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自考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考點講解(2)

字號:

委員會制:政府組織法定的行政決策權力和責任賦予委員會集體承擔者,稱為委員會負責制。
    層次制:又叫層級制、分級制,是指政府縱向分為基干層次,每個層次所管業(yè)務性質相同,各對其上層負責,但其管轄范圍隨層級下降而縮小。
    職能制:又叫分職制,指政府組織平行劃分為若干部門,每個部門所管業(yè)務內(nèi)容不同,但所管范圍大體相同。
    公務員:是指在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中依法行使國家行政權力,執(zhí)行國家公務,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
    行政職務關系:是指公務員基于其行政職務而與行政機關之間構成的權利義務關系。
    行政授權:是指法律、法規(guī)將行政職權及行政職責的一部或全部授給非行政機關的社會組織形式的法律行為。
    行政委托: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nèi),將某項行政職能委托給某一機關、機構、企事業(yè)單位、其他社會組織辦理的行為。
    行政相對方:是指在行政法律關系中與行政主體相對應的另一方當事人,是其權益受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影響的個人或組織。
    行政法制監(jiān)督: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國家司法機關、上級行政機關、專門行政監(jiān)督機關及國家機關體系以外的公民、組織依法對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職權和是否遵紀守法行為所進行的監(jiān)督。
    行政行為: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作出的能夠產(chǎn)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為。
    不要式行政行為:是指不需要具備特定形式或特定程序,只需行為人口頭意思表示就可生效的行政行為。
    行政行為的無效:是指行政行為有明顯或重大違法情形,自始至終不產(chǎn)生法律效力。
    行政行為的撤銷:是指對已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為,如發(fā)現(xiàn)其違法或不當,由有權限國家機關予以撤銷,使其失去法律效力。
    行政行為的廢止:是指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為,因某種法定情形而依法宣布失去法律效力。
    情報公開制度:與行政立法有關的情報、資料以及對行政立法計劃的解釋、說明等,凡是不屬于法律規(guī)定為國家機密的情況,公民均有權向行政機關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