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語文備考:文言文中的謚號解讀

字號:

閱讀文言文的時候,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謚號”,所謂謚號,就是說某人死亡以后,繼任政權(quán)官方給他擬定的人生總結(jié),用一個或幾個有特定含義的字,來評價此君的一生。
    既然是評價,無非包含三個方向:肯定、否定、不值得肯定也不必否定(愛咋咋地)。謚號中的字,也就脫離不了這三種情感基調(diào)。而且,即使同為褒揚,不同的字蘊含的意義也是有很大差別的,當(dāng)你理解了這些字的具體含義,也就了解了后世對于此人的態(tài)度,這對于判斷一篇文章的情感基調(diào)以及出題人的用意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另外需要注意,謚號是發(fā)給兩類人的,一類是前朝君王及其近親,不管這些人生前表現(xiàn)如何,都會給他一個謚號;另一類是已故的朝中重臣,通常都是業(yè)務(wù)水平極其出色、在某個領(lǐng)域做出了杰出貢獻(xiàn)的人物——這貢獻(xiàn)有時候是建設(shè)性的,有時候是破壞性的。
    說完這些,我們來看看有哪些常見的謚號:
    第一部分:表示肯定的字
    【文】人品好,知識淵博,自律,熱愛學(xué)習(xí),有禮有節(jié),有好處了會想著兄弟們。
    代表人物:漢文帝,周文王,隋文帝
    【武】剛強勇敢,有大抱負(fù),不計個人得失,不輕易服輸,尊重規(guī)則,處事公正。
    代表人物:漢武帝,周武王,
    【穆】積極推廣五講四美,長期追求以德服人。
    代表人物:秦穆公,岳飛(武穆)
    【明】心里啥都懂(但未必說出來),有危機意識,知道哪些事情不可以干,于是就不干。
    代表人物:魏明帝
    故事解讀:
    一般情況下,謚號都會比較中肯地描述某人的一生。但是偶爾也免不了受到其擬定者私人感情的影響,有所偏袒。如魏明帝曹睿,在其執(zhí)政期間,大興土木,耗費了魏國極多的錢財。并且他在病重時托孤于曹爽和司馬懿這一步爛棋直接導(dǎo)致曹氏家族的政權(quán)旁落,這種表現(xiàn),恐怕是稱不上“明”的。
    【?!坑羞h(yuǎn)見,洞察力強。
    【景】講究道義,堅持自我,有始有終,好話壞話都說在明處。
    代表人物:漢景帝
    【莊】做事認(rèn)真,穩(wěn)重,謹(jǐn)慎;也有曾打算用武力解決問題卻沒成功的意思。
    代表人物:宋莊公,清孝莊文皇后
    【正】人品靠得住,行事有規(guī)矩,懂分寸,大家都很服氣。
    代表人物:曾國藩(文正),范仲淹(文正),司馬光(文正)
    故事解讀:
    你沒看錯,這幾位代表的謚號都是一樣一樣的,這沒關(guān)系,就好比我們聽到新聞聯(lián)播播音員用低沉緩慢的口吻播報“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好多人開頭都是這句一樣。
    【宣】通情達(dá)理,令人信服。
    代表人物:齊宣王,漢宣帝,秦宣太后
    【懿】性情溫和,道德賢淑。
    【德】在其治內(nèi),老百姓生活比較安定,士大夫們也能恪守本分;被人批評了也不生氣,能寬容不同論點的存在。
    【敬】隨時隨地繃緊神經(jīng),白天黑夜(人前人后)都是一樣尊重禮法,能長期堅守本分。
    【肅】金口不常開,一旦說了就一定會做到。
    代表人物:金肅宗
    【恭】尊重知識分子和業(yè)務(wù)骨干,低調(diào)順從,不擺譜。
    【定】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完成,有死磕的精神,不會輕易改變主意。
    【襄】在開疆拓土方面有很大的成就,同時都是以正當(dāng)手段達(dá)成的目的。
    代表人物:張之洞(文襄),左宗棠(文襄)
    【成】能給老百姓安全感,國家總體運行得還不錯。
    【昭】容貌儀表、行為舉止都比較講究,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全社會公認(rèn)的道德模范。
    代表人物:秦昭王
    【烈】以武裝斗爭為老百姓贏得了一些安寧。
    代表人物:漢昭烈帝
    故事解讀:
    漢昭烈帝就是劉備,從謚號可以看出,他的編制屬于漢朝。所以,下次當(dāng)你看到哪部影視劇中,劉備的軍隊旗幟上寫著大大的“蜀”字,或者正式場合稱呼為“蜀國”,那就是不對的了~但是可以叫“蜀軍”。
    這就好比北京地界上的足球隊叫“國安”,球衣上不能寫“北京”,而應(yīng)該寫“國安”,但是在非正式場合可以勉強叫“北京隊”。
    【桓】以霸氣的方式把別人的土地變成自己的,別人卻沒有太多怨恨;也比較受自己的人民的尊敬。
    代表人物:齊桓公
    【元】善于思考,能夠團結(jié)黑白兩道。
    【惠】溫和,質(zhì)樸,仁慈;喜歡幫助別人,有雷鋒精神。
    【匡】不玩心計,性情耿直,神經(jīng)大條。
    【忠】侍奉領(lǐng)導(dǎo)不怕苦不怕累,不?;^。
    代表人物:李鴻章(文忠)
    【毅】勇敢,果斷,堅忍,始終如一,自我要求高,不屈不撓。
    代表人物:左光斗(忠毅)
    【愨】做事謹(jǐn)慎,不浮夸。
    【簡】認(rèn)準(zhǔn)一種做人做事的原則,從一而終不松懈;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不打聽小道消息。
    【孝】孝敬長輩,扶助孤寡。
    【靖】以溫和手段宣傳主流價值觀,并且以身作則,帶動社會整體道德水平逐步提高。
    代表人物:陶淵明(陶靖節(jié))
    故事解讀:
    通常,謚號都是官方擬定后,由皇帝親自審定并宣布的。但有極少數(shù)例外,比如陶淵明的謚號,是由民間組織自發(fā)商定后形成的。
    【順】品性仁慈,大家都很尊敬他并且愿意仿效他。
    第二部分:表示否定的字
    【謬】表面像個君子,實際是個渣渣。
    代表人物:關(guān)羽(壯謬)
    故事解讀:
    看到這里的代表人物是關(guān)二爺?shù)臅r候,你是不是有被雷劈了的感覺?沒錯,劉禪主持的漢朝政府給他這個謚號,能說明很多問題。壯是表示褒揚,謬則是貶斥。說明當(dāng)時主流社會對二爺?shù)脑u價一般般,承認(rèn)其功績,也不回避其失誤。事實上,關(guān)二爺是從宋朝以后才逐漸走上神壇的。
    【丑】耍威風(fēng),裝X,肆意妄為。
    代表人物:秦檜(謬丑)
    故事解讀:
    大壞蛋秦檜剛死時,朝廷給他的謚號是:忠獻(xiàn),因為那個時候朝廷還是認(rèn)可他的,直到幾十年后,隨著政權(quán)更迭,岳元帥得以平反,朝廷才意識到秦檜的反動一面,因而追回起初給他的美謚,另授“謬丑”。
    【戾】明知犯了錯卻毫不在乎,寧愿一直錯下去。
    【夸】吹牛皮,說大話,實際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
    【煬】亂搞兩性關(guān)系,不好好治理國家;對長輩,親屬極其無禮。
    代表人物:隋煬帝
    【抗】反科學(xué),唯心主義,瞎折騰,禍害百姓。
    【厲】殺,殺,殺。
    代表人物:周厲王
    【靈】任性,不靠譜,想一出是一出;行為非主流,不守規(guī)矩,常做驚世駭俗之舉,不瘋魔不成活。
    代表人物:趙武靈王
    故事解讀:
    以胡服騎射揚名古今的趙武靈王,雖然通過效仿胡人的方式使趙國國力,尤其是軍事水平獲得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當(dāng)時,他的主張是很不受輿論待見的,作為長期穿著長袍的中原人,突然一下子都要學(xué)穿胡人的短衣短褲,確實是一件很難接受的事,作為倡導(dǎo)者的他始終被視作異類,這也是這位英主晚年遭到親朋一致的孤立并以一個極其慘烈的方式死去的原因之一。
    【紂】害人精,專門殘害好人。
    代表人物:商紂王
    【幽】腦子進(jìn)了水,聽不進(jìn)人話,不學(xué)好,最終倒霉活該。
    代表人物:周幽王
    第三部分:中性字
    【康】內(nèi)政治理得還行,老百姓還算過得去。
    代表人物:宋康王
    【愍】國家老發(fā)生百年一遇的災(zāi)難,天天忙著遭災(zāi),活得郁悶又無奈。
    【安】老好人,容易相處,但不夠果斷。
    【僖】樂天派,沒心沒肺,不求做什么事業(yè),開心就好。
    代表人物:魏安僖王
    【悼】死得早;生活作風(fēng)有問題;活在恐懼之中(往往受人挾迫,命運不能自主)。
    【懷】死得早;心腸軟,仁慈。
    代表人物:楚懷王
    【哀】死得早,還沒來得及開展工作呢就掛了。
    【殤】死得早,還沒找到女朋友就掛了。
    【閔】杯具人生,讓人有點同情又覺得你活該混成這樣。
    代表人物:宋閔公,齊閔王。
    故事解讀:
    宋閔公一生充滿各種悲劇,當(dāng)然大部分都是自找的,不細(xì)說……其結(jié)局,是因為下棋時說了幾句玩笑話惹毛了自己的員工,員工一時發(fā)飆,用棋盤朝宋閔公的腦袋上拍了一下,當(dāng)場把他的腦袋給拍癟了。
    齊閔王治下的齊國,把周邊各主要國家全部得罪了個遍,遭到多國聯(lián)軍群毆,國家瀕臨破滅,想要投奔友邦,卻全部遭到拒絕、驅(qū)逐,最終被自己寄以最后希望的部下殺死。
    這兩人的下場都很慘,讓人同情,卻都有咎由自取的成分,所以謚號為“閔”。
    【獻(xiàn)】知道自己不行,所以讓行的人上,有自知之明。
    代表人物:晉獻(xiàn)公,漢獻(xiàn)帝
    【威】為人強勢,但不太懂得體恤別人。
    【平】沒犯過什么過錯,照規(guī)矩辦事。
    【憲】知道分子,啥都懂一點,但是都不專業(yè)。
    【胡】長壽,生命不息,不容易死。
    【靜】寬厚、樂觀,一輩子就這樣吧。
    以上只是列舉了部分比較常見的用于謚號的字。最后,關(guān)于謚號,還有幾個有趣的事:
    1,中國歷最后一個謚號出出現(xiàn)于1926年,學(xué)者王國維自殺之后,溥儀賜其謚號為“忠愨”
    2,最長的謚號是清太祖努爾哈赤,25個字:承廣運圣德神功肇紀(jì)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弘文定業(yè)高皇帝
    3,吳太祖孫權(quán)的謚號相當(dāng)奇葩——大皇帝(新東方在線 劉春先)