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 #親子早期教育【七章】#:親子教育是以親緣關(guān)系為主要維系基礎(chǔ)的,我國特有的家庭狀況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弟子規(guī)》的負面影響,親緣關(guān)系可以糾正這種思想,這種關(guān)系被擴展為所有與幼兒密切接觸的人——看護人與幼兒之間的關(guān)系,從而形成看護人與幼兒之間的以互動為核心內(nèi)容的親子關(guān)系。
親子教育方式 (一)
單向度的傳授方式,更是母親、孩子、早教師之間的交互的、對話的、生活化的、感性的教育方式。
“親子教育”推行從0歲開始教育的觀念,強調(diào)全程教育,全程發(fā)展,尤其注重3歲以前的早期教育,其目標是實現(xiàn)群體普通兒童的理想發(fā)展。它將游戲活動作為主要教育手段,教學活動遵循0歲-3歲嬰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設(shè)計而成。提高家長的科學育兒水平,實現(xiàn)幼兒學習、家長培訓的指導思想,形成教師、家長與幼兒進行互動游戲的教學模式,是親子活動的大特點,目的是通過親子間的互動游戲使孩子得到良好的發(fā)展,使家長成為合格的教育者。但人一生中的親子關(guān)系的好壞取決于親子互動是否成功,同時人一生的幸福指數(shù)高低也與親子關(guān)系和諧程度成正比。
目前,“親子教育”基地通常以幼兒園為依托,分小時班和半日班兩種。小時班要求家長每周帶孩子到基地活動一兩次,一起玩小貓捉老鼠、鉆山洞、包餃子等游戲,12次-16次為一個周期,家長可根據(jù)實際情況自主選擇親子活動時間。運動寶貝小時班特點是活動時間短,孩子不覺得累,并會產(chǎn)生意猶未盡之感。同時,每次活動集中完成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某一方面的訓練,也有利于老師對家長進行指導。
通過對父母的培訓和提升而達到的對親子關(guān)系[2]的調(diào)適,從而更好地促進兒童身心健康、和諧地發(fā)展的一種培訓方式。
“親子教育”是二十世紀末期開始在美國、日本和我國臺灣等地興起的一種新型教育模式。
在這里,“子”是指孩子,“親”就是指孩子以外的家庭內(nèi)部成員,主要指孩子的雙親。親子教育不同于我們通常理解的以家長為中心的“家庭教育”和以兒童為中心的“兒童教育”,其核心內(nèi)容是父母與其子女相互尊重、共同教育、一起成長。
國內(nèi)的親子教育主要注重右腦和早期智力的開發(fā)。不過所有的親子教育都是和以下的一些教育方法有淵源!
一、音樂親子教育
音樂親子教育[2]是在親子教育中開發(fā)右腦常用的方法,也是所有的右腦開發(fā)方法中被普遍認可的方法。從胎教中就可以開始音樂的親子教育,這其中的就是陳功雄先生的《愛和樂》。
教育中的音樂主要利用音樂中的不同的音質(zhì)波段和節(jié)拍來影響人的大腦,讓人的思緒、情緒和著音符波動而波動!從而調(diào)動右腦控制情商的部分得到激活和調(diào)動。因此大部分的親子課中都會有音樂的教育和培養(yǎng)!聰明樹的音樂親子教育在引入奧爾夫音樂教學理念的同時結(jié)合了中國寶寶的實際發(fā)展特點,主張在快樂的學習中提升幼兒各種能力的發(fā)展。
二、蒙氏教育法
蒙臺梭利教育法是世界上很的兒童教育法,它的給孩子充分自由的教育理念和豐富直觀的教具是兒童教育中的精華所在,親子教育中融合了蒙氏教育中的教育理念和蒙氏中的很有特色的教具。
三、感覺統(tǒng)合訓練法
感覺統(tǒng)合訓練主要是訓練孩子的手眼協(xié)調(diào)、大小肌肉運動
和全身的運動協(xié)調(diào)感知能力,親子教育主要的就是注重孩子早期智力和獨立性的訓練,所以在親子課中加入了很多感覺統(tǒng)合中的全身協(xié)調(diào)、大小肌肉運動等的內(nèi)容,旨在開發(fā)孩子的早期感知能力。
四、圖片閃卡教育法
這個要首推格林·杜曼的圓點卡和馮德全先生推薦的字寶寶,這個理論主要基于在科學研究中0-3歲寶寶可以使用圖形記憶。這個方法主要在親子教育中用于有針對性的訓練右腦的開發(fā),而且這種閃卡記憶訓練法還可以訓練寶寶的數(shù)學、百科和漢字的學習。它是所有的親子教育的右腦開發(fā)中見效快的,不過這種杜曼閃卡貴在堅持,只要中斷就會影響了效果。
由于親子角色的固定性或界限分明的特征,親子交往時往往站在各自角色的立場上去看待問題,這種方式很容易造成親子的意見分歧,甚至出現(xiàn)親子沖突。為了形成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產(chǎn)生有效的親子行為,在親子交往時使用角色互換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互換的基本觀點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分析看待某一問題。角色互換的目的是理解對方的行為,從而達到心理相融。
課程編輯
0-3歲嬰幼兒的親子教
親子教師成為緊缺的早教人才。愛福幼師培訓機構(gòu)在經(jīng)過大量的行業(yè)調(diào)查及市場調(diào)研的基礎(chǔ)上,為及時彌補行業(yè)崗位空缺,更為廣大臨近畢業(yè)的院校學生提供就業(yè)機會,專門為臨近畢業(yè)的院校學生量身研發(fā)制定出高級親子教師就業(yè)培訓課程。
第一部分0-3歲兒童的身心發(fā)展概況
第二部分嬰幼兒早期教育的內(nèi)容與方法
第三部分嬰幼兒教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shè)與玩教具的選擇
第四部分親子教育課例詳解
第五部分嬰幼兒的保健與營養(yǎng)
八項技能(二)
這八項技能的培養(yǎng),好的效果發(fā)生在3-12歲的孩子身上,但它們也適用于12~18歲的青少年,這八項技能幫助你的孩子生活的更成功:
一、自信心的建立
培養(yǎng)孩子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建立堅強的自信心與自我價值,是成功人生的第一基礎(chǔ)。
二、人生價值觀與正確信念的建立
培養(yǎng)孩子同情心、愛心、寬容心、正直心、自制力、責任感……等各項道德及人生價值觀,使其擁有一個健康的人生思想與行為準則。
三、情商(EQ)與自我溝通能力
幫助孩子學習如何進行內(nèi)在的自我溝通,提升情商(EQ)及情緒的掌控能力,學會如何積極地面對及處理挫折。
四、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yǎng)孩子的思考力、判斷力、決斷力,訓練孩子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獨立自主性及及自我負責的人生態(tài)度。
五、社交能力與人際關(guān)系
幫助孩子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及合作,學習傾聽與表達,學會如何處理各項人際關(guān)系,培養(yǎng)交友的能力,處理朋友之間出現(xiàn)的磨擦,成為一個處處受人歡迎的人。
六、目標設(shè)定與達成能力
幫助孩子培養(yǎng)對目標的達成意識,學習如何自我激勵,設(shè)定目標和逐步的達成計劃與步驟,提升目標的達成能力,朝向成功的道路不斷前進。
七、潛能開發(fā)與學習意識培養(yǎng)
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才能與天份,發(fā)揮潛能,戰(zhàn)勝劣勢,誘發(fā)學習動機,讓孩子能從小愛好學習,父母不必再為孩子的成績操心。
八、毅力、耐心與行動力
成功人生的重要前提條件就是—堅持到底的毅力與不懈怠的行動力。從小培養(yǎng)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能堅持到底,不半途而廢的人格特質(zhì),以及當遇到挫折困難時的處理應(yīng)對能力。
這八項技能將成為他們獲得成功人生的基礎(chǔ)工具和才能,成功的孩子是源于父母對他們的愛和這八項技能結(jié)合的結(jié)果,進而把他們導向快樂和充實一生的好選擇。
“養(yǎng)子不教誰之過?”,運動寶貝指出以上這些能力在孩子身上不是自動產(chǎn)生的,是經(jīng)由父母后天啟發(fā)培養(yǎng)出來的,培養(yǎng)這些技能是父母給孩子一生的偉大、有價值的禮物。當然除了這八項技能之外,為人父母者尚需要具備以下的四項能力。
四項能力
一、如何正確的與孩子溝通:
正確的傾聽并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是一個成功父母須具備的首項重要條件。
二、如何導正孩子的偏差行為: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種種偏差行為,父母應(yīng)如何的處理與導正,如何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思維與行為慣性,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如何獎勵與贊美孩子:
父母如何透過獎勵與贊美來誘發(fā)孩子良好的行為動機?孩子有好的表現(xiàn)時,父母該如何做?贊美、鼓勵時,要注意些什么?如何使用鼓勵與贊美來替代責罵與懲罰?
四、如何批評與處罰孩子:
處罰的目的是什么?何種情況下該處罰孩子?處罰孩子需要注意哪些事情?該如何正確的使用處罰?如何善用“強化策略”和“消弱策略”來?為人父母者不可不知。
父母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理論與觀念,更重要的是如何操作的具體方法與步驟,尚致勝老師的NLP—親子教育系列課程[1],將能提供給中國父母一系列完整的解答,這套課程乃是以NLP為理論架構(gòu)基礎(chǔ),結(jié)合目前世界上前沿的親子教育技巧,并加以中國本土化融合而成,在過去的多年來,已經(jīng)有不計其數(shù)的父母采用了這套方法,培育出了成千上萬的杰出下一代,如果他們能,那么,我們也能!
個體差異(三)
毫無疑問,除了時間進程的差異之外,
每個孩子還有個體差異。并非所有的三歲孩子都斯斯文文,也并非所有的四歲孩子都張張狂狂。我們告訴你不同年齡孩子的不同行為特征,不是為了讓你來以此一一比照而因此焦慮;相反,我們告訴你孩子可能會是什么情況,是為了有助于你了解他,因此當孩子的行為和你的期望值有一定出入的時候,你不必為此憂心忡忡。
其實,一旦父母明白孩子的行為不可能永遠符合他們的理想期待,這而能讓許多家長的心放松下來。很多非常完美的“好”孩子,也常常會在某些階段表現(xiàn)得不那么“好”。不少父母在讀過我們對孩子不同年齡段的那些似乎非??膳碌男袨榈拿枋鲋?,對我們說:“現(xiàn)在我明白了,我的孩子挺正常的?!边@正是我們?yōu)槭裁匆堰@本書獻給你的原因。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你有更充足的心理準備,以坦然面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許許多多十分正常的行為。
說法(四)
親子教育[4]是20世紀末期在美國、日本和我國臺
灣等地興起的一種新的教育模式。要了解什么是親子教育,首先應(yīng)明確什么是親子關(guān)系。親子關(guān)系主要是父母親與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對于什么是親子教育,還沒有一個很規(guī)范、統(tǒng)一的定義,我們可以通過它與家庭教育的比較,理解其含義。
一提家庭教育,我們就知道是家庭中的長者對孩子的單向教育,父母是家長,具有威嚴的、不可侵犯的地位。而親子教育給人的感覺則親切、溫和得多,它強調(diào)父母、孩子在平等的情感溝通的基礎(chǔ)上雙方互動,而且親子教育涵蓋了父母教育和子女教育兩方面。它是通過對父母的培訓和提升而達到的對親子關(guān)系的調(diào)適,從而更好地促進兒童身心健康、和諧地發(fā)展。
當代年輕的父母們,在成為父母之前并沒有接受過如何教養(yǎng)子女的專業(yè)訓練?,F(xiàn)階段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嬰幼兒智力開發(fā),輕個性、情感和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對孩子過多限制、過度保護導致許多孩子自理能力差,自主性差;因為都是獨生子女,導致嬰幼兒缺乏一起交流玩耍的伙伴;有些家庭隔代撫養(yǎng)或請保姆照管孩子,導致家庭親子關(guān)系生疏……所有這些問題都與父母的教養(yǎng)素質(zhì)有關(guān)系,所以運動寶貝早教提出,兒童教育的重心應(yīng)由兒童本身移向與兒童成長密切相關(guān)的關(guān)鍵人身上。因此,要培養(yǎng)健全的兒童,首先父母就應(yīng)轉(zhuǎn)變教育觀念,提高教育能力,并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
雖然親子教育在我國剛剛起步,但有關(guān)親子教育的書刊、音像資料很多,還有各種親子教育講座、親子教育咨詢熱線和網(wǎng)站,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一些社區(qū)還有專門的親子教育輔導員深入千家萬戶作指導。近幾年,各種各樣的親子教育機構(gòu)如親子教育研究所、親子俱樂部、早教中心、親子園等等也在各大中城市建立起來,所有這些都可以促使父母自身素質(zhì)不斷提高和完善,并幫助父母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以更積極、主動、平等的態(tài)度和孩子溝通、互動,既有助于改善親子關(guān)系,增進親情,更有助于嬰幼兒健康成長和發(fā)展。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孩子體驗某種親感,這是教育工作中困難的事”
親子互動游戲和兒童共享情感體驗,促進親子溝通,一滿足兒童內(nèi)在的精神發(fā)展需求,鼓勵孩子,學習孩子善于發(fā)現(xiàn),積極思考的美好品質(zhì),家長和孩子平等,全面開發(fā)孩子的運動,語言,認知,情感,創(chuàng)造,社會交往等多種能力,引導孩子,但不能強壓自己的思想和主張。
親子教育[4]的主張“能者為師,互相尊重,堅持真理,尊重科學,尊重真理。
技巧(五)
不代替
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在親子關(guān)系中,有二句話對孩子的傷害大,后遺癥大:第一句是“我這樣做是對的?!钡诙涫恰拔疫@樣做是為了你好。”
給選擇
允許兒童按照他們自己的興趣去做事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幫助他們成功的佳途徑之一。如果你讓孩子感到她有選擇去學芭蕾舞或是去練健美操的自由,她就會更賣力氣地去做這兩件事中她所選中的那件。
明智獎賞
父母會許諾,如果孩子考試考得好,他就會得到一輛自行車;如果考得不好就什么也得不到。事實上,這樣對待孩子是一種可怕的態(tài)度。建議各位父母不要給你的孩子許以大獎賞[5]。
接受當前
如果你感興趣的僅僅是你的孩子是否是全班好的朗誦者,那么,你的期望就太過分了。每個孩子都是按照自己的速度來發(fā)展、成長的。把你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較會讓他認為,如果他沒能按某一特定標準去學習、做事的話,他就是一個失敗者[5]。
解釋理由
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放棄鋼琴教育,因為你很肯定這是對他有好處的,那么你會怎么做呢?無論你想怎么做,決不能沖你的孩子大喊大叫、聲嘶力竭地訓斥他。因為大叫后沒幾分鐘,他就不再去聽你在說些什么了。
詢問事因
你是否問過你的孩子為什么突然間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或不愿做家庭作業(yè)了嗎?也許他會在你的詢問下說出心里話——他被壞孩子欺負了,他不喜歡他的老師等等。如果孩子變得毫無動力了,通常他會有一個正當?shù)睦碛伞?BR> 重視贊揚
贊揚必須是有的放矢的。你僅僅說了句“干得不錯”,他就會知道,你并沒有真的注意到他和他的成就。
商量對策
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并用語言描述孩子的感受,取得他的認同并使他產(chǎn)生信任。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與他一起商量對策。
教育四心(六)
心理治療大師李維榕說過:“不會玩的人是不懂自由的人?!倍?,應(yīng)該“把‘玩’的哲理融入工作及生活的藝術(shù)中去”。的確,“好玩”的父母,通常在生活中就是好奇心強、熱愛生活和有著無窮無盡創(chuàng)造力的人。如此“好玩”的父母養(yǎng)育出的孩子,不僅也愛玩、會玩,還會更加幽默、樂觀和豁達。
1、有心
有心的父母,知道孩子從小嬰兒起,很多不經(jīng)意的動作就是在玩了。為了讓孩子玩得更好,可能會付出更多的辛苦和關(guān)注。比如知道了孩子往地上扔東西玩的意義,就會很樂意地幫他撿起來讓他再扔;也許孩子還會在某一時間段里“陷”進某種玩法,比如藏貓貓,有心的父母則會樂此不疲地陪著他玩一遍又一遍。有心的父母還知道,玩就像個萬花筒,隨時都可以變化,所以具有變通性和靈活性,在孩子興趣轉(zhuǎn)移時,不會強行讓他接著玩,而是善于用各種新鮮的招數(shù)來吸引寶寶,比如用廢包裝箱,幾塊地墊拼搭起來,把棉被卷成筒,完成“尋寶”任務(wù)等花樣使孩子爬著玩的樂趣大增。
2、童心
回想我們自己的童年,沒有那么多的玩具,沒有那么好的物質(zhì)條件,幾片樹葉,一根鐵絲,一打煙盒,幾個玻璃球……都能讓我們玩出那么多的花樣。為什么好像不帶玩具出門寶寶就沒得玩呢?!尋找一下自己的童心吧!有了童心,我們就能知道孩子喜歡玩什么,孩子喜歡怎么玩。有了童心,我們也會跟他玩得更投入。有了童心,我們就不會再只關(guān)注有沒有給他買新玩具,而是能把生活中的任何物品變成玩具有創(chuàng)意地玩。雖然我們不能再回到自己小時候那種充滿野趣的童年,但是相信,只要童心在,依然可以讓孩子玩得夠盡興。
3、耐心
這里的耐心,不是指耐心地教孩子怎么玩,而是說有時候我們可能更需要耐心地站在一邊看孩子自己玩,不必給予孩子大量的言語指導。比如,我們經(jīng)常會“耐心”地告訴孩子該怎么拍球、怎么跳繩、怎么轉(zhuǎn)呼啦圈,甚至是怎么玩玩具,總覺得這樣他能更快掌握其中的技巧,能玩得更好。但實際上,很多種玩,要依賴于“實感體驗”,也就是說,耐心的語言指導是教不會的,必須由他自己在實踐中掌握技巧才行,比如接球、拍球。而且,在教的過程中,孩子還可能完全失去了玩這種游戲的興趣?!敖獭钡迷蕉?,孩子可能就會變得什么都不愛玩。耐心等待,孩子就能在自己玩中體會到更多探索的樂趣。孩子在玩耍中能自己探索的程度越大,就會玩得越帶勁。
另外,耐心還指我們對小淘氣們的寬容。在我們關(guān)于“寶寶們的淘氣事兒”的征集中,翻垃圾桶,把手機扔進魚缸,把床單剪了窟窿的小家伙很多,面對孩子的這種淘氣的玩法,我們大可不必用怒吼和說教來建立規(guī)則,耐心地問問他為什么這么干,然后幫他找到一種替代玩法也許效果更好。也許在這些淘氣事兒的背后,都藏著一個小小愛迪生的發(fā)明之夢呢!
4、用心
我們要用心陪伴孩子玩,用心給孩子營造一個能玩得盡興的環(huán)境。比如我們可能需要想想,給孩子買的玩具,他為什么不愛玩?是太簡單了還是太復雜了?是不是該和他一起玩,他才能體會到其中“變化”的樂趣?用心的父母,一定會適時地幫助孩子玩得更好,而不是做旁觀者或指導者,而應(yīng)該是自由玩耍舞臺的搭建者、孩子興趣的調(diào)動者和實時調(diào)試者。
傷害
據(jù)我國近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意外傷害已經(jīng)成為兒童死亡的第一殺手,而那些重度傷殘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所承受的身體痛苦和心靈的創(chuàng)傷,并不亞于那些失去孩子的家庭。這些“災難”有相當一部分是在家中發(fā)生的,尤其是4歲以下的孩子,他們走路不穩(wěn)、平衡感不好、判斷力不足,內(nèi)心的底氣又特別的足,幼稚而自信,常常因莽撞而導致意外傷害的發(fā)生。因此,父母與其等到出了問題再回過頭來后悔、內(nèi)疚,不如事先揪出隱藏在家中的安全隱患,徹底堵死危險的陷阱。
墜落
從寶寶會翻身起,他就有可能從床上跌落下來;到七八個月會爬了,對身邊事物的興趣越來越濃、好奇心越來越盛、抓到想要的東西的欲望越來越強,從床上掉下來的幾率也就大大地增加了。
孩子愛爬高,剛剛能站立的寶寶總是試圖跨越小床、小童車或?qū)殞殞S玫母吣_餐椅的護欄。有的兩三歲的寶寶喜歡登上高處,比如自己蹬小凳子爬上大凳子去拿想要的東西。因為寶寶平衡感尚未發(fā)育完全,很容易摔倒;有的寶寶喜歡在窗臺或陽臺上看風景、游戲,如果窗戶上沒有護網(wǎng),孩子容易撲空摔下,即使僥幸無礙,這份驚嚇也是大人和孩子都“享受”不了的。
對策:如果將寶寶放在大床上玩,床的兩端好有護欄,或者一邊靠墻,沒有遮攔的一邊用被子、枕頭擋一下,但一定要放穩(wěn),以防壓住孩子。小床的欄桿間隔不要太寬,避免寶寶的頭部伸出護欄后被卡住。另外,床要遠離窗子、燈具、加熱器以及能爬上去的家具。如果家里的空間比較大,也可把寶寶放在木地板上,或在地上鋪上地毯,讓他練習爬。寶寶坐在小車、高腳椅或其他較高的地方,身邊好有人看護。對那些事事獨立,喜歡登高一試的寶寶,父母可用做游戲的方式,讓寶寶知道這樣做可能帶來的危險。爸爸媽媽好準備穩(wěn)當安全的大小凳子,盡量不用折疊椅,保證寶寶的安全系數(shù)。還有,如果你的住宅是在一層以上,就應(yīng)該裝上護欄;陽臺欄桿的間隔不可太大,以免寶寶穿過墜落。
一兩歲的寶寶剛學會走路,跌跌撞撞的,卻又不甘寂寞,喜歡到處走走,容易被桌子角、向內(nèi)開的門或窗戶等硬的角碰著,被和他身高差不多的家具磕著。
對策:使用安全角。在家具的邊緣、有凸出部分的柜子、有尖角的窗戶上加裝防護設(shè)施,如圓弧角防護棉墊;給桌椅板凳的腿裝上柔軟材質(zhì)的安全護角,就像市場上賣的卡通護角;窗戶好改成推拉的,盡量將孩子活動的空間弄得空曠些,不要在地上設(shè)置“絆腳石”,讓寶寶生活在“玩具垃圾”里。
3歲以內(nèi)的孩子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還沒發(fā)育好,就算他記得大人教過的事,身體動作也不能完全配合。所以爸爸媽媽一定不能嫌麻煩,次地現(xiàn)場指導,孩子才能真正記住。
對孩子來說,電源和插座真是太神奇了,一插上,燈亮了,電視屏幕上有聲有圖像了,在電腦上也能玩游戲了……它里面到底有什么,寶寶當然要探個究竟。
對策:家里有小寶寶,好使用安全插座,有安全蓋板的那種,插座、插銷要防護好,不用時可以用椅子擋一下,盡量不使用能隨處移動的接線板。裝修時,應(yīng)將插座安裝在比較高的位置,至少在1米以上,讓寶寶摸不到。不讓孩子玩電燈開關(guān)和擰燈泡,也不要讓孩子拆弄家用電器。不要將電線隨意散落在房間里,電線如果有破損的地方,應(yīng)馬上換掉。
用知識武裝寶寶的頭腦,以故事的形式讓寶寶明白電的危害一點不亞于“大灰狼”,形象的東西更能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帶寶寶到醫(yī)院看看被電擊傷的病人,或許比對他說上千遍更有效。
燙傷
據(jù)相關(guān)調(diào)查顯示,在家庭中遭遇燒傷和燙傷的,有50%以上是兒童,尤其是3歲以下兒童。孩子不小心碰倒暖瓶、水壺、熱粥、洗澡水等燙傷時有發(fā)生。
對策:盡量讓寶寶與熱的東西“劃清界限”。熱水瓶應(yīng)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如廚房里的桌子或高臺上,煮熟的熱粥、熱湯也要放在高處。將廚房里的物品擺放整齊,不要隨手亂扔,孩子一旦進入或不慎滑倒,就會造成身體摔傷或燙傷。當然,好避免孩子進廚房。
飯菜擺上桌前,媽媽提醒孩子離開餐廳,以防莽撞的寶寶撞翻媽媽端著的剛出鍋的熱菜、熱湯。吃飯時,把熱湯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等溫度適中,再放到孩子跟前。爸爸媽媽可以讓寶寶適度感受“燙”的危險,如抓住他的小手,摸摸燙的杯子的外表,摸摸升起來的蒸汽,幾次下來,他就知道這個東西是燙手的,就不會再亂抓了。
滑倒
裝修房間時,有些爸爸媽媽喜歡用拋光的大理石鋪地,它們光光的、亮亮的,透著華貴與新潮。然而,人走在上面,總有種滑滑的感覺,如果上面再滴上一點水,簡直和走在冰上沒什么兩樣。就是普通的光面通體磚,孩子走在上面也很容易摔跤。
對策:即便是家里鋪著木地板,廚房也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地磚。當它們沾上水漬及油漬時,地面就很濕滑。所以,媽媽應(yīng)事先規(guī)劃好一個安全路線,防止寶寶溜進廚房。
衛(wèi)生間的地面使用防滑瓷磚,也難免寶寶不會滑倒。所以,在洗臉盆、浴缸附近,鋪上橡膠地墊,能有效保護寶寶。衛(wèi)生間的臺子邊緣如果是直角的,要加裝圓弧角型防護棉墊,以免寶寶滑倒時受傷。有一種止滑墊不錯,媽媽可買來黏貼在寶寶的鞋底上;另外,為孩子選防滑底的鞋,能起到保護作用;也可在地上貼止滑條。
利器
剪刀、刀子、筷子、牙簽一類的東西,經(jīng)常要用,藏起來也不方便,就更要對孩子強調(diào)危險性。玻璃的傷害也不可小視。如果寶寶不留神用東西弄碎了書柜、大衣柜、鏡子的玻璃,或把小玻璃瓶、玻璃杯等掉到地上摔碎,玻璃瞬間就變成利器,劃破皮膚,造成傷害。
對策:對于這些有可能傷著寶寶的日用品,父母不妨虛張聲勢,比如假裝自己的手被刀、剪刺一下、割一下,然后大呼小叫:“哎喲痛啊,出血啦——”,并做出愁眉苦臉很痛苦的樣子,孩子就會覺得這個東西很可怕。一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嘗試用筷子,但父母不能離開他的左右,別忘了提醒孩子不能拿著跑動,兩歲半以下的寶寶好不拿著類似筷子的長東西走動,以防摔倒時戳著。
兩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學著使用剪刀,但那一定是兒童專用的安全剪刀,使用時也要有大人在他身邊。盡量不讓四歲以下的孩子與玻璃杯、玻璃瓶,瓷的碗、勺一類的東西單獨親密接觸。寶寶喜歡聽敲擊這些物品時發(fā)出的聲音,你可以把它們換成塑料的或木制的,這樣就比較安全了。
藥物
如今不少廠家把藥物做得很精致,給孩子吃的藥口感也很好,形狀也好看,比如有一種退燒藥外形是彩色的袖珍迷你小球球,甜甜的很好吃。正是這個原因,使一些孩子很喜歡吃藥,于是,吃過量的藥或吃錯藥的事情時有發(fā)生。
對策:對四歲以下的小寶寶說清楚,藥不是糖,即便好吃,也只能在生病的時候吃。否則會中毒暈倒,父母可以通過游戲讓寶寶明白藥物中毒的危害,加深寶寶的印象。
如果孩子開始認字了,父母可和孩子一起認藥瓶上的藥名、有效時間、使用量及禁忌癥,這些對能認識簡單的字的孩子很有效。藥物一定要放在柜子里收好,或放到比較高的地方,盡量遠離孩子的視線。另外,對洗潔精、消毒水、“必噗”、衛(wèi)生間清潔劑等物品,也要收好。
纏繞
孩子對繩子一類的東西很好奇,在自己身上纏來纏去,可一旦勒住孩子手腳自己又無法解脫,就容易造成局部缺血壞死;如果將繩子套在脖子上就更能把父母嚇得大呼小叫。
對策:將家里所有窗簾繩纏起來或干脆取消,不給孩子玩繩子提供可能。有的孩子喜歡用線、繩子捆綁一些東西,這時你要給孩子打打預防針:只能捆物不能纏自己。也可用膠布代替繩子。
窒息
孩子把珠子、扣子、干燥劑、花生米、棗核等放入嘴中“品嘗”,結(jié)果誤入氣管。有個別孩子吃東西時說話、笑、哭、跑等,均易造成氣管異物,引起窒息。
對策:三歲以下的寶寶,好不玩這些細小的東西,如果發(fā)生意外,應(yīng)立即將孩子倒立、拍背,能將氣管中的異物吐出。稍稍拖延,都有生命危險。小嬰兒要防被枕頭、被子等悶住。家長睡眠時要防壓了孩子。不要讓孩子把整個腦袋伸進塑料袋內(nèi),或把被子、床單等蒙在頭上,一旦引起窒息,就比較麻煩。告訴孩子,家中柜子、箱子不是藏身之地,否則躲進去出不來,也會造成窒息,就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了。
建議(七)
1.任何時候都對孩子滿懷希望;
2.經(jīng)常了解孩子喜歡什么,讓孩子感到在家里很快樂;
3.經(jīng)常鼓勵孩子,當孩子遇到失敗的時候,不要潑冷水;
4.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做到;
5.父母不在孩子面前爭吵;
6.不對孩子說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壞話;
7.能向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
8.不在別人面前數(shù)落孩子;
9.當別人指出孩子的缺點時,不護短;
10.正確面對孩子的“為什么”,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11.經(jīng)常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玩;
12.每天都給孩子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13.每天帶孩子到戶外活動;
14.鼓勵孩子主動做事,即使失敗了,也認為是值得的;
15.經(jīng)常和孩子討論各種問題,加強雙方思想情感的溝通和交流;
16.孩子有話對你說時,不管你多忙也要耐心傾聽;
17.批評孩子時,允許孩子辯解和反駁;
18.不對孩子說“就你笨,什么都不會做”之類的話;
19.一般不強迫孩子,給孩子自己選擇和判斷的機會;
20.對孩子許諾的事,說到做到;
21.歡迎孩子的小伙伴來家里玩;
22.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了解其心理需求;
23.在家里,給孩子一塊屬于自己的天地;
24.給孩子買玩具不宜過多和過于高檔;
25.不要動不動就恐嚇孩子;
26.經(jīng)常與老師保持聯(lián)系;
27.家里有大事,盡量征求孩子的意見;
28.孩子犯錯誤時,不要與孩子算陳年老賬;
29.不要縱容孩子的攀比心理;
30.不要對孩子不聞不問或放任自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