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前生今世
周 山
《易傳》是對《周易》一書的第一次系統(tǒng)解釋的著作,因為共有10篇文字,故又稱《十翼》?!兑捉?jīng)》與《周易》,不是兩名一實的重同關(guān)系,而是種屬關(guān)系。
自從陰、陽爻由數(shù)字中歸類抽象出來之后,很自然地固定為六十四個六爻卦體,對這些卦體作出有序排列,并且各自給予一個卦名,便誕生了第一部《易經(jīng)》。據(jù)史傳,這第一部《易經(jīng)》誕生于夏代初期,其名為《連山》。夏代之前,洪水泛濫,人或為魚鱉;大禹治水,洪災(zāi)頓息,舜將帝位禪讓于禹,建立夏朝。由于長期的洪災(zāi),人們對賴以避難的高山心懷感激;洪災(zāi)之后的漁獵生活,山上盛產(chǎn)的野果和飛禽走獸,為人們的主要生活來源;對山的崇拜,也就成為一種必然。因此,在對六十四卦排序之時,象征山的“艮”卦名列榜首,也就順理成章。六爻重卦“艮”是由兩個經(jīng)卦“艮”相重而成,象形山連著山。所以,夏代制定的以“艮”為首卦的《易經(jīng)》,便取名為《連山》。我國最早圖騰對象“山”,也因此可以確認。
由漁獵社會轉(zhuǎn)向農(nóng)業(yè)社會,也是在以“山”為崇拜對象的夏代。個中原因,顯然是洪水消減之后,人們紛紛從山上下來,在平原上安營扎寨的緣故。長期的農(nóng)事活動,使人們對“春播一粒粟,秋收萬顆糧”的土地產(chǎn)生了感情。于是,由“山”移情于“地”的觀念隨著農(nóng)事活動的深入展開而得以確立。
商湯取夏政而代之,作為治國之策的《易經(jīng)》,也必須作出相應(yīng)的改編。由于古籍資料的殘缺,我們已無法知道改編的全部內(nèi)容,但是從商朝初期誕生的第二部《易經(jīng)》稱名《歸藏》,可以確定這部《易經(jīng)》的首卦已由“艮”改換為“坤”。坤為地,以“坤”為首卦的《歸藏》,表達了商代先人對大地的崇拜,我們祖先由此進入第二個圖騰崇拜時代。
商代八百年,是農(nóng)業(yè)社會逐漸走向成熟的階段。成熟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使先人們意識到農(nóng)作物的收成好壞并不取決于土地,而是取決于天氣: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洪澇旱災(zāi),欠收甚至稞粒無收。于是,先人的觀念又開始發(fā)生第三次轉(zhuǎn)變,即由對“地”的崇拜轉(zhuǎn)向?qū)Α疤臁钡某绨?。商朝末年,周族領(lǐng)袖姬昌被商紂王囚禁于羑里,在獄中對第二部《易經(jīng)》即《歸藏》作了全新的編纂,即史稱“演易”。經(jīng)姬昌重新編纂之后的這第三部《易經(jīng)》,在周朝取代商政權(quán)之后正式命名為《周易》,即“周朝的《易經(jīng)》”。
由于觀念的變化,更由于《周易》的誕生,《歸藏》自周代始式微,但是,一直到春秋末期,它還有可能被完整保留著。據(jù)《禮記》記載,孔子為了解殷商社會,曾專門跑到殷商貴族集居地宋國,尋找并研究《歸藏》;從孔子的“吾欲觀殷道……得坤乾焉”的透露,我們也獲得了《歸藏》的首卦是“坤”,第二卦是“乾”的信息。漢代時,《歸藏》可能還有較多內(nèi)容存世,所以有易學(xué)家焦竑的“商時講學(xué)者首重在靜”之議論,經(jīng)學(xué)家鄭玄在《禮記》注疏中稱:“殷陰陽之書存者有《歸藏》,是亦以《歸藏》為殷易矣”。
現(xiàn)在所見的《歸藏》佚文,一為收錄在《道藏》中,二為前些年從湖北荊門王家臺楚墓中發(fā)掘的竹書殘簡。這些佚文為姬昌“演易”的背景提供了信息。
從西周到東周,《周易》不僅是周王朝的治國大綱,也是朝廷及貴族決疑解難的工具?!蹲髠鳌?、《國語》中的二十多條占筮或援引《周易》決疑記載,便是《周易》權(quán)威性和實用性的直接表達。
春秋末期,“善為《易》者不占”成為風(fēng)氣;孔子晚年喜《易》,以致“韋編三絕”;為學(xué)生講《易》,留下解讀《周易》的數(shù)篇文字,與前人留下的幾篇資料性文字一起,合編成《易傳》,遂使得《周易》如虎添翼,進入每一位讀書人的書房,并進而成為后世科舉取士的“統(tǒng)編教材”。(節(jié)選自2013年3月11日《文匯報》,有刪改)
1.關(guān)于《易經(jīng)》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易經(jīng)》與《周易》,不是兩名一實的重同關(guān)系,而是種屬關(guān)系”,由此可知,《周易》包括《易經(jīng)》,二者是種屬關(guān)系。
B“孔子晚年喜《易》”,他把解讀《周易》的數(shù)篇文字,與前人文字一起合編,形成對《周易》進行系統(tǒng)解釋的著作《易經(jīng)》。
C全文談到了與《易經(jīng)》相關(guān)的三部著作,即《連山》《歸藏》《周易》,而這三部著作體現(xiàn)了《易經(jīng)》在不同時期的發(fā)展。
D《易經(jīng)》在不斷的更新與發(fā)展之中,首卦也在不停地變化,從夏初到商初再到周代,一直到現(xiàn)在,其首卦還在不停改變。
2.下列各項對于《易經(jīng)》首卦的論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夏代之前,洪水泛濫,山上盛產(chǎn)的野果和飛禽走獸,為人們的主要生活來源,對山的崇拜,使象征山的“艮”卦在《連山》六十四卦中名列榜首。
B夏代以后,長期的農(nóng)事活動,使人們對土地產(chǎn)生了感情。于是,由“山”移情于“地”,使得商代初期的《歸藏》首卦由“艮”卦變化為“坤”卦。
C商代八百年,農(nóng)業(yè)社會逐漸走向成熟,使先人們意識到農(nóng)作物的收成好壞更多取決于天氣,于是到《周易》時,首卦已更新為代表天的“乾”卦。
D《易經(jīng)》首卦在不同階段的每一次變化之中,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食物來源的變化,人們的思想觀念和信仰的轉(zhuǎn)變都對變化起著舉足輕重地決定性。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內(nèi)容的一項是( )
A夏代初期誕生的《連山》,以“艮”為首卦,這為我們現(xiàn)在將我國最早的圖騰對象確認為“山”提供了重要的歷史依據(jù)。
B商湯取夏政而代之,作為治國之策的《易經(jīng)》,也作出了相應(yīng)的改編,通過對改編全部內(nèi)容的分析,獲知大地已被崇拜。
C周族領(lǐng)袖姬昌在獄中對《歸藏》作了全新“演易”,后被周武王命名為《周易》。直至此時第三部《易經(jīng)》方才塵埃落定。
D漢代時,第二部《易經(jīng)》——《歸藏》還有較多內(nèi)容存世,所以才能有易學(xué)家焦竑的“商時講學(xué)者首重在靜”之議論。
分值: 9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
李芾,字叔章。初以蔭補安南司戶,辟祁陽尉,出振荒,即有聲。時盜起永州,招之,歲余不下。芾與參議鄧炯提千三百人破其巢,禽賊魁以歸,余黨遂平。攝湘潭縣,縣多大家,前令束手不敢犯,芾稽籍出賦,不避貴勢,賦役大均。
咸淳元年,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德祐元年七月,大元右丞阿里海牙以大兵入潭。芾遣其將于興帥兵御之于湘陰,興戰(zhàn)死。九月,再調(diào)吳繼明出御,兵不及出,而大軍已圍城。芾慷慨登陴,與諸將分地而守,民老弱亦皆出,結(jié)保伍助之,不令而集。城中矢盡,有故矢皆羽敗,芾命括民間羽扇,羽立具。又苦食無鹽,芾取庫中積鹽席,焚取鹽給之。有中傷者,躬自撫勞,日以忠義勉其將士。死傷相藉,人猶飲血乘城殊死戰(zhàn)。有來招降者,芾殺之以徇。
十二月,城圍益急。諸將泣請曰:“事急矣,吾屬為國死可也,如民何?”芾罵曰:“國家平時所以厚養(yǎng)汝者,為今日也。汝第死守,有后言者吾先戮汝?!背?,大兵登城,戰(zhàn)少卻,旋蟻附而登,衡守尹谷及其家人*,芾命酒酹之。因留賓佐會飲,夜傳令,猶手書“盡忠”字為號。飲達旦,諸賓佐出。芾坐熊湘閣召帳下沈忠遺之金曰:“吾力竭,分當(dāng)死,吾家人亦不可辱于俘,汝盡殺之,而后殺我?!敝曳乜垲^,辭以不能,芾固命之,忠泣而諾,取酒飲其家人,盡醉,乃遍刃之。芾亦引頸受刃。忠縱火焚其居,還家殺其妻子,復(fù)至火所,大慟,舉身投地,乃自刎。
芾為人剛介,不畏強御,臨事精敏,*猾不能欺。且強力過人,自旦治事至暮無倦色,夜率至三鼓始休,五鼓復(fù)起視事。望之凜然猶神明而好賢禮士即之溫然雖一藝小善亦惓惓獎薦之平生居官廉及擯斥家無余貲。 (選自《宋史》列傳卷二百零九,有刪改)
4.下列各句中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3分)
A初以蔭補安南司戶,辟祁陽尉 辟:征召
B有來招降者,芾殺之以徇。 徇:警告
C衡守尹谷及其家人*,芾命酒酹之 酹:以酒灑地
D因留賓佐會飲,夜傳令 因:趁機
5.對文中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望之凜然/猶神明而好賢/禮士即之溫然/雖一藝小善亦惓惓獎薦之/平生居官廉/及擯斥/家無余貲。
B望之凜然/猶神明而好賢禮士/即之溫然/雖一藝小善亦惓惓獎薦之/平生居官廉/及擯斥/家無余貲。
C望之凜然猶神明/而好賢禮/士即之溫然/雖一藝小善亦惓惓獎薦之/平生居官廉/及擯斥/家無余貲。
D望之凜然猶神明/而好賢禮士/即之溫然/雖一藝小善亦惓惓獎薦之/平生居官廉/及擯斥/家無余貲。
6.下列對文中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蔭,又稱“蔭庇”,指封建時代子孫因祖先有勛勞或官職而循例受封、得官。如成語“封妻蔭子”中的“蔭”。
B稽籍出賦指查驗戶籍來攤派賦稅,這樣做可以保證人們繳納賦稅的公平性。
C保伍,是古代的一種戶籍制度。古代百姓五家為伍,又立保相統(tǒng)攝,故以“保伍”泛稱基層戶籍編制。
D古代將夜間分為“五更”,“五更”也叫“五鼓”,“三鼓”相當(dāng)于十一時至一時;“五鼓”就是丑時。
7.下列對文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芾精明能干。他在賑濟災(zāi)荒、平定永州之亂時表現(xiàn)出杰出的才能;代理湘潭縣縣令,攤派賦稅時,他不避豪強,使賦稅非常均衡。
B李芾堅決抗敵。元朝大軍圍城,他積極組織防御抵抗,及時解決軍中物資緊缺的問題,并親自慰勞將士,斬殺招降者示眾。
C李芾義不受辱。除夕之夜,敵軍攻破城池,他與賓客和助手一起飲酒后,命令部下殺死自己和家人,以免被俘受辱。
D李芾勤于政事。他精力過人,從早上開始治理政事直到晚上,都沒有絲毫疲倦的神色,經(jīng)常夜里三鼓才休息,五鼓就又起來工作。
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城中矢盡,有故矢皆羽敗,芾命括民間羽扇,羽立具。
(2)國家平時所以厚養(yǎng)汝者,為今日也。汝第死守,有后言者吾先戮汝。
分值: 2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3
紅 梅
蘇 軾
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容不入時。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隨春態(tài),酒暈無端上玉肌。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
[注]詩老:指蘇軾的前輩詩人石曼卿。
9.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A“獨開遲”既點出了紅梅晚開,也賦予了她不與眾花爭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說自己真的擔(dān)心,而是含蓄地表達了不愿趨時的情感。
C“尚余”句在寫紅梅“雪霜姿”的同時,也透露出一絲無奈。
D“酒暈”句是說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飲酒后臉上泛起的紅暈。
10.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A詩人使用擬人手法,以紅梅自況,表達了與桃杏一起裝點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紅梅“怕愁貪睡”,不肯隨“春”,故而未能及早開放。
C紅梅生機難抑,爛漫開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潔,自成一片春光。
D面對百花盛開的“春態(tài)”,紅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節(jié)操。
11.簡要分析“萬箭千刀一夜殺”一句詩中數(shù)字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5分)
12.這兩首詩描寫戰(zhàn)爭場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請結(jié)合詩歌簡要分析。(6分)
分值: 17分 查看題目解析 >
填空題 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8分,共16分。把答案填寫在題中橫線上。
4
13.杜牧在《阿房宮賦》中,用“ , ”表現(xiàn)了秦人搜刮錢財時斤斤計較,但使用起來卻視如敝履的狀態(tài)。
韓愈在巜師說>>中認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原因是" , 。
莊子在《逍遙游》中勸世人要認清自我和外物的分際、辨別榮辱的界限的句子是:“ , ?!?BR> 儒道兩家都曾用行路來形象地論述了積累的重要性?!独献印分姓f“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避髯釉凇秳駥W(xué)》中說“ , ?!?BR> 分值: 8分 查看題目解析 >
5
25.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dāng)?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
人們通常認為,① ,但英國一項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其實后天的學(xué)習(xí)和體驗有重要影響。為驗證鳥類是否能通過學(xué)習(xí)來辨別筑巢材料的好壞,研究人員用草雀進行了分組比較試驗,② ,另一組則只能獲得更堅硬、結(jié)實的材料。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之前使用過較軟材料的草雀這次都會選擇更硬的材料,而此前就使用硬材料的一組草雀并未對兩種材料表現(xiàn)出好惡,但在完成一次筑巢后,這些草雀都對硬材料更感興趣,這說明③ 。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單選題 本大題共11小題,每小題3分,共33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有且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
6
1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成語,最恰當(dāng)?shù)囊唤M是( ) (3分)
①看著自然保護區(qū)隨意丟棄的塑料袋、竹簽和啤酒瓶,再看看環(huán)衛(wèi)工人疲憊的身影,記者心里很不是滋味:禁止燒烤的標(biāo)牌在不斷增加,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 ,自覺自律真就這么困難嗎?
②任務(wù)重、工期緊、條件艱苦是水電建設(shè)的顯著特性,對此,征戰(zhàn)江河數(shù)十載,在水電站建設(shè)中屢建戰(zhàn)功的中國水利水電第三工程局的員工早已 。
③依據(jù)職稱的評定標(biāo)準,教師們將注意力從正常的教學(xué)中轉(zhuǎn)移了出來,時間久了,自然會對這套標(biāo)準帶來的戕害 。當(dāng)他們從這套標(biāo)準中不斷受益,就更難自覺做出反思和批判。
A熟視無睹 習(xí)焉不察 習(xí)以為常
B習(xí)以為常 熟視無睹 習(xí)焉不察
C熟視無睹 習(xí)以為常 習(xí)焉不察
D習(xí)焉不察 習(xí)以為常 熟視無睹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7
1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3分)
①想當(dāng)初,慈禧太后的陵寢造得多么堅固,曾幾何時,還是禁不住軍閥孫殿英的火藥爆破,落了個一片狼藉。
②導(dǎo)演馮小剛把《集結(jié)號》中最重要的角色給了谷志鑫,其他演員幾乎成了舉重若輕的人物。
③上屆冠軍挪威隊以全勝戰(zhàn)績出線,表現(xiàn)十分出色,其衛(wèi)冕雄心及雄厚實力令人刮目相看。
④露卡在美國算是窮人,經(jīng)常得到政府機構(gòu)的接濟和幫助,但她并不總是拾人牙慧,而是主動為社會做些好事。
⑤這位油畫家的高原風(fēng)貌主題油畫雖然很受歡迎,但是他不輕易創(chuàng)作,因此,他掛在畫廊墻上待價而沽的作品并不多。
⑥“生命的價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長度,在于奉獻而不在于獲取……”院士的一番話入木三分,讓我們深受教育。
A①②⑥B②③⑤C①⑤⑥D(zhuǎn)②④⑤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8
16.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3分)
A“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這四個短句的忽然加入,使詩歌節(jié)奏不但富于變化,而且使我們似乎聽到了詩人在席上頻頻的勸酒聲。
B霧霾天氣的形成既有氣象條件的影響,也與大氣污染物排放增加有關(guān),為減少霧霾,政府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大氣環(huán)境治理和保護。
C據(jù)外媒報道,蘇富比拍賣行將于下月在美國紐約拍賣一幅幾乎全白的畫作,估計拍賣價將高達1500萬。
D昨日,濱海新區(qū)大港管委會物價局經(jīng)過調(diào)查作出決定,責(zé)令救援單位退還700元不合理收費項目。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9
17.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無論外界環(huán)境和參賽條件都極端惡劣,好聲音的歌手們總能夠面帶微笑、充滿信心完成所有的比賽項目。
B時代要求我們以高度的責(zé)任感和科學(xué)的態(tài)度,像學(xué)習(xí)和掌握馬克思理論一樣,理解和把握建設(shè)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C當(dāng)詩人踏上故土,聽到年輕的姑娘們還在彈唱古老的“斷念歌”,還在跳著古典時期的舞蹈時,感到這些陳詞濫調(diào)與自己的思想感情格格不入。
D當(dāng)年極為暢銷的一本書《墨跡》的作者是鳳凰衛(wèi)視主持人曾子墨根據(jù)自己的真實生活軌跡寫的。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0
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dāng)?shù)囊唤M是( )(3分)
其實,孔子對于讀書有自己的看法。 。 。 。 。
, ,類似于“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這樣的話,《論語》中至少重復(fù)了四次。
①他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BR> ②他還主張讀書是為完善自己,鄙夷那種沽名釣譽的文人
③而無須在乎外在的名聲和遭遇
④他主張讀書要從興趣出發(fā),不贊成為求知而求知的態(tài)度
⑤他曾說:“古之學(xué)者為己,今之學(xué)者為人?!?BR> ⑥他一再強調(diào),一個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實學(xué)
A④①②⑤⑥③B⑥③⑤②④①C④①⑥②⑤③D⑥③⑤④②①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1
19.依次填入下面橫線上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最恰當(dāng)?shù)囊唤M是
近百年來,我國雖然也出現(xiàn)過不少杰出的科學(xué)家,______出現(xiàn)過像“五四”運動那樣的倡導(dǎo)科學(xué)的全國性熱潮,______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條件下,科學(xué)事業(yè)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發(fā)展。______全國解放后,在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dǎo)下,______受到前所未有重視,并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卓越成就。
A同時 但是 因為 故
B同時 由于 只有 故
C甚至 由于 因為 才
D甚至 但是 只是 才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2
20.下列各句中每組句式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智勇多困于所溺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
C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騎能屬者百余人耳
D遂見用于小邑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分值: 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3
21. 與“遷客騷人”的“遷”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戰(zhàn)、守、遷皆不及施B終繼五國遷滅,何哉C再遷為太使令D是夕始覺有遷謫意
分值: 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4
22.與“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孰”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B我孰與城北徐公美C孰能無惑D寒暑易節(jié),而五谷以孰
分值: 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5
23.下列句中的古今異義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可以便宜從事 便宜:方便
B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饑 人情:人之常情
C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 私人:黨羽,親信
D廉頗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 宣言:揚言
分值: 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6
24.下列文化常識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在古代,不同的朋友關(guān)系之間的稱謂有所不同,例如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叫“刎頸之交”,從小一起長大的異姓好友 忠“竹馬之交”,不因貴賤變化而 改變的深厚友情的朋友叫“忘形交”等等。
B在古代,人的稱謂有多種形式,有稱謚號的如:范仲淹稱文正;有稱籍貫的如:柳宗元稱柳河?xùn)|;有稱官 名的如:杜甫稱杜工部;有稱官地的如:岑參稱岑嘉州等等。
C在古漢語中,表示兼代的官職的詞語有:兼、領(lǐng)、行、署、權(quán)、假、攝、守等。
D一個季度的三個月可以分別用“孟、仲、季”來表示。如《古詩十九首》中“孟冬寒氣至,北風(fēng)何慘栗”中的“孟冬”指冬季的第一個月。
分值: 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書面表達 本大題共60分。
17
26.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材料一:百米賽的關(guān)鍵往往是起跑,起跑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長跑的要訣卻是保存實力,馬拉松長跑競賽,起跑是否并不重要,馬拉松競賽的特點是誰笑到最后誰笑得。
材料二:買過新汽車的人都知道,汽車有磨合期。在新車的磨合期,車速不能太快,只有這樣,這輛汽車未來才能風(fēng)馳電掣。如果在新車的磨合期高速行駛,汽車就會早衰,該急速行進時,就會力不從心。
材料三:20多年前,某大學(xué)的少年班幾乎家喻戶曉 ,如今,這些昔日的神童幾乎全軍覆沒,沒有一個成為棟梁之材。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biāo)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17 正確答案及相關(guān)解析
正確答案
例文一
晚放的櫻花
捧著滿手的不如意,不敢眺望人生的頂峰。走在四月的春風(fēng)里,卻感覺不到春天已經(jīng)來臨。相伴而行,他們走得春風(fēng)得意,我卻總覺得矮人一頭。
這是個爭芳斗艷的時令,道路兩旁,杏花早已開得繁華似錦,淡妝濃抹,獨顯嬌艷。而棲在一旁的櫻桃樹,卻還不見含苞欲放之景,只有烏黑的樹干獨立春風(fēng)。在春天的起跑線上它被杏遠遠地拋在后面。
看到這兩種樹,又看到結(jié)伴而行的我們,不由得感到臉面無光。同在一條起跑線上,同奔向人生的頂峰,我被人家落得好遠。數(shù)著手中的試卷,一張又一張地飄在眼前,望著紙上的成績,一分又一分地飛奔而去。
櫻桃樹漆色的枝丫上,看不出怎樣的表情,然而它的內(nèi)心里也應(yīng)伴著濃濃的感傷吧,只是它還不懂得傾訴。它要抬起頭才能看得見杏子的濃妝淡抹,就像我要踮起腳才能摸得到同伴的滿面春風(fēng)。它不敢奢望秋日的豐收,就像我不敢仰望人生的頂峰。
春盡了,杏謝了,只待秋日碩果累累。
我再漫步街頭,沒有了杏花盛氣凌人的壓抑,卻依然難免有輸在起點的疼痛。就這么走著,走著,驀地見到一樹的潔白——櫻花怒放了!杏花落下,它卻在剎那間涌現(xiàn)出來。春,這個所謂的起點已經(jīng)匆匆走去,然而這櫻花卻在起點之后欣欣向榮。
忽然又想到自己,雖然在起點被同伴落下,然而人生不能從起點之后綻放光彩嗎?我跑慢了起點,而人生卻非百米賽跑,誰又能說我一定會遲到于人生的頂峰呢?
櫻花在炫漫地開著,而我也該奔向人生的頂峰了。
秋日來了,杏子黃得耀眼,櫻桃也紅滿枝頭。
例文二
暫時與長久
很多時候我們會因自己與他人一開始的一點差距而抱怨生活,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因為生活就如同一場馬拉松,起點可能會晚,但笑到最后才是贏家。
身為學(xué)生的我們既然選擇了高中就是選擇了高考,可能我們起點不同,基礎(chǔ)參差不齊,但我們目標(biāo)相同,時間相同,然而最后的結(jié)果卻大相徑庭。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每個人在備考路上的努力。起點固然重要,但不是全部,更重要的是期間努力的過程以及最終拿到哪所大學(xué)錄取通知書的結(jié)果。真正的贏家不是為搶一時的風(fēng)光而奮斗,而是為了最終的目標(biāo)不懈地始終如一地去追求。
但這不是說起跑線不重要。誠然,有些事情越早地接觸對自己越有利,也就越早地學(xué)會一些東西。但凡事都是雙刃劍,既有利的一方面,也就有弊的一方面。
美麗的花過早地開放就會過早地衰老,追求美麗與自由不是不合適,而更多的時候是不適時,不符合時令,未在自己該開花的季節(jié)中綻放,過早地開放了,那么等到其他花正是爛漫之時,自己卻到了凋謝的時候,這該是一種多大的悲哀。贏在了一個不該過早的開始卻收獲了一個過早結(jié)束生命的結(jié)局,這是一種不幸,與其這樣倒不如忍耐住開始的欲望以獲得更豐碩、適時的收獲。
有些一開始被稱作為神童的孩子為什么最后卻沒有多大的成就就泯然眾人矣?有時一些高基礎(chǔ)、高儲備的人反而沒有其他人成功呢?我想他們一定是輸在了最后,輸在了前往成功的道路上,成功就是一幅充滿波動的折線圖,就看你是否能堅持到它開始上升的時候。如果半途而廢,雖有雄厚的基礎(chǔ)也無力回天了。
追逐成功的過程其實就是生活的過程。生活是一杯醇香的咖啡,也許一開始會有些苦澀,但只有慢慢地品味才會嘗到它真正的味道。在合適的時間做自己該做的事,不怕一開始與別人的差距,也并不因一點點的而驕傲,不卑不亢地積極生活下去,把自己所做的事盡力做好,也許也就因此實現(xiàn)了人生的價值。
解析
本題是多材料作文,材料一強調(diào)“長跑比賽,起跑是否并不重要”,如果急于求成,則有可能會輸?shù)舯荣?;材料二是說磨合新車,欲速則不達;材料三是說培養(yǎng)人才,拔苗助長的做法危害大。從三則材料的分析中,我們不難找出它們的共同點:急功近利要不得。反復(fù)推敲材料,并從三則材料中提煉出共性的含義 。材料中的三個關(guān)鍵詞為起點、速度、成功。歸結(jié)起來材料的主旨是成功不在起跑線。也可引申為養(yǎng)精蓄銳,方能成功。由此,我們可以立意為:要遵循客觀規(guī)律或者循序漸進才能成功。
考查方向
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xué)類文章。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 E。
解題思路
考生可以展開材料,或陳述現(xiàn)象,或表達觀點態(tài)度,或批判或褒揚??傊?,文章的寫作難度不大??蛇x用題目:1、欲成,不必求急 2、贏在起點不如笑到最后 3、慢行也能走遠 4、剎那不等于永恒。5、做笑到最后的贏家 6、勝利不在起跑時 7、欲速則不達 8、切勿急于求成 9、急功豈可得利
易錯點
部分考生容易提煉觀點為“細心使用”等等,則偏離題意中心。
周 山
《易傳》是對《周易》一書的第一次系統(tǒng)解釋的著作,因為共有10篇文字,故又稱《十翼》?!兑捉?jīng)》與《周易》,不是兩名一實的重同關(guān)系,而是種屬關(guān)系。
自從陰、陽爻由數(shù)字中歸類抽象出來之后,很自然地固定為六十四個六爻卦體,對這些卦體作出有序排列,并且各自給予一個卦名,便誕生了第一部《易經(jīng)》。據(jù)史傳,這第一部《易經(jīng)》誕生于夏代初期,其名為《連山》。夏代之前,洪水泛濫,人或為魚鱉;大禹治水,洪災(zāi)頓息,舜將帝位禪讓于禹,建立夏朝。由于長期的洪災(zāi),人們對賴以避難的高山心懷感激;洪災(zāi)之后的漁獵生活,山上盛產(chǎn)的野果和飛禽走獸,為人們的主要生活來源;對山的崇拜,也就成為一種必然。因此,在對六十四卦排序之時,象征山的“艮”卦名列榜首,也就順理成章。六爻重卦“艮”是由兩個經(jīng)卦“艮”相重而成,象形山連著山。所以,夏代制定的以“艮”為首卦的《易經(jīng)》,便取名為《連山》。我國最早圖騰對象“山”,也因此可以確認。
由漁獵社會轉(zhuǎn)向農(nóng)業(yè)社會,也是在以“山”為崇拜對象的夏代。個中原因,顯然是洪水消減之后,人們紛紛從山上下來,在平原上安營扎寨的緣故。長期的農(nóng)事活動,使人們對“春播一粒粟,秋收萬顆糧”的土地產(chǎn)生了感情。于是,由“山”移情于“地”的觀念隨著農(nóng)事活動的深入展開而得以確立。
商湯取夏政而代之,作為治國之策的《易經(jīng)》,也必須作出相應(yīng)的改編。由于古籍資料的殘缺,我們已無法知道改編的全部內(nèi)容,但是從商朝初期誕生的第二部《易經(jīng)》稱名《歸藏》,可以確定這部《易經(jīng)》的首卦已由“艮”改換為“坤”。坤為地,以“坤”為首卦的《歸藏》,表達了商代先人對大地的崇拜,我們祖先由此進入第二個圖騰崇拜時代。
商代八百年,是農(nóng)業(yè)社會逐漸走向成熟的階段。成熟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使先人們意識到農(nóng)作物的收成好壞并不取決于土地,而是取決于天氣: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洪澇旱災(zāi),欠收甚至稞粒無收。于是,先人的觀念又開始發(fā)生第三次轉(zhuǎn)變,即由對“地”的崇拜轉(zhuǎn)向?qū)Α疤臁钡某绨?。商朝末年,周族領(lǐng)袖姬昌被商紂王囚禁于羑里,在獄中對第二部《易經(jīng)》即《歸藏》作了全新的編纂,即史稱“演易”。經(jīng)姬昌重新編纂之后的這第三部《易經(jīng)》,在周朝取代商政權(quán)之后正式命名為《周易》,即“周朝的《易經(jīng)》”。
由于觀念的變化,更由于《周易》的誕生,《歸藏》自周代始式微,但是,一直到春秋末期,它還有可能被完整保留著。據(jù)《禮記》記載,孔子為了解殷商社會,曾專門跑到殷商貴族集居地宋國,尋找并研究《歸藏》;從孔子的“吾欲觀殷道……得坤乾焉”的透露,我們也獲得了《歸藏》的首卦是“坤”,第二卦是“乾”的信息。漢代時,《歸藏》可能還有較多內(nèi)容存世,所以有易學(xué)家焦竑的“商時講學(xué)者首重在靜”之議論,經(jīng)學(xué)家鄭玄在《禮記》注疏中稱:“殷陰陽之書存者有《歸藏》,是亦以《歸藏》為殷易矣”。
現(xiàn)在所見的《歸藏》佚文,一為收錄在《道藏》中,二為前些年從湖北荊門王家臺楚墓中發(fā)掘的竹書殘簡。這些佚文為姬昌“演易”的背景提供了信息。
從西周到東周,《周易》不僅是周王朝的治國大綱,也是朝廷及貴族決疑解難的工具?!蹲髠鳌?、《國語》中的二十多條占筮或援引《周易》決疑記載,便是《周易》權(quán)威性和實用性的直接表達。
春秋末期,“善為《易》者不占”成為風(fēng)氣;孔子晚年喜《易》,以致“韋編三絕”;為學(xué)生講《易》,留下解讀《周易》的數(shù)篇文字,與前人留下的幾篇資料性文字一起,合編成《易傳》,遂使得《周易》如虎添翼,進入每一位讀書人的書房,并進而成為后世科舉取士的“統(tǒng)編教材”。(節(jié)選自2013年3月11日《文匯報》,有刪改)
1.關(guān)于《易經(jīng)》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易經(jīng)》與《周易》,不是兩名一實的重同關(guān)系,而是種屬關(guān)系”,由此可知,《周易》包括《易經(jīng)》,二者是種屬關(guān)系。
B“孔子晚年喜《易》”,他把解讀《周易》的數(shù)篇文字,與前人文字一起合編,形成對《周易》進行系統(tǒng)解釋的著作《易經(jīng)》。
C全文談到了與《易經(jīng)》相關(guān)的三部著作,即《連山》《歸藏》《周易》,而這三部著作體現(xiàn)了《易經(jīng)》在不同時期的發(fā)展。
D《易經(jīng)》在不斷的更新與發(fā)展之中,首卦也在不停地變化,從夏初到商初再到周代,一直到現(xiàn)在,其首卦還在不停改變。
2.下列各項對于《易經(jīng)》首卦的論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夏代之前,洪水泛濫,山上盛產(chǎn)的野果和飛禽走獸,為人們的主要生活來源,對山的崇拜,使象征山的“艮”卦在《連山》六十四卦中名列榜首。
B夏代以后,長期的農(nóng)事活動,使人們對土地產(chǎn)生了感情。于是,由“山”移情于“地”,使得商代初期的《歸藏》首卦由“艮”卦變化為“坤”卦。
C商代八百年,農(nóng)業(yè)社會逐漸走向成熟,使先人們意識到農(nóng)作物的收成好壞更多取決于天氣,于是到《周易》時,首卦已更新為代表天的“乾”卦。
D《易經(jīng)》首卦在不同階段的每一次變化之中,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食物來源的變化,人們的思想觀念和信仰的轉(zhuǎn)變都對變化起著舉足輕重地決定性。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內(nèi)容的一項是( )
A夏代初期誕生的《連山》,以“艮”為首卦,這為我們現(xiàn)在將我國最早的圖騰對象確認為“山”提供了重要的歷史依據(jù)。
B商湯取夏政而代之,作為治國之策的《易經(jīng)》,也作出了相應(yīng)的改編,通過對改編全部內(nèi)容的分析,獲知大地已被崇拜。
C周族領(lǐng)袖姬昌在獄中對《歸藏》作了全新“演易”,后被周武王命名為《周易》。直至此時第三部《易經(jīng)》方才塵埃落定。
D漢代時,第二部《易經(jīng)》——《歸藏》還有較多內(nèi)容存世,所以才能有易學(xué)家焦竑的“商時講學(xué)者首重在靜”之議論。
分值: 9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
李芾,字叔章。初以蔭補安南司戶,辟祁陽尉,出振荒,即有聲。時盜起永州,招之,歲余不下。芾與參議鄧炯提千三百人破其巢,禽賊魁以歸,余黨遂平。攝湘潭縣,縣多大家,前令束手不敢犯,芾稽籍出賦,不避貴勢,賦役大均。
咸淳元年,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德祐元年七月,大元右丞阿里海牙以大兵入潭。芾遣其將于興帥兵御之于湘陰,興戰(zhàn)死。九月,再調(diào)吳繼明出御,兵不及出,而大軍已圍城。芾慷慨登陴,與諸將分地而守,民老弱亦皆出,結(jié)保伍助之,不令而集。城中矢盡,有故矢皆羽敗,芾命括民間羽扇,羽立具。又苦食無鹽,芾取庫中積鹽席,焚取鹽給之。有中傷者,躬自撫勞,日以忠義勉其將士。死傷相藉,人猶飲血乘城殊死戰(zhàn)。有來招降者,芾殺之以徇。
十二月,城圍益急。諸將泣請曰:“事急矣,吾屬為國死可也,如民何?”芾罵曰:“國家平時所以厚養(yǎng)汝者,為今日也。汝第死守,有后言者吾先戮汝?!背?,大兵登城,戰(zhàn)少卻,旋蟻附而登,衡守尹谷及其家人*,芾命酒酹之。因留賓佐會飲,夜傳令,猶手書“盡忠”字為號。飲達旦,諸賓佐出。芾坐熊湘閣召帳下沈忠遺之金曰:“吾力竭,分當(dāng)死,吾家人亦不可辱于俘,汝盡殺之,而后殺我?!敝曳乜垲^,辭以不能,芾固命之,忠泣而諾,取酒飲其家人,盡醉,乃遍刃之。芾亦引頸受刃。忠縱火焚其居,還家殺其妻子,復(fù)至火所,大慟,舉身投地,乃自刎。
芾為人剛介,不畏強御,臨事精敏,*猾不能欺。且強力過人,自旦治事至暮無倦色,夜率至三鼓始休,五鼓復(fù)起視事。望之凜然猶神明而好賢禮士即之溫然雖一藝小善亦惓惓獎薦之平生居官廉及擯斥家無余貲。 (選自《宋史》列傳卷二百零九,有刪改)
4.下列各句中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3分)
A初以蔭補安南司戶,辟祁陽尉 辟:征召
B有來招降者,芾殺之以徇。 徇:警告
C衡守尹谷及其家人*,芾命酒酹之 酹:以酒灑地
D因留賓佐會飲,夜傳令 因:趁機
5.對文中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望之凜然/猶神明而好賢/禮士即之溫然/雖一藝小善亦惓惓獎薦之/平生居官廉/及擯斥/家無余貲。
B望之凜然/猶神明而好賢禮士/即之溫然/雖一藝小善亦惓惓獎薦之/平生居官廉/及擯斥/家無余貲。
C望之凜然猶神明/而好賢禮/士即之溫然/雖一藝小善亦惓惓獎薦之/平生居官廉/及擯斥/家無余貲。
D望之凜然猶神明/而好賢禮士/即之溫然/雖一藝小善亦惓惓獎薦之/平生居官廉/及擯斥/家無余貲。
6.下列對文中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蔭,又稱“蔭庇”,指封建時代子孫因祖先有勛勞或官職而循例受封、得官。如成語“封妻蔭子”中的“蔭”。
B稽籍出賦指查驗戶籍來攤派賦稅,這樣做可以保證人們繳納賦稅的公平性。
C保伍,是古代的一種戶籍制度。古代百姓五家為伍,又立保相統(tǒng)攝,故以“保伍”泛稱基層戶籍編制。
D古代將夜間分為“五更”,“五更”也叫“五鼓”,“三鼓”相當(dāng)于十一時至一時;“五鼓”就是丑時。
7.下列對文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芾精明能干。他在賑濟災(zāi)荒、平定永州之亂時表現(xiàn)出杰出的才能;代理湘潭縣縣令,攤派賦稅時,他不避豪強,使賦稅非常均衡。
B李芾堅決抗敵。元朝大軍圍城,他積極組織防御抵抗,及時解決軍中物資緊缺的問題,并親自慰勞將士,斬殺招降者示眾。
C李芾義不受辱。除夕之夜,敵軍攻破城池,他與賓客和助手一起飲酒后,命令部下殺死自己和家人,以免被俘受辱。
D李芾勤于政事。他精力過人,從早上開始治理政事直到晚上,都沒有絲毫疲倦的神色,經(jīng)常夜里三鼓才休息,五鼓就又起來工作。
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城中矢盡,有故矢皆羽敗,芾命括民間羽扇,羽立具。
(2)國家平時所以厚養(yǎng)汝者,為今日也。汝第死守,有后言者吾先戮汝。
分值: 2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3
紅 梅
蘇 軾
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容不入時。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隨春態(tài),酒暈無端上玉肌。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
[注]詩老:指蘇軾的前輩詩人石曼卿。
9.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A“獨開遲”既點出了紅梅晚開,也賦予了她不與眾花爭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說自己真的擔(dān)心,而是含蓄地表達了不愿趨時的情感。
C“尚余”句在寫紅梅“雪霜姿”的同時,也透露出一絲無奈。
D“酒暈”句是說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飲酒后臉上泛起的紅暈。
10.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A詩人使用擬人手法,以紅梅自況,表達了與桃杏一起裝點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紅梅“怕愁貪睡”,不肯隨“春”,故而未能及早開放。
C紅梅生機難抑,爛漫開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潔,自成一片春光。
D面對百花盛開的“春態(tài)”,紅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節(jié)操。
11.簡要分析“萬箭千刀一夜殺”一句詩中數(shù)字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5分)
12.這兩首詩描寫戰(zhàn)爭場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請結(jié)合詩歌簡要分析。(6分)
分值: 17分 查看題目解析 >
填空題 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8分,共16分。把答案填寫在題中橫線上。
4
13.杜牧在《阿房宮賦》中,用“ , ”表現(xiàn)了秦人搜刮錢財時斤斤計較,但使用起來卻視如敝履的狀態(tài)。
韓愈在巜師說>>中認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原因是" , 。
莊子在《逍遙游》中勸世人要認清自我和外物的分際、辨別榮辱的界限的句子是:“ , ?!?BR> 儒道兩家都曾用行路來形象地論述了積累的重要性?!独献印分姓f“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避髯釉凇秳駥W(xué)》中說“ , ?!?BR> 分值: 8分 查看題目解析 >
5
25.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dāng)?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
人們通常認為,① ,但英國一項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其實后天的學(xué)習(xí)和體驗有重要影響。為驗證鳥類是否能通過學(xué)習(xí)來辨別筑巢材料的好壞,研究人員用草雀進行了分組比較試驗,② ,另一組則只能獲得更堅硬、結(jié)實的材料。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之前使用過較軟材料的草雀這次都會選擇更硬的材料,而此前就使用硬材料的一組草雀并未對兩種材料表現(xiàn)出好惡,但在完成一次筑巢后,這些草雀都對硬材料更感興趣,這說明③ 。
分值: 6分 查看題目解析 >
單選題 本大題共11小題,每小題3分,共33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有且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
6
1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成語,最恰當(dāng)?shù)囊唤M是( ) (3分)
①看著自然保護區(qū)隨意丟棄的塑料袋、竹簽和啤酒瓶,再看看環(huán)衛(wèi)工人疲憊的身影,記者心里很不是滋味:禁止燒烤的標(biāo)牌在不斷增加,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 ,自覺自律真就這么困難嗎?
②任務(wù)重、工期緊、條件艱苦是水電建設(shè)的顯著特性,對此,征戰(zhàn)江河數(shù)十載,在水電站建設(shè)中屢建戰(zhàn)功的中國水利水電第三工程局的員工早已 。
③依據(jù)職稱的評定標(biāo)準,教師們將注意力從正常的教學(xué)中轉(zhuǎn)移了出來,時間久了,自然會對這套標(biāo)準帶來的戕害 。當(dāng)他們從這套標(biāo)準中不斷受益,就更難自覺做出反思和批判。
A熟視無睹 習(xí)焉不察 習(xí)以為常
B習(xí)以為常 熟視無睹 習(xí)焉不察
C熟視無睹 習(xí)以為常 習(xí)焉不察
D習(xí)焉不察 習(xí)以為常 熟視無睹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7
1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3分)
①想當(dāng)初,慈禧太后的陵寢造得多么堅固,曾幾何時,還是禁不住軍閥孫殿英的火藥爆破,落了個一片狼藉。
②導(dǎo)演馮小剛把《集結(jié)號》中最重要的角色給了谷志鑫,其他演員幾乎成了舉重若輕的人物。
③上屆冠軍挪威隊以全勝戰(zhàn)績出線,表現(xiàn)十分出色,其衛(wèi)冕雄心及雄厚實力令人刮目相看。
④露卡在美國算是窮人,經(jīng)常得到政府機構(gòu)的接濟和幫助,但她并不總是拾人牙慧,而是主動為社會做些好事。
⑤這位油畫家的高原風(fēng)貌主題油畫雖然很受歡迎,但是他不輕易創(chuàng)作,因此,他掛在畫廊墻上待價而沽的作品并不多。
⑥“生命的價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長度,在于奉獻而不在于獲取……”院士的一番話入木三分,讓我們深受教育。
A①②⑥B②③⑤C①⑤⑥D(zhuǎn)②④⑤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8
16.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3分)
A“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這四個短句的忽然加入,使詩歌節(jié)奏不但富于變化,而且使我們似乎聽到了詩人在席上頻頻的勸酒聲。
B霧霾天氣的形成既有氣象條件的影響,也與大氣污染物排放增加有關(guān),為減少霧霾,政府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大氣環(huán)境治理和保護。
C據(jù)外媒報道,蘇富比拍賣行將于下月在美國紐約拍賣一幅幾乎全白的畫作,估計拍賣價將高達1500萬。
D昨日,濱海新區(qū)大港管委會物價局經(jīng)過調(diào)查作出決定,責(zé)令救援單位退還700元不合理收費項目。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9
17.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無論外界環(huán)境和參賽條件都極端惡劣,好聲音的歌手們總能夠面帶微笑、充滿信心完成所有的比賽項目。
B時代要求我們以高度的責(zé)任感和科學(xué)的態(tài)度,像學(xué)習(xí)和掌握馬克思理論一樣,理解和把握建設(shè)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C當(dāng)詩人踏上故土,聽到年輕的姑娘們還在彈唱古老的“斷念歌”,還在跳著古典時期的舞蹈時,感到這些陳詞濫調(diào)與自己的思想感情格格不入。
D當(dāng)年極為暢銷的一本書《墨跡》的作者是鳳凰衛(wèi)視主持人曾子墨根據(jù)自己的真實生活軌跡寫的。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0
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dāng)?shù)囊唤M是( )(3分)
其實,孔子對于讀書有自己的看法。 。 。 。 。
, ,類似于“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這樣的話,《論語》中至少重復(fù)了四次。
①他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BR> ②他還主張讀書是為完善自己,鄙夷那種沽名釣譽的文人
③而無須在乎外在的名聲和遭遇
④他主張讀書要從興趣出發(fā),不贊成為求知而求知的態(tài)度
⑤他曾說:“古之學(xué)者為己,今之學(xué)者為人?!?BR> ⑥他一再強調(diào),一個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實學(xué)
A④①②⑤⑥③B⑥③⑤②④①C④①⑥②⑤③D⑥③⑤④②①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1
19.依次填入下面橫線上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最恰當(dāng)?shù)囊唤M是
近百年來,我國雖然也出現(xiàn)過不少杰出的科學(xué)家,______出現(xiàn)過像“五四”運動那樣的倡導(dǎo)科學(xué)的全國性熱潮,______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條件下,科學(xué)事業(yè)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發(fā)展。______全國解放后,在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dǎo)下,______受到前所未有重視,并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卓越成就。
A同時 但是 因為 故
B同時 由于 只有 故
C甚至 由于 因為 才
D甚至 但是 只是 才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2
20.下列各句中每組句式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智勇多困于所溺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
C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騎能屬者百余人耳
D遂見用于小邑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分值: 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3
21. 與“遷客騷人”的“遷”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戰(zhàn)、守、遷皆不及施B終繼五國遷滅,何哉C再遷為太使令D是夕始覺有遷謫意
分值: 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4
22.與“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孰”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B我孰與城北徐公美C孰能無惑D寒暑易節(jié),而五谷以孰
分值: 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5
23.下列句中的古今異義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可以便宜從事 便宜:方便
B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饑 人情:人之常情
C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 私人:黨羽,親信
D廉頗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 宣言:揚言
分值: 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6
24.下列文化常識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在古代,不同的朋友關(guān)系之間的稱謂有所不同,例如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叫“刎頸之交”,從小一起長大的異姓好友 忠“竹馬之交”,不因貴賤變化而 改變的深厚友情的朋友叫“忘形交”等等。
B在古代,人的稱謂有多種形式,有稱謚號的如:范仲淹稱文正;有稱籍貫的如:柳宗元稱柳河?xùn)|;有稱官 名的如:杜甫稱杜工部;有稱官地的如:岑參稱岑嘉州等等。
C在古漢語中,表示兼代的官職的詞語有:兼、領(lǐng)、行、署、權(quán)、假、攝、守等。
D一個季度的三個月可以分別用“孟、仲、季”來表示。如《古詩十九首》中“孟冬寒氣至,北風(fēng)何慘栗”中的“孟冬”指冬季的第一個月。
分值: 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書面表達 本大題共60分。
17
26.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材料一:百米賽的關(guān)鍵往往是起跑,起跑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長跑的要訣卻是保存實力,馬拉松長跑競賽,起跑是否并不重要,馬拉松競賽的特點是誰笑到最后誰笑得。
材料二:買過新汽車的人都知道,汽車有磨合期。在新車的磨合期,車速不能太快,只有這樣,這輛汽車未來才能風(fēng)馳電掣。如果在新車的磨合期高速行駛,汽車就會早衰,該急速行進時,就會力不從心。
材料三:20多年前,某大學(xué)的少年班幾乎家喻戶曉 ,如今,這些昔日的神童幾乎全軍覆沒,沒有一個成為棟梁之材。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biāo)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17 正確答案及相關(guān)解析
正確答案
例文一
晚放的櫻花
捧著滿手的不如意,不敢眺望人生的頂峰。走在四月的春風(fēng)里,卻感覺不到春天已經(jīng)來臨。相伴而行,他們走得春風(fēng)得意,我卻總覺得矮人一頭。
這是個爭芳斗艷的時令,道路兩旁,杏花早已開得繁華似錦,淡妝濃抹,獨顯嬌艷。而棲在一旁的櫻桃樹,卻還不見含苞欲放之景,只有烏黑的樹干獨立春風(fēng)。在春天的起跑線上它被杏遠遠地拋在后面。
看到這兩種樹,又看到結(jié)伴而行的我們,不由得感到臉面無光。同在一條起跑線上,同奔向人生的頂峰,我被人家落得好遠。數(shù)著手中的試卷,一張又一張地飄在眼前,望著紙上的成績,一分又一分地飛奔而去。
櫻桃樹漆色的枝丫上,看不出怎樣的表情,然而它的內(nèi)心里也應(yīng)伴著濃濃的感傷吧,只是它還不懂得傾訴。它要抬起頭才能看得見杏子的濃妝淡抹,就像我要踮起腳才能摸得到同伴的滿面春風(fēng)。它不敢奢望秋日的豐收,就像我不敢仰望人生的頂峰。
春盡了,杏謝了,只待秋日碩果累累。
我再漫步街頭,沒有了杏花盛氣凌人的壓抑,卻依然難免有輸在起點的疼痛。就這么走著,走著,驀地見到一樹的潔白——櫻花怒放了!杏花落下,它卻在剎那間涌現(xiàn)出來。春,這個所謂的起點已經(jīng)匆匆走去,然而這櫻花卻在起點之后欣欣向榮。
忽然又想到自己,雖然在起點被同伴落下,然而人生不能從起點之后綻放光彩嗎?我跑慢了起點,而人生卻非百米賽跑,誰又能說我一定會遲到于人生的頂峰呢?
櫻花在炫漫地開著,而我也該奔向人生的頂峰了。
秋日來了,杏子黃得耀眼,櫻桃也紅滿枝頭。
例文二
暫時與長久
很多時候我們會因自己與他人一開始的一點差距而抱怨生活,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因為生活就如同一場馬拉松,起點可能會晚,但笑到最后才是贏家。
身為學(xué)生的我們既然選擇了高中就是選擇了高考,可能我們起點不同,基礎(chǔ)參差不齊,但我們目標(biāo)相同,時間相同,然而最后的結(jié)果卻大相徑庭。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每個人在備考路上的努力。起點固然重要,但不是全部,更重要的是期間努力的過程以及最終拿到哪所大學(xué)錄取通知書的結(jié)果。真正的贏家不是為搶一時的風(fēng)光而奮斗,而是為了最終的目標(biāo)不懈地始終如一地去追求。
但這不是說起跑線不重要。誠然,有些事情越早地接觸對自己越有利,也就越早地學(xué)會一些東西。但凡事都是雙刃劍,既有利的一方面,也就有弊的一方面。
美麗的花過早地開放就會過早地衰老,追求美麗與自由不是不合適,而更多的時候是不適時,不符合時令,未在自己該開花的季節(jié)中綻放,過早地開放了,那么等到其他花正是爛漫之時,自己卻到了凋謝的時候,這該是一種多大的悲哀。贏在了一個不該過早的開始卻收獲了一個過早結(jié)束生命的結(jié)局,這是一種不幸,與其這樣倒不如忍耐住開始的欲望以獲得更豐碩、適時的收獲。
有些一開始被稱作為神童的孩子為什么最后卻沒有多大的成就就泯然眾人矣?有時一些高基礎(chǔ)、高儲備的人反而沒有其他人成功呢?我想他們一定是輸在了最后,輸在了前往成功的道路上,成功就是一幅充滿波動的折線圖,就看你是否能堅持到它開始上升的時候。如果半途而廢,雖有雄厚的基礎(chǔ)也無力回天了。
追逐成功的過程其實就是生活的過程。生活是一杯醇香的咖啡,也許一開始會有些苦澀,但只有慢慢地品味才會嘗到它真正的味道。在合適的時間做自己該做的事,不怕一開始與別人的差距,也并不因一點點的而驕傲,不卑不亢地積極生活下去,把自己所做的事盡力做好,也許也就因此實現(xiàn)了人生的價值。
解析
本題是多材料作文,材料一強調(diào)“長跑比賽,起跑是否并不重要”,如果急于求成,則有可能會輸?shù)舯荣?;材料二是說磨合新車,欲速則不達;材料三是說培養(yǎng)人才,拔苗助長的做法危害大。從三則材料的分析中,我們不難找出它們的共同點:急功近利要不得。反復(fù)推敲材料,并從三則材料中提煉出共性的含義 。材料中的三個關(guān)鍵詞為起點、速度、成功。歸結(jié)起來材料的主旨是成功不在起跑線。也可引申為養(yǎng)精蓄銳,方能成功。由此,我們可以立意為:要遵循客觀規(guī)律或者循序漸進才能成功。
考查方向
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xué)類文章。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 E。
解題思路
考生可以展開材料,或陳述現(xiàn)象,或表達觀點態(tài)度,或批判或褒揚??傊?,文章的寫作難度不大??蛇x用題目:1、欲成,不必求急 2、贏在起點不如笑到最后 3、慢行也能走遠 4、剎那不等于永恒。5、做笑到最后的贏家 6、勝利不在起跑時 7、欲速則不達 8、切勿急于求成 9、急功豈可得利
易錯點
部分考生容易提煉觀點為“細心使用”等等,則偏離題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