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測考試中,言語理解與表達是廣大考生又愛又恨的一個部分,愛它是因為難度不高,語言我們每天都用,都有自己的理解與判斷,很容易就能得出心中的答案。恨它是因為準確率一直難以提升,忽高忽低,心理沒底。正所謂“成也言語,敗也言語”,所以考生們要做的就是提高準確率。
行測考試,做題速度要求高,考生要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選出答案,容易陷入誤區(qū)。想要提高準確率,就得躲避誤區(qū),識別“陷阱”,本文提醒大家注意兩個誤區(qū)。
誤區(qū)一:過渡依賴“字面”,不理解文段含義
事實上,社會上自稱“收入低”的群體很多,很少有人對自己目前的薪資水平完全滿意。有代表委員認為,若要讓人們普遍有“_____”而不是“_____”,應加大收入分配改革的力度。在全社會建立起合理的薪酬體系,同時盡快完善社會保障網(wǎng)。
依次填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A.滿足感 期待感 B.獲得感 沒底感
C.滿意度 不滿意 D.幸福感 空虛感
答案為B,解析文段,“普遍有”“而不是”,表選項示反對關(guān)系,應填一組有相反意思的詞語,所以B是正確選項。
這道題目很多考生會選擇C 選項,認為前文提到了“人對自己目前的薪資水平完全滿意”,所以答案要與“滿意”有關(guān),過分依賴字面意思了。事實上,“滿意度”這個詞,本身沒有是否滿意度指向,不滿意應是“滿意度”低的一種表現(xiàn),所以不能形成相反的關(guān)系。文段在強調(diào)收入對于人們的作用,收入達到自己的要求就會產(chǎn)生“獲得感”,而收入不能滿足自己的要求,心理就會沒底,產(chǎn)生“沒底感”。所以考生要注意對于文段的理解,不要過分依賴字面意思。
誤區(qū)二:過分強調(diào)搭配對象,忽略文段語境
此類文字所寫的雖然同是“路上的風景”,但實際上,卻是 -----昭示一種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理念,其間率真的沖動和激情的渲染,可以____閱讀者的心靈。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 )。
A.用來 撫慰 B.清楚 慰藉
C.借以 直抵 D.有助 吸引
答案為C, “吸引心靈”搭配不當,排除D項。由“雖然……卻”、“實際上”可知,文字上所寫的“路上的風景”只是一種手段,其實質(zhì)是“昭示……”,B項的“清楚”體現(xiàn)不出二者之間的這種關(guān)系,故排除。與“率真的沖動和激情的渲染”相對應,“直抵心靈”所含的直接意味恰與句意相符,故本題答案為C。
本題很多考生都會在A、B中猶豫,撫慰心靈、慰藉心靈,都是常見的搭配,但是前文“率真的沖動和激情的渲染”是不能達到“撫慰”“慰藉”的效果,恰恰是能夠之直抵心靈的。這時候搭配對象反而給我們造成了干擾。
綜上,考生要注意躲避誤區(qū),才能有成績的提高,祝全體考生心想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