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學》論述試題及答案

字號:

2017年上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將于3月11日進行,請考生做好備考準備,迎接考試,小編在此預祝大家取得好成績。
    課程推薦:小編在此為大家中公網(wǎng)校課程,套餐、免費試聽體驗>>點擊查看詳情】
    【幼兒課程】→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小學課程】→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中學課程】→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論述題
    41.“傳遞—接受教學”和“問題—發(fā)現(xiàn)教學”各有何長處與局限性?
    42.李老師在教學中存在這樣一種令人尷尬的現(xiàn)象:他講課不可謂不透、不明、不用功(有時甚至很賣力),課下督促檢查不可謂不細不緊不認真,而學生也付出了較大的努力,師生滿以為會取得較大的收獲與提高,可終結果卻不盡如人意,付出和希冀相去甚遠。
    針對這種現(xiàn)象,結合相關理論談談李老師應該怎樣改變這種情況。
    參考答案:
    41.傳授一接受教學具有許多優(yōu)點:能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也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個人的積極性;能按學科知識的邏輯系統(tǒng)循序漸進地教學,使學生掌握系統(tǒng)的科學知識與技能;能在單位時間內(nèi)培養(yǎng)更多的學生以提高教學的功效;能使學生簡捷有效地掌握知識。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點:不易正確地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往往因缺乏教學民主、啟發(fā)誘導而強迫命令,壓抑學生的主動性;往往教師講的多而學生活動少;注重面向集體而忽視個別指導,不能使每個學生都能很好理解與掌握;容易出現(xiàn)注入式教學和學生死記硬背的問題。
    問題一發(fā)現(xiàn)教學有許多優(yōu)點:從問題人手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進行獨立研究需要學生自己去計劃和探索,有助于提高他們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研究獲得的知識,理解得更深,記得更牢;由于多半采取個人或小組形式進行,也便于因材施教。但是,它仍存在一些尚未克服的缺點:主要是因重視學生獨立作業(yè)難免不能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主要靠自己探索獲取知識則所學知識費時過多;若無高水平的教師的及時指導,學生的獨立研究也易產(chǎn)生盲目性,失去自覺的主動性、積極性。
    42.(1)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教師只忙于“教”與“檢”,學生只忙于“學”與“考”,但是還是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因此,可以建議嘗試著從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方面去改變這種情況。
    (2)教師教任何功課,“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但是縱觀當今學校教育教學的過程,大多教師只重視講聽,缺乏學法及其運用的指導。許多學生對自己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和自我體驗淡薄。許多學生只知道某種學習方法或技能有效,但并不清楚何時選擇以及如何運用這些方法或技能,只知道是機械地運用,遇到新情況則表現(xiàn)為無所適從,不知所措,而培養(yǎng)學習策略能彌補這一不足。研究表明,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訓練,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策略不失為提高教學效率和成績的良好途徑。
    (3)學習策略是學習者根據(jù)學習情境的特點和變化而采用的達到一種或多種學習目標的學習方式。它不同于具體的學習方法或技能,在學習過程中,影響學習的變量很多,除了學習風格外,還包括學習的目標、任務、要求、學習結果的評價與測驗,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學生的能力、性格、氣質與個性特點等。學習策略的任務是要充分認識這些變量,并揭示這些變量與學習方法或技能之間的錯綜復雜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步驟去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策略。
    ①首先,培養(yǎng)興趣,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激活并保持良好的注意、情緒與思維狀態(tài);②分析學習情況,選擇學習方法;
    ③制定周密、詳細的計劃;
    ④執(zhí)行、監(jiān)控、整理學習計劃。
    新東方網(wǎng)課推薦:2017年教師資格順利課程??!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