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衛(wèi)執(zhí)業(yè)醫(yī)師實踐技能操作輔導資料:人工呼吸

字號:

實踐技能考試中,人工呼吸是用人工方法(手法或機械)借外力來推動肺、膈肌或胸廓的運動,使氣體被動進入和排出肺臟,以保證機體氧的供給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在一般情況下,搶救者僅須用其正常通氣量的20%,就足以使患者保持適當?shù)耐夂途S持生命所需要的氧氣濃度。
    人工呼吸應在保持呼吸道通暢的情況下進行,如患者口、鼻腔內有嘔吐物、泥沙、血塊、假牙等異物時,用紗布包住示指伸人口腔進行清除;并松開患者衣領、褲帶、乳罩、內衣等;舌后墜者用紗布或手巾包住拉出或用別針固定在嘴唇上。
    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對口吹氣法、俯臥壓背法、仰臥壓胸法,但以口對口吹氣式人工呼吸為方便和有效。
    1.適應證:心跳驟停,因麻醉、電擊:中毒、頸椎骨折及其他傷病引起呼吸麻痹者。
    2.操作方法
    (1)口對口吹氣法:將患者安置在乎硬的地面上或在患者的背后墊上一塊硬板,去枕平臥,盡量減少搬動患者。搶救者將一手掌小魚際(小拇指側)置于患者前額,下壓使其頭部后仰,另一手的示指和中指置于靠近頦部的下頜骨下方,將頦部向前抬起,幫助頭部后仰,氣道開放。必要時拇指可輕牽下唇,使口微微張開。用按于前額之手的拇指和示指,捏住患者的鼻翼下端;深吸一口氣后,張開口貼緊患者的嘴,把患者的口部完全包住,深而快地向患者口內用力吹氣,直至患者胸廓向上抬起為止。吹氣完畢后,立即與患者口部脫離,輕輕抬起頭部,面向患者胸部,吸入新鮮空氣,以便作下人工呼吸。同時使患者的口張開,捏鼻的手也應放松,觀察患者胸廓向下恢復,并有氣流從患者口內排出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吹氣頻率為12~20次/分,吹氣量為800~1200ml/次。應與胸外心臟按壓成比例,單人操作時按壓心臟30次,吹氣2次(比例為30:2);雙人操作時按5:1的比例進行,即按壓心臟5次,吹氣1次。吹氣時應停止胸外按壓。
    公衛(wèi)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頻道為大家推出【2017年公衛(wèi)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課程!】考生可點擊以下入口進入免費試聽頁面!足不出戶就可以邊聽課邊學習,為大家的取證夢想助力!
    【手機用戶】→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電腦用戶】→點擊進入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