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學生能夠把自己最基本的意思用比較恰當?shù)姆绞娇陬^表達出來后,告訴他們怎么說就怎么寫,試著把自己說的話寫下來,再進行加工和修飾,就會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以下是為大家準備的《初中描寫民風民俗的作文》,歡迎您的借鑒。
1.初中描寫民風民俗的作文 篇一
清明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今年的4月5日又到了。
我們家的清明節(jié)主要是去踏青和掃墓。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不禁覺得有些凄涼,總會想起“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詩。
“快下車,到啦!”媽媽打開車門叫我。我們來到一座山上,那里,有我外公的墳。
天氣依舊明朗,可我們的心情并不是愉快的,我永遠也忘不了車禍發(fā)生的那一天。
樹葉沙沙地響,仿佛也是那么悲傷,媽媽給外公燒香,大姨他們分別上去拜了拜,我也走上去,一邊拜,心里默默地想:外公,您在天堂還好嗎?我可想你了!
拿出紙衣燒錢,獻上假花,空氣中似乎彌漫著一股凄涼。
隨后,我又與家人們探訪了長眠與地下的太爺爺?shù)哪?,即使和老祖宗沒見過面,也為在天堂的他送上祝福。
墓掃好了,接下來便是踏青了,在春天末尾,春景是何等的'迷人:河水嘩啦嘩啦地流,鳥兒歡快地唱著歌,蝴蝶也在翩翩起舞……躺在柔軟的草地上,一陣風吹過,“嘩嘩嘩嘩!”那是樹葉向你傾述著大自然的奧妙!
“嘿,你們都愣著干什么?那么好的風景,為什么不過來合張照啊!”那是爸爸向我們呼喊!
心情變得愉悅起來,剛才的郁悶和凄涼,都被那陣風給帶走了,“咔擦!”一張合照就這樣完成了!
在回家的路上,回憶清明節(jié)這天我們的內(nèi)容,突然覺得,這天過得很充實呢!
2.初中描寫民風民俗的作文 篇二
藏族是中國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qū)和青海、甘肅、四川、云南等省區(qū)。另外,尼泊爾、巴基斯坦、印度、不丹等國境內(nèi)也有藏族分布。
藏族的人們的服飾特征主要為肥腰、長袖、大襟等。他們戴的帽子種類很多,有氈帽、皮帽、金絲花帽等。藏族發(fā)飾繁多,尤以婦女為最。中青年婦女喜用紅綠絲線與頭發(fā)混編。藏族佩飾主要有耳環(huán)、胸飾、腰飾和手飾。多以金、銀、銅和珠寶、石器制成。耳飾,均為互環(huán)和耳墜。胸飾包括項鏈、護身盒“卡烏”。腰飾主件是一條絲綢或牛皮腰帶,上面懸掛各種主人喜歡的飾品,男子有腰刀、打火鐮、鼻煙壺等,婦女有銀器、銅牌等。
在藏族的節(jié)日中,雪頓節(jié)是藏族的三個節(jié)日之一。在藏語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頓”是“吃”、“宴”的意思,雪頓節(jié)按藏語解釋就是吃酸奶的節(jié)日,因此又叫“酸奶節(jié)”。因為雪頓節(jié)期間有隆重熱烈的藏戲演出和規(guī)模盛大的'曬佛儀式,所以有人也稱之為“藏戲節(jié)”、“曬佛節(jié)”。
更為特別的還是藏族人的舞蹈,藏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漫長民族歷史孕育下的若干節(jié)日中,幾乎找不到不以歌舞作為敬奉神靈和歡娛民眾、借以把節(jié)日歡樂氣氛推向最熱潮的先例。后來增加了簡單的上肢動作、原地旋轉(zhuǎn)和隊形變換,成為一種男女交替、載歌載舞的勞動歌舞形式。這種勞動歌舞今天已被搬上舞臺,成為歷勞動藝術(shù)的紀念。
3.初中描寫民風民俗的作文 篇三
在一個偏僻的小村里,有一種熱情,好客、大方、熱愛大自然的一個民族叫做鄂倫春。
鄂倫春是一個勇敢的民族,起初是在大山中,與狼伴舞,日月同床,之后,勇敢的鄂倫春人建造了簡單的房屋,鄂倫春人的衣服,算是最有大自然的氣息了
用打來的`動物的皮,圍成簡單的衣服,又保暖又好看,用動物的頭,縫成一個里外有毛的帽子,最有特色的是,帽子上有兩個小角。
鄂倫春人,吃的飯就是肉,手把肉,烤肉,所有的主食都是肉和柳蒿芽湯,在那里的鄂倫春人總是每人有一個武器,用來捕獵狍子、野豬。
此刻的鄂倫春人,已經(jīng)不在打獵了,從古時的肉搏到了此刻的禮貌社會,但是還是有的老人忘不了山上大獵時的精彩,與野豬搏斗是的刺激,和拉著動物的尸骨到家的喜悅,所以有的老人此刻還在山上居住,有時下來有時上去,一向過著與狼伴舞,日月同床的日子。
4.初中描寫民風民俗的作文 篇四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边@兩句描寫清明節(jié)的詩,總讓我們隱隱感覺到清明節(jié)是一個既悲傷又可怕的節(jié)日!其實,清明節(jié)一點也不可怕,只要我給你講一個古代的傳說,你就知道了。
傳說,春秋戰(zhàn)國時期,晉國有一位公子叫重耳,他被流放到了外國。那時,因為糧食都被重耳和他的隨從吃光了,所以他們非常餓。有一次,重耳差不多快要餓死了,在緊急時刻,有一個名叫介子推的隨從,拿出一把小刀,在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熬成了湯,喂給了重耳喝。
后來,重耳慢慢恢復了體力,他們就繼續(xù)趕路。1年、2年、3年……19年過后,他們千辛萬苦回到了晉國。此時的重耳已經(jīng)是一個身強力壯的男子漢了,他已經(jīng)從公子的位置變成了晉文公。
自從他當了晉文公后,他就漸漸忘了忠心的介子推,介子推覺得非常傷心。所以,他就背著他的母親,跋山涉水來到了綿山。
后來,晉文公發(fā)現(xiàn)介子推不在了,就讓大臣們?nèi)フ宜?。他們找到了綿山,要在這么大的`綿山找到介子推并不容易,他們就想到了一個辦法:放火燒山,逼出介子推。等火熄滅后,他們在一棵燒焦了的柳樹下面發(fā)現(xiàn)了介子推的尸體。
介子推臨死前留下了一張紙條,希望晉文公做一代清明的君主,這就是清明節(jié)的來歷!
5.初中描寫民風民俗的作文 篇五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后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guī)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guān)口來煞,稱作“年關(guān)”,并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guān)的辦法:
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門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由于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后,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于南北朝,梁朝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BR> 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qū)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6.初中描寫民風民俗的作文 篇六
常聽大人們說:“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庇谑敲慨敵酝晏鹱套痰呐D八粥后,我便急切地盼望著春節(jié)的到來,因為每到春節(jié),除了特有的新年玩具和新衣新鞋外,還會有豐厚的“新年大獎”等著我呢!
瑞雪兆豐年,大年三十最令人驚喜的莫過于一場大雪。樹上長出“銀枝”,屋檐生出“白發(fā)”,就連遠處的大山也白茫茫一片,戴上了“鵝絨帽”,象征著春節(jié)無限美好。一大清早,我就被一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吵醒,廚房里不斷傳來歡聲笑語,空氣中夾雜著陣陣飯香,當我穿好衣服趕出去,白白軟軟的糯米糕已下油鍋,它們活似一群可愛又活潑的精靈,在油鍋中不停地上下竄動,這些白色的小家伙剛到鍋里就瞬間變成吸人眼球的金黃色了。我呆站在鍋邊,聽著鍋里那誘人的“滋滋”聲,我的口水早已“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了”。
過了一會兒,哥哥破天荒地喊了一聲:“油糕出鍋咯!大家快來吃??!”一聽到要吃油糕,我就像潑猴一樣,火急火燎地上桌,可還是慢人一步,大家早已準備好碗筷,紛紛大顯身手。眨眼的功夫,一盤外酥里嫩的油糕就被洗劫一空,只留下了幾個外表黑酥酥的油糕孤零零地被冷落了。我悶悶不樂地端起油糕,定睛一看,哈哈,上帝雖然鎖住了門,但卻給我打開了窗。原來那幾個黑酥酥的油糕一咬開焦糖四溢,而其它油糕里的糖卻少的可憐??粗蠹伊w慕的眼光,我樂得合不攏嘴。哥哥突然說:“我的好弟弟,把那幾個油糕讓給哥唄!你看油糕炸黑了,都沒味兒了,再說……”“我不!”還沒等哥哥把話說完,我三下五除二就把油糕消滅了。
就這樣,春節(jié)的上午在你爭我搶中結(jié)束了,緊隨其后的便是更加熱鬧的夜晚了。
肚子里的油糕還沒有消化完,香噴噴的.年夜飯又勾起了我的食欲,滿桌飯菜色香味俱全,糖醋排骨色澤紅亮,紅燒鯉魚是嫩滑爽口,紅燒肘子肥而不膩……早就垂涎欲滴的我恨不得抓起來就往嘴里送,可奈何要等到放完鞭炮才可以吃。
在熱鬧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中,在滿桌子的美味佳肴中,在一家人歡歡喜喜的團聚中,新年的鐘聲準時敲響,夜空瞬間絢爛,朵朵煙花綻放,紅的、藍的、綠的……圓形的、花形的、流星形的……色彩交錯,形態(tài)萬千。
守歲也是春節(jié)的一大習俗,可我總是熬不過上下打架的眼皮,爸爸媽媽悄悄將包好的大紅包壓在我的枕頭下,等大年初一給我一個大驚喜。深夜,窗外又飄起了幸福的雪花,家門前的燈籠也在雪中變得越來越紅。
7.初中描寫民風民俗的作文 篇七
今天,我們畬族將舉行四年才一次的隆重慶典活動。
在祖厝里,有許多擺桌:有生豬、生羊、雞鴨、兔子,還有許多用黏土制作成神仙模型,還有酒,襯托著五彩繽紛的彩燈,還有紅龜。有一只紅色的大烏龜,背上背著幾只小烏龜,它可不是一種動物,而是里面包豆沙的烏龜型的甜食,豬和羊的嘴巴里都咬著一顆橙或蘋果。
晚上十點左右,最引人注目的“燒龍船”準備開始了,這是一艘很大的木頭船,經(jīng)過裝飾,就像一艘正在風平浪靜的湖上行駛的船。
路上的鞭炮聲震耳欲聾,天上的煙花很美,散開的煙就像一只張牙舞爪的大章魚,跟其它的煙融為一體。
到了沙灘,舉龍船的人把龍船從推車上舉下來,不時的喊“一二三!”他們緩緩移動,終于把龍船抬到了沙灘。
有些人拿了一大堆的“壽金紙”堆起來,就像一座小山,有一根像柱子長的大香,我們這里的`人都做成劍的樣子,大約有二人半的高度。
開始燒船了,在烈焰下,我的臉熱得要命,“壽金紙”在空中飄來飄去,果然是壯觀又名不虛傳在慶典。
龍船在皎皎的月光下繼續(xù)燃燒。
我不會忘記這個熱鬧的日子——農(nóng)歷十月十八日。
8.初中描寫民風民俗的作文 篇八
今天是2月26日,元宵節(jié)。我想給大家講一下元宵節(jié)的由來和風俗習慣。
在古代,正月就是農(nóng)歷的元月,夜晚被稱為“宵”。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個圓月之夜,漢文帝就將這一天定為“元宵節(jié)”。為什么是漢文帝呢,因為當時他平定了“諸呂之亂”,感嘆太平盛世來之不易,因此取了這一天與民同樂,表示慶祝和紀念。這就是元宵的由來。
古代過元宵節(jié)要做很多事情。古時候的人們要舉辦舞龍燈、舞獅子、跑旱船、踩高蹺、和扭秧歌等民俗活動,真是熱鬧非凡呀!現(xiàn)在,我們元宵節(jié)的主要活動就是吃湯圓、舞獅子和猜燈謎。猜燈謎和吃湯圓是宋朝開始流行的,當時的猜燈謎是把寫好燈謎的紙條貼在花燈上,猜中的`有小獎勵。當時的湯圓叫浮元子?,F(xiàn)在,南方包的叫“湯圓”,北方滾的叫“元宵”。
今年元宵節(jié)我吃了湯圓,還和妹妹放了煙花。雖然湯圓是現(xiàn)成的,也沒看到燈會和月亮,但是一家團團圓圓,照樣很開心。
希望每次元宵節(jié)都能這樣度過!
9.初中描寫民風民俗的作文 篇九
令人期盼的春節(jié)馬上到,大家是不是很激動呢?因為春節(jié)好玩的有很多。
其中,最的就是味美、餡兒足、飽滿的“耳朵”,那個味道可比肯德基、麥當勞好吃健康多,還是中國的傳統(tǒng)食品。這個“耳朵”就是馳名中外的餃子,你猜出來嗎?
還有孩子們最喜歡的放鞭炮,那“噼噼啪啪”的響聲讓我們感覺很開心。所以,放鞭炮也是必不可少的`春節(jié)習俗。
過年玩的時候把“腰包”花扁,怎么辦呢?不用擔心,有壓歲錢呢!相信你一定會有不少收獲。可是,有些家長要幫孩子保管,我覺得這樣是不妥當?shù)?,壓歲錢本來就是給孩子的,否則,孩子會被“歲”這個妖怪抓走。
春節(jié)還要貼春聯(lián),貼春聯(lián)是為增加節(jié)日氣氛。此外還要貼門神等等。但你們知道貼“?!钡臅r候為什么要倒著貼嗎?因為這個意思是?!暗健薄?BR> 現(xiàn)在春節(jié)又多一項活動,就是大名鼎鼎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為看這項節(jié)目,常常要付出熬夜的代價。不過很值,因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可是非常精彩的。
嘻嘻,相信大家想起以前過春節(jié)的時候許多好玩的事吧,那就讓我們共同期待今年的春節(jié)吧!
10.初中描寫民風民俗的作文 篇十
飲涼茶也是廣州人常年的一個生活習慣。
所謂涼茶,是指將藥性寒涼和能消解內(nèi)熱的中草藥煎水作飲料喝,以消除夏季人體內(nèi)的暑氣,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嚨疼痛等疾患。廣州的涼茶歷史修久,涼茶品種甚多,有王老吉涼茶、三虎堂涼茶、黃振龍涼茶、大聲公涼茶、石歧涼茶、廿四味涼茶、葫蘆茶、健康涼茶、金銀菊五花茶、古瓜干涼茶等;甚至連龜苓膏湯、生魚葛菜湯、紅蘿卜竹蔗水等,也成為廣州人喜愛的傳統(tǒng)老牌涼茶。
最的王老吉涼茶,歷來為廣州人所推崇。進入80年代以后,各種涼茶沖劑及軟包裝涼茶應(yīng)運而生,如神農(nóng)涼茶、夏桑菊茶等,已成為許多家庭夏季里的一種時尚飲料。
廣州人喜愛飲茶,尤其愛飲早茶。早上見面,往往以“飲咗茶未”(意即“你喝茶了嗎”)作為問候,可見對飲茶的喜好。飲茶是廣州人的生活習俗。民間流傳著“清晨一壺茶,不用找醫(yī)家”的諺語。
廣州人所說的飲茶,實際上指的'是上茶樓(習慣叫茶居)飲茶。不僅飲早茶,還要吃點心(作為早餐);不僅飲早茶,還要飲下午茶、夜茶;不僅填飽肚皮,還順便傳播新聞、敘說友情、洽談生意??梢?,廣州人的飲茶實際上是一種社會交際的方式。
這也正是廣州茶樓業(yè)為什么歷百年而長盛不衰的一個重要和根本原因。在廣州老字號飲食店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當年的茶樓、茶居。
廣州的茶客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熟客,每天清早必到一間固定的茶樓,通常是“一盅”(排骨飯)“兩件”(點心),這類人以離退休老人居多;另一類是飲“禮拜茶”,即在休息日去飲茶,不限“一盅兩件”,而是品嘗多款點心,從容“嘆茶”。
廣州的茶市每天有早、午、晚三市,其中以早茶市最為興旺,從清晨至中午十一時許,往往座無虛席。飲夜茶也漸有興盛之勢尤其是盛夏,一邊飲茶一邊聽戲曲演唱,還一邊享受空調(diào)冷氣。廣州的早茶通常是清晨4時開市,晚茶要到次日凌晨1-2時才收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