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求異論證考點

字號:

歡迎來到國家公務員欄目,為幫助廣大考生備考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特此為大家準備了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求異論證考點,希望考生能夠喜歡!
    縱觀歷年國考行測邏輯判斷真題,求異論證是一個非常容易考到的知識點,即利用求異法判斷現(xiàn)象間的因果關系。為了幫助備考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同學們呢,下面華圖教育老師為大家梳理一下求異論證的主要內容。首先,什么是求異論證?學習這個模型,當然需要對它的定義有一定的了解。求異論證是指在被研究現(xiàn)象出現(xiàn)或不出現(xiàn)的場合中,如果只有一個情況不同,其它情況完全相同,而且這個不同的情況在被研究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場合中存在,在被研究現(xiàn)象不出現(xiàn)的場合中不存在,那么這個不同的情況就是被研究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用簡潔的字母表示,是這樣的:
    模型:甲: A,B,C a
    乙 :--,B,C --
    結論:A是結果a 的原因(或結果)。
    我們說可能性推理主要是要找到推理的漏洞進而針對漏洞進行削弱和加強,求異法的漏洞在于我們看到了已知條件中這個不同的條件,但是很有可能忽略了其它不同的條件,而這個被我們忽略了的不同的條件則很可能就是導致最終結果不同的根本原因或者是部分原因。所以,求異論證加強方式為:排除他因,即將其他可能存在的差異條件排除令原推理可靠性加強;削弱方式為:另有他異,即指出該實驗還可能存在其他影響結果的差異條件令原推理可靠性削弱。下面我們通過幾道例題加強理解。
    【經典例題】兩個實驗大棚里種上相同數(shù)量的黃瓜苗,在第一個大棚里施加鎂鹽但在第二個不加。第一個產出了10千克黃瓜而第二個產出了5千克。由于除了水以外沒有向大棚施加任何別的東西,第一個大棚較高的產量一定是由于鎂鹽。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嚴重地削弱了上述論證?
    A.兩個實驗大棚的土壤里都有少量鎂鹽
    B.第三個實驗大棚施加了一種高氮肥料但沒有加鎂鹽,產出了7公斤黃瓜
    C.兩個實驗大棚里都種植了4個不同的黃瓜品種
    D.兩個實驗大棚的土質和日照量不同
    【答案】D。解析:題干中說產量不同是因為鎂鹽,要削弱它,只要指出另有他因,兩者在其他方面也有不同,才造成的產量不同即可,D中的土質和日照量不同正好可以說明這個點。故選D。
    華圖教育老師相信,通過理論的講解及題目的鞏固大家可以發(fā)現(xiàn),作為一個相對高頻的考點,求異論證的論證結構相對簡單,方法也較為明晰和直接,考生在復習的時候只要掌握其內在的含義、正確認識論證方法,再結合題目多加練習就能夠快速突破這個考點。最后希望大家通過不斷練習提高知識點熟悉的,從而能在考試中快速應用,最終取得理想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