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由美國管理學家德魯克提出來的班級管理模式是( )
A.民主管理
B.常規(guī)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標管理
12.按照學習遷移內(nèi)容的抽象與概括化水平進行的劃分,可以分為( )
A.水平遷移與垂直遷移
B.正遷移與橫向遷移
C.普通與特殊遷移
D.順向與逆向遷移
13.充分利用學生頭腦中生動而鮮明的形象來幫助記憶,這是使用了( )
A.組織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元認知策略
D.復述策略
14.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剛強、易感情用事,這是哪種氣質(zhì)類型的特點( )
A.膽汁質(zhì)
B.粘液質(zhì)
C.多血質(zhì)
D.抑郁質(zhì)
15.人類四種基本的情緒是( )
A.快樂、憤怒、恐懼和悲哀
B.快樂、痛苦、恐懼和悲哀
C.快樂、痛苦、恐懼和憤怒
D.快樂、痛苦、憤怒和悲哀
16.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學習動機功能的是( )
A.激發(fā)功能
B.指向功能
C.強化功能
D.辨別功能
17.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情境是課堂的三大要素,這三大要素的相對穩(wěn)定的組合模式就是( )
A.課堂情境
B.課堂結(jié)構(gòu)
C.課堂形勢
D.課堂教學
18.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
A.安全需要
B.歸屬與愛的需要
C.尊重需要
D.審美的需要
19.賈德認為,遷移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在經(jīng)驗中學到的原理原則
B.兩種學習活動中有共同的成分
C.心理官能得到訓練
D.對兩種學習之間存在關(guān)系的突然頓悟
20.掌握學習是由( )提出的。
A.布魯納
B.斯合納
C.布盧姆
D.艾里斯
21.強迫行為是指當事人反復去做自己不希望執(zhí)行的動作,如果不這樣想,不這樣做,他就會( )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B.痛苦不安
C.感到惴惴不安
D.感到極端焦慮
11.D【解析】美國管理學家德魯克提出來了目標管理模式。
12.A【解析】根據(jù)遷移內(nèi)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不同,可分為水平遷移和垂直遷移。
13.B【解析】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與頭腦中的舊信息聯(lián)系起來從而增加新信息意義的深層加工策略。
14.A【1解析】題干所述為膽汁質(zhì)的人的特征。
15.A【解析】根據(jù)主體與客體之間關(guān)系的不同,心理學家把人的基本情緒分為快樂、悲哀、憤怒、恐懼四種類型。
16.D【解析】學習動機一般有以下三種功能:激發(fā)功能、指向功能、維持和調(diào)節(jié)功能(強化功能)。
17.B【解析】題干所述為課堂結(jié)構(gòu)的概念。
18.D【解析】位于需要層次底部的四種需要被稱為缺失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它們是個體生存所必需的。
19.A【解析】概括化理論也稱經(jīng)驗類化(泛化)說,由美國心理學家賈德提出,其主要觀點是,一個人只要對自己的經(jīng)驗進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從一個情境到另一個情境的遷移。
20.C【解析】掌握學習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布盧姆提出來的一種適應學習者個別差異的教學方法。
21.D【解析】強迫行為指當事人反復去做他不希望執(zhí)行的動作,如果不這樣想、不這樣做,就會感到極端焦慮,主要有強迫洗滌、強迫檢查、強迫計數(shù)和強迫儀式動作。
A.民主管理
B.常規(guī)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標管理
12.按照學習遷移內(nèi)容的抽象與概括化水平進行的劃分,可以分為( )
A.水平遷移與垂直遷移
B.正遷移與橫向遷移
C.普通與特殊遷移
D.順向與逆向遷移
13.充分利用學生頭腦中生動而鮮明的形象來幫助記憶,這是使用了( )
A.組織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元認知策略
D.復述策略
14.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剛強、易感情用事,這是哪種氣質(zhì)類型的特點( )
A.膽汁質(zhì)
B.粘液質(zhì)
C.多血質(zhì)
D.抑郁質(zhì)
15.人類四種基本的情緒是( )
A.快樂、憤怒、恐懼和悲哀
B.快樂、痛苦、恐懼和悲哀
C.快樂、痛苦、恐懼和憤怒
D.快樂、痛苦、憤怒和悲哀
16.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學習動機功能的是( )
A.激發(fā)功能
B.指向功能
C.強化功能
D.辨別功能
17.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情境是課堂的三大要素,這三大要素的相對穩(wěn)定的組合模式就是( )
A.課堂情境
B.課堂結(jié)構(gòu)
C.課堂形勢
D.課堂教學
18.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
A.安全需要
B.歸屬與愛的需要
C.尊重需要
D.審美的需要
19.賈德認為,遷移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在經(jīng)驗中學到的原理原則
B.兩種學習活動中有共同的成分
C.心理官能得到訓練
D.對兩種學習之間存在關(guān)系的突然頓悟
20.掌握學習是由( )提出的。
A.布魯納
B.斯合納
C.布盧姆
D.艾里斯
21.強迫行為是指當事人反復去做自己不希望執(zhí)行的動作,如果不這樣想,不這樣做,他就會( )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B.痛苦不安
C.感到惴惴不安
D.感到極端焦慮
11.D【解析】美國管理學家德魯克提出來了目標管理模式。
12.A【解析】根據(jù)遷移內(nèi)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不同,可分為水平遷移和垂直遷移。
13.B【解析】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與頭腦中的舊信息聯(lián)系起來從而增加新信息意義的深層加工策略。
14.A【1解析】題干所述為膽汁質(zhì)的人的特征。
15.A【解析】根據(jù)主體與客體之間關(guān)系的不同,心理學家把人的基本情緒分為快樂、悲哀、憤怒、恐懼四種類型。
16.D【解析】學習動機一般有以下三種功能:激發(fā)功能、指向功能、維持和調(diào)節(jié)功能(強化功能)。
17.B【解析】題干所述為課堂結(jié)構(gòu)的概念。
18.D【解析】位于需要層次底部的四種需要被稱為缺失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它們是個體生存所必需的。
19.A【解析】概括化理論也稱經(jīng)驗類化(泛化)說,由美國心理學家賈德提出,其主要觀點是,一個人只要對自己的經(jīng)驗進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從一個情境到另一個情境的遷移。
20.C【解析】掌握學習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布盧姆提出來的一種適應學習者個別差異的教學方法。
21.D【解析】強迫行為指當事人反復去做他不希望執(zhí)行的動作,如果不這樣想、不這樣做,就會感到極端焦慮,主要有強迫洗滌、強迫檢查、強迫計數(shù)和強迫儀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