 2.B 3.D 4.A 5.C 6.D 7.B 8.A 9.D 10.B
11.D 12.D 13.B 14.B 15.D 16.D 17.B 18.B 19.C 20.A
21.A 22.B 23.A 24.C 25.A 26.A 27.B 28.B 29.D 30.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