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某從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出入不便,遂與張某書面約定在張某承包的土地上開辟一條道路供李某通行,李某支付給張某2萬元,但沒有進行登記。下列哪一選項是不正確的?
a、該約定屬于有關相鄰關系的約定
b、該約定屬于地役權合同
c、如果李某將其承包經營權轉移給他人,受讓人有權在張某承包的土地上通行,但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
d、如果張某將其承包經營權轉移給他人,則善意的受讓人有權拒絕李某在自己的土地上通行
答案:a。解析:本題中,李某與張某約定在張某的土地上修路,而且支付了報酬,顯然是屬于地役權的范圍,相鄰關系是法定的,不需要約定,因此a錯b對。對于cd兩個正確選項一定要認真掌握,充分說明了地役權在沒有登記的情況下是如何對抗的,規(guī)則是,【地役權沒有登記的,權利人變動沒有影響,義務人變動原來的權利人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2、在設立地役權的問題上,對于土地所有權人和土地使用權人之間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a、土地所有權人享有地役權或者負擔地役權的,設立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時,該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宅基地使用權人繼續(xù)享有或者負擔已設立的地役權
b、土地上已設立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等權利的,未經用益物權人同意,土地所有權人不得設立地役權
c、土地所有權人在土地設立地役權沒有登記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d、土地所有權人在土地上設立地役權,登記與否都可以對抗善意第三人
答案:abd。解析:根據物權法162和163條的規(guī)定,土地所有權人和土地使用權人之間的關系在地役權問題上有點特殊,和上一個題目當中個人之間設立地役權完全不同,和登記沒有任何關系,只要所有權人設了,不管是享有還是負擔地役權,獲得土地使用權的人都直接享有權利或者負有義務,同時,在土地使用權設立之后,不經過使用權人的同意,所有權人在土地的使用期間內,不得再設地役權。
3、在設立抵押的過程中,對于土地使用權和土地之上的財產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對于建設用地使用權而言,當用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的,及于已經存在的建筑物
b、農村的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權可以一起抵押
c、地上農作物可以與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一起抵押
d、集體土地使用權一律不得抵押
答案:bcd。解析:用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的,如果建筑物已經存在的話,兩者要一起抵押,那建筑物抵押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也要一起抵押,但尤其要注意的是,當建筑物不存在的時候,用建設用地使用權設立抵押之后又增加的新的建筑物的,在實現抵押權的時候,要將建筑物和土地一起處分,但是,對于新增建筑物的部分沒有權利優(yōu)先受償,因此,a對;集體土地使用權(主要指宅基地使用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一般都是不能抵押的,設立抵押一般無效,但是有兩個例外,即四荒用地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和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用地隨廠房一起可以抵押,因此,bcd都是錯誤的。
4、甲因個人購房向乙借款15萬元,乙要求甲將自己使用了一年的桑塔納轎車進行抵押,雙方簽訂了抵押合同且辦理了抵押登記,后甲開車與他人相撞,保險公司支付保險金5萬元。因車受損,乙向甲提出了下述請求,其中哪些請求能夠成立?
a、請求甲提供新的擔保物
b、請求甲將保險金5萬元提存
c、請求甲提前還款
d、請求甲提供擔保人
答案:abd。解析:當擔保物汽車被損毀之后,獲得保險金5萬,屬于代位物,在清償期到來之前,抵押權人有權請求提存,當作為代位物的保險金不足以讓抵押權人實現權利的時候,可以責令提供新的擔保,故abd正確。
5、陳某向賀某借款20萬元,借期2年。陳某以自己的bmw新車提供抵押擔保。抵押期間,謝某向陳某表示愿意以50萬元購買該車。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陳某將該車賣給謝某應得到賀某的同意
b、如陳某將該車賣給了謝某,則應將轉讓所得價款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
c、如陳某另行提供擔保,則陳某的轉讓行為無須得到賀某同意
d、如謝某代為償還20萬元借款,則陳某的轉讓行為無須得到賀某同意
e、如果未經賀某的同意轉讓,則轉讓合同無效
f、在需要謝某通過行使滌除權才能保留汽車所有權的情況下的抵押權一定是登記了的抵押權。
答案:abdf。解析:這是對于物權法191條的考察,在設定抵押之后,轉讓抵押物的應當經過抵押權人的同意,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提前清償或者提存,因此,ab正確。同時,應注意的是,設立抵押權之后,抵押人并沒有喪失處分權,沒有經過抵押權人同意的情況下,轉讓了抵押物的,不能說合同無效,因為在受讓人代位償還債務的情況下,是完全可以有效地,并不需要經過抵押權人的同意,d對,e錯。在抵押人的轉讓權方面,物權法沒有關于另行提供擔保的規(guī)定,c錯。謝某需要滌除的情形意味著賀某的抵押權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因此,一定是登記了的抵押權,f對。
6、2008年8月8日,甲公司將一輛卡車出租給劉某使用,約定租期為3年。一年前,甲公司與乙公司訂立了抵押合同,將此卡車抵押給乙公司,并辦理了抵押權登記。租賃合同簽訂3個月后,甲公司未向乙公司支付貨款,乙公司遂要求劉某將卡車交給自己,以
行使抵押權。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a、盡管抵押權設定在先,并且辦理了登記,但是抵押權實現后,劉某在租期內仍然有權繼續(xù)承租。
b、對于劉某的損失應當有甲公司承擔
c、如果甲公司曾經口頭告知劉某已經抵押的情況的,損失由劉某自己承擔
d、如果甲、乙公司協商將卡車折價歸乙公司所有,乙公司有權解除租賃合同且不承擔違約責任
答案:bd。解析:本題中,登記的抵押權設定在租賃發(fā)生之前,因此,在實現抵押權之后,租賃關系被打破,故a錯,d對;破了租賃之后,對于承租人的損失,如果抵押人曾經書面告知承租人的,承租人承擔,沒有書面告知的,抵押人承擔,故c錯,本題中沒有說明書面告知的情況,因此,認為沒有告知故b正確。
7、甲企業(yè)與乙銀行約定,未來三年(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號),每月甲向乙借款1000萬,總額不超過3.6億元。丙以其高級大酒店一幢設定抵押。2007年1月,丙向丁銀行借款,又以其高級大酒店設定抵押4000萬。2007年2月,經過丙的同意之后,甲乙協定,將期限延至2009年4月30日,預計總額為4億。三年后,甲欠乙余額3.8億元,到期不能償還。拍賣該高級大酒店,得4億元。對于本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本案中的抵押權是額抵押,債權的發(fā)生在抵押權設定之后
b、2007年2月甲乙之間的變更額的協定無效
c、本案中乙銀行可以在3.8億元的范圍內優(yōu)先受償
d、如果沒有約定借款期限,則自額抵押設定后兩年視為債權確定
答案:ad。本題先設定抵押擔保未來債權,顯然是額抵押,a對;在額抵押設定之后,變更額的約定是有效的,只不過這種變更不能對抗在此之前設定的抵押權,b錯;由于在額抵押設定之后,丙向丁銀行借款,有設定了4000萬新的抵押權,因此,后來對于額的變更不能對抗新設定抵押權,乙銀行只能在3.6億的范圍內優(yōu)先受償,c錯;根據物權法的規(guī)定,如果沒有約定債權的期限,則自額抵押設定之后,兩年視為債權確定,d正確。
8、個體工商戶甲將其現有的以及將有的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一并抵押給乙銀行,并辦理抵押登記。抵押期間,甲未經乙同意以合理價格將一臺生產設備出賣給丙。后甲不能向乙履行到期債務。對此,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該抵押權因抵押物不特定而不能成立
b、如果該抵押權如果沒有未辦理抵押登記則不能成立
c、該抵押權雖已登記但仍然不能對抗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買受人
d、乙無權對丙從甲處購買的生產設備行使抵押權
答案:cd。解析:浮動抵押抵押物就是不特定,故a錯;此種抵押權非常特殊,不辦理登記登記也能設立,但是根據物權法189條規(guī)定,是強制登記,最重要的是要記住,浮動抵押登記了的情況下,也不能對抗正常經營過程中的買受人。故選cd。
9、甲公司向乙銀行借款500萬元,以其閑置的一處辦公用房作擔保。乙銀行正好缺乏辦公場所,于是與甲公司商定,由甲公司以此辦公用房為乙銀行設立擔保物權。隨后,甲公司向乙銀行交付了辦公用房。借款到期后,甲公司未能償還,乙銀行主張對辦公用房行使優(yōu)先受償的權利。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乙銀行有權這樣做,因其對標的物享有抵押權
b、乙銀行有權這樣做,因其對標的物享有質權
c、乙銀行有權這樣做,因其對標的物享有同時履行抗辯權
d、乙銀行無權這樣做,因其與甲公司之間的約定不能設定擔保物權
答案:d。本題中沒有擔保物權存在,因為標的是不動產,不可能是留置和質押,而不動產設抵押又必須登記,題目中沒有說登記,因此沒有權利優(yōu)先受償。選d。
10、甲為乙的債權人,乙將其電動車出質于甲?,F甲為了向丙借款,未經乙同意將電動車出質于丙,丙不知此車為乙所有。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丙因善意取得而享有質權
b、因未經乙的同意丙不能取得質權
c、甲對電動車的毀損、滅失應向乙承擔賠償責任
d、由于丙的原因導致電動車毀損、滅失的,乙可向丙索賠
答案:acd。解析:沒有經過出質人同意轉質的,是無權處分,第三人善意可以善意取得質權,故a對b錯;造成質物損毀的滅失的,質權人要進行賠償,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質物損毀的構成侵權,可以直接找第三人索賠,cd正確。
11、下列關于質權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有哪些?
a、出質人以其不具有所有權但合法占有的不動產出質的,適用質權的善意取得
b、甲委托乙辦理房屋產權證,乙*以后又以房屋向丙出質,丙不知乙無處分權,故可以行使質權
c、甲向乙借款,約定用自己的一頭牛做質押,后來甲將自己所有的一頭驢交給乙,乙接受,則設定了質押權不是牛
d、甲向乙借款5萬元并以某文物花瓶質押,乙由于承包丙的企業(yè),承包費3萬元,遂以甲的花瓶轉質押給丙,誰知花瓶被損壞,則乙應對甲承擔賠償責任
答案:ab。解析:設立質權只能是動產,因此ab錯誤;約定質物與實際交付的不一致的以實際交付的為準,c對;d選項屬于轉質,對于質物造成損害的,出質人應當賠償,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