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音樂教案三篇

字號: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jù)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準備了以下內容,供大家參考!
     篇一 那不勒斯舞曲
    一、組織教學:播放上節(jié)課所學歌曲《牧場上的家》,讓學生聽著音樂,愉快地走進教室。(目的是營造音樂課輕松、愉快的氛圍)
    二、新課導入:同學們,在上課前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測試:請大家聽到老師"預備--開始"的口令后,把手貼到下巴上。教師在喊出"預備--開始"口令的同時,有意夸張地把手貼在臉頰上。此時出現(xiàn)微妙的情形:全體學生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會隨教師把手貼在臉頰上。教師讓同學們互相觀察手放的位置,提出問題:"剛才老師講的要求是什么" ?同學們會流暢的回答:"聽到老師'預備--開始'的口令后,把手貼到下巴上" 。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聽到老師的口令后,大家都把手錯放到臉頰上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同學們都看到老師是把手放到臉頰上的,所以也都把手放到了臉頰上。
    這個現(xiàn)象說明一點,那就是同學們相信眼睛看到的勝于相信耳朵聽到的。俗話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也說明這是人們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但是,世界是由多元化組成的,我們除了可以用眼睛的視覺去觀察我們周圍的世界,還可以用耳朵的聽覺去發(fā)現(xiàn)和感受這世界的另一面。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因此,學習音樂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我們用聽覺去發(fā)現(xiàn)和感受周圍世界的能力。
    今天老師向同學們介紹幾種西洋銅管樂器,并和大家一起欣賞一首小號獨奏曲《那不勒斯舞曲》,就是要求同學們在用眼睛觀察西洋銅管樂器形狀及演奏姿勢的同時,注意用聽覺去感受西洋銅管樂器的音色特征和聲音表現(xiàn)特點。
    三、西洋銅管樂器介紹:
    1、展示多媒體課件,呈現(xiàn)課題《那不勒斯舞曲》和本課的四個教學內容標題:(1)西洋銅管樂器介紹;(2)鞏固練習;(3)為欣賞做準備的練習;(4)欣賞:小號獨奏曲《那不勒斯舞曲》。
    2、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把小號、長號、圓號和大號的樂器形狀(圖像)、音色特征及聲音特點介紹(文字和解說)、演奏姿勢(圖像)和樂器演奏音樂實例(音樂)多方位整合的呈現(xiàn)給學生,使學生在觀察樂器的同時可以看到有關樂器的音色特征和聲音特點的解說文字,聽到解說聲音;在聆聽某種樂器演奏的音樂實例時可以看到使用本樂器的演奏姿勢和方法。(教師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在向學生介紹過程中,注意重點簡要提示各樂器的聲音特點,小號:聲音高而明亮;長號:聲音有些撕裂的感覺;圓號:聲音帶有一種朦朧感;大號:聲音渾厚低沉。)
    四、鞏固練習:
    使用多媒體計算機在大屏幕上呈現(xiàn)出各種銅管樂器的圖像,學生每組選出兩名代表,聽播放的音樂片段,說出所聽音樂的主奏樂器名稱。判斷回答錯的可以由本組其他學生給予補充和糾正。
    五、為欣賞做準備的練習:
    1、在大屏幕上由簡到繁按順序呈現(xiàn)《那不勒斯舞曲》第一、第二和第三樂段的主題音樂節(jié)奏,引導學生按樂段音樂主題分別進行節(jié)奏視讀。
    2、結合譜例,指導學生分析、歸納三個樂段的主題音樂在節(jié)奏上的不同之處。第一樂段:主題每一句的節(jié)奏型都是由八分休止符緊接十六分音符來開始;第二樂段:節(jié)奏型與第一樂段相近,但開始句不是十六分音符,而是用附點音符;第三樂段:由八分音符開始,緊接著是頓音與連音相間的一大串十六分音符。
    3、操作課件,把節(jié)奏譜變?yōu)闃纷V,讓學生看著曲譜聽教師用鋼琴彈奏各樂段音樂主題旋律(也可以隨琴輕聲視唱旋律),使學生在掌握節(jié)奏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和熟悉各樂段音樂主題旋律。
    六、欣賞:小號獨奏曲《那不勒斯舞曲》
    1、大屏幕呈現(xiàn)文字并伴以解說聲音,向學生介紹小號獨奏曲《那不勒斯舞曲》的作者和樂曲結構、風格等。并用具有俄羅斯風格的風車建筑小圖片,襯托出一種異國情調,創(chuàng)設欣賞情景。
    2、初聽:在多媒體計算機播放小號獨奏曲《那不勒斯舞曲》音樂時,按樂段出現(xiàn)時間同步呈現(xiàn)各樂段主題音樂旋律曲譜,同時,根據(jù)音樂的情緒表現(xiàn),在第一樂段音樂中可愛的天鵝緩慢地游進畫面;第二樂段中出現(xiàn)英俊的王子,并使可愛的天鵝變?yōu)槊利惖墓?;第三樂段中隨著快速的音流,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自下而上地升起。用這些簡單的動畫,啟發(fā)學生的音樂聯(lián)想。
    3、初聽完后,引導學生分組討論:(1)三個段落的主題旋律都是從小節(jié)中什么位置(強拍、弱拍或次強拍)上開始的?(2)樂曲的*出現(xiàn)在哪一段中?并根據(jù)討論在課本17頁第(4)題中的 1 2 3 選擇劃"√" 。
    4、復聽:為給學生留出充分想象的空間,復聽時,在大屏幕上只呈現(xiàn)出一幅水霧朦朧,依山傍水的俄羅斯城堡郊景畫面,并在水霧彌漫的水面上清晰的列出:邊聽邊找出三個段落主題出現(xiàn)的順序,完成課本 "聽聽想想" 填寫練習的音樂復聽要求。讓同學們在充分領略音樂魅力,發(fā)展想象的同時,進一步鞏固對三個樂段音樂主題的認識。
    七、課堂小結:教師對本課學習情況進行小結,結束全課。
     篇二 藍天白云
    教學內容:1、學習歌曲《藍天白云》
    2、欣賞歌曲《為我們的今天喝彩》、《我聽見時光的聲音》
    學習目標:1、學習歌曲《藍天白云》,唱出自由自在、樂觀向上的情感
    2、欣賞《為我們的今天喝彩》,感受現(xiàn)代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和時代氣息
    教學重點 :感受表現(xiàn)花季少年生活的音樂作品,并能用自己的歌聲傳達出新時代少年朝氣蓬勃、奮發(fā)向上的精神風貌
    教學難點 :對音樂作品的評析和表現(xiàn)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前音樂:播放展現(xiàn)美麗風景(風輕云淡)的輕音樂
    2、語言設境:我們送走了滿載收獲的2004年,迎來了嶄新的充滿希望的2005年。對于親愛的同學們,也告別了天真浪漫的童年,步入了風華正茂的花季歲月。處處都洋溢著詩意和歌聲,像藍天和白云,沐浴著一片愛的陽光!
    (二)揭示課題
    —— 花季如歌 (小黑板)
    (三)學習歌曲《藍天白云》
    1、聽賞《藍天白云》,感受歌曲情緒
    2、說一說歌曲的情緒、節(jié)奏等→找出歌曲中重復和變化重復的地方,分析歌曲的曲式結構→教師歸納總結
    3、再次聽賞《藍天白云》,輕聲跟唱,熟悉旋律
    4、節(jié)奏練習:OΧ | Χ ΧΧ ΧΧ ΧΧ | ΧΧ ΧΧ O
    5、跟琴填詞演唱→視譜演唱,注意唱好弱起拍、切分以及句末休止處
    6、歌曲處理:嘗試用不同的方式來演唱(齊唱、領唱齊唱等),用歡樂的歌聲唱出超越昨天的信心和對今天世界的熱愛!
    (四)欣賞《為我們的今天喝彩》
    1、聽賞歌曲,思考歌曲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 談一談感受
    2、教師歸納,簡介歌曲
    3、再次聽賞,并跟唱,體會歌曲浪漫熱烈的情緒和富有動感的旋律
    (五)聽賞《我聽見時光的聲音》
    1、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
    2、說一說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談談感受
    (六)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欣賞了三首表現(xiàn)花季少年生活的歌曲,我從同學們的歌聲里深深地感受到了自由自在、朝氣蓬勃、樂觀向上的青春氣息!我衷心地祝愿同學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洋溢著歡樂和幸福!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超越昨天、珍惜今天、收獲美好的明天!
     篇三 百鳥朝鳳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百鳥朝鳳》,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感受、體驗、模仿音響,并指導學生欣賞音樂的方法和養(yǎng)成良好的聆聽音樂的習慣。
    2.認識嗩吶及常見的中西樂器,體驗嗩吶的音樂表現(xiàn)力。能用語言(繪畫)或動作表達自己對音樂情緒、情景的感受與理解。
    3.培養(yǎng)愛護鳥類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感受、欣賞音樂,并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用各種材料和方式模仿與表現(xiàn)音樂。
    教學難點:在感受、理解音樂的基礎上,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有獨創(chuàng)性地表現(xiàn)音樂。
    教學準備:多媒體計算機、本課題所需課件、投影儀、嗩吶等樂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我們一起做個填空游戲,好嗎?請大家看屏幕。
    教師操作電腦。古詩詞填空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學生:觀察屏幕說出答案“鳥”字。
    師:下面這個問題可以展示你對于鳥的了解,你能說出幾種鳥的名稱?試用各種方法與材料模仿、表現(xiàn)它們的叫聲或形態(tài)。
    學生通過回憶、聯(lián)想等思維活動,用聲音以及動作模仿、表演各種鳥的鳴叫和形態(tài)。(麻雀、鸚鵡、海鷗、烏鴉等)
    教師播放一段《苗嶺的早晨》引子部分的音樂。設問:這是我們上學期在學習第四單元《綠色的夢》中欣賞的樂曲《苗嶺的早晨》中的一段音樂,其中就有描寫鳥叫聲,大家還記得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嗎?
    學生初步聆聽并回答問題。
    生1:是小提琴演奏的。
    生2:我還知道用口笛模擬的“鳥鳴聲”。
    教師播放用口笛曲演奏的這段音樂。
    師:其實還有很多樂器都可以模擬鳥叫聲,你們聽下面這段音樂也在模擬鳥叫聲,聽聽這是哪種樂器演奏的?
    教師播放用嗩吶演奏的音樂《百鳥朝鳳》中有鳥叫聲的片段。
    學生聆聽音樂并猜測。
    教師出示兩件樂器的圖片嗩吶、小號,請學生來選擇。(屏幕出示選擇題)
    生:嗩吶。
    師:對了,嗩吶屬于民樂還是西洋樂器?
    生:民樂。
    教師向學生簡介嗩吶。
    師:嗩吶,中國民族吹管樂器,又名喇叭、小嗩吶,又稱海笛。是我國民間應用廣泛的樂器之一。它音色高亢有力,適宜于表現(xiàn)熱烈、歡快的情緒。構造:葦哨—細銅管—音孔—錐型管—擴音器 。
    教師播放嗩吶構造課件。
    學生了解、學習民族吹管樂器嗩吶的構造及表現(xiàn)力。
    師:我們了解到嗩吶的音色是這樣豐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重點來欣賞嗩吶獨奏《百鳥朝鳳》。嗩吶用它獨具魅力的音色把我們帶到鳥的王國里暢游,我們一起來欣賞。
    教師播放樂曲《百鳥朝鳳》,聽后分組討論并回答問題:
    1.你認為這首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2.你能聽出嗩吶模仿了哪幾種鳥的鳴叫聲?
    學生帶著問題完整聆聽作品,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
    二、欣賞作品
    師:大家用幾分鐘時間討論一下剛才的問題。
    學生發(fā)揮自己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展開積極的討論,用豐富的聯(lián)想與想象,感受、體驗音樂表現(xiàn)的情景。
    師:誰準備好了就可以回答問題了。
    生1:我感到音樂的情緒非常的熱烈、歡快。
    生2:我認為音樂的情緒有些激動。
    師:同學們都感受到音樂歡快、熱烈的情景。請你試用自己的話(畫)或動作表達出這首樂曲描寫的情景好嗎?
    生1:我眼前好像到了百鳥園,鳥兒們爭相放開歌喉唱著各種動聽的歌,有的還比賽。
    生2:有一只百鳥,其他鳥都來向他來朝拜。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我聽入迷了。鳳凰,在我國人民心目中是象征吉祥幸福的神鳥,被譽為百鳥?!栋嬴B朝鳳》這首樂曲,以其熱烈歡快的旋律和充滿生機的百鳥和鳴, 表現(xiàn)出一種純樸的、喜氣洋洋的氣氛。因此,它往往在民間喜慶場合中演奏。
    教師播放有關的課件。
    生3:傳說中有一幅“百鳥朝鳳圖”相傳,南詔始祖細奴邏接替張樂進求的王位時,有吉兆出現(xiàn)。一只彩鳳飛翔在巍寶山內的一支山峰上,百鳥便從四面八方飛到這里來朝拜這只鳳凰。當年鳳凰翔落的山脈被稱為鳳凰山,又叫鳥吊山。
    生4:我在網(wǎng)上查到了一幅畫《百鳥朝鳳圖》。中間為一棵枝繁葉茂的梧桐樹,主干上繪有一只羽毛豐滿、神采奕奕的鳳凰,四周圍繞著畫眉、八哥、綠鳩、鸚鵡 、鷺鷥、喜鵲、野雞等數(shù)百只珍貴禽鳥。
    師:我了解到了下面的資料:它是一首民間樂曲,其流行區(qū)域很廣,在山東、安徽、河南、河北等地都有不同版本。樂曲以熱情歡快的旋律與百鳥和鳴之聲,表現(xiàn)了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景象。1953年春,由山東省荷澤專區(qū)代表隊作為嗩吶獨奏參加第xx屆全國音樂舞蹈會演演出時,受到熱烈歡迎。后灌制成唱片,流行全國。此曲在第xx屆世界青年聯(lián)歡節(jié)上榮獲民間音樂比賽銀質獎。
    師:朝鳳的百鳥有哪些呢?
    生1:杜鵑、斑鳩、黃鸝、丹頂鶴……
    生2:啄木鳥、喜鵲、黑尾鳥、麻雀……
    生3:朝鳳的百鳥還有── 貓頭鷹、畫眉、黃嘴鳥,連知了也加入了百鳥的歡唱。
    師:嗩吶發(fā)揮了自身樂器的特色,形象、逼真地模仿了各種鳥叫聲,你們能不能用其他方式也表現(xiàn)一下呢?
    生:我能用動作來表現(xiàn)。
    師:我們來分配一下,誰扮演哪種鳥,用什么樣的動作模仿,能生動表現(xiàn)嗩吶要表現(xiàn)的鳥的形象。
    師:動作可以簡單,但是情緒要表現(xiàn)出來。
    學生簡單準備幾分鐘。
    師:由于音樂比較長,我們播放有關鳥叫的部分。
    學生聽音樂配合生動的肢體動作(手、頭、嘴等都可以參與)。
    師:謝謝同學們精彩的表演,還有很多想?yún)⑴c的同學,我們再找機會給大家。
    我們現(xiàn)在完整地欣賞一遍,相信同學們一定會有更新的感受呢!
    教師播放課件。
    學生聽音樂再次感受音樂的情緒。
    師:嗩吶是一種廣泛流傳于我國民間的吹管樂器,它的音色是什么樣的?
    生:高亢、明亮、宏大,善于表現(xiàn)各種情感。
    教師課堂小結。
    師:你學會了欣賞樂曲的方法了嗎?能說說應該怎樣欣賞音樂嗎?
    生:今天這節(jié)音樂課我們采用了聽、看、模仿動作的方式來欣賞、表現(xiàn)音樂。
    師:每一段音樂呈現(xiàn)的方式可能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音樂都是表達人類的真實感情。以后我們再學習更多的作品。同學們再見!
    在歡快、熱烈的《百鳥朝鳳》樂曲聲中,學生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