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2節(jié):密度
一、選擇題
1.(12聊城)關于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密度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與物體的體積成反比
B.密度是物質的特性,與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無關
C.密度與物體所處的狀態(tài)無關
D.密度與物體的溫度無關
2.(12長沙)關于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把一塊磚切成體積相等的兩塊后密度變?yōu)樵瓉淼囊话?BR> B.鐵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鐵的質量比水的質量大
C.密度不同的兩個物體其質量可能相同
D.密度相同的兩個物體其質量一定相同
3.(11桂林)你在使用水性筆解答中考試題時,水性筆中的墨水保持不變的物理量是B
A. 質量 B.密度 C.重力 D.體積
4.(11崇左)根據(jù)你對生活中物理量的認識,下列數(shù)據(jù)中符合生活實際的是C
A.一個中學生的質量大約是50g B.中學生課桌高約為80m
C.人體的密度約為1.0×103kg/m3 D.初中生跑100m用時8s
5.(11衢州)小明同學閱讀了下表后,歸納了一些結論,其中正確的是D
0℃、1標準大氣壓下部分物質的密度(kg/m3)
水 1.0×103 冰 0.9×103
水銀 13.6×103 干松木 0.4×103
酒精 0.8×103 銅 8.9×103
煤油 0.8×103 鋁 2.7×103
A.不同物質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體物質的密度一定比液體物質大
C.同種物質的密度一定相同 D.質量相同的實心銅塊和鋁塊,銅塊的體積較小
6.(11漳州)小王測量丁五個體積、質量各不相同的鋁塊,將所得數(shù)據(jù)描繪成圖表。下圖中能與實驗結果吻合的是D
7.(11吉林)下列數(shù)劇中與實際相符的是C
A.中學生腳的長度為50cm B.中學生的體重為50N
C.人體的密度約為1.0×103kg/m3 D.人在正常呼吸時肺內(nèi)的氣壓約為108pa
8.(11黃石)分別由不同物質a、b、c 組成的三個實心體,它們的體積和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由圖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a(chǎn)物質的密度大
B.b 物質的密度是1.0×103kg/m3
C.c物質的密度是a的兩倍
D.b、c的密度與它們的質量、體積有關
9.(11煙臺)如圖是小明在探究甲、乙、丙三種物質質量與體積關系時作出的圖像.分析圖像可知A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丙>ρ乙
C.ρ丙>ρ乙>ρ甲 D.ρ乙>ρ甲>ρ丙
10.(11日照)小強同學在探究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時,得出了如圖所示的圖象。由圖象分析可知 A
A.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B.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C.甲的密度等于乙的密度
D.無法比較甲乙
11.(10河池)工人師傅根據(jù)用料需要,把一塊鋼板切割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則切割后的這兩塊鋼板B
A.質量相等 B.密度相等 C.體積相等 D.重力相等
12.(10梧州)將一鋁塊截去一半后,剩余一半鋁塊的密度將B
A.增大 B.不變 C.減少 D.無法確定
13.(10深圳)對密度概念理解正確的是 B
A.某種物質的密度與質量成正比 B.密度是指單位體積物質的質量
C.某種物質的密度與體積成反比 D.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體積越大,密度越大
14.(10內(nèi)江)一段均勻的鎳鎘合金線,將它截去一截,則剩余部分和截去前的整段合金線相比,以下物理量不變的是B
A.質量 B.密度 C.體積 D電阻.
15.(10青島)如圖是a、b、c三種物質的m—V實驗圖像,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多選)ACD
A.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B.同種物質的密度與質量成正比
C.圖中三種物質的密度關系是a>b>c
D.同種物質的密度與質量、體積無關
16.(09湖北荊門)分別由不同物質a、b、c組成的三個實心體,它們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由圖可知A
A.a物質的密度大
B.c物質的密度大
C.b物質的密度是2×103kg/m3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17.(09湖北恩施自治州)今年3月以來,發(fā)源于墨西哥的H1N1流感病毒迅速向全球蔓延?!痢翆W校食堂為了確保師生健康,堅持把師生用過的餐具進行高溫蒸煮消毒。從把餐具放進冷水直至加熱到水沸騰的過程中,關于餐具的下列相關物理量肯定沒變的是:C
A.溫度 B.體積 C.質量 D.密度
18.(09四川雅安市)如圖是探究甲、乙兩種物質質量跟體積關系的圖像。以下分析正確的是A
A.甲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比乙物質大
B.甲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比乙物質小
C.同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
D.不同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是相同的
19.(09廣西百色市)小明在探究甲、乙兩種不同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時,得出了如圖4所示的圖象。由圖象可知D
A.由甲物質組成的物體質量一定大
B.由乙物質組成的物體體積一定大
C.體積相同時,甲的質量小
D.質量相同時,乙的體積大
20.(09巴彥淖爾市) 一根粗細均勻的銅棒,截取一段后,它的:D
A.體積變小,密度變大
B.質量變小,密度也變小
C.體積和質量都變化了,密度也變化了\
D.密度不變,因為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21.(09棗莊)下列說法中的物體,質量和密度都不變的是D
A.礦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凍成冰
B.密閉容器內(nèi)的冰熔化成水
C.一支粉筆被老師用去一半
D.“神六”從地面帶入太空的照相機
22.(09天水)體育課上用了多年的鉛球,其表面磨損了一些,但沒有發(fā)生變化的是鉛球的C
A.質量 B.體積 C.密度 D.重力
二、填空題
1.(12成都)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可知,其中密度較大的是 。(填“甲”或“乙”), 甲的密度是 g/cm3。甲 1.5
2.(11達州)在“探究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關系”的實驗中,小明對A、B兩種物質進行了探究。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得到了如圖所示的圖像,由圖像得到的信息可知,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具有 關系,A、B兩種物質中, 物質的密度較大。
成正比(或比值一定) A
3.(11海南)小靖分別用甲、乙兩種物質探究“質量與體積的關系”時,作出如圖所示的圖象,由圖象可知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____比,甲物質的密度是_____g/cm3。正 0.8
4.(10十堰)某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如圖5所示,則該物體的密度為 kg/m3. 1.0×103
5.(10河池)一個蘋果的質量是162g,合 kg;若這個蘋果的體積是180cm3,則該蘋果的密度為 g/cm3.
0.162 0.9
6.(10梅州)單位及單位換算:海洋中一頭藍鯨的質量約為120t=_______kg;某位九年級男同學的質量約為6×104 ;我們教室中地板所用的大理石密度約為2.7×103 。120000 g kg/m3
7.(09四川遂寧)小明在探究甲、乙兩種不同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時,得出了如圖所示的圖像。由圖像可知,甲、乙兩種物質中, 物質的密度較大;相同體積的甲、乙兩種物質, 質量較大。乙;乙
8.(09湖南益陽)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冰水共存的溫度是 0C,如果冰化成水,其密度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0 變大
9.(09四川南充)1kg的水變?yōu)楸螅潴w積將 ,密度將 .(選填“增大”、“減小”、“不變”) 增大 減小
10.(09廣東)某瓶氧氣的密度是5kg/m3,給人供氧用去了氧氣質量的一半,則瓶內(nèi)剩余氧氣的密度是 ;容積是10L的瓶子裝滿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 103kg/m3,則瓶內(nèi)煤油的質量是 ,將煤油倒去4Kg后,瓶內(nèi)剩余煤油的密度是 。
2.5 kg/m3;8kg;0.8 103kg/m3
11.(09重慶綦江)如圖所示是某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變化規(guī)律圖像,由圖像可知: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成 _______比,該物質的密度是____g/cm3。 正;3
12.(09廣西河池)野戰(zhàn)部隊攜帶的壓縮餅干與普通餅干相比,好處在于質量相等的情況下,它的密度 ,體積 .(選填“較大”或“較小”) 較大 較小
13.(09株洲)用水銀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在溫度計示數(shù)上升的過程中,水銀的質量 ,密度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不變 減小
14.(09青島)葉子和小雨在探究“密度概念的建構”的實驗時,得到如下數(shù)據(jù):
①比較l、2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結論: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____的;
比較2、3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結論: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是____的。
②由上述實驗我們引入了密度的概念??梢姡芏仁俏镔|本身的一種特性,與物體的質量和體積____(填“無關”或“有關”)。
③上述實驗圖像如圖所示,圖像中的圖線__________反映了鋁塊實驗情況。①相同 不同 ②無關 ③a
15. (10廣州) 由同種某物質構成的大小不同的實心物塊的體積、質量如下表,以體積V為橫坐標,以質量m為縱坐標,在圖22的方格紙一上描點,再把這些點連起來.該物質的密度是 g/cm3.
三、實驗題
1.(11泰州)為了研究物質的某種物理屬性.同學們找來大小不同的蠟塊和干松木做實驗,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①在上圖的方格紙中,用圖線分別把蠟塊和干松木的質量隨體積變化的情況表示出來
②分析圖表可知,同種物質的不同物體.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不同物質的物體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以上兩格選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學中將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定義為密度.初中物理中用比值法定義的物理量還有 (寫一個即可).
③本實驗測量多組數(shù)據(jù)的目的是 .
①如圖 ②相同 不同 速度(功率,壓強等)
③尋找普遍規(guī)律
2.(10金華)某班同學在“探究水的某種特性”的實驗中,對水的體積和質量的測量方法進行了改進。同學們先用天平測出注射器的質量,再用它分別抽取10厘米3、15厘米3、20厘米3的水,分別稱出注射器與水的總質量,下表是其中一個組的實驗記錄。
“探究水的某種特性”的實驗記錄表(測得注射器的質量為11克)
(1)使用天平時,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到橫梁標尺左端的“?!笨潭染€處,若向右調節(jié)左側橫梁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了分度盤中央刻度線。則調節(jié)平衡螺母前,左盤與右盤的位置相比較高的是 盤。
(2)對實驗記錄表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水的 是不變的,從而發(fā)現(xiàn)了水的一種特性。
(3)受此實驗啟發(fā),小豪不稱質量,在家里測量了冰的密度。他先用注射器抽取27mL的純凈水,再故進冰箱速凍,等水完全結冰后,小豪從冰箱中取出的注射器如下圖所示,則水結冰后的體積為 mL.小豪所測得冰的密度為 克/厘米3(保留l位小數(shù))。
(1)右 (2)質量/體積(或“密度”) (3)30 0.9
3.(10濟寧)某同學在探究“物體的質量跟體積的關系” 的實驗中,
(1)他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
的“0”刻度線處,觀察指針的指示情況如圖11
(甲)所示,此時應進行的操作是 ;
天平橫梁調平衡后,在稱物體的質量時,他在天平右盤中加、
減砝碼后,指針的指示情況如圖11(乙)所示1這時他應進
行的操作是 。
物理
量
物體 質量m/g 體積v/cm3 質量跟體
積的比值m/v/g.cm-3
鐵塊1 79 10 7.9
鐵塊2 158 20 7.9
鐵塊3 237 30 7.9
鋁塊1 54 20 2.7
鋁塊2 108 40 2.7
鋁塊3 162 60 2.7
(2)右表是這位同學記錄的實驗內(nèi)容和實驗數(shù)據(jù),請你根據(jù)表格中記錄的內(nèi)容和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比較:
① 鐵和鋁兩種不同物質的相同點是:
不同點是:
②鐵的密度為
③根據(jù)這個實驗的結果,請你分析并回答,為什么說密度是物質的特性?
答:
④ 回憶我們在做這個實驗時,為什么要選取多種物質,且對每種物質都要收集多組數(shù)據(jù)?若對每種物質僅收集一組數(shù)據(jù)是否可以?為什么?
.
(1)調節(jié)平衡螺母,直至指針指到分度盤的中央 移動游碼,使橫梁平衡。
(2)①它們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都是恒定的(或它們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錯誤!鏈接無效。它們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相同
②7.9 g/cm3
③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恒定的,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同,這說明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即密度反映了物質的特性。
(3)這樣得出的結論才具有普遍性不行,收集一組數(shù)據(jù)找不出質量與體積的關系(1分)
一、選擇題
1.(12聊城)關于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密度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與物體的體積成反比
B.密度是物質的特性,與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無關
C.密度與物體所處的狀態(tài)無關
D.密度與物體的溫度無關
2.(12長沙)關于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把一塊磚切成體積相等的兩塊后密度變?yōu)樵瓉淼囊话?BR> B.鐵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鐵的質量比水的質量大
C.密度不同的兩個物體其質量可能相同
D.密度相同的兩個物體其質量一定相同
3.(11桂林)你在使用水性筆解答中考試題時,水性筆中的墨水保持不變的物理量是B
A. 質量 B.密度 C.重力 D.體積
4.(11崇左)根據(jù)你對生活中物理量的認識,下列數(shù)據(jù)中符合生活實際的是C
A.一個中學生的質量大約是50g B.中學生課桌高約為80m
C.人體的密度約為1.0×103kg/m3 D.初中生跑100m用時8s
5.(11衢州)小明同學閱讀了下表后,歸納了一些結論,其中正確的是D
0℃、1標準大氣壓下部分物質的密度(kg/m3)
水 1.0×103 冰 0.9×103
水銀 13.6×103 干松木 0.4×103
酒精 0.8×103 銅 8.9×103
煤油 0.8×103 鋁 2.7×103
A.不同物質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體物質的密度一定比液體物質大
C.同種物質的密度一定相同 D.質量相同的實心銅塊和鋁塊,銅塊的體積較小
6.(11漳州)小王測量丁五個體積、質量各不相同的鋁塊,將所得數(shù)據(jù)描繪成圖表。下圖中能與實驗結果吻合的是D
7.(11吉林)下列數(shù)劇中與實際相符的是C
A.中學生腳的長度為50cm B.中學生的體重為50N
C.人體的密度約為1.0×103kg/m3 D.人在正常呼吸時肺內(nèi)的氣壓約為108pa
8.(11黃石)分別由不同物質a、b、c 組成的三個實心體,它們的體積和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由圖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a(chǎn)物質的密度大
B.b 物質的密度是1.0×103kg/m3
C.c物質的密度是a的兩倍
D.b、c的密度與它們的質量、體積有關
9.(11煙臺)如圖是小明在探究甲、乙、丙三種物質質量與體積關系時作出的圖像.分析圖像可知A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丙>ρ乙
C.ρ丙>ρ乙>ρ甲 D.ρ乙>ρ甲>ρ丙
10.(11日照)小強同學在探究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時,得出了如圖所示的圖象。由圖象分析可知 A
A.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B.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C.甲的密度等于乙的密度
D.無法比較甲乙
11.(10河池)工人師傅根據(jù)用料需要,把一塊鋼板切割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則切割后的這兩塊鋼板B
A.質量相等 B.密度相等 C.體積相等 D.重力相等
12.(10梧州)將一鋁塊截去一半后,剩余一半鋁塊的密度將B
A.增大 B.不變 C.減少 D.無法確定
13.(10深圳)對密度概念理解正確的是 B
A.某種物質的密度與質量成正比 B.密度是指單位體積物質的質量
C.某種物質的密度與體積成反比 D.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體積越大,密度越大
14.(10內(nèi)江)一段均勻的鎳鎘合金線,將它截去一截,則剩余部分和截去前的整段合金線相比,以下物理量不變的是B
A.質量 B.密度 C.體積 D電阻.
15.(10青島)如圖是a、b、c三種物質的m—V實驗圖像,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多選)ACD
A.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B.同種物質的密度與質量成正比
C.圖中三種物質的密度關系是a>b>c
D.同種物質的密度與質量、體積無關
16.(09湖北荊門)分別由不同物質a、b、c組成的三個實心體,它們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由圖可知A
A.a物質的密度大
B.c物質的密度大
C.b物質的密度是2×103kg/m3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17.(09湖北恩施自治州)今年3月以來,發(fā)源于墨西哥的H1N1流感病毒迅速向全球蔓延?!痢翆W校食堂為了確保師生健康,堅持把師生用過的餐具進行高溫蒸煮消毒。從把餐具放進冷水直至加熱到水沸騰的過程中,關于餐具的下列相關物理量肯定沒變的是:C
A.溫度 B.體積 C.質量 D.密度
18.(09四川雅安市)如圖是探究甲、乙兩種物質質量跟體積關系的圖像。以下分析正確的是A
A.甲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比乙物質大
B.甲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比乙物質小
C.同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
D.不同物質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是相同的
19.(09廣西百色市)小明在探究甲、乙兩種不同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時,得出了如圖4所示的圖象。由圖象可知D
A.由甲物質組成的物體質量一定大
B.由乙物質組成的物體體積一定大
C.體積相同時,甲的質量小
D.質量相同時,乙的體積大
20.(09巴彥淖爾市) 一根粗細均勻的銅棒,截取一段后,它的:D
A.體積變小,密度變大
B.質量變小,密度也變小
C.體積和質量都變化了,密度也變化了\
D.密度不變,因為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21.(09棗莊)下列說法中的物體,質量和密度都不變的是D
A.礦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凍成冰
B.密閉容器內(nèi)的冰熔化成水
C.一支粉筆被老師用去一半
D.“神六”從地面帶入太空的照相機
22.(09天水)體育課上用了多年的鉛球,其表面磨損了一些,但沒有發(fā)生變化的是鉛球的C
A.質量 B.體積 C.密度 D.重力
二、填空題
1.(12成都)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可知,其中密度較大的是 。(填“甲”或“乙”), 甲的密度是 g/cm3。甲 1.5
2.(11達州)在“探究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關系”的實驗中,小明對A、B兩種物質進行了探究。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得到了如圖所示的圖像,由圖像得到的信息可知,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具有 關系,A、B兩種物質中, 物質的密度較大。
成正比(或比值一定) A
3.(11海南)小靖分別用甲、乙兩種物質探究“質量與體積的關系”時,作出如圖所示的圖象,由圖象可知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____比,甲物質的密度是_____g/cm3。正 0.8
4.(10十堰)某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如圖5所示,則該物體的密度為 kg/m3. 1.0×103
5.(10河池)一個蘋果的質量是162g,合 kg;若這個蘋果的體積是180cm3,則該蘋果的密度為 g/cm3.
0.162 0.9
6.(10梅州)單位及單位換算:海洋中一頭藍鯨的質量約為120t=_______kg;某位九年級男同學的質量約為6×104 ;我們教室中地板所用的大理石密度約為2.7×103 。120000 g kg/m3
7.(09四川遂寧)小明在探究甲、乙兩種不同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時,得出了如圖所示的圖像。由圖像可知,甲、乙兩種物質中, 物質的密度較大;相同體積的甲、乙兩種物質, 質量較大。乙;乙
8.(09湖南益陽)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冰水共存的溫度是 0C,如果冰化成水,其密度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0 變大
9.(09四川南充)1kg的水變?yōu)楸螅潴w積將 ,密度將 .(選填“增大”、“減小”、“不變”) 增大 減小
10.(09廣東)某瓶氧氣的密度是5kg/m3,給人供氧用去了氧氣質量的一半,則瓶內(nèi)剩余氧氣的密度是 ;容積是10L的瓶子裝滿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 103kg/m3,則瓶內(nèi)煤油的質量是 ,將煤油倒去4Kg后,瓶內(nèi)剩余煤油的密度是 。
2.5 kg/m3;8kg;0.8 103kg/m3
11.(09重慶綦江)如圖所示是某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變化規(guī)律圖像,由圖像可知: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成 _______比,該物質的密度是____g/cm3。 正;3
12.(09廣西河池)野戰(zhàn)部隊攜帶的壓縮餅干與普通餅干相比,好處在于質量相等的情況下,它的密度 ,體積 .(選填“較大”或“較小”) 較大 較小
13.(09株洲)用水銀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在溫度計示數(shù)上升的過程中,水銀的質量 ,密度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不變 減小
14.(09青島)葉子和小雨在探究“密度概念的建構”的實驗時,得到如下數(shù)據(jù):
①比較l、2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結論: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____的;
比較2、3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結論: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是____的。
②由上述實驗我們引入了密度的概念??梢姡芏仁俏镔|本身的一種特性,與物體的質量和體積____(填“無關”或“有關”)。
③上述實驗圖像如圖所示,圖像中的圖線__________反映了鋁塊實驗情況。①相同 不同 ②無關 ③a
15. (10廣州) 由同種某物質構成的大小不同的實心物塊的體積、質量如下表,以體積V為橫坐標,以質量m為縱坐標,在圖22的方格紙一上描點,再把這些點連起來.該物質的密度是 g/cm3.
三、實驗題
1.(11泰州)為了研究物質的某種物理屬性.同學們找來大小不同的蠟塊和干松木做實驗,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①在上圖的方格紙中,用圖線分別把蠟塊和干松木的質量隨體積變化的情況表示出來
②分析圖表可知,同種物質的不同物體.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不同物質的物體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以上兩格選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學中將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定義為密度.初中物理中用比值法定義的物理量還有 (寫一個即可).
③本實驗測量多組數(shù)據(jù)的目的是 .
①如圖 ②相同 不同 速度(功率,壓強等)
③尋找普遍規(guī)律
2.(10金華)某班同學在“探究水的某種特性”的實驗中,對水的體積和質量的測量方法進行了改進。同學們先用天平測出注射器的質量,再用它分別抽取10厘米3、15厘米3、20厘米3的水,分別稱出注射器與水的總質量,下表是其中一個組的實驗記錄。
“探究水的某種特性”的實驗記錄表(測得注射器的質量為11克)
(1)使用天平時,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到橫梁標尺左端的“?!笨潭染€處,若向右調節(jié)左側橫梁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了分度盤中央刻度線。則調節(jié)平衡螺母前,左盤與右盤的位置相比較高的是 盤。
(2)對實驗記錄表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水的 是不變的,從而發(fā)現(xiàn)了水的一種特性。
(3)受此實驗啟發(fā),小豪不稱質量,在家里測量了冰的密度。他先用注射器抽取27mL的純凈水,再故進冰箱速凍,等水完全結冰后,小豪從冰箱中取出的注射器如下圖所示,則水結冰后的體積為 mL.小豪所測得冰的密度為 克/厘米3(保留l位小數(shù))。
(1)右 (2)質量/體積(或“密度”) (3)30 0.9
3.(10濟寧)某同學在探究“物體的質量跟體積的關系” 的實驗中,
(1)他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
的“0”刻度線處,觀察指針的指示情況如圖11
(甲)所示,此時應進行的操作是 ;
天平橫梁調平衡后,在稱物體的質量時,他在天平右盤中加、
減砝碼后,指針的指示情況如圖11(乙)所示1這時他應進
行的操作是 。
物理
量
物體 質量m/g 體積v/cm3 質量跟體
積的比值m/v/g.cm-3
鐵塊1 79 10 7.9
鐵塊2 158 20 7.9
鐵塊3 237 30 7.9
鋁塊1 54 20 2.7
鋁塊2 108 40 2.7
鋁塊3 162 60 2.7
(2)右表是這位同學記錄的實驗內(nèi)容和實驗數(shù)據(jù),請你根據(jù)表格中記錄的內(nèi)容和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比較:
① 鐵和鋁兩種不同物質的相同點是:
不同點是:
②鐵的密度為
③根據(jù)這個實驗的結果,請你分析并回答,為什么說密度是物質的特性?
答:
④ 回憶我們在做這個實驗時,為什么要選取多種物質,且對每種物質都要收集多組數(shù)據(jù)?若對每種物質僅收集一組數(shù)據(jù)是否可以?為什么?
.
(1)調節(jié)平衡螺母,直至指針指到分度盤的中央 移動游碼,使橫梁平衡。
(2)①它們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都是恒定的(或它們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錯誤!鏈接無效。它們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相同
②7.9 g/cm3
③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恒定的,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同,這說明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即密度反映了物質的特性。
(3)這樣得出的結論才具有普遍性不行,收集一組數(shù)據(jù)找不出質量與體積的關系(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