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級注冊結(jié)構工程師專業(yè)考試模擬題及答案(3)

字號:


    1.下列哪一組可變作用不能同時組合。(A)
    A、流水壓力和汽車制動力B、流水壓力和土側(cè)壓力C、汽車制動力和人群荷載 D、人群荷載和土側(cè)壓力
    2.框架梁、柱中心線宜重合,當梁、柱中心線間有偏心時,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D】
    A 在任何情況下不應大于該方向柱截面寬度的1/4
    B 非抗震設計時不應大于該方向柱截面寬度的1/4
    C 抗震設計時不宜大于該方向柱截面寬度的1/4
    D 如偏心距大于該方向柱寬的1/4時,可采用增設梁水平加腋的措施。
    3抗震設計時,高層框架結(jié)構的抗側(cè)力結(jié)構布置,應符合下列哪種要求【B】
    A 應設計成雙向梁柱抗側(cè)力體系,主體結(jié)構不應采用鉸接
    B 應設計成雙向梁|考試大|柱抗側(cè)力體系,主體結(jié)構可采用部分鉸接
    C 縱、橫向均宜設計成剛接抗側(cè)力體系
    D 橫向應設計成剛接抗側(cè)力體系,縱向可以采用鉸接
    4.在結(jié)構功能方面,橋臺不同于橋墩的地方是(B)。
    A、傳遞荷載B、抵御路堤的土壓力C、調(diào)節(jié)水流D、支承上部構造
    5.關于框架柱的反彎點,哪個結(jié)論是正確的?【A】
    A 上層梁的線剛度增加將導致本層柱的反彎點下移
    B 下層層高增大將導致本層柱的反彎點上移
    C 柱的反彎點高度與該柱的樓層位置有關,與結(jié)構的總層數(shù)無關
    D 柱的反彎點高度與荷載分布形式無關
    6.下列哪種作用是不屬于永久作用。(D)
    A、預加力B、混凝土收縮及徐變作用C、基礎變位D、溫度作用
    7.為體現(xiàn)“強柱弱梁”的設計原則,二級框架柱端彎矩應大于等于同一節(jié)點左、右梁端彎矩設計值之和的【D】
    A 1.05倍
    B 1.10倍
    C 1.15倍
    D 1.20倍
    8.下列哪種作用是不屬于可變作用。(B)
    A、人群荷載B、混凝土收縮及徐變作用C、風荷載D、溫度作用
    9.某高層建筑要求底部幾層為大空間,此時應采用那種結(jié)構體系:【D】
    A 框架結(jié)構
    B 板柱結(jié)構
    C 剪力墻結(jié)構
    D 框支剪力墻
    10.高層建筑各結(jié)構單元之間或主樓與裙房之間設置防震縫時,下列所述哪條是正確的?【A】
    A 無可靠措施不應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
    B 不宜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
    C 可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但連接構造應可靠
    D 可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但應按鉸接支座構造
    11、橋下凈空高度是指(C)距離。
    A、常水位至橋跨結(jié)構最下緣之間的距離 B、洪水位至橋跨結(jié)構最下緣之間的距離 C、設計洪水位至橋跨結(jié)構最下緣之間的距離D、測時水位至橋跨結(jié)構最下緣之間的距離
    12、拱橋中,兩相鄰拱腳截面形心點之間的水平距離稱為(C)跨徑。
    A、凈跨徑B、計算跨徑C、標準跨徑D、總跨徑
    13、某路線上有一座5孔30米的連續(xù)梁橋,那這座橋是屬于(B)橋。
    A、特大橋B、大橋C、中橋D、小橋
    14、建筑設防烈度為8度時,相應的地震波加速度峰值當時取下列何值?【D】
    A 0.125g
    B 0.25g
    C 0.30g
    D 0.20g
    15、抗震設計時,一級框架梁支座的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為【D】
    A 0.25%
    B 0.3%
    C 0.35%
    D 0.4%
    16、以下關于框架的觀點,哪個是正確的?【C】
    A 按照D值法,線剛度大的柱上的剪力必大于線剛度小的柱上的剪力
    B 反彎點法在計算柱的抗側(cè)移剛度時考慮了節(jié)點的轉(zhuǎn)動
    C 按照D值法框架柱的反彎點位置與框架層數(shù)有關
    D D值法比反彎點法|考試大|求得的柱抗側(cè)移剛度大
    17、某高速公路上有一座計算跨徑為22.5米的橋梁,其集中荷載標準值為(B)。
    A、180KNB、270KNC、320KND、360KN
    18、對于專用人行橋梁,其人群荷載標準值(C)KN/m。
    A、2.5B、3C、3.5D
    19、進行抗震設防的高層框架角柱,下列哪項要求符合《高層建筑混凝土結(jié)構技術規(guī)程》(JGJ3-2002)的規(guī)定?【D】
    A 應按雙向偏心受力構件進行正截面承載力計算,一、二級框架角柱的彎矩、剪力設計值宜乘以增大系數(shù)1.30
    B 應按雙向偏心受力構件進行正截面承載力計算,一級框架角柱的彎矩、剪力設計值應乘以增大系數(shù)1.30
    C 應按雙向偏心受力構件進行正截面承載力計算,一、二、***框架角柱的彎矩、剪力設計值宜乘以增大系數(shù)1.30
    D 應按雙向偏心受力構件進行正載面承載力計算,一、二、***框架角柱經(jīng)調(diào)整后的彎矩設計值、剪力設計值應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系數(shù)。
    20、同向行駛?cè)嚨赖钠嚭奢d制動力標準值為一個設計車道制動力標準值的(B)倍。
    A、2 B、2.34 C、2.68 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